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工作的这7年,自己能快速转行、升迁、迅速上手新领域的工作,这其中少不了努力和运气,但如果要分享一个能让大家能快速用上的经验,那大概就是我很善于使用一套高效的思维模型去思考事情。

思维模型其实是一套——帮助你站在前人已经总结验证出来的一套高效思维框架下的思考方式

《穷查理宝典》的作者芒格先生曾说:“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

今天想分享的是3个我个人受益良多、也很适合每一位职场人都去掌握的思维模型。面对新事物、棘手的工作,用一套标准且被无数人验证过有效的思考方式去做事,大概率不会出错。

四象限模型

网上提到四象限模型,你能看到的回答都是关于对事务紧急性的划分,这当然没错。但个人认为,四象限模型的核心思考逻辑其实是——通过选择两个关键的维度并进行双维度思考,将复杂的事物或概念简化为四个清晰的部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些事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两个核心维度。这两个维度通常是与问题、任务或项目直接相关的两个关键属性或标准。例如:

  • 在时间管理领域,这两个维度可以是“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
  • 在产品开发领域,它们可能是“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
  • 在项目管理中,它们可能是“风险”和“收益”等。

通过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将事物划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情况或类型,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策略或行动。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加系统地思考和处理问题,避免遗漏或忽视某些重要的方面。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四象限模型如何帮助我们进行分级分类。

  1. 分级:通过将事物分配到不同的象限中,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优先级排序。例如,在时间管理中,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通常具有最高的优先级,需要立即处理;而第四象限(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任务则可以暂时搁置或委托给他人处理。这种分级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确保先处理最重要和最紧急的事情。
  1. 分类:除了分级外,四象限模型还可以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分类。通过了解每个象限的特点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性质和特征,从而采取更加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在产品开发中,我们可以将产品分为明星产品、问题产品、现金牛产品和瘦狗产品,并根据它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和资源分配计划。

总之,先找到一个事物身上同时具备的两个核心维度,举一个我个人的工作案例。

我就职的上一家公司是一家很重视市场线上推广的公司,售卖的产品类型非常繁杂,但当时人力十分有限,无法同时对这么多产品进行推广,如何选择更优先被推广的产品呢。

我当时就是将推广获客最重要的两个衡量维度【流量】和【转化】通过四象限分析,把产品分为了【高流量、高转化】、【高流量、低转化】、【低流量、高转化】、【低流量、低转化】四大类,快速定位出了产品推广优先级,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获客成果。

5W2H模型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小诗:

我有几位好朋友,

曾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其姓名,

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法,

好像弟弟和哥哥,

还有一个西洋派,

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七贤常请教,

即使笨人不会错。

这首诗说的其实就是5w2H法则,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进行设计构思,从而解决或者完成一件新事物的规划。

  •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 WHY——为什么要做?可不可以不做?有没有替代方案?
  • WHO——谁?由谁来做?
  • WHEN——何时?什么时间做?什么时机最适宜?
  • WHERE——何处?在哪里做?
  • 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是什么?
  •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诗中最后两句也说了“若向七贤常请教,即使笨人不会错”,能笃定地说出即使笨人不会错这句话,其实就是因为这套思维逻辑十分严谨。我就十分喜欢用这个模型,把七个问题都找到最合适的答案和目标,那么事情完成的通常都不会差。

这个模型适用的工作场景也很多,第一个就是项目型的工作,使用5W2H分析法能够明确项目目标、计划、关键节点等。例如,确定项目的目标是什么(What),为什么要开展这个项目(Why),项目在哪里举办(Where),项目实施时间是什么时候(When),谁是项目各环节的关键责任人(Who),项目的执行过程包含哪些(How),项目所需的资源和成本有多少(How much)等。

举个简单通俗的例子,假设一个餐厅想要策划一场促销活动来吸引更多的顾客。使用5W2H模型,餐厅可以这样思考:

  1. What:我们要做一场促销活动,目标是增加餐厅的客流量和销售额。
  2. Why:因为最近餐厅的客流量下降,需要采取措施吸引顾客。
  3. Who: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是市场部经理,执行团队包括服务员、厨师和前台人员。
  4. When:活动计划在周末的午餐和晚餐时间进行,因为这两个时间段是顾客用餐的高峰期。
  5. Where:活动在餐厅内举行,特别是要注重布置和营造氛围,让顾客感受到活动的吸引力。
  6. How:通过打折优惠、赠送菜品、抽奖等方式吸引顾客,同时加强服务质量和菜品口感,提升顾客满意度。
  7. How much:预计活动成本为XX元,包括宣传费用、食材成本和人工成本等。预计活动将带来XX%的客流量增长和XX%的销售额增长。

这样目的、目标、过程等都十分清晰,把每个问题下的细则进行细化一下,一场餐厅促销活动较轻松地就能筹备起来。

另外,5w2h模型也很适合解决问题的工作场景。具体而言,通过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What)、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Why)、定位问题发生的具体地点(Where)、确定问题发生的时间点(When)、识别问题的责任主体(Who)、分析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过程(How),以及评估问题的规模和潜在影响(How much),能够帮助我们全面地理解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更加精准地制定解决方案。

金字塔结构化思维模型

这个模型源自一本很有名的书籍《金字塔原理》,建议大家都去读一读,这本书读起来不难,但帮助我培养了很严谨的思维逻辑。

书中重点阐述了结构化思维模型

根据《金字塔原理》,“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中心论点,由中心论点出发,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撑,每个一级论点可以衍生出其他的分论点。”如此发散开来,就可以形成以下的金字塔结构思考方式。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结构化的思考方式?

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比如:

生活中:

油价菜价又涨了;股票基金又跌了;最近又出了个赚钱的新热门方向……

工作中:

今天行业里发生什么大事件了;竞品又出什么新产品了;用户又提什么意见了

有些信息你也许有用,会用,但大多数则沉默地占据着你的“内存”,一觉醒来,内存空了一大半,甚至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所以结构化思维就是帮助你去梳理分类多维度信息的极佳方式,将这些零散的信息关联在一起。

信息的关联就可以按照以下三种方式:分组、顺序、层次。

1. 分组(分类)

分组是将信息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或属性进行归类。在结构化思维中,分组是第一步,它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识别出共同点和差异点。以下是如何应用分组思维的几个例子:

生活中的分组

  • 消费支出分类:将家庭支出分为食品、住房、交通、娱乐等类别,有助于了解各项支出的比例和优先级。
  • 购物清单整理:在超市购物前,将需要购买的商品按类别分组,如蔬菜水果、日用品、肉类等,可以提高购物效率。

工作中的分组

  • 项目任务分解:将一个大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再由一个或多个子任务组成,有助于明确任务分工和进度控制。
  • 客户信息整理:将客户按照行业、规模、合作历史等属性进行分类,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销售策略。

2. 顺序(排序)

顺序是将信息按照某种逻辑或时间线进行排列。在结构化思维中,顺序思维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的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从而把握事情的全貌和发展脉络。

生活中的顺序

  • 日程安排: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一天或一周的日程,确保重要事务得到优先处理。
  • 烹饪步骤:在烹饪过程中,按照食谱的步骤顺序进行操作,确保食物的美味和营养。

工作中的顺序

  • 项目流程设计:在项目开始之前,设计好项目的流程步骤,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和顺序进行。
  • 优先级排序: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排序,确保紧急且重要的任务得到优先处理。

3. 层次(结构化)

层次是将信息组织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从具体的细节信息到抽象的概括信息。在结构化思维中,层次思维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的内在逻辑和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问题。

生活中的层次

  • 旅行规划:在规划一次旅行时,从目的地选择、交通方式、住宿预订、行程安排等层次进行规划,确保旅行的顺利和愉快。

工作中的层次

  • 问题分析层次:在分析问题时,从现象、原因、影响、解决方案等层次进行深入剖析,确保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 战略规划层次:在制定企业战略时,从愿景、使命、目标、策略等层次进行规划,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分组、顺序和层次三种方式的应用,我们可以将零散的信息梳理成有条理、有逻辑的结构化信息,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以上就是我常用的三种思维模型,希望大家也能用好这些模型,如果觉得本文有帮助,可以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