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对象,不完美

又到了周末,按照惯例,今天又是匠仔他们几个在我这间二手书店聚会的日子,不过这次小兔事先和我打了招呼:

“拜托店长你当DM(主持人)哦,因为你就是DM嘛,”小兔开了个略有梗的玩笑,“我们这次讨论的《你杀了谁》,就是一场大型的剧本杀哦。”

(此处指DM原意即《龙与地下城》的地下城城主,我这间二手书店是要从地面沿楼梯往地下走半层进入的,这也是特色街的店铺特色)

说起来,匠仔他们几个在大学时就是推理小说社团的成员,当时还模仿绫辻行人笔下的“K大推理研究讨论会”给彼此取了外号,高千叫阿加莎,小兔则叫爱丽丝。不过考虑到这个名字不太吉利,他们后来一度以“恋谜会”自称,我则建议他们干脆改叫“周末推理俱乐部”,商量到最后,他们决定根据我这家书店的招牌,给读书播客起一个“獭祭咖啡”的名字,自然,剪播客的事情,又交给看上去很闲的我了。

“老板你卖咖啡的间隙,帮我们剪一下呗,如果有打赏,收益全给你好啦,”小兔双手合十,“我们一定拍照发小红书朋友圈大众点评,给你拉人气。”

说实话,人气无关紧要,我对他们这次要讨论的《你杀了谁》更感兴趣。

因为,又是东野圭吾。

图片来自豆瓣“新经典”。

“我最近听关于东野圭吾的推理播客,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匠仔抱着一杯“獭祭咖啡”(咖啡里加入了少量的獭祭清酒,这是我看了《你杀了谁》后,特地为他们准备的),打开了话匣子,“每个东野黑都是从东野粉过来的,换言之,每个推理爱好者,在自己的阅读道路上,其实都离不开东野圭吾。”

“虽然我们一直开玩笑说,东野圭吾在‘推圈鄙视链’的最底层,但其实真的读多了,会发现东野圭吾的下限还是挺稳定的,”高千也小口抿了一点“獭祭”,给我做了个“点赞”的手势,“和西泽保彦的《联愁杀》相比,你就会发现东野圭吾的《你杀了谁》还挺不错的,适当的预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东野。”

“所以你们其实都是东野粉?”我看向小兔,“难得你们意见这么一致呢。”

“先不说粉不粉,东野圭吾确实有他值得称赞的地方,比如一直在求新求变,”小兔起身来到白板前圈圈画画,这块白板还是为了今天的聚会特地从社区借来的,等会还得还回去,“这部作品很显然是学习了类似《明星大侦探》这样的剧本杀综艺,像两次集体讨论、侦探一对一、现场查证等环节,在小说里都有复刻,当然东野圭吾可能没看过《明星大侦探》,但原版的韩国综艺,他可能是有了解的。”

“还有许多玩梗的内容,比如‘请回答YES或者NO’像在玩海龟汤,”高千接过笔,在白板上一一举例,“‘稍有些知识的小学生’大概是CUE了一下《名侦探柯南》,还有加贺说的一句话,‘此处第一到第五个问题,只用一个答案就可以全部解答’,非常像《如首无作祟之物》的那句名言。”

“我觉得还可能致敬了《联愁杀》,”匠仔说,“从结构上看,两本书非常相似,比如‘凶手’很明确但动机成谜,又比如都设置了集体讨论和一位其实没用的警官,但东野很清楚不能完全复刻西泽保彦,所以这本书安排了加贺恭一郎出场,作为警方、五户人家以及读者的中介,或者说翻译官。”

加贺恭一郎,我在白板上写下了这个名字。

图片来自网络。

“东野圭吾的两大品牌,汤川学死死绑定了福山雅治,但加贺恭一郎则不然,只有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影视改编,”小兔扳着手指数,“比如最早的《毕业》,和这本书名字相似的《谁杀了他》《我杀了他》,东野神作之一的《恶意》,还有短篇集《只差一个谎言》。”

“我个人觉得,这其实可以看作是‘两个加贺’,一个是阿部宽扮演的‘人情警官’,另一个就只是侦探的角色,但有趣的是,在《你杀了谁》当中,两个加贺融为了一体,”高千也来到白板前,在“加贺恭一郎”边上画了几条线,“书里出现的那位护士金森登纪子是‘人情加贺’的重要配角,而加贺说自己当过老师,则呼应了《恶意》,另外这本书刻意取了《你杀了谁》这个标题,可能是故意让读者把书和《谁杀了他》《我杀了他》联系起来,但其实这部作品并不是开放式结局。”

“这就是东野这本书的讨巧之处,”匠仔接过高千手里的笔,也在白板上写起来,“书里出现了五户人家,人物非常多,而且书里都写了‘不管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家庭,都有旁人无从知晓的秘密’,也就是说东野圭吾需要在有限的篇幅内精心给多个角色分配笔墨,这样一来,选取读者熟悉的加贺恭一郎来担任DM,就无须为侦探花费额外的精力了。加贺本人的特质也非常适合,‘哪怕只是很小的谎言,也会让人离真相越来越远’,这话由他来说就很合适,”匠仔一边说一边笑了起来:“书里提到加贺‘缓缓转动着轮廓分明的脸’,我直接脑补了阿部宽的形象。”

“没错没错,一想到加贺当老师,我就想到同样由他主演的《龙樱》,”小兔兴奋地说道,“电视剧特别篇《沉睡的森林》里邀请了仲间由纪惠来客串,要是这部《你杀了谁》也做影视改编,也可以直接用《龙樱》的片段呢。”

“而且加贺也升职到警部了,”高千笑着在白板上写了一句,“汤川升到了教授,加贺也升到了警部,我们也从刚阅读他们时的青少年变成了成年人啊。”

“而且听说加贺系列还有新作《谁杀了我》,”匠仔说,“预定讨论哦。”

图片来自网络。

“推理节目难做,因为我们不能泄底给听众,”我想了想,在白板上写了几个词,“我们来聊聊细枝末节的东西吧,比如——AI?”

“今年我们聊《人的消逝》时,DeepSeek还没出来,现在不聊AI就显得落伍了,”匠仔在白板上写下了大大的“AI”两个词,“连历史类播客都开始聊AI了,我们推理节目当然也可以聊,而且东野圭吾还真的写到了AI。”

“书里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是说在医疗领域使用AI,‘只要导入对话式AI,就能减轻内科医生三分之一的负担’,但是东野书中角色之口,认为因为AI不会‘多管闲事’,所以一些职业还不会被AI取代,但东野圭吾的想法正确与否,依旧值得观察,毕竟AI公务员都已经‘上岗’了,”小兔看向匠仔,“很有职业危机哦。”

“小兔你也是啊,我在读书群里认识的网友之前发给我一张对比图,人的翻译和AI的翻译,我是真分辨不出来,”匠仔摸了下自己的脑袋,“要是失业了,我说不定得天天跑外卖了。”

“那我就帮店长卖咖啡吧,”小兔笑嘻嘻看向我,“我工资要求不高的,要不要考虑一下。”

图片来自豆瓣“Liang仔读推理”。

“我们还是聊书吧,”我止住了这个话题,“你们觉得,这本书怎么样呢?”

“至少中等水平吧,”高千说,“如果说《大雪中的山庄》是一场剧,那《你杀了谁》就是真正的一场剧本杀,但东野圭吾创作的核心,还是‘悬疑谜题+人的情感’这一套。”

“所以这本书虽然看上去有一点点社会派的元素,比如写了个人信息在网上泛滥,稍微点了下网络暴力,但还是回到了‘凶手是怎么成为凶手’这个东野的舒适区里来,”匠仔想了想,“以及挖掘那些并非凶手的人,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丑陋的一面。”

“‘完美邂逅理想对象这种事,根本不存在’,”小兔感慨地说了一句,“书里每一对男女,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我觉得,东野没有写加贺的感情线,也是出于小说整体氛围的考虑。”

“但有一对本来要分道扬镳,却又给圆回来了,”我问,“你们怎么看理惠和的场这一对呢?理惠只是单纯的恋爱脑吗?”

“虽然看上去很小孩子气,但我其实能够理解,”高千的发言出人意料,“樱木医院其实并不是那种顶级的大医院,樱木夫妇参加聚会,其实就是通过人际往来,请这些知名人士能多多关照,这样,有能力的的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并不是像其他网友说的,就没有好医生可以雇了,其实在日本,要从其他医院挖高水平医生是很难的,就像书里的小坂跳槽,一方面对方得出高薪,另一方面要自己要背负背叛之名。这样看来,留住水平优秀,且已经‘知人知面又知心’的的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继续恋爱这部分,我觉得东野没有写好。”

“还以的场的口吻写‘我可能已经被你杀死了’,真是老年东野犯中二,”小兔吐槽说,“他也不回头看看自己一开始对的场的‘赘婿’塑造啊。”

“我甚至觉得,是不是东野自己婚姻失败,对笔下的人物就充满了恶意呢?”匠仔在白板上写了几个名字,“汤川没有和内海结婚,加贺亲自抓了未绪,早年写的忍老师好像也没有提到结婚。”

“祝加贺警官早日结婚,和加茂夫妇一样鹣鲽情深,”我们几个人笑着举杯,然后小兔突然补了一句,“祝匠仔和高千早日结婚”,让两人又闹了个红脸。

图片来自豆瓣“爱读书的小王”。

书聊得差不多,咖啡也喝完了,匠仔和高千先告辞了,他们接下来还有甜蜜的约会。年轻人自然不会因为读了一本书就对爱情感到悲观,但……

“所以老板你对爱情悲观么?”小兔帮我还掉白板,回来帮忙一起收拾,“是不是和书里一样呢?”

“小孩子别问那么多,”我给她拿了一块小饼干,“大人的事情很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

“也别像书里那对父母对女儿一样对我啊,我好歹也是成年人,”小兔收拾完后坐到了沙发上,“老板真的不考虑雇我吗?我不但会泡咖啡还会做饭哦,可以做简餐拿来卖。”

“到最后书店就成你的了对吧,和的场一样,”我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翻译做完没?没做完就快点回家做。”

“老板你不关门吧,我在你这里再磨蹭一会儿,”小兔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还是这里效率比较高。”

又是被小兔白吃白喝以及蹭WIFI和电的一天。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所谓大图书馆”(Rexlib)、少数派专栏“六蠹集”。

二手书店系列(微信公众号)

二手书店系列(豆瓣阅读)

合集: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