除了首页时间流和侧栏的精选展位,少数派 Matrix 社区还有很多优秀内容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因此我们决定重启 Matrix 周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社区内容、作者投稿新玩意以及社区产品动态呈现给大家。

希望这份「社区速递」能帮你发现更多有趣的内容分享。如果你有任何栏目内容或首页改版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反馈。


本周精选

工具分享

mikusa 在《Navidrome:自建音乐库新选择》中,为音乐爱好者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自建音乐库方案。文章详细介绍了 Navidrome 这款开源音乐服务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第三方客户端「音流」来提升用户体验。尽管 Navidrome 在界面设计和功能上存在一些不足,但通过作者的细致讲解和优化建议,派友们或可轻松搭建起一个功能完备、操作便捷的个人音乐库。

介于一般和糟糕之间:文石 Tab Ultra C Pro 测评》是LOSSES对文石 Tab Ultra C Pro 的深入体验分享。文章中,作者从硬件素质、软件体验、手写笔性能等多个维度出发,对设备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尽管文石品牌在电子墨水阅读器领域享有良好口碑,但作者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如键盘保护壳的设计缺陷、第三方应用的书写延迟等。同时,作者也肯定了其屏幕显示效果和操作系统的原生体验。

经验与思考

丁东东 写的《读了等于没读?可能是读书笔记的方法错了》是一篇深刻反思阅读与笔记方法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仅探讨了传统读书笔记的局限性,还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深刻的见解,引导读者重新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和灵感。

徐小夕 是一位拥有 7 年一线编程经验的资深程序员,在《独立开发3年零8个月,聊聊我们做零代码搭建平台的收获》一文中,分享了自己作为独立开发者,开发零代码平台的经历以及一些实质性的收获。文章详细讲述了从零开始构建企业级零代码平台的挑战与心得,包括产品设计、需求文档编写、后端开发等多个方面,以及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和产品迭代,实现技术与业务的双重成功。

Colgrave 在《CentOS 之死》中深入探讨了 CentOS 的历史、变迁以及近期的争议。文章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起源讲起,详细回顾了 CentOS 作为社区版 Linux 发行版的发展,以及它与 RHEL 和 Fedora 的紧密联系。2018 年 IBM 对红帽的收购和随后 CentOS 的策略转变,尤其是 CentOS Stream 的推出,引发了社区的广泛讨论。文章还谈及AlmaLinux 和 Rocky Linux 作为 CentOS 替代品的出现,以及它们对开源精神的坚持。

多彩生活

江哗啦啦 的《从0开始装修新家——从平面图开始踩坑》是一篇分享装修心得的文章,他以亲身经历讲述了装修过程中的诸多挑战和意外,从选择设计师到签订合同,再到具体的房间布局设计,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考量与决策。

在《姑且能用:XREAL Air 2 Pro 使用体验》一文中,依然是 LOSSES 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分享了自己对 XREAL Air 2 Pro AR 眼镜的深度体验。文章从基本使用体验、视觉感受、使用感受、手机应用、频闪问题、DONGLE PARTY! 以及总评等方面,细致地阐述了产品的优缺点。

社区摘要

作者的新玩意

为了让作者的投稿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调整了《新玩意》栏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现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续会迁移至本栏目。投稿渠道与奖励方式仍与以往完全一致,详情参见文末。我们相信新鲜火热出炉的分享更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十七:酷态科 10 号超级电能棒

  • 购入渠道:京东
  • 购入价格:194 元

在体验 Flipgo 时我脑子里一直有个疑问,这东西带出去究竟能用多久?这个疑问还衍生出一个新问题,如果我用移动电源供电,又可以用多久呢?

为了找到答案,我买了酷态科 10 号超级电能棒做测试。

选择买酷态科 10 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 C 口最大输出功率有 120W,足够给笔记本和 FlipGo 供电使用。二是我心水它很久,但一直觉得没有适合的场景能用到,这下有场景了。

测试做完,得到了答案,也剩下一个充电宝,同时还失去了发挥它最大实力的场景,此时对这个充电宝好奇起来,它有些什么功能?又能做到些什么呢?

包装内含一根 6A 的 C to C 线,支持 PD3.1 240W 充电,实测支持数据传输。

本体是细长的柱状设计,正面有一块屏幕,能显示电量、功率、电压、电流、剩余时间等信息,可设置为常亮,背面有防滑纹理。

10,000mAh 的充电宝体积都不太大,官方说体积与士力架大小近似,我倒是觉得差太多,和 330ml 的细罐可乐倒是接近,握持的感觉也有点像,因为背面有防滑纹理,握持手感很好。实测重量 283g,约等于装有 BANG!CASE 的 iPhone 15 Pro Max。

接口有一个 A 口 和一个 C 口。A 口最大输出 33W,双击正面按键能激活小电流模式,可给手环、AirPods 充电。C 口即是输入口也是输出口,最大输出 120W,官方称自充能达到 90W,15 分钟即可充电 55%。

酷态科 10 号接口

15 分钟即可充电 55%?这又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用一个 100W 的电源适配器做了自充测试,结果可见下图:

酷态科 10 号自充时间、速度和功率

自充时,自带的屏幕上显示功率能达到 85W,但在充到 24% 后断崖式下降到 48W 左右,在 50W 附近一直充到 90%,随后会逐渐降功率,充满前最低功率仅为 2W 左右。

自充满的整个时间约 45 分钟,14 分钟充满 50%,和官方的说法相差不大。

那么最大 120W 输出的表现又如何呢?

我用其给 MacBook 充电,期间 MacBook 亮度为 50%,也不对 MacBook 有任何操作,得到了下面图中的数据。

酷态科 10 号给 MacBook 充电时间、速度和功率

整个充电持续了 22 分钟,耗尽酷态科 10 号全部电量,给 MacBook 充进 40% 的电,全程都能维持 80W 以上的功率,最高时能达到 96W 以上。

这个结果让我着实意外,同时也找到了能发挥它最大实力的场景。

@柯里昂:小鹰Osprey Daylite Plus 20L背包

  • 入手渠道:得物官方店
  • 入手价格:¥539

为即将到来的长途旅行选择背包的时候,被常年在海外漂流的朋友安利了小鹰(Osprey)这个品牌,也才开始了解户外背包的所谓「背负系统」与各种各样的功能性设计,结合我非常具体的城市旅行需求:需要随身携带电脑与一套相机创作设备,又能缓解背部压力,最终选了日光 Daylite Plus 20L (墨绿色版)。

Daylite Plus 20L 延续了小鹰那种 「平面图看起来有点土、但是背起来很好看」 的风格设计,前面板上方有一个拉链收纳仓,内含一个网格分隔袋和钥匙扣,方便存放手机、钱包、钥匙等小物件;正面也有小的拉链口袋和一个开放仓;背包两侧设有弹性口袋,可以放置水瓶、雨伞或其他随手取用的物品(我用来收纳速干毛巾)。背包的底部和背面都有加厚处理,提供了额外的保护和舒适度。配有简单的外挂点,可以挂载登山杖或其他小型户外装备,还是有一定的扩展性。

主仓空间说实话并不算大,应该是不足 20L 的容量,但最重要的是内置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分隔仓(最高支持 15 寸),这个是魔爪系列、骇客系列都不具备的。我个人简单测试了一下,带上电脑、相机、一些充电设备与随身带贵重物品,基本上就算比较舒适的半满载状态。

和 patagonia 类似,起源于加利福尼亚的小鹰 Osprey 也拥有足够认真的商业向善的决心与追求,其背包广泛使用环保材料,比如主体面料来自回收的海洋 PET 瓶,百分百的 3000D 再生聚酯编织,应对日常生活防水完全足够。

最重要的还是背负系统。

Daylite Plus 的背负系统采用了 Osprey 著名的」AirScape™」 空景背负系统,在舒适性和透气性方面表现更为卓越,尤其适合夏天。其核心背板由轻量化的泡沫材料制成,结合透气网布,能够有效促进空气流通,减少背部出汗情况。背起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贴合背部与肩膀的基础上,有一种重量被支撑的感觉,会感觉轻松许多。

背包肩带则是比较轻薄的 EVA 泡沫填充,支撑性会超过舒适性一些,摸起来不算舒服,但是能紧紧贴合肩部;胸带则是可调节的,配了一个小小的应急哨子,希望永远用不上;Daylite Plus 的腰带就比较简单了,理论上如果背负较重,腰带是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作用,为肩膀与背部分散更多重量,但是 20L 的容积本身也装不下多少东西,所以这个腰带多少有些多余,好在是可以拆卸的。

已经在日常生活里用了一段时间,确实比起原先好看的背包要对肩膀更友好,之前备着相机一天下来一定是会严重的酸痛,现在整个像 「穿了一件背包」。就是对于这个品牌,似乎实在是算不上有性价比,而且这几年涨价严重,个人建议是灵活海淘或者直接在海外购买,另外 20L 的容量其实是比较小的,对于日常使用,24L/26L 或许更适合。对于旅行,最近又买了一个 30L 的背包用于补充,收纳旅行中的衣物与洗漱用品,得空再做分享好了。

一派热议

在上期第 157 期一派投票《节能先锋:聊聊你上个月的电费?》中,共有 529 名派友热情参与,十分感谢!

大部分派友的电费开销在100到200元之间。

littlesky (+24) 全屋智能,家里大大小小智能电器 200 多个,平时家里待机功耗就有 200 瓦 +,好在全屋智能后会根据是否有人、环境亮度、温度情况自动开关灯以及空调和风扇,比一般到家就把设备全开还是节省了不少电的,上个月大概总共 200 的电费。

少数派_911749 (+12) 用了家庭储能,把半夜两毛多的电搬到白天用,现在一个月电费省大几十。

老麦 (+6) 让我想起了办公室靠电动车发电的日子,换一次电池有 100 度,能用个三天左右吧,换电一次要 100 多块钱。

鸳鸯粽子 (+5) 看的眼泪都快留下来了,我这边上个月 98 欧元。恨不得把待机 Mac 都关掉来省电。

ThomasTeng (+5) 常年月均约 150 度电(约 75 元),大头是热水器,以及夏天几乎不开空调只用风扇带来了四季高度一致的用电量。

自 2022 年开通了峰谷计费方式,看网上国网的 App 统计还是节省了一定的电费,一直处于阶梯定价的第一(最低)梯队。

长时间待机(插电)的设备主要有网络设备、电热水器、电冰箱、扫地机器人等,虽然全屋 LED 光源,但平板灯的功率也不容小觑。日常也做到了随时关闭不用的电器。

KUMAKUMA (+4) 几乎无智能家电待机,最大的待机耗电…… 冰箱?

春秋低于 50 元 / 月,夏冬约 200 元 / 月

主要原因:由于社畜,在家时间不多,甚至周末可能也在出差中度过,不幸碰上出国的那种差,半个月都不在家……

除住所外,另辟一小型区域用于学习和娱乐,但又由于即不爱学习又没时间娱乐,每月电费稳定在 10 元(还是商业电价)。

PHSD (+2) 5 月电费 81 块,在湖北的 5 月的某夜居然会被热到开了一天的空调……

作为电力弱相关人员,推荐大家使用网上国网 APP 缴费,每月头基本都有活动,比如满减,还有积分换电费的活动。

(小吐槽一下,APP 开发稀烂,使用期间遇 bug 是常态)

wclebb (+2) 这块我还是要说说。

前段时间跟朋友谈论了电费,然后我去查阅了去年和今年的当月的对比。

意外发现今年的电费比那年的电费少了几十块(是每个月都少几十块),我寻思了半天才想起来是因为那天上了绿米的自动开关,我全屋已经上了绿米的开关,当时主打为了智能,没想过它的省电效果。

事实证明,确实省电。

那段时间还没上绿米开关之前,我家人经常不关灯,厕所和厨房一整天开灯也不去关,提醒了一百遍都不如自己手动换开关面板。顺便也满足自己对全屋智能的需求。

装完之后,只要设定没人在就自动关,有人在就自动开,相比全天候开灯,省电的效果还是有的。

春日里的粉雪 (+2) 每年刚好用到北京第一阶梯(2880 度)多一点,平均每月 240 度 +。

北京电费无峰谷,0.488 一度。

用电高峰肯定是夏季的空调大头,其次是电热水器、洗衣机、冰箱。

空気貓 (+1) 一个月 150 度,已经超级无敌节省了,但耐不住一块钱一度交给房东 150 大洋。最近还不怎么用开空调,最大用电就是平均每天接近 5 度的热水器 (还是在买了智能插头随用随关后的成果)。

不带 V 字 (+0) 两年年时间充值电费 7000 元,还剩下 2417 元。基本每月 191。

jesternick (+0) 单身独住,上个月在家时间大概 12 天,其余时间都在上班出差。不在家的时候家里用电设备就是冰箱 / 路由器 / 烧水壶。。。在家的时候基本就是 24 小时开着客厅和厕所所有的灯 / 电视 / 音响 / 客厅空调 / 空气净化器 / 功放什么的。个人印象里每年就最热和最冷的那几个月电费会很高,基本都 500 左右,其余月份就 200 左右。还好自己工作平时都不在家,大大节约了电费消耗。。。

death__x (+0) 你们都这么省的吗,在广东……

刺客 Faith (+0) 一看就是四季如春的地方。冬天取暖要多费一些。一到夏天电费就狂降😅😅对于有孩子的六口之家,应该不算太高,况且还有插混汽车充电,差不多就占一半不到的费用。其余最耗电的设备也就是 2 太冰箱、两台电视、两台洗衣机了。

潮鳴 (+0) 大城市租房人,和室友合租的套二,由于是民住小区,再加上我们都是加班狗只有晚上回来,最大的用电只出现在夏天开空调,说实话确实很省钱

怪异现象调查队_SSP (+0) 一人住,省的时候三十多一个月,酷夏、严寒可以三百多一个月。

Hillyyyy (+0) 坐标上海,社畜只能晚上用电,有峰谷,大件电器就只有冰箱 + 空调(天气凉快还没开),最多加个扫地机器人,上月电费 30+。但是夏天开空调电费就会飙到 200+...

Bryan_Jiang (+0) 最近几个月不开加热器稳定在 100 快以内,冬天开加热器的话 300-400 之间,夏天开空调一般在 200 左右,坐标上海,面积 70 平。

任大喵 (+0) 因为是住了公寓,所以电价也是商业用电,这块其实挺亏的,公寓不能明火,所以煮饭也得用电磁炉这些高功率的电器,空调就更不用说了,一开就是烧钱,但是广州的夏天,要是不开空调真的要命,所以我现在都是睡觉前开 1 个小时的空调,然后用小米空调伴侣设置 1 小时候后自动关闭,这样最起码能保证睡觉前后是凉爽的。

然后日常放假在家,我都是把门窗打开,自然通风能省一点是一点。

杰洛特 (+0) 大头就是给车充电了,家在农村,一个月电费 100 都是车充电

Yuminaga (+0) 老居民区四十多平租房,上月 41。如果开空调估计能迫近 100 吧。

📢:下一期的一派讨论是《WWDC24 回顾:你会升级测试版系统吗?》,欢迎来聊。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在少数派独家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