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少数派上能见识到太多之前未曾想过的效率生活工具和学习方法。但有人日日笔耕天天首页,有人注册 8 年颗粒无收。当然不是说少数派用户就必须要发表作品,但看了那么多阔论雄文却未进行一字产出,实在难讲这些优质内容究竟是真的变成了催生行动的燃料,抑或只是致瘾的甜品而已。

实不相瞒我也是一名资深的「眼勤手懒」派,虽然混迹少数派多年无数次尝试写作投稿却总是不了了之。反思之下除了自身的惰性,可能也存在一些系统上的动力匮乏。

我是一名普通的三非职场人(非学者、非文字工作者、非学生),不搞学术不写论文不出书,不靠内容换取薪酬,也不以学习本身作为职场价值的直接体现,所以写作这件事在表面来看可以算是「不务正业」。加上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职场内耗愈演愈烈各种无效沟通开会加班,时间碎片化异常严重,想要找出大段的时间来仔细想点事情写点文章,似乎也是一种奢望。

对我们大部分职场人来说,精力一直在被工作与生活反复撕扯,写作似乎像一颗孤零零的齿轮游离在人生系统之外,想要让它运转起来是需要颇费一番力气的。

/

所以我们职场少数派们虽然常看大佬的经验分享,明白输入+输出的重要性也总有书写表达的欲望,但因缺乏维持创作火苗持续燃烧的外部条件,常常无法实现写作目标,陷入「无他,唯手懒尔」的尴尬中。

不过近期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一套实测可行的职场懒人写作闭环方案,帮我这个「手懒派」在创作行动力和产出力上有了结构性提升。欣喜之余也想借这个机会将我的写作方案分享给各位,希望能给和我一样有此困扰的朋友们带来一点启发。

/

写拉松功

为了更好地介绍创作闭环,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所用到的创作工具——写拉松(Writeathon)。这是一个由独立开发者从 2019 年运营至今的小众软件,经过不断完善和优化逐渐成为一个多端覆盖、在线+离线兼备、功能全面的创作工具。可以说,如果要选一个从灵感聚集到成文输出,从非线性到线性的全链条写作 all in one 的工具,写拉松无疑是值得一试的。

它兼具类 flomo 的灵感速记、类 Scrivener 的卡片写作、类 Gingko 的无限扩展写作、类 Ulysses 的 Markdown 写作及文档管理能力 ,涵盖了如 Zettel 卡片盒、双链引用、思维导图等功能,具体可以看官网介绍,及产品文档,或者直接注册体验

/

以上功能单拆开来看似乎都可以用别的软件工具替代,但写拉松的妙处就在于它很好地把这些功能融入写作流程组合了起来,并且对不同的场景都作了针对性的适配。

写拉松是一个「联合王国」,目前包括 Web 端、Andriod/iOS app、微信服务号/小程序、和 Windows/macOS 离线桌面端。它们并非只是简单的产品分身,而是根据场景特点来优化各端能力,相互协作提高全场景创作效率。

  • 移动场景:通过自动弹卡、对话添卡等适合碎片化操作的交互快速捕获灵感。
  • App 场景:功能全面,专注于卡片和文章整理打通、写拉松 Live 等线上服务。
  • 离线场景:专注于沉浸式写作,以及离线数据本地化。

只要你愿意,就随时可以在写拉松多端矩阵内开启书写,而且这些在不同场景下记录的内容,都能无缝同步在写拉松平台内,汇聚在一起为我们最终的创作输出做准备。可以说,我们在写拉松上花的每一分钟,都稳稳注进了最终的作品。

职场人时间宝贵,这也是推荐大家在写拉松上实践的原因。话不多说,下面就正式我们的职场懒人写作闭环之旅。

写作闭环「All Writing in Writeathon

什么是写作闭环?我的理解是,通过一系列环节的设计,让写作行为不断循环,最终达成写作目标。在这里我的方案是结合职场人的精力状况,以天为单位循环设计的。

为什么要形成写作闭环?如果没有闭环设计形成飞轮效应,而仅仅依靠意志力驱动,职场人将很难持续地利用碎片时间创作。我的闭环方案需要在不同场景和平台下切换,所以自认为写拉松比较适合执行这个闭环流程。当然如果大家有自己趁手的写作软件也可以自行测试,欢迎分享成功的经验!

我的写作闭环由 5 个环节组成。

/

第一个环节:写拉松 Live—惯性维持

推荐时间:早上起床,20 分钟。

顾名思义,和 Live show、Live TV 一样,Live 写作是一种现场实时行为。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资料,大致能这样定义:一种不经过提前编辑和预写,在网络或社交媒体上向别人实时展示创作过程的写作行为。

可以看到,Live 写作带有一定的社交属性,需要借助平台与外界产生互动,或许这种形式更像我们常在 B 站看到的学习区 UP 主直播那样,展示自己的写作环境、写作内容、以及接受用户的实时评论。但我在本文所说的写拉松 Live 环节,则大大压缩了互动强度和社交属性,更多把它视为一个「公共自习室」——与几个小伙伴约好时间,在规定的时段内一起专注写作,完成基本的字数时长门槛即可。创作过程中旁人无法看到内容,只有在写作结束后,Live 成员才可以彼此看到对方的写作数据,以及通过作者分享的链接进行评论互动。

为什么职场人需要这一种创作形式呢?因为我们并不是专职作者,缺乏系统性的创作环境支持,所以如果想要靠自己写点什么出来,常常是一拖再拖难以如期实现。而 Live 写作这种有效但不沉重的行动压力,恰恰是一个没有稳定输入习惯的人所需要的。如果说 ddl 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每次 Live 环节的推进即是一次对外宣言和受阅。可能以前只有自己知晓的 ddl,现在因为有了旁观者的存在而变得威力加倍,由此强制自己去开启一天的写作之旅,很好地避免了拖延的发生。

所以说,想要获得稳定的写作惯性非常简单——在写拉松参加一次 Live 写作,结交几个同路人然后告诉他们,自己每天早上起床都会先完成一个 30 分钟 300 字的 Live。相信我,这很有用。

/

至于 Live 的内容,我们最好选择可以完全从脑到手输出的内容,而不是改写、拼接之类的工作。因为首先早上是人大脑最活跃最发散的阶段,此时进行创造性写作再合适不过了。其次当写拉松 Live 开启后,会用 Zen 模式屏蔽一切桌面干扰,配合键盘音效以及多种可选的白噪音,是一个非常沉浸的输出环境。而查找、修改、拼接等活动必然会破坏这个珍贵的创作环境。

写拉松 Live 进入房间后,即会开启倒计时,并把界面强制锁定在写作界面。可以选择开启Zen 与白噪音模式,帮你更快进入心流状态。在此期间,成员之间的联系被压制在左侧人员头像上,你可以看到每个人当前的字数以及相对排名,当然如果这仅有的一点关联也让你分心的话,是随时可以隐藏的。

/

当完成写作后,系统会在后台统计该房间内所有成员在Live期间的一系列数据,包括字数、时长、速度等。并且如果有人选择分享作品链接,你还可以进入他们的作品页浏览,并简单地评论回复。

/

第二个环节:卡片盒 - 灵感捕捉

推荐时间:白天,工作时段,15 分钟。

不出意外的话,一天中接下来的 1/3 时间我们都会用来工作。通常这(至少)8 个小时的时间都是被各种突发状态和并线事务切成粉碎的,连摸鱼都需要「一鱼 N 吃」。这是职场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我们需要尽量优化自己的日程主动减少时间精力的碎片化,实在避免不了的情况下也不要躺平,可以利用这些时间碎片来辅助自己的创作。碎片之下很难进行深度思考,但灵感之花也往往从这些松散的时间缝隙中绽放。如果我们在上一个 Live 环节种下了主题的种子,那么就不要忽略那些随时一闪而过的灵感。

Writing is thinking on paper,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捕获灵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快把它们记录下来。我们可以使用纸笔,也可以使用手机的备忘录。我用写拉松 app 进行速记。它除了具备系统级的启动速度以及自动添加卡片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上记录的灵感可以即时同步到写拉松多端矩阵中的任何一处,方便随时补写修改。

/

当然如果是桌面场景用写拉松 web 端速记也很方便,有快捷键支持。另外写拉松开放 API,所以有热心网友开发了 iOS 捷径和 Quicker 的自动化卡片插件,甚至不用启动写拉松就能完成灵感速记。这些方法均可帮助我们利用好碎片的时间,如果能挤出 15 分钟,那至少可以记录 3 张 100 字的卡片,也是不小的收获。

/

由于写拉松全端覆盖的特性,我们几乎不会错过任何记录卡片的机会。卡片支持双链引用、卡片扩展、无限层级标签,使得灵感的网状链接得以张开。更巧妙的是,写拉松设计的卡片盒并非传统文件夹,而是通过预设「时间、标签、关键词」对卡片进行动态筛选,从而达到自动归类的目的。

/

第三个环节:卡片写作模式——碎片整

推荐时间:晚上,20 分钟

严格来说,不管是早上的 20 分钟 Live,还是工作时段的卡片记录,都是碎片内容,需要对他们进行有机的归类和安置,以发挥其作用。

这时候,可以使用卡片写作模式来做好归类。写拉松提供了 2 种拼卡方式,一种是类似于 Scrivener 沙盒的基本模式,可以把卡片放置于一个类似拼图的沙盒内,通过拖拽和视图切换,完成对卡片的排列以及再创作。另一种则是类似于 Gingko 无限扩展树的高级模式,支持跨层级拖拽和局部导出。

这两种方式除了可以对已有卡片进行拼接修改,也支持在任意位置添加新卡片补充完善,并且能够以项目的形式保存当前的卡片布局以便续写,所以在写拉松上,你可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卡片写作」。

/

需要说明的是,无限扩展高级模式目前还处于 beta 阶段,如果不是写万字以上且结构复杂的文章,建议优先使用基础版的沙盒拼卡方式。

我们需要新建一个卡片项目。然后填充进恰当的目录标题作为分隔。再在拼卡阶段重读自己的 Live 和卡片,明确它们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把它们按顺序摆好(建议将 Live 内容也复制为卡片,便于融合)。在卡片联系紧密的地方,直接做好上下文的添加和修饰。让卡片融合成更大的群落。而对于暂时孤立的卡片,则需清楚下一步要添加的内容,归纳入写作看板,为第二天的 Live 内容做好铺垫。

/

提醒一下大家,卡片不是每一张都有用,至少不是对当前的写作项目有用。因此该舍弃的舍弃,该精简的精简,不要全都塞进沙盒。

此外,因为 Live 是在相对沉浸的环境下完成的,所以具有天然组织上的亲密性。一般在卡片阶段不用特殊处理,但仍然要对其内容作出恰当的定性。因为早上 Live 创作内容较为发散,可能对于整个写作项目来讲会有不够收敛的情况,这时就需要Live 卡片做适当的切割,使用写拉松的「卡片拆分」功能把暂时用不到的拆分出去,并对其主题适配做简单的备注,便于下次调用。

第四个环节:写作编辑器——成文改写

推荐时间:晚上,20 分钟

写作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在卡片沙盒内当然是可以直接修改的,但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沙盒内容到一定丰富度后将它们导出为文章的形式来做修改。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在沙盒内查看内容,是以块为单位的,每张卡片之间有明显的边界存在。这样显示的结果好处是更能鸟瞰全局,更快定位梳理,保证结构连贯和完整。但坏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块与块之间缺少弥合,而读者最终并看不到这些组块间的边界,他们只是随着时间自上而下地线性浏览。如果我们不重视内容块之前的过渡,读者的阅读体验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需要深入字里行间进行修改润色,使语意顺畅。

/

另外还有一个对整体进度不利的地方在于,如果内容一直在沙盒里面,那就永远是不确定的。我们容易沉迷在拼图的游戏里,而忘记了目标。这也是我亲身经历踩过的坑,所以目前我会定期把它们导出,然后将基本能确定的部分做精细的处理,把碎片牢牢地粘在一起

这样一方面在心理上对这部分内容产生了明确的预期,不再轻易去破坏这些稳定的结构,另一方面,也通过整合让空缺的部分更好地暴露出来,为后续的输出方向找到目标,推动写作项目的继续进行而不是停在原地无节制地演绎。当整合合成更大的版块后,我们可以再将其导回卡片盒中,参与后续的调整拼接。

/

写拉松的写作编辑器设计的比较简约,但功能很全面。在作品收纳结构上有笔记本-故事-分组-文章-子页面 5 级,可以像书架一样组织陈列自己的作品。在文章编辑上,采用 markdown 语法,让用户专注于内容本身。并且与卡片盒高度打通,可以从文章中摘录卡片,也可将卡片插入文章。此外还有一系列辅助沉浸功能,比如前文提到的 Zen 模式,流模式,键盘音效,白噪音等等。也有专门为网文作者准备的进度管理,写作大纲,话题生成器等,因与本文相关度较小,故不做过多介绍。

/

我个人更倾向于使用写拉松近期推出的离线版客户端进行改写。相比于 web 版本功能的全面来说,离线版只保留了写作编辑器相关功能,没有多余的按钮和区块。打开它除了进行线性的书写和修改,再无其它可以分心的地方,帮我们聚焦写作屏蔽干扰。另外,通过创作载体的切换实现对写作的不同阶段进行区隔,未尝不一种有效的心理暗示和仪式感

第五个环节:写作看板——主题调度

推荐时间:晚上,5 分钟

该功能在写拉松中名为「资料看板」,原本是为写长篇故事罗列人物资料准备的,允许用户方便地调起看板,添加内容卡片,并支持拖动。但作为我们职场人的日常写作工具,把它作为写作看板来调度主题也是很棒的。

如果说每天的 Live 是维持写作惯性的发动机,那么写作看板就是指引写作方向的地图。所以尽管填充写作看板的环节往往是伴随着其它环节同步发生,单独占用的时间很少,还是需要着重强调下。

基本上通过当天对卡片的整合和文章的改写,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知道自己当前草稿的弱项和空白区是什么。这些缺失的拼图会形成我们的探索欲望,指导我们第二天的创作方向同时提供持续创作的动力。睡觉前花 5 分钟审视一下看板,就能带着问题入睡,在潜意识里寻找拼图,进行探索、加工和排序。当第二天一觉醒来,那个最适合 Live 表达的主题会自己从中跃然而出,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将看板上罗列的「待写、进行中、完成」3 列主题,按照自己此时的写作状态进行主题调度。

/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以上流程并非每天都要在写拉松上完整走完5个环节。我们可以根据精力情况和写作进展适当缩减步骤。

Live 环节 - 强烈建议保留。因为它是每天写作习惯的启动和维持,保护好这个习惯,在每天早上就把写作的念头种在脑子里。

灵感捕捉环节 - 酌情而定。职场常常面对各种非计划内的突发状况,精力被各方面同时消耗,所以当有一点闲时出现,究竟是选择摸鱼回血还是将其投入灵感记录不必强求。所以这个环节我们灵活对待就好。

碎片整理环节 - 建议保留。不管当天是否有实质的碎片卡片记录,关于写作主题的想法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当在该环节进行整理回看时,那些结构上的空缺,常常会给一些白天想过但没记录的内容找到落笔点。即使当时想法还不成熟,也可以顺理成章将该主题加入看板,为第二天的选题提供方向。

成文改写环节 - 视量而定。当前面的环节产生的内容量不足或者不确定性较大,就不必导出改写。基本的修改增删在拼卡环节即可处理,直至某部分版块基本定型,需要对文字精雕细琢时再做导出。

写作看板环节 - 酌情更新。该环节作用主要是为第二天的 Live 选题做参考,如果通过前面的环节已经很清楚自己想要写什么,就不用非得放进看板。如果自己整理后提炼出比较多的待写主题,或者没想好具体写哪个,建议及时将这些选题放入看板,留作以后决定。

综上,咱们职场人即使每天只花 30 分钟投入在这套写作流程上(Live+整理),也有很大可能最终达成写作目标。

有效性论述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会有怀疑——每天 2 个小时不到,这样写作真的有效吗?我简单说说我的体会:这套懒人写作闭环之所以会对职场人有效,源自 4 个方面:

首先是「过程导向」。如前文介绍,5 个环节都只设置了很低的门槛,约等于「只要行动就能达成」,这样的门槛规则会引导我们更多关注「做没做」而非「做什么/做多少」。因此在「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游戏里,职场人可以在不挤占主航道的前提下灵活地分配时间精力给创作,抱着轻松的心态完成每天的写作小循环。而很多时候,当我们卸下丈量结果的焦虑,只专注于过程本身,不求结果反而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第二是「最小循环」。这套系统并不鼓励一蹴而就,而是要每天从写作看板中选择一两个当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 Live 或卡片形式的非线性的创作,并通过晚上整合改写,归纳出需进一步加强填补的主题,将其置入写作看板以备第二天选择。通过这样一点点一天天的无压渐进循环,最终逐步构建出完整作品。非线性的写作形式很适合职场人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碎片创作。而围绕看板的主题调度,则很好地平衡了整体方向与即时创作偏好的矛盾,让职场人珍贵的创作欲得到有效保护。

第三是「他律驱动」。他律驱动的引入是这套系统能成功的关键因素。相对于自律对意志力的高要求,他律则更强利用调外部环境来激发行动力。在这个懒人写作闭环中,颇有仪式感的 Live 作为每天的启动环节,便具备着很好的他律性。Live 8 人的小圈子恰到好处,可以在创作之初对其他成员宣布自己的创作目标,并将每天的 Live 片段发布出来,供成员阅评,以此形成「监督」环境。并且写拉松 Live 系统的弱社交和人数限制,也为这种「宣告」行为增加了安全感。对外宣言的驱动效应要远大于内心的鞭挞,极端一点说,如果这套系统只能留一个环节,那必须是这每天 20 分钟的 Live。

最后是「信息打通」。这主要归功于写拉松的多端矩阵,不仅很好地覆盖了一天的写作场景,并且能把各场景各端产生的内容都沉淀在一处,便于集中处理。这种无缝衔接让我们的写作更加连贯,无需任何切换成本。而这种连贯性,正是维持职场人脆弱的写作流程循环不可或缺的。

因此,以我近期成功尝试的个人经验,在这四方面的加成下,可以比较好地对抗职场人的写作阻力。也期待大家的测试结果,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结尾

感谢大家耐心看到这里,作为少数派多年读者,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停止不前,要永远保持有效率的学习,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超越无休止的职场竞争和内耗。而我们普通人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持续写作不断提高认知,把知识消费变成知识生产

但在如今这个碎片化趋势不可逆的大环境下,对绝大部分职场人来说,再去奢求有大段时间不受干扰地去思考写作,几乎是不可能了。

不过有句老话叫「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们职场人写作也要学着当个贼,可以不一次就得手,但得时刻惦记着它。每天琢磨一会,随着时间推移,想得多了记录的多了,自然开枝散叶生花结果。

所以建议各位想要写作却苦于无法坚持的职场人尝试一下我总结的写拉松懒人写作闭环,相信在这样每日渐进的写作循环中,我们一定会孕育出一件件满意的作品,成为名副其实的终身学习者和知识生产者。

关联阅读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妙的数字生活 🍃

> 想申请成为少数派作者?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