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找工作过程中一步步从过不了简历关、过不了面试,再到多次面试连续成功,最后终于拿到想要的 offer。
同样的历程我去年也走过一遍,然而今年又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不再有「缺少经验和方向」的劣势,对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都有了清晰的认知;也没了去年「三个月内必须拿到 offer」的时间压力在,时间线拉长,便少了很多压力。新的不足则是,我入行仅仅一年,虽然努力踏出自己的 scope 做了很多职责之外的工作,但和其他竞争者相比,恐怕还是积累薄弱。因此今年的胜利与其说是靠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经验获胜,倒不如说是求职策略的胜利更贴切。
本文即是我对这段求职历程的回顾与复盘,意在分享我如何增进对申请系统的了解,并通过复盘、训练、测试,提升申请和面试的成功率,希望对你的求职历程有所启发。
I. 理解岗位要求(JD)
工作一年给我最大的两个收获,一个是收获了行业内的知识和项目经验,另一个就是拓展了我的同行交际网,让我知道了其他同行和同事在行业上下游的不同职能。
这两件事的共同收益是,让我更清楚地知道了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擅长什么;而在 JD 和 PS 中展现的,正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和「我们希望候选人能做什么、会做什么」。
JD 一般包括这几个部分:
- 单位介绍(包括企业价值观等等);
- 部门介绍、日常职能和服务领域,以及内部架构(需要对谁负责、需要负责管理谁、和其他哪些部门有频繁业务往来等等);
- 岗位的具体职责,比如涉及的 sector(management/training)和日常需要做的事。
看到 JD 后我会先画个思维导图进一步拆解它。即按照 JD 中提到需要的技能和经验,列出在不同 sector、不同类别的可能表现形式,思考如何能在申请表和面试中展现这一特质。
拆解的方法……其实主要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和 networking 经历帮我构筑的一种「身在局中」的 sense。它让我知道、至少可以想象,写这个 JD 的人需要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活,对这个候选人有怎样的「期待」,是否是我想要的。比如:
- 这个职位是做什么的,需要用到哪些经验、技能,可能会和谁/哪类人对接,需要提交什么样的成果;
- 这份工作是否适合我?比如工作形态(work pattern)能否适应;需要的技能点和奖赏是否与我的习惯吻合;工作内容是否对我的长期发展有利;等等。
这么做首先能帮助我厘清雇主的需求,从过往的经历中找出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部分,并在面试中由此说服对方「我是你们需要的人、有你们需要的能力」。其次是找到这份工作和其他相似工作的差异,在这些地方做文章,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以及反思自己在知识、经验和技能上的短板,思考它们能否、以及是否值得在投递/面试 deadline 前作出相应的速成补习。最后,通过分析的结果,帮助自己递交更高效的申请表,也能更好地预测面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哪怕在刚开始时并不熟悉,随着看过的 JD 数量变多,通过对比它们之间职责和高频词1的异同,也能渐渐品味出这个岗位所需要人才的共性,以及对候选人的期待会如何根据公司/sector 的变化而变化。常见的区别比如工作内容(QA/QC;追求广泛 coverage vs 追求在精细领域深耕)、工作场景(医院/industry)、上下游合作对象(对接企业/政府部门;医生/药剂师/营养师等等)。
II. 简历、申请表和 supporting statement
我的简历基于一个包罗万象的母本,又在其上延伸出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母本里包含了我过去所有的经历,比较泛的用来在海投中试水(General);剩下的是针对某个项目经历延伸出的不同分支,包括做了哪些事(Project experience),以及这个过程可以突出我的哪些能力(Abilities)。如果在岗位描述中看到了特别契合的经历,就从中摘出合适的句子放进去。
HR 和面试官往往只会通过你自己提交的信息判断你是不是她们需要的人。因此通过分析 JD,我就可以大致推算出在简历和申请表中需要强调的某些经历与特质,并把它们放在显眼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借助了 AI 的力量,即把我的简历和 JD+PS 一起丢进去,问:「对比我的简历和职位要求,并列出我满足和未满足的 criteria」。如果真的有未满足的 essential critieria,还会追问:「从我过往的经历中(工作内容直接相关或不相关均可),有哪些可能事例能满足这些 criteria?」
我这个体系内申请的另一个要求是不管申请什么职位,一律都要提交 supporting statement,可以看作是 cover letter 和 personal statement 的结合体。如果有过往经历无法覆盖、但 JD/PS 中又强调「essential」的经验/技能,可以在这里讲。有实例远好过叙述,且此事例离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越近越好。
尽管各部门关注点不同,但我想招人的重点都是观察「此人是否有足够的技能经验来做这个工作」,因此需要尽可能多强调自己「有什么」「如何与此职位匹配」「我们如何互相成就」「我能如何解决本部门的问题甚至助本院更上一层楼」。有时说话的方式也很重要:同样的内容,说成「我想学什么」和「我能如何利用我的过往技能和你们这提供的机会,让医院/部门和我共同进步,为了人类的福祉 blablabla」,观感(和打分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III. 面试准备
申请资料中提到的证书之类的很好查证真伪,因此最常见的就是雇主最需要在面试中验证的就是简历/申请表中提到的经历、技能、知识等是否为真;我所观察到的,他们最喜欢考察的方式是「demonstratable experience」。
常见的面试问题顺序是这样的:从一两个 warm-up question 开始,穿插着主要考察专业知识的技术类问题(technical questions)和同时考察过往经历和技能/知识的行为类问题(behavioural questions)。其他偶尔会出现的问题类型也包括对公司/sector 的了解,和针对个人特质的问题(比如你的强项/弱项、最骄傲的事、你的朋友如何评价你等等)。
基于此,我设置了一个面试问题库,旨在积累常见问题、名词解释与事例,按照不同类别还有二次细分。针对不同类别的问题,准备的策略和回答的策略分别是这样的:
A. 针对公司/行业的了解
常见问题:Why this company? Why this sector? Why this job? (同时也考察对 JD 的理解)
消息来源:
- 公司:官网 About us;内部大会、财报消息(财政情况,[新]钱的流向);新合作、新项目、新设施、新部门,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竞争对手偏好,与此公司的差异性,此公司的独特性。
- 新闻:顺序由新到旧;可以是政府新闻、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如 Bloomberg 和 Financial Times),也可以来自个人社交媒体(个人博客/Newsletter、X、LinkedIn)、采访;
- 社会:政府扶持资助、国家层面的财政倾向偏好支持是否落在同一 sector;民间团体合作,针对特定群体的 campaign/合作,频繁针对/导向的特定群体/受众。行业相关新闻中知名人士的相关最近评论。
- 重要人物:社交网络发言、官方新闻稿、公开演讲、民间采访。定义:部门小领导以上,在公司网站 deserve 一个头像+简短介绍的人。
- Networking 与过往合作中听到的小道消息,差不多也是以上这些层面。但往往能获知一些个人喜好,和尚未对外公开的新消息。如果可以 subscribe 到内部 newsletter/论坛更佳。
整体而言,建议先从公开信息入手,再逐次深入到你找到的、感兴趣的信息(这部分也能展示你的热情)。搜到的信息中,找到相关的结构、事、人、变化的关键词。
回答结构:
- 我的经历中,有 XX 和 XX,
- which 正好和贵司的发展前景/未来计划有关,比如我看到最近有 YY 和 ZZ 的发展趋势
- 我觉得我能在其中起到 XX 的作用,和公司一同进步一同发展,
- 像我最近做的 XXX,就是一个应用 YY 在 ZZ 中的典型例子,
- 因此,我认为我是个 perfect fit,希望你们也能考虑我。
B. 技术类问题
回答技术类问题中,得分点往往是这三个因素的结合:
- 知道问的是什么,能意识到一些关键词并做基础解释;
- 理解这个知识点,知道想通过它考察什么内容,回答时做到覆盖大多数重要要素且没有明显错误(或能在引导下想出正确答案);
- 能引述一个相关的事例。
我在开始找工作后就有意识地搭建适合我求职水平的问题库,包括了基础概念定义、我认为有用的问题和之前问过的问题。如果在看 JD 时发现了一些不常见的关键词,也会针对这一场面试准备一些相关问题。
最直截了当的问法是抛出一个关键词由此展开问题;基础的解法是解释清楚那个关键词相关的概念就可以了,和太多面试官聊过后,才懂得原来如果加入一个相关的事例也是加分项:这么做不仅展示了你真的懂这个概念,而且在实操意义上理解并亲身体会过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比背书更有价值。
今年我也观察到了面试中一半的情景类问题,明面上在考察你处理事情的方式(which 是一种个人特质问题),实际上也在考虑你是否有对规章制度、quality systems 和相关 guidance 的了解。(当然,我觉得和医药行业的生态有关,「一切行动需有章可依」高于「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
C. 行为类问题
网上有很多行为类问题的长长长长列表,能有三四百个问题之多。但如果你善用分类,就会发现大部分的问题都集中在这几个领域:团队协作 teamwork,领导力 leadership,动力 motivation,挑战 challenge,冲突 conflict,学习新技能 learn new skills,多任务协作 multi-tasking,做计划并执行计划 planning,客户服务 client service,和失败 failure。
这些事例可以从日常工作中积累,并且由于面试时长限制,根本不可能把每个领域都问一遍。所以更省力的方式是,想的每个事例都能尽可能多地应用在不同领域上。比如同一个讲述「团队齐心协力攻克难关」的 teamwork 故事,改动几个细节就能变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如何领导团队执行目标」的 leadership 故事。
大部分的行为问题都可以用 STARR 结构回答:
- Situation 情境(约占 10%):所面临的挑战或问题的背景和环境;
- Task 任务(约占 10%):在该情境下所面临的任务或目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只需要提及和自身相关的部分;
- Action 行动(约占 50%):为完成任务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步骤,所采取的策略、方法或行为,以及你发挥的个人能力和技能;
- Result 结果(约占 20%):采取行动后所取得的具体结果,强调你的行动对情境和任务的积极影响和成果,如果可能,提供具体的数据、指标或关键结果;
- Reflection 反思(约占 10%):从上述的四个过程中,你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者在哪一步有更好的解法。
在 STAR 的基础上,叙述逻辑清晰有条理,故事脉络清楚、相关且切题,细节合理,就是高分了。如果预想到公司可能面临的情境,然后找到你的某个相似的经历与新职位的联系,就是满分了。
IV. 面试的复盘、训练和再反思
每次递了简历就能进面试的欣喜渐渐变成连续多次面试失败的挫折。我当时的想法是:既然我简历关都过了,说明我的经历足够应付这个工作了,为什么不选我?
这部分自信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去年哪怕我面试水平一塌糊涂,offer 却也拿得过于顺利,现在想来应该是我申请基础岗位,面试官本来就没什么高水准的期待,属于正常发挥;但今年算是根基不稳的强行跳槽,主打一个人定胜天,哪怕我的经历满足了对方的基本需求,如果不能在面试中比其他竞争者有更好的表现,这个位置自然轮不到我头上。
于是重温了之前几次面试的录像,努力回忆面试中的感受,并基于此建立了一个面试复盘模版,以助于自己在未来有更好的表现。主要包括了职位基本信息、申请材料、面试前准备、面试问题记录、面试后复盘这几个部分。随着持续记录,我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的。
最初的几场面试,仅从声音和神情就能看出我的慌张和不自信。有点像高中时期做题,隐隐约约觉得见过这个公式这个题型呢,于是想着「没做对大概是不熟悉吧」,但其实我根本不会,「见过」「听过」距离「理解」「能用」还有很大距离。于是在这个阶段,重点在补 knowledge gap:记录下面试中问到的问题和我的回答,善用搜索找到答案,再不断联系强化记忆。这个阶段也是我的面试题库增长最迅速的阶段。
补齐了知识基础后,再面试反而更清楚自己是「不会」还是「不熟悉」了。此时通过不断练习,我也相信我给出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但为什么就是过不了面试呢?我选择在面试出结果后联系面试官寻求反馈。所幸遇到的面试官都很 nice,给我具体讲了讲哪里做的不够好:比如知识点虽然全说对了,但缺少 clinical 经历,用以支持的事例也很单薄。因此给我的建议是多增加一些亲身经历(clinical exposure),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应该能更深一层。
随后,在本部门领导给我的复盘中,我意识到了自己在两个方面的视角局限:首先是我申请的那个岗位的角度,以及更高层的视角。如果我想在面试中说服对方「我有胜任那个职位的能力和经验」,那我就必须要从回答中展现「我能像那个职位上的人一样思考」;如果我想让职级比我高 2–3 级的面试官认识到我有超越 +1 的潜力,就要至少展现我从更高维度思考、努力过的痕迹。比如,在考虑到遵循相关 guidance 之外,意识到这个部门近期更可能面临的问题(来源可能是我认真做的 company research 或者内部 connections),并且有一些解决问题的基础。
这让我在上一步的基础上,修正了题库中技术类问题答案的回答角度(解决问题⇒解法+需要考虑的 regulatory 因素),并在 networking 和 AI 的帮助下找出了更合适上一级工作的相关事例,用在行为问题的回答中。并且把做面试复盘的时间提前到了面试后尽快,通过记录下问题和我的回答,加上搜索引擎的帮助给自己的面试评分。等结果出来后,再与面试官的评价对照,这样就更能了解我们的评价体系哪里不同,是否有被我忽视但其实很重要的特质存在(对当时的我来说,是回答行为问题时使用 STARR 结构的重要性)。
这样的复盘给我带来了飞速进步。接下来的两场面试后,我甚至感受到了久违的平静——不用等结果出来就知道,我绝对用我的知识和临场表现给面试官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职位非我莫属了。后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最快的 offer 是在面试结束一小时后拿到的,我的最终评分超过了第二名 18/100 分。
V. 助我成功的「场外因素」
连续收到 offer 后不久迎来了充满情绪波动的黄体期,牵出了一些「我不配」的冒名顶替(imposter)症状。为了安抚自己的情绪,也为了不让自己太过自信,当时列出了一些助我成功拿到 offer 的场外因素,冷静后再看也觉得不无道理,在此放出作为参考:
- 同期说要找工作的同行们,只有我把「投工作」这件事持续不断做了六个月,并且坚持不断记录反思复盘,每一次都争取做得比上一次更好。一方面,偶尔投个简历并不能收集到足够连续的数据点做复盘。参加的申请和面试足够多,就能收集到更多来源的反馈(比如审阅我 CV 并给出意见的同事、日常聊天会主动加入和事业选择相关的那些听别人的看法、来自不同机构/背景的反馈意见);收集到的反馈能迅速在下一场中用到,并且较为即时地看到正反馈。市面上的 open positions 并不多,持续在场且持续进步即可打败大多数人,更别提这是鲜见卷王的欧洲公立市场。
- 如果说去年的语言水平是「够用」,那今年就堪称 extraordinary。之前几年并没有如过去一年这么多地暴露在语言环境中,而且今年遇到了喜欢的欧美 CP,某种意义上增加了在舒适学习区的输入和输出量。
- 七八月这个节点有最多的职位开放,因为大部分轮转的岗位都会在这个时间点前后结束合同。从一月开始试水,四五月开始发力,八九月安定下来,职位数量和我的成长正好处于一个节律中,让我能在压力适中的水平缓慢进步,并厚积薄发一波收割。
- 得益于我这个体制高度统一的选人标准、工作标准、内部结构,使我的经验能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 speciality 的不同职位上复用,同时减少了前期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 本 sectors 内持续缺人,且有意扩张,正好需要有足够经历的新人填补。虽然我在这个领域的工作时间不久,但缺人让我有机会 take over senior 的工作内容,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缺口。并且,我热爱做工作记录,因此所有心得体会、项目经历都不需要我去「辛苦回忆」,只需 Ctrl+F 就能立刻被我找到并加入素材库。
- 过去的一年中成功建立了职场内的 networking connections,和去年非常浅薄的交情相比,今年在工作中得到和施予的帮助都更强、更有深度,也因此收到了更丰厚的回报。同时经过时间,我以前帮助过的人纷纷到了可以给我提供信息和帮助的阶段。
小结
通过对岗位要求的深入理解、简历和申请材料的精细准备、全面的面试准备以及复盘和改进,我逐步提升了申请和面试的成功率。今年的经历让我明白,扎实的知识和经验固然重要,但正确的求职策略和持续改进同样关键。这段历程不仅是对我求职方法的验证,更是对我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提升。希望我的经验能为其他求职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