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发文后,我就打算停更一段时间了,但是我又改主意了。因为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分享自己所看到的信息,再加上自己的评述和思考。

要不要做人肉 RSS?

不少开了 newsletter 的创作者会分享自己所见所想。这种分享不是直接分享自己的思考,而是基于创作者的审美和信息源,给读者分享自己看过的音乐、播客、电影、文章给读者,然后加上自己的评述,并附上去往的链接,就像人肉的 RSS(简要信息聚合)。竹白创始人李奇把它叫做「品味型推荐1」,相比「观点型思考」和「个人故事」,少了一些原创深思。

我当时就想,我是不是也可以一边看点自己喜欢的内容,一边分享「品味型推荐」。

于是我开始做尝试,但发现在这过程中再次陷入了纠结。

因为光是记录单独思考和笔记不难,难的是在后期对这些零碎信息进行筛选和梳理,这与主题式写作的难度是一样的。

比如要不要分享一首歌?最近看了《人生切割术》和《第十一回》都有感受,我要分享哪个?两个都分享会不会没重点?再比如到底是生活内容在前还是阅读内容在前?放上的图要不要美化?怎么排版看起来不像本杂志?最要命的是,我的强迫症不允许文章每一部分的信息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逻辑关联。

整理、梳理信息、排版都是要花时间的,为啥我要花时间不整理思考完整内容,而去梳理碎片内容?

当然,我不否认这样的方式就是能给读者新信息和新启发。但是对我来说投入产出比太低。

不要基于别人正在做的事为你自己列清单、做决策。你永远不会成为他们,你永远都不擅长做另一个人。

——《纳瓦尔宝典》

不擅长做别人2,就认真做好自己。我给自己的定位是深度思考、关键概念、认识框架。本身是反零碎、反表浅、反水文的。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增进读者的距离,展示自己的“独特品味”,碎片的分享就没有其它优势了。

我之前确实存在“偷懒心理”,想图省事儿,还想给别人启发。然而正确的事没有捷径,即使做「品味型推荐」的内容,也需要花很多精力,同时对创作者的认知和信息源的要求也都不低。

接下来的问题,既然不适合更新品味型内容,写深度文章的时间又不够,为什么我还要更新?

时间不太够,为什么我还要更新?

这次我没有像前几周那样,为了写某个主题去研究、整理然后撰写。因为马上要离开家里了,我就更想把时间留给家里人。

原本打算这周一停更了,但是那天在一场直播里,我听到了品玩创始人骆轶航说,他虽然手头上也有比较忙的事情,也许不会一直产出自己满意的内容,但是他仍然会坚持定期写文章和发文章。

要保证纪律写作,允许其中出的一部分内容的不完美。

——骆轶航

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也抹去了我的纠结。

写作本身是一件值得长期坚持的事情,我不能因为自己短期有变动,或者太忙,就直接断掉。

那应该怎么办?其实答案还是「积累」和对内容的「创造性重构」。这点我在《普通人,如何提升内容创作力》里有更详细的分享。

我总会看到一些外部信息,总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不管内容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我都需要记录下来,并且把它扩写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样其实更有助于未来的我来调用。

前两天,马化腾带火了《除了胡锡进,没人关心经济了》这篇文章,我翻了文章公众号主过往的文章,发现这篇文章里出现的概念和话题,在往期的文章里都有出现过。

这说明内容本身不是一朝就成就的,他每篇经过思考后认真写的文章,都会成为未来深度表达的素材。

其实没有人真正从零开始创作,你所看到的厉害的文章,都是来自之前的积累、研究和产出3

积累、研究等都属输入,只有在一次次「产出」后,才能对自己的知识印象更深刻。因为我经常会在文章中,引用往期文章里的片段,它也成为了我搭建知识乐高的一块儿积木。

这也是我想通了要继续纪律写作的原因之一。如果思考的多,写作的时间充裕,就多写一些,如果思考和写作的时间少,就少写一些。

比知识笔记更重要的,是对知识做联结,长文章输出才会迫使你去连接不一样的知识。

《卡片笔记写作法》里提出了一个「集装箱」的概念。我把它理解为“对知识的封装”。

所谓的“对知识的封装”,那你封装的是一个别人的知识,还是自己的思考?

显然后者能让你对知识之间的关系做重构,只属于你的重构关系,会让知识在你的脑子里连接的更紧密。

创作者不是传话筒

上周看了电影《第十一回》。

《第十一回》剧照

陈建斌饰演的马福礼,因为30年前的被误判的杀人案被一家戏剧公司翻拍,而陷入了是否阻止戏剧公司改剧情的两难境地。

  • 阻止:因为自己本没有杀人,属于事故。因为身处那个年代里(被绿了还没有什么作为就会被人看不起)碍于面子,就给警察说是自己杀的。现在时代变了,要夺回属于自己的尊严。这是理性的层面,更讲“法理”。
  • 不阻止: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惊扰逝者,能忍就忍。这里更讲人情和顺应本能。

左右为难的马福礼去寻求两个立场的人的建议,赞成阻止立场的是个律师,赞成不阻止立场的是个商人,马福礼只能在两个人之间来回串话。这个过程让我想到了我有时候,也会充当两个人的传话筒,这个过程里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那后来,马福礼为什么又能坚定地去阻止了呢?因为马福礼视如己出的非亲生女儿金多多因为自己杀人犯的名头,而不愿意生下怀着四个月的孩子。

他为了自己的家庭做出了明确的选择。

马福礼在家里对老婆言听计从,也对社会上的恶意无视,他不在意“自我”,对于一个自己不在意的“自我”,他怎样选择都行。

在翻案的事件中,他没有找到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角色,履行什么责任。但当自己的杀人犯标签影响到女儿时,他改的义无反顾。

而回想我之前遇到的「传话筒」情况,也大多是因为自己游离在事件之外,没有真正地融入自己的角色,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在工作。

同样,作为一个自由创作者,本质上也在做信息源和读者之间的传话,但不要做「传话筒」。

我也同时在思考自己处在什么角色,能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为读者提供完整的产品

「得到」做内容有个核心的理念,就是帮助用户节省时间。

我认为帮用户节省时间有两层理解,拿「每天听本书」的产品来举例。

一层的理解,是一个听书的音频产品,帮助用户节约了读一本书的时间;

另一层的理解,是听书的创作者,在给用户传递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时,尽可能用更直白的文字和逻辑框架,来减少用户的认知负荷,降低阅读成本,从而达到关键信息传递的效果。

即使是同样是书本的内容,知识点也一样,但是读者也获得了不一样的价值。如果你不把听书的内容当成「一本书的提炼」,而是一篇相对比较深度的文章,那么它也具备了自己的价值。

系统的作用,就是输入一些原材料,通过系统运作,就能输出一个「完整的产品」。

我的思考、过往的知识体系和经历、写作的流程构成了我的「系统」,我输入了一些自主寻找的书籍、文章和知识,经过思考、沉淀、写作的系统,然后输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框架,并以一些案例和故事降低用户认知负荷,产生的成品文章也就是我的产品。

工作中,不要做传话筒;作为创作者更不能做传话筒。如何避免做传话筒,就是发你自己真实经历和正在思考的事情,这些问题是你不思考,它也会找你,思考了还不行,还得记下来,因为当时当刻的情绪和感觉容易随着时间消退,你可能会给自己说,等着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记,但是过了这个时间,你再没有表达的冲动了。

我的价值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内容产品,这个产品的特点是:内容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能引发读者一些思考,收获一些启发。

写好之后,要不要发出来?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写出的内容即使不够好,应不应该让它被更多人看到?

我认为应该。

写出的内容以文章形式发出来的时候,和只记在笔记里给自己看,完全是两种状态。

在看到刚写完的即将发出的内容,我会觉得内容写得很枯燥无味;

发出后,我再看它,会觉得写好像也还行,没那么差;

当有读者反馈有获得启发时,我会觉得自己很棒,很厉害;

当投稿到平台没有过稿时,我会反思自己的内容哪里还不够好,如果要改应该在哪里继续深入下去。

同时也会有朋友私下和我反馈他们的获得和修改建议,我会在这过程里,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己的「产品」反复审视,看清自己。这个过程对我很重要,让我每次发文后,都能找到进步的空间。

但如果只是作为给自己看的笔记,它就不温不火地躺在信息的丛林里,也许很长时间见不到光。如果你没有一套完善的学习流程,建立清晰的复习钩子,自律般的间隔复习习惯,可能它就渐渐与你失联了。

反馈对我很重要,有了反馈我才能继续往前走。

但是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都说「不要在意外界评价」,为什么还要发出来给别人看?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始终存在视野和知识面的局限性。

产品经理在产品上线后,就会不断地寻求用户反馈来迭代产品。你的文章也是产品,肯定有所不完美,但是发出后所有的反馈都是来自于真实的读者,就像是使用过产品的用户的自然行为。我们完全可以对评价做分类,然后找出对优化内容、进步有价值的信息,吸收后继续成长。

如果社会可以培训你,那么社会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大家都能学会的东西是不可能让你致富的。

——《纳瓦尔宝典》

不用把自己放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闭门造车,也许你和别人都看了同一本书,但是你们获得的反馈也不会一样。只有在真实的演练场中实践,然后寻求反馈,获得独属于自己的体悟和经验,自己探索出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成长和做事之道,这是不可能被替代的。

结语

从「我要断更」到「做一些品味型的碎片内容」到「扩写和梳理这周有价值的信息」,经过了几次反反复复的纠结,最后还是发了这篇文章。

我目前的写作逻辑是:先取悦于自己,设法解决自己的困惑,然后再在其中找到一些偏共性的问题,分享出来。

这也更符合「以个人问题为驱动」的内容创作。

最后通过这一系列思考,我对自己的内容定位是:通过有主题的深度学习和思考,以降低读者认知负荷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完整的内容产品。

每个创作者的特质都不一样,所以这只是比较适合我当前状况的自恰结论。对正在阅读的你而言,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感谢阅读,一起进步!

如果你不想错过我的更新,欢迎订阅我的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