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版本使用的是推扣结合底部 4 个螺丝固定的极简设计,虽然能将厚度压缩的很薄,但是由于铝合金本身是有弹性的缘故,实际上会导致顶部及左右两侧无法抗拉扯,为了保留推扣的拼装方式下尝试过很多种方案感觉强度都不靠谱。最后还是参考了 16 寸第二代的设计,同步更新成一样的上下拼装,侧面用螺丝紧固的设计。这样最主要的正面和背面观感是最好的。侧面虽然有一圈的拼缝,但因为使用了定制的 CD 纹螺丝,其实相比于整面纯铝的简洁,反而侧面多了一分机械工业风。

总之,现在这个结构设计不管从美观度还是实用性上看,都趋近于完美了。

后续不管是什么其他尺寸,完全可以基于当前的结构设计,根据不同尺寸面板的参数调整一下对应的面板槽就可以了,实现举一反 N 的效果。

星巴克气氛组走起~

一般来说,只有很少数的高端笔记本才会有 4K120Hz 的版本提供,一般笔记本配的面板都比较一言难尽,如果要4K又要120Hz,那必然是得自己拆换面板,不但麻烦,更重要的是会失去保修,所以搞块参数拉满的便携屏就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

目前雾面屏还是比较主流,对复杂的环境有着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有效避免反光。

现在国内的流媒体平台,几乎都有提供 4K 高码,搭配 17 寸 4K 用来看剧体验极佳,你甚至都可以清晰的看清演员的头发和睫毛 ~

我感觉现在没个 500 尼特的亮度,是真的没法看啊~

好在基本上现在新出的笔记本都是 500 尼特起步的了,甚至很多新款已经都是 miniLED 的面板,峰值可以达到 1200 尼特。

极致干净的正面照

150 的喷砂处理,不管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都是相当的 Nice。

隐约可见的面板黑边和显示黑景,4 边都是一致的 1mm,也就是说,亮屏状态下,显示区域 4 周都只有 1mm 的黑边。

侧面除了拼缝和螺丝,也是一马平川的干净。

背后的可拆卸式 VESA 转换支架,4 个螺丝孔位都有增加橡胶垫片,避免划伤便携屏背面。

特意定制的 2mm 头径、0.5mm 头厚、3.5mm 牙长的 CD 纹 M1.2 螺丝,我可以盯着看一整天~

VESA 转换十字架,有 75×75 、100×100 的 VESA 标准 M4 孔位,中心是一个 1/4 相机口,不但可以使用各种显示器支架,甚至你可以使用相机领域的各种支臂!

所有的牙孔都是封孔,不用担心拧太深磨花便携屏背板。

VESA 转换架使用芳生 M3 镀金半圆头螺丝固定到便携屏背后的 75×75 孔位。你也可以支架拆掉这个转换架,直接将便携屏固定到各种 75×75 的显示器支架上。

左边为一线通视频输入 C 口,右边为辅助供电 C 口,如果你要接手机的大屏模式使用的话,比如锤子手机的 TNT 桌面系统,就需要接辅助供电,支持 10W-65W 的 PD 供电,超过 15W 的时候,还可以同时为你的手机或者电脑反向充电。

为了驱动 4K 120Hz,必须使用满血 40Gbps 支持 DP 1.4 输出的双 C 线才行。

战舰世界搞起来。

笔记本的 3070 跑战舰世界果然还是有点吃力,降低了一些特效,勉强可以跑到 4K120Hz 了,好在这个尺寸的 4K,可以完全关掉抗锯齿了,开不开肉眼很难分辨的出来。

17.3 寸 4K 为 255PPI,刚好就比苹果 MacBookPro 16 的 254PP1 多 1 点,达到视网膜屏标准,也就是说,正常使用距离下,根本看不到像素点,也就是常说的「无比细腻」。

又历时半年,这次终于把作业交上了,各位觉得这个作业你能打几分,我觉得及格肯定是没啥问题的吧 [偷笑]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