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读书时,曾梦想工作后可以来去自由,四处云游。毕业后才知道机票很贵,假期很少。

到了而立之年,不得不去思考自己该在何处停留肉身并安居立命。经历了这几年的选择和评估,暂时打算定居上海,隔离在家不妨把这个过程分享给大家,也许对于尚在考虑这件事的小伙伴会有所启发。

什么时候开始考虑定居的问题

读高中时去百里之外的学校读书算是第一次长期离开家乡。大学毕业后只身前往北京工作,虽说距离家乡不远,却难以说回就回。

工作稳定下来后逐渐有了同事圈,校友圈,朋友圈。青春的岁月在觥筹交错和嘻嘻哈哈中飞逝而去,思乡之情渐渐地淡化为走访式的情感。

某一天在划拉着微信联系人想找人约火锅时,我才发现当时一起留京的同事们已经四散各处:有的去了市中心置业,有的回到了家乡,有的去了珠三角… 规律的生活随着老伙伴们地减少逐渐变得七零八落,漂泊感在日益滋生,总觉得自己也会离开这座城市一样。

如果无法确定我是否会留在这座城市,那么对待有些事的心态会有所不同:例如车牌是继续油车摇号,还是去排队新能源更靠谱?例如有些本地的社交局是去参加还是推脱掉?

我决定独自去喝一杯,思考下未来该定居到哪里?如果不留在北京,还可以选择哪里?北京难道就是最后的选择了吗?也许不妨出去看看,在三十岁之时能找到答案也为时未晚。

我着重考虑了哪些因素

户口

在社会福利,购房资格,子女教育等人生大事都和户籍挂钩的制度下,户口是不得不放在第一位要考虑的事情:我是否舍得放弃这京户?目标城市是否有户籍限制?

于我而言京户是个甜蜜的枷锁:留之无用,弃之可惜。如果保留户籍,但不住在北京几乎也就没什么用处了,反而在其他城市会因为没有户籍而处处受限。例如很多城市给外地人办理车牌只需要一张居住证即可,但如果这个外地人是北京户籍则需要在当地有房且缴纳社保半年以上。

除了北京有较高落户门槛外,其他城市的户籍都可以直接迁入或通过积分落户的方式获得,所以从北京前往其他城市在户籍方面并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职业发展

平心而论当时所在公司除了工资略低,其他方面不算差。但因为集团战略调整,导致个人职业发展始终受限,同期不少小伙伴因此先后离开了公司。我如果希望在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找到新的机会,跳槽变成了一个更好的选择。有着完善产业链和诸多岗位的上海由此进入我的视野范围。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选择上海的反而是我的爱人。彼时她找到了一份上海的工作。行业是她所热爱的,工作氛围是她中意的。在熙熙攘攘的功利时代,能够从事一份喜欢的职业是多么难得,所以我不想让她错过这个机会,更不想异地恋。

因此从职业发展的角度,上海能够满足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同时也有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

朋友圈

人作为群居动物,一些狐朋狗友能消解生活的无趣,一些知心好友能带来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朋友带来的熟悉感和陪伴感是新朋友短时间内无法替代的。在远离家乡的城市有可以依赖的朋友会让你觉得也不是那么寂寞冷了。因为行业原因,不少同学毕业即选择上海工作,所以移居上海也不算突兀和陌生。

下一代的成长

影响下一代成长的因素除了家庭,还有学校和社会环境。其中教育资源无疑和城市有莫大的关系。如果以高考为最终目的,那么天津,北京,上海这三个城市无疑是最佳选择。

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在考入大学后数周就感受到了大城市同龄人的综合素质之高。他们无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对新生事物的理解与认知都超出了我一大截。

所以一方面我庆幸有高考这条路可以让我获得重点高校录取通知书,并以此作为迈进社会的敲门砖;另一方面我更想让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只会做题,更要成为丰富的个体。作为近代以来开放最早,多元文化交融的上海应该能够保障这一点。

父母养老

俗谚「父母在不远游」在当今这个快速流动的社会已经不是非常适用。但随着父母年龄渐长,对父母的照顾也会成为生活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部分。为人子,固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城市来舒适养老,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是否能够适应远离故土,告别朋友的异地生活。因此和父母居住地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能否快速出现在他们身边。

所以综合考量下来,我倾向于定居城市最远不超长江流域,以确保未来某一天如果需要的话,我能够在半天左右的时间内赶到他们身边。而且如果父母愿意搬过来同我们一起生活,气候等环境也不会和我的家乡有过大的差异。

移居上海

当综合以上几个因素评估下来后,我发现上海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而当我移居到上海三年后又发现一些意外之喜,更加坚定了我留在上海的决心。

自然环境

在北京时我曾有严重的荨麻疹,遍访北京各大医院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只能各种忌口以减少发病频次。而移居上海不到三个月,荨麻疹不治而愈。事后想来荨麻疹的发病多少是和当时北方的雾霾环境有些关系。

题外话:石家庄是离我的故乡最近的大型城市,当地一万多的房价和大量的亲朋好友无疑对我非常有吸引力。但彼时的自然环境和自我身体条件限制迫使我不得不从待选清单上划去它。

社会服务

在搬迁到上海之前我一直在北方生活,所以单纯从个人体验来看上海的市政服务是相对透明和高效的:

  • 流程清晰:常规事项都可以在线上(随申办或政府网站)找到办事指引,同时实际业务也基本按照公示的流程在执行。
  • 有效的上海市民服务热线 12345:几乎所有问题咨询都可以通过 12345 热线来得到答复或者登记等待回复,通常需要等待回复的都会收到相关业务部门的回电反馈。

以我个人实际体验为例:曾有一事咨询 12345 未得到答复,但被转交给当地派出所处理。次日便接听到派出所的热情致电,并再三确认我的问题得到了处理。即日下午收到了该派出所所在区纪委打来的回访电话,并要求对公职人员的态度和问题解决予以打分。虽然这次体验可能是特殊事项或者个别区的要求,但从某种程度上体验大大好于之前某些城市的体验。

一些不足

呆久了自然也会发现一些问题:难熬的黄梅天,量小价高的精致,火箭般上涨的房价,极个别排外现象都让我压力倍增。逐步建立起来的朋友圈随着大家置业慢慢散布到了偌大上海的各个角落,很难常常聚首。

但相似的问题也许不仅仅会出现在上海。如果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还有解决方案就继续留在这里,而非逃离。比如黄梅天可以除湿机全开,精致不了就糙一点,市区买不起房就郊区看看,排外的人群则能远离远离,能拉黑拉黑。

这一切都建立在我能够享受到其他几个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调节。毕竟幸福与否,和地域有关,更和心态有关。所以客观得看待优劣点尤为重要。

区的选择

大如京城,三环内都有天壤之别,更别提皇城根和六环外的世界有何等差异了。上海作为超级城市同样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区来安家置业。毕竟不同的区有着差异化的定位,产业和发展模式。相比较城市选择,择区会更加关注细节和生活体验。

生活氛围

生活配套是长期居住所要考虑的一大要素。出行便利性,商业店铺丰富度与医疗资源优劣都会极大的影响生活质量。

例如我租房居住过的小区濒临黄浦江,可以很便捷地去滨江公园晨跑散步。商业街或者购物中心步行可达,最近的三甲医院不超过 3 公里。而有段时间居住在外环外时,方圆 10 公里不过一家三甲医院,地铁仅有 1 条且大部分房源分布在地铁站 1 公里外。但胜在物价相对较低,小区和周围环境宜人,一到春季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有着媲美市区千万级房产小区的绿化。

上海的城市建设有个很明显区别于北京的规划是:在全市建立多个区域中心,每个中心满足一定范围内周围居民的消费需求,避免大家一有消费需求就一窝蜂挤进主城区。

考虑到日渐上涨的房价和房租,选择在中环以外购买或租赁较大户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家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同时也是与家人沟通,交流和互动的场所。随着居家办公的兴起和远程工作的日渐流行,一个较为宽敞的家庭环境可以居住和生活进行分隔,从长远来看有更好的舒适度。

年轻社区

如果只是在某个地方短暂停留,例如旅行或出差,也许只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是否舒服即可。但如果是打算长期居住乃至定居,那我建议可以选择更加「年轻化的」城市:不仅仅是成长期的城市,更多的是平均年龄更小的城市和区域。因为年轻的管理者有相对充沛的精力和更容易的交流方式。其实在这方面深圳会优于上海,深圳的年轻化在一线城市中独占鳌头。每每前往深圳,总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活力以及快速成长带来的鲜活感。但我个人在上海兜兜转转数个区域后,发现上海固然老龄化较为严重,但区域分化明显,例如浦东、闵行以及五大新城总体更加年轻,即便是市区里每个区域也都有老年人聚集或者年轻人聚集的社区。因此能够选择一个较为年轻的社区同样会增加好感。

例如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们小区的年轻居委工作者和志愿者们能够快速建立信息分享社群,开发小程序和公众号做自动化的数据看板,并通过微信等方式进行求医问药,物资购买,特殊人群照顾等需求收集和应答。同时足够多的年轻人也确保了物资保障,核酸检测等高体能要求工作能够被有效支持。这一切操作相比于一些平均年龄较大的社区,大大得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并确保信息透明,更容易得到数千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教育资源

如我上面所提,下一代的成长需求是我选择定居上海的核心驱动之一。但上海各区域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程度不亚于全国教育水平的差异。

截止到 2021 年,传统教育大区徐汇,杨浦,静安依旧有着其他区无可比拟的教育资源。教育资源不仅仅是指公办师资力量雄厚和出类拔萃的民办学校,同时意味着有极其丰富的课外培训机构可以选择。

从主城区和新城的角度来评估:据有娃的同事和朋友反馈,主市区找个遛娃之处相对容易,也有更多的挑选空间。一位做国际象棋培训的朋友则提供了新城的另一面视角:新城的家长以较高学历的新上海人居多,这些家长更加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且愿意为孩子付出更多,所以新城的课内和课外学习氛围整体非常浓厚。

所以如何就教育问题择区就要看每个家庭对于下一代的规划和对于将来发展趋势的预判了。

产业和通勤

一个产业通常包含一系列上下游的企业。上海某些产业是有明显的聚集效应,例如嘉定的汽车城,浦东的航空基地,张江高科的芯片和制药产业。如果条件允许,能在单位或者产业链聚集区附近工作,在没有大调整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搬迁次数,同时提升通勤幸福感。

但如果涉及到家庭,那么需要综合评估两人通勤距离以及工作稳定程度,毕竟家庭的幸福感是靠在一起的时间堆积出来的。对于双职工的家庭,如何平衡两个人的通勤距离以及通勤方式则是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很多时候有了小朋友之后就只能择学校附近居住了。而不涉及到小朋友的家庭我个人建议靠近某个人的工作地,以便于他/她可以下班后没有通勤压力得回到家来准备晚餐。

发展潜力

固然大部分民众都不是投资客,但谁会不想选择一个具有长期发展力的区域呢?基于这个原因,我个人的做法直接去各地政府网站(发改委,土地规划局等)看正式发布的五年规划和土地规划,同时走访当地实地居住环境。

以上海的发展规划为例,我们可以 在线查到 全市的规划纲要以及各区的发展规划。

虽然未必规划都会落地,但终归是个参考方向。比如当年上海的副中心计划中真如副中心没有成功崛起,但徐家汇和张江高歌猛进,花木和五角场等地也算是顺风顺水。而且即便是真如副中心没有如期崛起,至少说明这个地段是值得投资的。而且从成功概率上来讲,跟着规划走胜面会大大提高。

具体到具体小区或街道的发展则可以参考各区的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里面会讲解具体到某个地块的业态是商业还是居民区等。

以上信息都是辅助,重要的是需要对于一些心仪的区位有明确的认知(包括但不限于看房,逛街和当地居民交流等),毕竟房票稀缺,同时换房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极高,能一步到位尽量一步到位,多花点时间,将来能省下更多的时间。

与此同时,我想提供一个观察各区「精神风貌」的窗口:每个区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通过观察每日的推送消息风格和内容,大概可以一窥其风貌。

择居,一次审慎又盲目的风投

在我初到上海的三年间,一方面不断探寻这座城市的美好和不足,另一方面也在空闲时间去造访心愿清单上尚未触及到的城市来找寻「真爱」:如果这些城市不能吸引我,那就排除掉吧。

2019 年之前我去往厦门,福州,广州,深圳等多个东南部城市;2019 年到 2020 年则游历了武汉长沙重庆,苏州,杭州绍兴威海昆明大理喀什等地。

作为网红或高知名度城市也许它们都很有吸引力,但若是让我作为栖息之地却略有不足:西南的城市风格明显,但距离家乡过于遥远;绍兴和威海舒适度高,距离恰当,但缺乏产业和就业机会;大理和喀什更适合旅游。剩余的武汉和长沙房价喜人,很有特色,但相对于已经熟悉的江浙沪没有更强的吸引力。如果不是去了上海,我的选择也可能是杭州或苏州。

那北京不好吗?

北京很好,它也是我大学毕业后首个长期居住和并曾想定居的城市。但在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北京也慢慢变成了回忆里的城,每次造访北京我都会说:我回来了。留半天时间游荡在京城的胡同小巷,留一天一夜和朋友们谈天喝茶。

上次回到北京在胡同里拍照,一位老太太站在边上看着我说:小伙子来北京玩呀?我说我算是回来玩吧。老太太笑眯眯得说:北京蛮好的,能留就尽量留在这里。还有次回北京坐公交去北海,路上忘记带硬币,同时有三个人帮忙上前投币。

所以我依旧怀念北京的人,北京的山,北京的氛围,北京的秋天。

那上海有缺点吗?有。

除了我上面提及的一些不足,上海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饱受诟病。因为防疫策略的迟缓和动态摇摆,因为很多病例得不到合理诊治,因为许多普通人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因为很多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这座城市在过去三年抗击疫情中建立起来的各种标签都被撕碎。

作为身在暴风眼之中的个体,我直接体会到了确实存在的严重问题:对紧急就医和民生问题的顾及不暇,对防疫过程中违法乱纪行为的应对不及时。我自身也经历了食物短缺到焦虑,无法及时带家里老人就医的困窘以及因为全市停摆导致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回看那时所写下的文字,依旧能感受到某些时刻所流露出的深深不安与惶恐。

度过最初的一段混乱后,民生问题逐步得到回应,解决方案也随之而来。就我个人感受而言,一些需求在拨打 12345 后仍然可以得到滞后但有效的反馈。同时,得益于这个城市近 3000 万居民的强大声量,有足够多的人或奋起自救,或大声疾呼,以使得底层的悲剧和声音被听到。

相较于其他城市,上海更容易被推到风口浪尖,这些年的发展让它成了经济、金融、贸易等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宏观的光鲜亮丽让它得到了远超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关注度。它的动态影响舆论,也更容易成为舆论的主体,光辉与灰暗都会摆在放大镜下。

作为普通居民,我无意为上层的上海辩护,更无意代表其他在上海居住的人表露态度。因为我们最终都是社会中的个体,无论发生了什么,最终都要回归生活。劝慰也好,失望也罢,我们还是要拖着家庭奔波,为柴米油盐,为布帛菽粟——毕竟没有人能同时过上几种生活,做了再多的调查也无法面对所有未来的变故,尤其是它的背后还带着巨大的沉没成本。

选择城市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一场风投,既要看到潜力,也要允许短期亏损和偶发性问题,但只要它依旧占据着优势和拥有自我矫正的能力,这条路就值得继续试下去。

所以,在出现下一个更好的目的地之前,我会继续留在上海。

注:所有游历笔记均已发布在个人公众号:菜场Future 专辑行摄笔记

关联阅读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