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首页时间流和侧栏的精选展位,少数派 Matrix 社区还有很多优秀内容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因此我们决定重启 Matrix 周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社区内容、作者投稿新玩意呈现给大家。


🔥一周热评

来自文章《你 Brain rot(脑腐)了吗?数字极简主义指南》

我不是尼克 (+2) 看文章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虽然规避了对短视频上瘾,却有种对B站长视频上瘾的趋势,其实本质上都是面临注意力被褫夺、时间被占用而自身毫无所得毫无发展的局面,稍微惊醒过来。

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

楚杰 (+1) 我个人非常赞同戒除这种「数字上瘾」的观点,以前一班朋友坐着聊天很快乐,现在坐着很沉默。信息流刷刷刷地过,留在心里可以分享的竟然没有一条,可悲。

jdchi (+0) 我现在减少手机的使用方法,就是马上唤出小爱,叫她「20分钟的专注模式」,让手机不可用一段时间,自己的那个冲动劲就被抑制过去了。

来自文章《取舍有道——小鹏 MONA M03 体验分享》

林克labalaba (+5) 可以用「小熊油耗」来记录充电数据,我之前也用表格维护过一段时间,改用这个app之后方便很多

害怕网络暴力 (+2) 2022年smart #1 首批车主表示羡慕,当年一半价格的车已经能做到全方位领先。个人感觉寒冷对能耗影响确实大,我66度带热泵的电池包冬天市区正常也就300公里不到。

一条大鱼 (+1) 哈哈,遇到同道中人了,也是在北京等待指标的过程中先上车了(去年终于排到了)。从最开始的油车到换了电车,一共在北京开了8年的外地车,总共交了1分100块的限行费,麻烦是麻烦了点儿,但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

至于长途出行其实问题也不大,我标续500km的虚标王小破车,去年春节跑了一趟烟台。今年过年一咬牙一口气干到南京了,出发前规划下行程和充电点,多利用吃饭和逛街的时间补能,避免在高速上充电。这两趟都是全程没有充电排队,也很少坐车里干等。今年2300km充电一共花了500块钱,还是挺香的。

毕竟北京除了纯电也没得选,咱只能自适应了🤣

来自文章《老旧小区门禁对讲电梯远程智能化改装》

mivansaka (+1) 😂大哥你连电梯主控都改了呀,太猛了,电梯的改造是要有特种资质的,这个要注意一下,下次电梯维保的时候和电梯厂家记得沟通一下吧

Infovores (+0) 最老的对讲门禁,本来接入模块后想实现手机进入地理围栏自动触发开门,但是无论是米家自动化和快捷指令自动化都不成功,可能是获取位置信息的权限问题,最终放弃,改为手机上侧边操作按钮手动触发快捷指令开门。

来自文章《Obsidian 商用免费,我是如何用它搭建团队知识库的?》

多数pia (+2) 确实刚工作的话,对于搭建知识库的痛点是感受十分深刻的。Obsidian上手难度真的会成为团队成员使用的最大阻碍。我目前的想法就是即使不能搭建成为团队的知识库,能够成为自己的个人工作知识库也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希望后面来的新人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就好了。十分感谢提出的搭建方案,真的是最近就在思考版本控制问题,这就来了个完整方案,属于是及时雨了。

Monolith (+0) 仅个人使用角度有些疑问,自己在用Logseq,但是感觉内容多了稳定性好像不行,滑动时自动回撤、单页图片过多会导致在下面打字乱跳并部分被删除,有点忍不了了,想迁Ob,大家觉得Ob现在稳定性咋样?之前自己研究了一下Ob感觉门槛比Logseq还高就没迁移,现在感觉不得不准备起来了

来自文章《Deepseek 教我的法则:不是要「会提问」,而是要「早动手」》

ZEROAONE (+6) 作者写得挺好的,特别是点出了:比起 why 和 how,真正重要的是 what,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在生成式AI突飞猛进的时代作为人类最关键的价值所在了。作为研究人员我也认为LLM的进步就是极大的缩小了试验 to do 的成本,你可以快速的入门并掌握去试验一个想法。

来自文章《本周看什么 | 最近值得一看的 9 部作品》

刘sir (+1) 鹊刀门传奇第二季也看看吧,贼好笑

潘誉晗 (+1) 🤪 我真的超级推荐《三叉戟2》给家里有长辈的看看,围绕的就是「诈骗」这样的主题,题材很接地气。然后观看的过程就是很轻松很愉快,老三位的搭档太妙了,我现在在看最后一案,因为省厅负责云货币的案子,也不想老三位干涉,所以局里特别安排他们去乡下当看路门神,美曰其名是蹲点嫌疑人,蹲到了就通知局里。完了他们直接做局,不仅抓到人也审完了。这一季的女警人设特别好,比去年年底只会喊「秦爸」的好太多了。这周我刷第二季我妈把《三叉戟》先给补了,都看得很开心~~~

《我的好邻居蜘蛛侠》一开始开分是7.6的,第一季完结之后直接8.1了,我第一集看完之后觉得soso,后面是等完结之后第二集开始一口气看完的,很爽,这才是《what if》第三季,然后墓石也加入这个动画宇宙了。现在的欧美圈是无法脱离政治正确了,但是在这样情况下,只要剧本okay我觉得也没事,目前第一季看来,诺曼父子还是很不错的~~~

来自文章《2025,让我们一起上台,好好说话》

少数派06381854 (+2) 罗永浩说,克服恐惧的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把台下的人全部想象成不穿衣服

西郊次生林 (+2) 读研以来做了前所未有多的presentation,一开始非常社恐,总想把pre的事情推给别人,但是没有成功(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只能强行逼自己站到台上汗如雨下。后来,我在众目睽睽之下讲垮了不知道多少次,还出了几次事故,却没有产生任何后果(因为老师要求的pre是没人听的),我也开始享受起「全体目光」向我看齐那一瞬间带来的那种紧张刺激又兴奋的感觉。不过对我来说,能面向公众说一些话的机会其实不多,能够真正找到一群人谈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机会更是几乎没有。所以真正来说,文字才是我的演讲,各大网络论坛才是我的讲台。我也很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作者一样,不再让大家自己去看,而是亲自给各位说说我的想法。

来自文章《【雷鸟V3】说点好听的,说点不好听的》

不器 (+10) 要是眼镜能支持麻将计算就好了,这样不会打牌的人也可以上场不至于主家担心客人无聊了😂

超级流浪者 (+1) 我用的三星手机,可以使用原装的磁吸充电线,眼镜直接连接手机充电。大概耗费不到5%的电量就能充满雷鸟v3了,充电速度20-30分钟充满,就可以少带一个充电宝。

来自文章《2024 年总结:我是个学生,也是个「公司老总」》

xT星听 (+7) 没想到一人公司的概念,变成了个人思维上的管理。

不同的角色转换,确实会发现不同的注意点。

销售:自我外貌意识和产品不管怎样,我只管卖。

生产:专注于现有,精深下去。

研发:新业务开拓精神。

领导:对信息的视角拔高和目标的聚焦。

评论里的后勤:关注如何激励和发福利。

来自文章《致曾经智能手机百花齐放的时代》

鲍勃迪伦的口琴 (+20) 自认为近几年滚筒洗衣机式摄像头是最蠢最丑的设计(仅代表个人观点)

自然风派 (+10) 这一定不是一篇LLM写出来的文章,个中感悟与经历如此的真切,深深打动了我这个同道中人,我是MIUI开始接触刷机,哪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哪些无数个看到点亮手机屏的兴奋不已的夜晚,那些游走与各大论坛翻找新rom的日子,都是让人回味经历。今年已经踏入45岁了,对电子产品依然有着仪式般的追求,手机、电脑、平板、穿戴设备、nas等等还有各种的智能家居设备,时常的更换折腾,然而正如楼主说的一样,找不回过往那时的哪种感觉,特别在更换手机的时候,冲动购买那一刹那,把握几分钟新鲜感便消失,但每年都改变不了这种冲动,也许是内心想留着哪个曾经少年的自己。

catbus (+10) 怀念那个百机齐放的时代,每天看各种手机的评测都乐此不疲。现在一个手机用三四年还没有换机的欲望。

Leobai (+9) 只能说,工业设计趋同某种程度上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所有产品向着固定统一的「主导设计」发展来在市场中占据稳定的份额获得稳定的利润也是从 19 世纪末到 21 世纪的太多行业的必经之路。不如说 201x 年智能手机刚刚兴起时的众多探索更像是草创期才会有的抓瞎,一旦确定摄像、大屏、全面屏比例之类形成了能够极大影响市场的稳定卖点后,厂商为了在当下主流市场中还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这三个领域开卷。而且当屏幕成为主要交互元件,奠定当今智能手机的主导设计以后,在它迄今为止短暂的历史里还能蹦出这么多创新(而不只是两个标准联盟在争怎样实现大容量光盘)实在是难能可贵。

📒社区摘要

🆕作者的新玩意

为了让作者的投稿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调整了《新玩意》栏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现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续会迁移至本栏目。投稿渠道与奖励方式仍与以往完全一致,详情参见文末。我们相信新鲜火热出炉的分享更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yuchen_lea:MagSafe 磁吸+机械快拆贴片

新玩意 | iPad Pro 移动工作站 中,我分享了自己在平板保护壳上使用了老爆科技的强力磁吸片作为平板与支架的连接方案。它的磁吸力确实很强,吸附 12 寸的大平板也不在话下。然而,磁吸总归是不如机械结构牢固,再加上我用的是平板,尺寸更大,有更大的概率因为碰撞而脱离磁吸。在一次起身不慎碰到了磁吸在支架上的平板,导致平板差点摔落的事件后,我决心找一个相比磁吸更可靠的方案。

常见的固定设备的方案有 2 种:

  1. MagSafe 磁吸:装拆方便,外观简洁,有很多兼容的磁吸配件,但是不稳固。
  2. 机械夹具:稳固性高,但是安装和拆卸相对麻烦。此外,更容易对设备造成划伤,iPad 等设备甚至有被夹弯的风险。

经验告诉我,最好的方案不是 A,不是 B,而是 A+B: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于是 ,经过搜索,我发现了还有一种「磁吸 + 机械夹具方案」:

  • 兼容 Magsafe 磁吸:一般可以通过磁吸固定设备的初步位置,另外也兼容其他的 Magsafe 磁吸配件
  • 使用机械夹具增强稳定性:确保平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易松动。

跟「MagSafe 磁吸方案」类似,「磁吸 + 机械夹具方案」也由贴片底座两部分构成,只不过除了磁铁,还包含了机械锁紧的组件,一般在贴片上是凹进去的组件,在底座上是凸出来的组件。因此,如果你在手机等设备上使用了「磁吸 + 机械夹具方案」的贴片,可以同时用于「MagSafe 磁吸方案」和「磁吸 + 机械夹具方案」的底座。但是「MagSafe 磁吸方案」的贴片不能用在「磁吸 + 机械夹具方案」的底座上。

我买了 3 个品牌的「磁吸 + 机械夹具方案」进行对比:

Peak Design SlimLink 是最早生产这类产品的品牌之一,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纤薄的外观著称。能够快速、安全地连接到各种配件:安装直接吸附即可自动机械锁紧,拆卸时按下按钮就能轻松取下。由于发展较早,周边的各种配件也非常丰富。

VRIG Claw Mini 看上去与 Peak Design SlimLink 很像,但是二者并不兼容,也就是说,你不能把 VRIG Claw Mini 的贴片和 Peak Design SlimLink 的底座配合使用,反之也不行。它的设计依然很纤薄,装拆和 Peak Design SlimLink 一样方便:直接吸附即可自动锁紧,按下即可取下。此外,采用的强力汝铁硼磁铁圆环提供了更强的磁力,底座配备的 1/4 螺口,相比球头有更好的兼容性。最重要的是,VRIG Claw Mini 的价格比 Peak Design SlimLink 亲民很多。

优篮子的 O-LOCK 磁吸快拆系统与前两者相比,做工显得扎实得多,外观也更加厚重。需要注意,安装时需要用力按下,而不是像前两者直接吸附即可自动锁紧。旋转时,O-LOCK 采用滚珠设计,每 15° 卡位。底座配置了 3 个 1/4 螺口,可以支持更多样化的设备安装。

具体对比如下: 

贴片的磁铁位置
  VRIG Claw MiniPeak Design SlimLink优篮子 O-LOCK
贴片磁吸力👍 汝铁硼磁铁圆环,强,20N磁铁在四角,较弱, 网评 比苹果设备强 2-3 倍圆环,强,12N
厚度3.5mm👍 2.6mm4.8mm
尺寸边长 58.0mm,内边长 19.5mm56.7,内边长 20.0mm直径 60.0mm,内径 27.0mm
材料PC 扣环 + 尼龙帆布氧化锆陶瓷扣环(边缘锋利)+ 尼龙帆布(防雨)
底座👍 1/4 螺口、冷靴座1 英寸球头(直径约 25mm)👍 3 个 1/4 螺口
使用安装👍 直接吸附自动锁紧👍 直接吸附自动锁紧需要用力按下
拆卸按下取下按下取下按下取下
旋转依靠底座旋转,每 90° 一卡位依靠球头旋转依靠滚珠,每 15° 一卡位
价格贴片👍 36255👍 38
底座👍 99425👍 60
合计👍 129,有 88 套装780👍 98

经过对比,我最后留下的是 VRIG Claw Mini。36 元的贴片相比 30 元的老爆科技强力磁吸片也贵不了多少,就算机械卡扣磨损了,换新也不心疼。同时,更能满足我对稳定性、纤薄度的需求,相关配件也足够丰富,使用一年多了,我很满意。

@阿扎哲健甫:米家即热饮水机S1

  • 参考价格:本体¥189,配件¥18.9
  • 购入渠道:闲鱼、淘宝

前一阵子去朋友家玩桌游时种草了即热式饮水机,但是在几个商场逛了一圈后发现这个品类在线下很难见到实体。于是本着「小家电无脑相信小米」的念头,我把目光锁定在了米家即热饮水机 S1,这款饮水机已经能满足我所有基本的饮水需求了:

1. 随时喝到热水,并支持每 1℃可调节

2. 可触摸控制

3. 好看

米家即热饮水机 S1 完全体

但是悲伤的是我所在的地区无法使用这款产品的国补,于是只能去海鲜市场收留可怜的年会奖品,最终以 189 的价格拿下!

所在地区无法使用国补🥲

小米果然没让我失望,体验了一段时间,商品介绍上的功能确实都很好用:

  • 即热出水:通过陶瓷管道加热技术,3 秒之内就能加热并出水;
  • 温度调节:40℃~90℃区间内的水支持每 1℃可调节,虽然默认的四档水温:常温、泡奶(45℃)、泡茶(75℃)、开水(95℃)已经能够覆盖我 90% 的使用场景了,但这个功能真的很加分;
  • 自适应童锁:当水温到达 50℃以上时,会自动开启童锁,这应该也是各类饮水机的标配了;
  • 水量控制:可随接随停,并支持三档固定出水量 250ml、500ml、750ml,让你在接水时不用傻傻等待,合理利用碎片时间(bushi);
  • 智能唤醒:待机状态下,感应到水杯放到接水盒的位置会自动亮屏唤醒机器,虽然只是一个传感器的事情,但是切实体会到了「只要你给小米一个 Wi-Fi 芯片,恨不得把所有家具都接入智能家居」的态度。
  • 触屏操控:饮水机配备了 LED 数显屏,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触摸操控
触屏操控

那么,接下来到吐槽环节了。

  • 出水比较慢: 这应该是所有即热式饮水机的通病了,但我也没有特别着急用热水的场景,这个痛点也就还好。
  • 智能唤不醒: 刚才提到的自动亮屏唤醒功能,我家里有几个杯子不能识别,直到我看到了商品页面详情上的一行小字「常见水杯都能正确感应并唤醒屏幕,刻花或多菱面水晶杯由于散射光线较多,有可能识别迟缓或无法正确识别」于是家里的冰川纹杯逐步实行下岗计划。
无法识别的冰川纹杯
  • 需要频繁添水: 水箱虽然有 3L,但是需要经常倒入直饮水并且需要定期清洗水箱的操作明显不符合我一个 工科男 懒人的减少重复工作的观念。但是官方卖的软管连接配件实在是太丑了,好像后脑勺被砍了一截,而且拆下来的水箱还需要另外找地方存放,实在是不太方便。
小米官方软管配件

某一天万能的淘宝给我推送了民间高手自己改装的软管配件商品,这不就是把我想要的都做出来了嘛,火速下单!收到货后参考商家发来的教程视频捣鼓一会儿就好了,十分简单!水箱不仅能够放在原位,保持美观的同时还能隐藏线管、存放用不到的配件,一举多得!改装后的饮水机才是图 1 展示的完全体,我立马把这个配件推荐给我另外一个也买了这款饮水机的朋友,替换掉了他买的官方配件。

装上改装软管配件后的水箱内部探秘

以前家里囤了好多矿泉水,经常是夜里渴了喝一口,第二天看着几乎满满一瓶的隔夜矿泉水,心里总有点膈应,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了,并且冬天随时都能喝到热水,也让我多喝了不少水✌️

💬一派热议

在上期第 197 期一派投票《开工几日,聊聊你的「办公搭子」? 》中,共有 365 名派友热情参与,十分感谢!

别惹小炸毛 (+71) 也不算办公搭子吧,算是上班搭子,我叫它 「菠萝」,因为几乎跟我的上班路线是一致的,而且出发时间也差不多,经常会在路上遇到,相信车主肯定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

起东 WEI (+40) 硬件设施:Mac Mini M 联合创新 27 英寸 4KIPS 显示器、金豪 e2 美国网 + 躺舒宝

软件工具:Microsoft 36WPS 大会员、滴答清单、豆包、Kimi、deepseek

氛围营造:某奶茶店小鸭子装饰(约 100 只)、我派獭(2 只)、挂画、鲜花、茶盘、加湿器、小风扇等

我叫镇三环 (+27) 又继续陪伴我新一年开始的 K380,好用,耐用,方便,轻巧。

古枂易 (+19) 新年过来,新组了一把键盘

追风青松 (+19) 年年有余,天天不加班,明天再弄😁

Rofix (+17) 格格巫~

柯里昂 (+16) 居家办公:

阿狸阿立分不清 (+16) 用 ThinkPad X1 很多年了,主要是这款电脑天然就自带数据流量,当时购买的时候送了一整年的无限流量(目前已经到期,但自己购买了一年 1500G 的流量),也就是说这台笔记本脱离无线网络依然可以保证上网运行,这是最大的优点(市场上同类型的貌似真的很少),同时,X1 在材质和重量上也控制的很商务,本身的配置也非常适合办公需求。

个人觉得,ThinkPad 系列笔记本,对商务工作的适配度几乎无人能敌!

面具熊 (+15) 我的办公搭子们,看着就赏心悦目心情好!

刘不住 (+11) 

  • 推荐产品:罗技 k860 商用版。
  • 购买渠道及价格:我在转转上消费 413 元购买了这款 99 新人体工程学键盘,比京东全新买便宜了 300。
  • 到手体验及适宜人群:到手功能完好、外观确实 99 新。推荐打字多的编辑、记者、作家朋友们使用。
  • 供电方式及功能:它用的是两节干电池(官称续航两年)、支持蓝牙和 4g 专用接收器(没有有线连接)、支持 macos&win&ios& 安卓四种系统并可以用按键快速切换、在上方的 fn 按键中,集成了快速截图、快速闭麦、快速计算器等常用的功能、同样它也支持搭配罗技鼠标和 flow 功能在 win 和 macOS 无缝使用并拖拽文件。
  • 使用体验:一开始是不适应的,因为我经常会用右手按 b 键,但是在键盘上被分配到了左手,盲打惯了的我,需要看着键盘打字。用一段时间后准确率提升了又可以盲打了。我最高记录是坐了三个小时写了篇 3000 字的视频逐字稿,写完后,没有感觉到手肘、手腕关节处有之前用 mac 原装键盘的肌肉绷紧的不适感,推荐大家都可以用用。

转转现在也有 7 天无理由了,但是要在下单时看清楚 7 天无理由的条件,我就是看有七天无理由才下单的,想着不合适可以退,没想到还挺合适的,算是安全下车了。

Abbott97 (+10) Macbook Pro 2019 intel i5 ,Mac mini M1 首发最低配,iPad pro 2018 已弯 + 2 代笔。五年了,从留学到进入单位,他们的配合在我这里依旧丝滑,和我的工作流结合的恰到好处,甚至在背包里的位置都严丝合缝。最近单位开发新系统只能下载在 Windows,研究打算入个 thinkpad 16p,希望它的加入可以带着我们这个大家庭开启新的五年计划。

害怕网络暴力 (+9) 我的老腰就靠你守护了 — 赫曼米勒 Aeron2

个人理解,你在工位上使用频率越高的产品,无论公司给不给配,也有必要自己投资一下。比如一把好椅子守护身板,一个好显示器守护眼睛。买把好椅子真的是很划算的投资,比如赫曼米勒座网的设计绝对是目前市面上没有能比拟的,久坐不累,价格虽然贵点但是有 12 年质保期,二手市场保值率高,综合下来的每年投入其实并不大,健康绝对不是小事,推荐很多抱着公司不发绝对不会自费上班心态的朋友转换一下思路,而且就算买了放公司,椅子也是自己的不是公司的。

Gurri (+8) 今年最爱的办公搭子是 1688 入手的全套手冲咖啡工具。其它搭子还有自己做的便当,公仔若干,共同点是都和生产力都没什么关系(

Monolith (+7) 硬件:

新买了舒躺家(国补 750 左右),其实本身预算更高,但看博主推荐买了龙纹特网那款,先说缺点,我这款不带扶手联动,躺着时看手机有点不舒服,手无处安放。然后的话就是主打之一的多少 D 扶手,这个扶手我个人觉得很难用,前后左右的滑动没有一个固定卡住的机械结构,导致起身永远在咔哒哒哒,不喜欢。优点的话,脚垫能用,腰靠还行,比较舒服,稳定性不错,总结的话,都是一些基础的东西做的还行。「增值」 加钱的很多都不够让人满意(卖点:扶手)。

然后就是一些老物件了,服役两年多年的 G304 和 Vgn 98pro 一代,联合创新 4K 显示器,闲鱼收的显示器挂灯,双十二买的 Freeclip。

新囤货:

蒸汽眼罩(miniso 的还是那么强啊,自从五六年前看评测来,间断的买了许多,归来王者还是 miniso 的),最近感觉累的眼睛要瞎掉了;粘毛器,年前 pdd 看到杂牌特惠 5 买了十卷 + 柄,日常鼠标垫总是落灰,买来定期滚一滚;VB,VC,VD 京东薅一堆,熬夜需要修复,蔬菜吃得少,不晒太阳,只能吃吃吃。

软件:

工作唯二强推 Sinpaste,贴到屏幕上功能日常必备;Powertoys,主要用 Always On Top,都是应对现在的多窗口层级问题的。

One more thing:

终于找到了 win11 classic menu 把公司电脑还原了 win10 右键,可喜可贺!

晕船的章鱼 (+6) 陪我两年的套件,经手很多键盘,一直留着这一把。

fugu (+4) 罗技 Mx Keys Mini,是薄膜键盘,打字声音很小,很轻柔,键程很短,手指基本不用怎么发力,买到他的时候我正好学会了盲打,现在走哪里都带着他,平板笔记本电脑多台设备都能切换

一直住楼顶 (+3) 腰是自己的,家里 Embody,公司 Gesture

锋利的勺子 (+3) 很喜欢在家的学习套件

火总 (+3) 荣耀 magicbookV14:办公、学习,看片没给我拖过后腿,去年 steam 玩黑神话到黑风大王没带起来,换 start 玩通关了,是立过功的电脑,可惜年初发现运行时间长发热的话,按 6 附近的键会锁定电脑,超崩溃

落菲 dot 无线键盘:买了有 6 年了,给媳妇上班用过一段时间,最近还给我了,手感很不错,关键是不会再触发锁屏了

讯飞录音笔 s702:在山东做工程管理,懂得都懂,有些人说话跟放屁一样随便,留录音以防背刺,正好有时候出差开会,需要转录

蘑菇灯无线充:苹果手机、耳机、手表无线充一个搞定,20w 输入电源即可,还挺方便,价格是个谜:在拼多多上第一次买花了 140,第二次买花了 100 出头,每次看价格都不一样,用会员赠的券比不过随机推送的活动,最近在戒断手机,手机手表放上面立即离开,找到自己的仪式感

ZephyrZ (+3) 新的一年,新搞的键盘,和新来的阿耿,以及同事春节去日本带给我的扭蛋圣代皮卡丘

Verfassung (+2) 作为一个苦逼,但是又早早结婚的博士狗,办公搭子必须是电脑 + 显示器。

先来说说显示器:

由于我在学校和租的房子里都有办公需求,因此我在 28 和 210 先后入手了 LG UQ850-W 和 - V 两台显示器。

尽管没有高刷,但是我只有在触摸设备上才有刚性的高刷需求;即便我的两台电脑都支持高刷了,但是显示器没有高刷这件事意外地被我接受了。

两台 UQ850 子型号的区别据说是 LG 和 BOE 面板的区别,但是我还真看不出来。两款显示器在我看来都足够优秀:亮度够高,有一线通,显示细腻,色彩准确。

再来说说笔记本:

我确实没想到,206 开始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我更换掉了我手头的两台笔记本:二手的 Surface Pro X 在 206 被更新为 Surface Pro 11 32+1T;二手的 ThinkPad Z13 则在这个月被替换为 Surface Laptop 7 32+1t。也就是说,我现在不仅是两台笔记本,而且是两台 Surface,还是两台 arm 的 Surface。

这个搭配组合显然无法让人理解:为啥要两个 Surface?为啥要两个 WOA?

但对于我来说,这样的搭配组合反而有其优势:从模具来说,Surface Pro 的模具已经趋于成熟;去年新推出的 Flex 键盘在我看来做到了平板键盘的天花板。Laptop 7 正好经历了模具更新,可维护性大幅度提升,同时引入了高刷和全域压感触摸板。从性能来说,X elite 芯片的离电性能非常不错,续航也是薄纱了除了 lunar lake 以外的所有 windows 平台芯片。最后从搭配来说,两个机器一样的配置、一样的键盘布局,均高于平均线的续航,能带来近乎一致的办公体验

DEPYKUNG (+1) 给我的少数派联名 K3 换了套键帽,虽然大键换不了,但总体新鲜感足了。而且没想到换键帽后,手感更好,打工咔咔快!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在少数派独家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