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大家好,欢迎来到第四期 Matrix 专栏导读。
这是一篇「开放世界」文章,文章本身只是一张地图,包含着许多导向 Matrix 社区专栏的文章链接。希望它们能像路标一样,带你去发现更多有趣的观点和事物。
人生建议
听别人给的人生建议和被逼着去相亲,估计是厌恶度不相上下的两件事。不过正如相亲可以视作一种扩大社交圈的手段,我们或许也可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去听听年长者的忠告。
写过《失控》《必然》等科技文化著作的 KK(凯文·凯利),最近度过了他的 70 周岁生日,也将自己每年更新的「不请自来的人生建议(Unsolicited Advice)」系列,从去年的 99 条,扩展成了 103 条。
「随意搜寻」的主理人 @JimmyWang 对比了往年的版本,发现 70 岁的忠告里有 14 条提到了「时间」,而 68 和 69 两年加起来才12条。当然一些 KK 一直坚持的原则性建议,则依然出现在今年的忠告中,例如以下三条:
- 你的努力(锻炼、陪伴、工作)的一致性远比数量重要。没有什么可以击败每天坚持做的小事,这比偶然做的事情重要得多。
- 偶尔被骗是信任所有人的一个很小的代价,因为当你以最大诚意信任其他人的时候,他们通常会给你最好的对待。
- 勇于犯错。但要注意三点:第一犯错后要勇于承担责任;第二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要尝试犯新的错误;第三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反馈,不过你仅需要听他们给你提出的问题,但不要听他们给你的答案,因为这些答案常常是错的。
除了这些需要坚持才能看到效果的忠告,还有一些立马可以做到的建议,例如「当你到达你酒店房间时,记得看一眼紧急出口在哪里,只需要一分钟」
完整的 103 条建议,可以前往这篇译文阅读。
KK 给出的建议适用人生的所有阶段,但在某些事情,有些建议会格外珍贵。美国畅销书作家 Ryan Holiday 的新书《Courage is Calling》就强调了勇气的重要性,正好适合给经过两年多的疫情时代,遇见过各种新的困难的我们看。
@JimmyWang 结合书籍和讲解视频,总结了三点或许对你有帮助的建议:
- Do not be afraid(不要害怕):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但很多时候只是害怕去做他们。勇气的第一阶段是对恐惧进行斗争。像我们小的时候,害怕打针,长大后,克服了恐惧,变得勇敢。
- Progress depends on the unreasonable man(所有的进步都依赖不理性的人达成):「理性的人改变自己适应世界,不理性的人试图改变世界来顺应自己」。而要想改变这个世界,必定会面临很多痛苦。
- Heroic(英雄主义):第三个阶段是为别人冒险。英雄不仅仅是勇敢地独自面对大自然的人。这个阶段的勇气不是你对抗世界,不是你对世界感到愤怒,而是你愿意为世界做些什么。
无论是 KK 的 104 条人生忠告,还是 Ryan Holiday 的「勇气三阶段」,都是从他们自身经验萃取出的金玉良言,但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全盘接受,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便无法真正将这些经验运用在自己的人生中。
「生产力周报」最近分享了 Paul Graham 的文章 How to Think for Yourself,强调独立思考由三部分促成:对真理的追求,对循规蹈矩的抗拒,以及好奇心。
如果我们想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可以:
- 最有效的技巧是大多数独立思考者无意中拥有的:忽略传统信念是。
- 你身边的人很重要。
- 培养一种怀疑主义的态度。
- 怀疑主义最终的目标不是找到缺陷,而是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
- 为了培养你的好奇心,你可以采取的最重要的方法可能是寻找能吸引你的话题。
读书
前面聊到「独立思考」,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进入「思而不学」的歧路。如果想「学」,保持读书的习惯是必须践行的道路。
「终身学习者的笔记」的主理人 @进击的徐冰冰 最近分享他自己对读书的十条心得,其中谈及读书的发展期,重点就是要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什么要搭建自己的读书体系呢?可以用 DIKW 模型来解释——D 是 Data,即数据;I 是 Information,即信息;K 是 Knowledge,即知识;W 是 Wisdom,即智慧。
当我们拿到一本书,就相当于拿到了一些数据;当我们阅读,我们就获取了信息;当我们处理这些信息后,就变成了知识;当我们领悟之后(图中的insight就是领悟的意思),知识就转变成了智慧。我们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体系搭建的过程,并最终将书中的数据变成自己的智慧。
文中还提出了其他关于读书的建议,例如第四条「选择书,比盲目阅读更重要」,正好可以与 Shawn Blanc 分享的买书三原则 结合起来:
- 如果一本书听起来很有趣,那么我就买它。
- 如果有很多我关注的人都在谈论同一本书,那么我就买它。
- 如果我认识的人向我推荐一本书,那么我就会买它。
@进击的徐冰冰 给出的一些建议也和 Shawn Blanc 不谋而合,例如「再好的书,也有废话存在的」与「不要想着读完每一本书」,「主动阅读比被动阅读更容易学到更多知识」与「阅读时做笔记并在书的空白处做标记」等。
最近作家 Ryan Holiday (本期的第二次出场了)也给出自己的 13 条读书建议,@JimmyWang 翻译了其中他认为有帮助的建议:
- 停止阅读你不喜欢的书:使用 100 页原则做为判断依据。假设你已经 30 岁了,那如果读到这本书的第 70 页,你还没有着迷的话,那就不要再读了。
- 重读大师之作:因为世界在不断地变化,我们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我们从这些书中得到的东西是可以改变的。仅仅阅读一次经典是不够的,你必须在你生命中的每个年龄段、每个时代阅读它们。
- 找你敬佩的人推荐书籍:爱默生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们遇到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我们应该问他读什么书」如果一本书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不管是什么主题或风格——那么这本书可能是值得阅读的。如果它改变了你敬佩的人,那它至少可能会帮助你。
- 寻找智慧,而不是事实:我们阅读是为了积累大量真正的智慧,这些智慧你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 研究过去,理解现在:我们常常被突发新闻分散了注意力,而实际上我们应该从伟大的历史中吸取教训。因为事实是,大多数真理都是非常古老的。
- 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不要满足于仅仅抓住要点。认真读,深入阅读,反复阅读,以质量为目标,而不是数量。
一句话推荐
- 在《玩转 Obsidian》系列第八篇文章中,介绍了在 Obsidian 中创建 HomePage 的方法,在其中将所有的笔记进行组合,并且定时更新,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晰的看到各类事情的进展;
- 在最新发布的 Ulysses 27 中,终于加上了原生的表格功能,支持在所有设备上创建、编辑、导入、导出、发布表格;
- 「六蠹集」依然在持续推荐好书:只为绽放一次的《强风吹拂》;「学者散文」的代表之作《文学家之径》;记录了考古学家许宏在考古现场纪实故事的《发现与推理》等;
- 「推播助栏」为播客爱好者们网罗了近期播客相关的榜单、动态和新闻;
- 「瞬间记忆」分享了 Balance 的「可视化+声音」引导下的呼吸练习的体验;
- 「Shyrism.News」分享了 Second Brain 理论开创者 Tiago Forte 最近的一篇博文《建立第二大脑的 12 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