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你的人设是什么?」

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出现在我的脑子里,自我盘问。在写上篇《来义乌这些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之前,我在反复纠结自己要写什么。

在此之前,我写的内容都是涉及一些学习、写作、思考的概念和具备结构性的分享,但我尝试用上一篇文章打破自己之前的内容形式和范围,在知识概念、思考深度上的信息较少,取而代之的是我见到的人和经历的事,仿佛在宣告「我打破了自己的人设」。

这也开始让我思考「人设」这个概念。

人设最早是来自于动漫、影视、游戏中的专有名词,供编剧和作者等专业人士讨论时用,后来这个概念逐渐被延伸在商业领域,例如品牌的人格化,商业 IP 的打造与变现等。近两年里,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开始把 IP 打造挂在嘴边,人们记住的是那些少数的、成功的 up 主、小红书博主、抖音红人和直播的主播,仿佛做好了人设和定位,你的内容定位就成功了一半。

但,人设到底是什么?

人设是一种标签,我们不可避免

我原本没觉得我自己有什么人设,直到翻看我过往两三年的朋友圈,有段时间全是学习英语的打卡记录,有段时间是跑步和《Keep》的记录,还有很多次分享看过的书和启发。如果你刚认识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印象中构建出我的「爱学习」、「自律」的人设标签。

它就像一个人格化的标签名片,逢人都会不自觉地发一张,哪怕这个名片是隐形的,是我从未想过的。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要和外界打交道,想维系旧的关系、构建新的关系,就会不自觉地存在一些标签,你所在的行业、职业,所处的领域和成就,你的偏好、脾性、特长……哪怕自己不愿意承认,但它们确实能帮助我们快速建立关系,筛选同道中人。

我们不妨进一步追问,我们为什么需要有个人设标签?

和菜头曾经给过一个解释说,人设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别人区分和记住自己 1

假如你认识了两个人名字都叫张三,那么你就会去关注和记住他们的职业,一个是做室内设计的张三,另一个是做产品经理的张三。

给陌生人快速建构对自己的印象,就需要用到人设,而我们恰恰又身处在随时通过互联网认识不同的人的境况中。

然而,人设并非只是单纯的标签,在商业世界里,它还是被「设置」过的标签。不管你的产品和品牌是什么,只要想把它卖出去,都可以找到一个对应的人格化标签,让它和受众的距离更近。

人设其实是一种「设置」,有人把它比喻成商品的贴牌过程,即对一切试图出卖自己的个体的一种再认知和定位。

人设是对人的自我夸张和虚饰,目的是为了赢得他人的好感,并利用这种好感为自己谋利2

在移动互联网还方兴未艾时,阿里的马云、京东的刘强东、聚美优品的陈欧,都在通过出卖自身的姓名、形象、性格特点、发言观点,在大众心智里宣传公司。当平台生态逐渐完善,格局固定后,他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少,随着平台规模和算法技术的成熟,取而代之的是平台内通过算法和运营生长出来的新 IP,他们不为任何一家公司代言,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出卖自己的人设标签,来吸引流量和赚取丰厚的利益。

如果说带淘宝直播破圈,帮助市场构建出新消费习惯的是李佳琦等主播,那么让抖音的电商直播崛起的关键人设就是从「锤科老板」的标签改成「还债」标签的罗永浩。因为人设可以精准地击中对应的受众,拉近平台、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标签则像是钉子一样植入消费者的感知里,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持续地影响和牵引大众的注意力。

人设是一种我们无法避免的标签,有时候,它也能成为我们的盈利工具,但同样也会对我们造成危险。

人设是一种镜像,它很危险

我也一直在想,作为普通人,我如果不想赚钱和盈利,人设和我的关系是什么?先分享一个我前几年的经历吧。

我 2018 年还在一家口腔医院里上班,基本上除了医疗、专业、管理相关的事,其余的杂七杂八的事情我都有在做,比如开车、市场渠道、电脑网络、医院媒体、海报和视频的制作、培训等。让我陷入困惑的是,什么都在做,但是我找不到一个明显的标签和定位,没有清晰的「身份」给我带来的慌张和不安,我到底擅长什么?似乎找不到一个可以依存的身份。

于是我拼命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标签,最后找到了「交互设计师」。我发现它既能满足我对信息、逻辑的整合,又能满足我对体验设计和互联网的憧憬。在那段时间里,我的身份焦虑被缓解了。

后来反思,在这身份焦虑背后,是对外界看法的过度在意,当我审视整个转行到参与新工作的流程后,我发现交互设计师也仅仅只是一个职能分工,体验设计的理念可以用在各个领域和场景中。

上图是品牌专家李倩的朋友圈,她在打车上班时,遇上了一个听障司机,副驾后背上贴了张纸,交待得清楚明白。车里整洁卫生,开车平稳专注,一路无话。虽然就是一个滴滴业务,高大上的用户体验设计也能这么接地气。

后来我知道,我寻求的不是岗位本身,而是岗位标签带来的「身份认同」。

仔细想想,为什么人们会去追星,为商业营销的情绪价值买单,其背后也是打中了人们的身份认同,通过身份认同感来诠释自己的存在和意义。而把自己投射在某个标签、人设、IP上的过程,就叫做镜像。

镜像中的自己,是虚拟的,如果我们让虚拟的人设身份混淆了真实的自己,那就很危险了。原本现实中的主体成为了客体,而镜像中的那个虚构的自己成为了主体,掌控意识的主导权。

虚拟的人设与现实的自我

童敏是合江天立小学的校长,身边人对她的评价是干练、说话水平很高,不仅为人亲切还有很高的信服力。

童敏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这样正直、靠谱的人,却在一个网络游戏里有着与现实截然不同的人格和行事风格,她的游戏 ID 名叫桃若,44 岁的她在游戏中挥金如土,拉帮结派,一言不合就骂人、干架。一个人,两个迥异的人格身份。之后因为游戏上瘾,放不下游戏中的身份,她以一个「假项目」做了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诈骗身边的亲朋好友巨额「投资」款项,然后在游戏里购买装备、打造团队、参加比赛,中间经历了不少波折,最后因为欠款太多、戒不掉虚拟世界中的那个自我,最后选择了投河自尽3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系统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是原始我,超我是道德我,自我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中介。

网络社交中,超我脱缰,本我外释,自我重构,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形成了虚拟人格4

互联网可以让人匿名、多身份地在各个圈层场景里社交,现实社会中的道德约束感被缩小,本身的欲望又被放大,当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虚拟场域里持续保持一系列行为,在被架空的场景里进行社交,建立意义和关系,久而久之就会相信这个场域里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虚拟世界为什么更容易吸引人?我想有一个原因是它能让你花很小的成本,就能获得很大的享受。

漫画《一人之下》里有一个场景我印象特深刻,讲的是一个宅男因为看漫画走火入魔,进入了一个虚拟现实的设备「神机百炼」里沉迷其中,构建出了一个天上地下为他独尊的修仙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一伸手就能毁灭一个星球。但这一切虚幻被一个道士小哥诸葛青残忍打破,在劝说这个宅男回归现实时,道士说的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大意是:如果幻想的世界那么好,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刻苦修炼?不论是拳理、数理还是物理,都需要不断的钻研和研究。

来自腾讯动漫《一人之下》(第 237 话)截图

这个世界里本身没有捷径,而虚拟世界为很多人创造了虚幻的捷径,宅男因为在未经与之匹配的艰辛过程下,提前尝到了甜头,而忽略了现实中那个努力、脚踏实地的自己。

人设与自我的差集

小说、游戏和漫画,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成功背后的不确定性和无意义的付出,然后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虚拟的、臆想的世界,仿佛更容易让人获得成就感。愿意拥抱虚拟的人设,本质上是对现实的一种逃离。

而在网络上表达自己(如小红书、豆瓣、朋友圈、公众号),哪怕你的喜好再小众,也能找到一群和你一样,对你存在极大认可度的人。当你在各个平台上展示一部分的、修饰过后的自己后,会获得高于现实的正反馈,让你进入到一种轻易就能获得肯定的氛围当中,你不知道他们恭维你、讨好你的目的是什么,但是这让你很受用,当你回到现实社会里,你还是那个普通人,这样的反差会让你继续在网上寻求之前的满足感,最终出现虚拟人设和现实自我的脱离,虚拟人设与现实自我差集越大,人就越容易失去自我。

但是,一个事物有坏的一面必然也有好的一面,当虚拟的人设与现实的人格差集不大时,人设反而能像目标一样,推动你成长和进步。

当时我在转行互联网的过程中,在学习的社群里,我认识了三个一起学习、共同准备作品集的同学,后来也成为了朋友。在现实世界中的身边人都不太相信我能做成的情况下,他们都在鼓励我一直向前走。前路的不确定性会因为鼓励和陪伴而得到消解,让我更有动力去学习专业的知识,为自己寻求更多转行求职的机会。

但我能成功转行的关键点不是无穷无尽的鸡血和鸡汤,而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我深知以我当前的条件和年龄不可能去互联网大厂,所以我调低预期,并且打算从运营设计切入,先进入到那个环境中,再寻求下一个可能。倘若我的目标远超于我自身的能力和条件,那就是臆想,迎来人设和自我的脱离是迟早的事。

如何与自己的人设相处?

与人设相处,不如说是与自己假象的那个理想身份相处,它因为各种媒介方式、舆论环境、外部反馈而产生和变化,「缩小人设和自我的差集」是我目前贯穿整个文章后的结论,那要怎么缩小,我们能做什么呢?

人设是「长」出来的

在《详谈》里,当李翔问三顿半创始人吴骏,怎么看到营销理论中的定位时,他的回答是5

我认为定位是长出来的,是基因、体质和能力决定了你的定位,而不是广告公司分析市场后,给你一个定位。关键不是你的位置在哪儿,而是你能不能定下来。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同时,我认为人设也是基于内在的特质「长」出来的,是「由内向外」地「演化」出来的。

  • 由内向外:我们要从自己的「特质」去确定人设,而不是「特征」,特质是内在,特征是外在。
  • 演化:基因、性格特质的内核不会变,变的是能力项、经验、技能的成熟度,随着外界的环境信息的变化而变化。

我在一开始更新公众号时,分享的内容也是随机的,先后分享过自律和内卷,当我学了 L 先生的智识营后,开始对学习方法和知识管理感兴趣,然后开始写和学习、阅读方法相关的文章,辞职回家后,我在不断思考自己写东西的内在动力,开始把思考放在了「长线」的角度上,对「长期主义」有了一些思考,然后因为在写作上有了不少新的经验和心得,又顺势分享了创作相关的内容。来到义乌后,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人和事,满脑子都是全新的体验和收获,如果不把这些内隐的思绪写出来,我想以后会忘记,于是我写了初来义乌的记录。

一篇篇文章,都会根据我当下见到的、正在思考的事情演化和生成,因我内在特质驱动,受到外界新信息刺激,经思考和推演后有感而发。我的人设就是我自己,也没有人能比我更能写好我自己。

所以,我们能做的不是根据当前的流行趋势,看别人在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而是置身在便于成长的环境中,然后由内而外地演化,长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用「作品」构建的专业人设

作为个体,如果想要构建自己的专业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作品说话。

我特别认可「作品意识」这个概念,即使如产品经理,如果你想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招聘者和面试官的认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甩出一份能镇得住他们的项目作品。作品中包含了你的思考和推演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的呈现。这比你给他说你平时多么努力、多么专业、多么聪明要更有用。

为什么我即使在职业空档期,仍然会觉得有很大的安全感?因为我一直在保持写作和输出,在持续地产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它能一定程度上证明我的思考深度和能力,虽然我认为这些还是远远不够。

作品可以是你设计的网页、APP,也可以是出书、写文章、出课程,也可以是一部画集、摄影集等。关键是,你的作品能给人提供一些实在的价值,去影响和帮助一些人。

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敢于袒露自己。

人的喜好、环境、认知始终会变化,某种意义上说,人设的存在就是为了崩塌。

当你在一个人设下固定很长时间后,你自然而然地也会受到人设带来的规训。这个时候,人设可能不会让你成为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个体,而最终成为他人心中期望成为的样子。你顺应了用户的心智,但从一个表达的主体,变成了受人围观和消遣的客体。这个时候,我们要勇于跳出这个框架,哪怕人设崩塌,也要找回真实、当下的自己。

《圆桌派》里,许子东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个写出《我与地坛》的伟大作家史铁生,竟然开始写大众喜爱的电视剧了,为此评论家李子云发文批评,为文坛感到痛心。史铁生回答说,我也要赚钱啊。

作品能帮助你立下一个专业的人设,帮你扩大影响力,也会在成为你行为和观念的束缚,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环境和心境变了,需要跳出来了,请不要犹豫,做自己就好。

少关注短期标签,多关注长期的价值

人设标签对刚认识的陌生人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个认识多年的老友就不重要了,他们只会关心你过得好不好、开不开心,是不是还惦记着这份关系,是否还是当初那样的性格,是不是有了新的变化。

对于恋人来说,对方只会关心你是不是在乎 Ta,就如偶像剧里那样,女主会对男主说「我不在乎你有没有钱,我在乎的你是否真心想和我一起」。

对我而言,创作和表达是一件可以长期坚持的事,所以我也不会把自己仅仅缩在某一个垂直的角落里,我希望自己能展示更多的面。

长期更新理性、逻辑推导的文章是一种人设,但我不可能长此以往保持这样的表达方式,因为真实生活中的我也会有感性、脆弱、凭喜好行事、无知、情绪体验的一面,有了这些部分,表达出的自我才更完整,现实自我才不会与人设的有更大的差集。

那就任由自己随意改变吗?有没有可以遵循的规则?我认为可以去找到自己愿意坚守的一些原则和信念。比如坚信长期做正确的事情,就能获得更多可能性;相信对世界保持善意,世界也会以回馈;相信好的产品,一定会有人认可并购买;相信坦诚是最有效的策略……

所谓人设,始终存在「设计」,但是内核的那个自己、坚守的信念,不容易随着时间改变,崩塌、自我矛盾的可能性就少了一点。

结语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虚拟人设,或大或小,都是另一个自己。在外界看来,它只是一个个容易被记住的标签,而对于你自己来说,人设会形成你的身份镜像,反向将你拉向它,成为它。它的危险在于,一旦虚拟的人设和现实的自我存在很大的落差,你的自我就会分裂和无所适从,陷入痛苦当中。

「你的人设是什么?」

不用着急回答这个问题,马上定义自己的人设,因为人设是以你的本质为根,以外界信息为养分,随时间生长出来的结果。重点是你要培养出属于你自己的「作品」,让自己的人设有据可依。

然而人会一直变化,当你的「作品」在从文化、规范等角度开始约束你时,也需要勇气大胆打破。该不该打破,你自己说了算,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因为从长期来看,真正关心你的人不会在意你的人设,所以你别对自己太苛责。毕竟比起那个骄傲、独树一帜的自己,通过自己的能力让身边人幸福、安心才更重要。

随便聊聊

直到写完这篇文章,我也无法清晰全面地定位我的人设是什么。我前段时间有测过自己的 MBTI,得出的结果是 INTJ,但是我在 2018 年测的结果是 INFJ。

MBTI 可以作为快速与人建立关系的标签,但它也会变。

这次的文章我没有选择在周一发布,也算是一种「自我打破」,原因还是当前有其他事情在做,写作的时间比之前少了,预计后面的更新频率会更慢一些(也许下一篇更新就是零碎的记录和日记,希望别骂我)。

如果你不想错过我的更新,欢迎订阅我的 newsletter

我们下期见。

推荐阅读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