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与文艺青年
何平教授《行动者的写作》是其作为文学评论家的文章结集,从“文学排榜”“文学策展”的讨论,到网络文学、先锋文学的分析,再到《人生海海》《应物兄》等作品的赏析,何平教授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展现了一位老辣的现代文学批评家的思考与洞见。若展开谈论,甚至可以就这本书写出一两篇论文来,但若就话题论,我对其中的“网络文学”和“文艺青年”更感兴趣。
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文学
说来惭愧的是,从中文系毕业近十年,不少以前读过的如《冈底斯的诱惑》《白鹿原》等现当代文学的“名篇”已经淡忘,苏童、迟子建等作家的作品更是没有读过,对于像我这样阅读文学作品偏少的人,时间大部分被网络小说给占据了。何平在文章中提出一个观点:“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文学”,也就是不要刻意地拔高网络文学,将其当作是现代通俗文学传统的延续,而从根本上将网络文学另划山头,将其单独作为一个门类来进行讨论。
网络文学之于我们所谓的纯文学、类型文学(比如科幻、武侠、玄幻等等),其实有些类似综艺节目和电影。电影里有偏小众但立意深刻的文艺片,也有阖家欢乐的爆米花电影。但电影终究是电影,把综艺节目搬上银屏的事情,也只有少数几个综艺节目敢这么做。同样的,我们用手机看网络小说,更多地是像看综艺节目一样放松自己,让大脑从疲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虽然看网络小说和看综艺节目有时也能学习到一些知识,但前提是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的,相比看文艺片,大脑的强度要弱的多。
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不同,网络文学经过了还有点类型文学模样的早期,已经逐渐变成一个侧重打造IP,注重流量的“产品”而非“作品”了。对于网络小说作家来说,读者的点击阅读能带来的收益,远远不如作品得到影视化改编,IP走红带来的收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不难明白为什么盗版小说网站屡禁不绝,也能明白网络小说的“造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文艺青年不是个坏词儿
其实在八十年代,文艺青年还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词,比如在当时的南京,集中了朱文、魏微、朱朱等怀揣文艺梦想的年轻人们,他们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之中,然而如今,不要说整个社会的年轻人陷入“内卷”与“躺平”的漩涡之中,“文艺青年”如今也变成了一种“病”。
何平教授书中专文讨论的张怡微和“桃之11”,这两位曾经的青年作家,张怡微目前是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青年教师,逐渐从文艺青年成为了“青椒”,另一位虽然还在豆瓣上活跃,却自称是淘宝店主、美食博主、养生达人……似乎已经不再写小说了。
虽然《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里的王小姐其实并没有显得很“文艺”,《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更是简单地把文艺女青年当作一种“病”。事实上,一方面,整个社会有一种把“作”直接冠名“文艺”的倾向,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有打着“文艺”的招牌,怂恿青年女性来买买买。从吃穿用度,到阅读与摄影,似乎每个人都在追求文艺,但每个人也都不希望自己成为文艺青年。
正如同知识分子被污名化那样,文艺青年这个曾经带给人美好和理想的词也正处于每况愈下的境地,以至于何平教授都悲观地认为,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个别的文艺青年成为文艺先锋,八九十年代的文艺先锋时代绝不可能再来了。当然,这个世界依旧需要文艺青年,依旧需要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艺术、热爱分享的人。“在豆瓣等平台上,依旧活跃着文艺青年们(也有许多已经到了“文艺中年”),无论是文艺创作、编辑校对、学术研究乃至插科打诨,有一种光芒始终活跃在他们的内心,或许它仍然是一朵燃烧着的火焰。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所谓大图书馆”(Rexlib)、少数派专栏“六蠹集”、豆瓣阅读“六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