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织锦 缀玉贯珠

图片
《文人心性》,周利成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拿到这本书的校样时,扉页并未署作者的名字。看了前几篇文章,见作者多查民国时期天津报刊与地方志,猜想作者可能是天津人,问编辑后得知作者周利成确实是天津人,书中所涉及民国人物也多与天津有关,但也有提到徐志摩、夏丏尊的少数篇章。春日校书,大有“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感。盖因此书中人物故事,趣闻、轶事固然甚多,讣告、悼词却也不少,既有壮烈牺牲的魏士毅、刘髯公、羊枣、闻一多,也有天不假年的史量才、聂耳、江寄萍、俞颂华。悲情和谐趣交织出一幅长卷,承载了今人对往昔的无奈与忧伤。

抽思织锦

“抽思织锦”这个词,被江弱水老师用作他诗学观念与文体论集的标题,但单从字面上理解,或可认为是从材料中挖掘出一些后组成文章。《文人心性》这本书里的文章,多依赖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但形成文章后,却也变成了读者眼中的材料。

比如书中有两篇文章,一篇讲述了洪述祖这位民国第一个被绞杀的人,另一篇讨论了剧作家洪深自杀的缘由。作者提到当时有文章指出洪深平生有三件永远不肯忘记的事,其中一件就是他父亲洪述祖因刺杀宋教仁一案被逮捕处刑。这两人是父子,却是我未曾想到的。

洪述祖被处刑前,写了五封遗书,一封给正妻张玉芙,信中提到他们的儿子八斤:“八斤(时留学美国)心地笃实,不愧你我之子。(我)死后,务嘱不必废学,仍到毕业方回。”后文又称“八斤极顾大局”,将来“七虎(洪之子)读书及五囝等事,只有靠托八斤”。

据网络查询,洪深1916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陶瓷制造专业,1919年考入哈佛大学贝克(George Pierce Baker)教授主办的戏剧训练班,改学戏剧,并获硕士学位。1919年4月5日是洪述祖被处刑之日,由此推断,“八斤”应是洪深,而洪深改专业是否与父亲之事有关,就不太清楚了(洪深在1915年就创作剧本《卖梨人》)。

据网络查询,因洪述祖一案,洪深兄弟(洪述祖共有3个儿子,即洪深、洪济和洪叔云),三人均投身电影事业,皆有成就,其中洪济孙子洪金宝在香港影坛更加活跃,当是家风承传。《文人心性》中另有一篇文章提到一则关于李鸿章和李厚基的故事。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某个冬天到寺庙行香,归署后与众幕僚闲聊,忽然想到成语“坚冰在须”,却想不起出处,询问众幕僚,皆不能答。这时担任材官(负责为李鸿章装烟燃火)的李厚基小声回答:“此乃唐人李华《吊古战场文》之语也。”众人恍然大悟,李鸿章详细询问李厚基,方知李厚基是追随自己多年的李忠存之子,自此厚待李厚基。李厚基也因此改变了命运。

此故事固然有趣,但其中所提及的《吊古战场文》却在纪录片《九零后》与《西南联大》中也被提及。邓稼先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与老友杨振宁重逢,他们经常在一起背诵《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杨振宁后来写了一篇《邓稼先》怀念老友(收录在2017年春季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第1课),也借一起背诵《吊古战场文》的往事,引出邓稼先从事原子弹工程时,面对的艰苦环境与他坚毅卓绝的性格。

李华在开元年间官运顺遂,但因在安史之乱中任了伪职,平乱后先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去职隐居。当时李华被称为“文章宗师”,但今日却少有人知,唯有《吊古战场文》颇为出名,其中“积雪没胫,坚冰在须”,用来形容在寒冷冬日坚守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们所面临的环境,也颇为贴切。

图片

聚散有时

苏枕书《松子落》一书中有一篇《散书记》,提到一位小林师兄,因房东翻修房屋的缘故不得不向师弟师妹们散书。“于书而言也是得其所哉。”“研究者一生应读之书无数,但并非一定要占有。”只言片语中,可见小林师兄豁达心胸,但另一位研究唐史的师兄也有一句话:“你我聚书之时,就该想到散书之日。聚散有时,要想开,不要执着。”联系到《文人心性》书中所述张伯驹和李盛铎这两位收藏家的聚散经历,另有一番感受。

张伯驹收藏书画三十载,其中多次为了珍贵文物,不惜倾家荡产。但最令人钦佩处,还是他“为国留宝”的高尚情怀。“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续。”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陆续将其收藏的珍贵书画捐献给国家,且不收报酬。今日的书画爱好者们能有幸亲睹一大批宋元真迹,应当感谢张伯驹的倾心尽力和无私奉献。

李盛铎是藏书名家,其家族四代藏书,名震全国。藏书之外,李盛铎在校勘、版本、目录等学问上亦有成就,让人不禁想起陈晓维等藏书家“藏而优则文”。但李盛铎晚境艰难,藏书也陆续散出,后由北大图书馆收藏。版本学家赵万里于1950年完成《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氏书目》三册,李氏藏书得以为世人所知、所用。

《文人心性》中,还提到晚清进士章一山卖书的故事。 章一山抗战年间在天津生活,1941年时想要南归浙江,亦欲卖书,书商问讯后便低价收购章氏7000册藏书,好友金息侯阻之不及,只好自告奋勇将章一山剩余藏书编目代售,更将自己收藏加入其中,以报老友知遇之恩,也算一桩美事。

今年我也用过“多抓鱼”卖出几本书,也想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开个网店,一桩原因是存放困难,想要卖出一些。毕竟自己并不想做藏书家,也做不成研究者,虽然喜欢读书,却未必需要占有,毕竟人与书聚散有时,不过一期一会罢。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所谓大图书馆”(Rexlib)、少数派专栏“六蠹集”、豆瓣阅读“六蠹集”。

延伸阅读:

读书笔记90《矮纸斜行》

读书笔记117《行动者的写作》

读书笔记136《文学家之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