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1 年度征文 活动 #生活 21
标签下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和往年不同,今年文章的数据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征文活动的最终走向,包括「双倍稿酬(由飞书赞助)」活动奖励、最终票选名单以及征文奖品类型。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通过充电或评论的方式支持作者。
好像,「XX 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句型要被用烂了。但是我实在想不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去总结我接下来要写出来的这篇文章。毕竟,在少数派的写作本身,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我的生活方式中的确有不少成分是围绕写作这个目的去展开的。尽管我不是职业作家(天哪,我觉得如果我有那个自律的能力的话,我很想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但是写作已经超越了爱好的范畴 —— 所以我只好把它定义为生活方式。
去年年底,我恰好迷上了美剧《Sex and the City》。这部美剧以 Carrie Bradshaw,纽约一家报纸的专栏作家,书写她自己和朋友们的罗曼史,作为展开的方式。当然了,这部美剧以其开放大胆的镜头著称,但是我却总是为主角 Carrie 写作的方式(时间、地点)而着迷:有的时候她是在窗边,看着对面的一对情侣做着不可描述的事情;有的时候是坐在床上,点着一根烟,开始冥想;有的时候是因为受不了公寓的拥挤不堪,出门去咖啡馆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 或许正是这份写作时无拘无束的自由,让我最为渴望吧。
阅读是写作的开始
获取信息可能是输出信息的第一步 —— 我反正是这么觉得。自由的写作本身就来自大量的泛读,怪不得人们常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套路都摆在那里,写作的时候留心借鉴,的确是事半功倍的。
我的阅读来源其实还算不上太「广泛」,只有一些会经常关注的媒体 / up / YouTuber,作为信息来源我个人认为已经足够,同时也不会每天感到信息过载。由于个人感兴趣的点主要集中在科技 / 数码方面,关注的媒体网站也大多数在此列。
不过,在列举之前,我要先免责声明一下:
- 以下列举的 YouTuber / UP 主 / 网站 / 媒体,除了少数派之外,与我本人没有任何利益往来。与少数派的利益往来,仅限于我作为少数派作者的稿酬,不构成任何商业意义上的广告。
- 以下列举的 YouTuber / UP 主 / 网站 / 媒体,尽管是我的信息源,但这不表明我认同这些 YouTuber / UP 主 / 网站 / 媒体上曾经发布的、正在发布的,或者是将来要发布的所有观点。
- 以下列举的 YouTuber / UP 主 / 网站 / 媒体并非我信息来源的全部。
YouTuber / B 站 up
现在是一个视频的时代,对吧?所以免不了的,我也关注了一些 YouTuber 和 B 站 up,主要也是有关科技的。关注视频类的账号,其实主要是因为有些时候看文字测评很容易睡着,视频其实从形式上有趣、直接得多,同时获得的信息量并不算少。每次 Apple 产品的测评解禁,我总是蹲守几家媒体第一时间的上手评测。
但同时,视频能给到的信息终归有限 —— 无论是时长,还是视频本身具有的更强的直观性,都是它提供更多信息的阻碍。因此,我也会在视频后参考媒体报道,去关注一些很多视频评测尚未提到的细节。
极客湾
看极客湾的视频,其实是从 iPhone 12 开始的。他们做的 A14 分析视频,确实让我见识到了「极客」二字不是说说而已。硬核的硬件解说视频一直是极客湾的主打,无论是高通骁龙、麒麟还是天玑系列,极客湾一直使用专业而且易懂的方式讲解不同移动 CPU 之间的比较与代际关系(要是没记错的话,把原神作为 benchmark 也是从他们这里卷起来的一阵风吧?)
- 苹果A15性能分析:它几乎征服了原神!_哔哩哔哩_bilibili
- 骁龙8 Gen1性能分析:功耗爆炸高!但GPU很强..._哔哩哔哩_bilibili
- 我们仍未知道你的下一台电脑的名字。_哔哩哔哩_bilibili
LinusTechTips
老莱「知名果黑」的名声坐实之后,我就开始关注这家视频了。现在,LinusTechTips 旗下在 YouTube 早已不止一个号,可以说是已经演变成为科技评测界的「巨头」之一了。LinusTechTips 的更新频率无疑是我关注的科技类 up 主 / YouTuber 中最为频繁的(几近日更),同时内容也是最为丰富的 —— 从装机到最新的硬件评测再到科技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LinusTechTips 都有涉及,风格也是风趣幽默,并非科技测评类账号常见的严肃中立风格。并且,其中并不乏一些十分硬核的分析(例如针对电脑关机相关问题的 troubleshooting)。 最后,LinusTechTips 也在 B 站开设了官方账号,并且聘请国内字幕组进行双语字幕翻译,可以说是十分良心了。
- 【官方双语】诺顿带我来挖矿,能出什么问题呢?#linus谈科技_哔哩哔哩_bilibili
- 【官方双语】终于简单点了... Linus & Luke日用Linux挑战第三集#linus谈科技_哔哩哔哩_bilibili
先看评测
先看评测的一系列横评比较类视频是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的:从真无线耳机到显示器再到吸尘器、洗衣机,先看评测并非专注于 3C 数码,而是将生活电器也纳入了评测对比的行列,可以说是更加贴近生活的,但同时在专业性上不打折扣。《55 寸 4K 电视只要 1200,拼多多爆款电视能买吗?》是我认为他们目前做得最好的一条 —— 它不仅从产品参数以及实测性能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进行选择,更是帮我们(消费者)做了 out-of-the-box thinking:厂商为了减少成本,到底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各类科技媒体
少数派
既然「偷师」,那么自家人的网站怎么能少!少数派上的文章尽管我并不是每篇都很感兴趣,我也没有充值会员,但是仅仅是首页的内容,其实就足够我在写作时参考和学习。
有些相关主题的写作,我可能会去少数派翻一翻前人的作品,从中汲取一些灵感。比如今年写《2021 年最适合你的翻译 App 是什么?你可能需要这份指南》的时候,我就无情参考了 Harvey 在 2020 年写的 相关对比,从这篇文章中学习了翻译工具比较的框架,最终在自己的文章中加入了个人更加关注的特性点。
此外,写《城市漫游指南 | 魂断莫斯科》时,我也参考了此前少数派其他《城市漫游指南》系列的文章,看看大家对于一个陌生的城市,最为关注的是哪些要点 —— 再结合自己对于莫斯科的情感和体验,去描摹个人在莫斯科的生活。
也正因为如此,我真的非常感谢少数派这个平台,可以参考的资源那么多的同时,也保证了内容的质量和更新的频率。
WIRED 连线
《WIRED 连线》是一本科技数字生活类的国际杂志。这本杂志本身能够提供的信息倒不算特别多,但是每次它的主题文章都能够有那么一两篇特别吸引我的眼球。比如我这两天看到的有关俄罗斯勒索软件团队的文章,了解了不少 2020 年以来勒索软件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团队中的风云变幻。
此外,WIRED 也有不少生活类内容值得关注。我从这里每周收取的 newsletter 分为正刊系列和 Gadget Lab 系列,后者就主要介绍了一些数字生活中可能需要的许多东西。比如最近的一期就是有关如何自助维修 iPhone 的系列文章,包括可能需要的准备、工具,以及一旦翻车如何自救的 tips,十分受用。
此外,WIRED 由于是传统纸媒,所以它的遣词造句以及行文结构通常十分专业。在几乎每一篇故事性的新闻报道中,我们都既可以看到事件清晰的来龙去脉,也不会觉得过于无聊。相比接下来介绍的其他更为「硬核」的电子消费科技媒体,WIRED 探讨的更多是科技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交互。
The Verge
每年 Apple 新品发布,我都会特别注意 The Verge 第一时间的上手评测。我还记得去年 Apple 新品发布季的时候,The Verge 的工作人员仿佛没有睡觉一般,不停地在 YouTube 上发视频、在网站上发文。The Verge 这些测评给人的感觉,就是单刀直入、不加掩饰。每一篇评测,它都能抓住我最想了解的点去深挖。
比如,最近的评测是讲 Intel 12 代 CPU 的。相比其他媒体对于它性能改进的「大加赞赏」,以及对其相比 11 代 Intel 处理器的改进,The Verge 另辟蹊径,犀利地指出了 form factor 这一重要因素。目前送测媒体的 12 代 CPU 是封装在 MSI GE76 Raider 17 英寸游戏本中。先不提这 3999 美元的价格,只是这个大小、重量和续航,就已经让它几乎配不上「laptop」这个定位了(The Verge 原话是:这是最接近桌面计算设备的笔记本了)。尽管 Core i9 12900HK 能够在许多方面战胜 M1 Max,但是目前来看,我们还不知道新一代架构在轻薄本 —— 也就是大众最能够体验到的笔记本产品 —— 中的具体表现。
此外,The Verge 的文字评测也值得一读,可以学到不少有关评测结构的知识。一篇硬件评测的基本方面、如何排序、如何组织语言,都可以从中略知一二。The Verge 还会在评测中给出评分和最终的结论,方便购买选择时参考的同时,也为我写文章提供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角度。例如,我在写 Surface Laptop Go 的测评时,就参考了 The Verge 的这篇测评,这也让我对自己手里这台笔记本有了更多的了解。
Notebook Check
如果说 WIRED 和 The Verge 还都比较偏数字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少数派」),那么 Notebook Check 则是实打实的「用数据说话」。一般来说,如果我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一款产品(尤其是笔记本)内部使用的是哪些型号的零部件,以及它们的具体性能,甚至它们在同类硬件中的相对位置,那么 Notebook Check 是我最信赖的消息来源。这家网站不仅仅有针对整台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的精细评测,也可以从具体的 CPU 和 GPU 型号来对不同厂家的电脑硬件进行比较。如果是对数字比较敏感,或者是感觉「没看到具体数字就不够客观」,这家网站的确能够提供十分全面精准的硬件性能信息,并且通过大量对比的方式呈现数据(比如 CPU 和 GPU 的天梯图),可以说是「数据党」的福音了。
拓展阅读
AnandTech
AnandTech 以其硬核的硬件评测而出众,可以说硬核得甚至有点「朴素」。AnandTech 的评测通常分为许多页面,不同的页面上有着测评的不同部分,我们可以点击快速跳转到自己关心的部分。此外,AnandTech 的测评通常十分「深度」,当时针对 M1 SoC 的介绍与测评文章,应该是我看到过的最为详细,解释也最复杂的,可以说是大开眼界了。如果想要了解最新、最硬核的有关电子消费品的测评信息,AnandTech 是不能错过的。
拓展阅读
- Apple's M1 Pro, M1 Max SoCs Investigated: New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Heights
- The 2020 Mac Mini Unleashed: Putting Apple Silicon M1 To The Test
总结我过去的写作
如果打开我的 博客 和 少数派主页,会发现自己拿来下笔的生活素材无非是这几种:
- 买了新的硬件、下载了新的软件,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
- 吃了好吃的东西,玩了一些好玩的地方,记录下自己当时的心情;
- 对某些事情有一些自己的了解,写出指导性的文章和信息供大家参考评阅。
其实每种类型的文章有其不同的写作目标与写作方式,或许我能从中总结出一些可用的经验来,作为日后写作努力的方向和遵守的原则。
硬件测评与软件体验
- 主观体验 + 客观实际
- 个人需求 + 大众需求
每次接到硬件、软件测评体验类的文章邀约,或者是自己买了什么新的硬件或者下载了什么新的软件,我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它满足了什么样的需求?我为什么会购买(下载)这款产品?因此,我常常在文章的开头会写上我个人的需求与期待。
这是因为,在做出购买决策的时候,实际上需求是在第一位考虑的。除了客观上的功能参数,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满足什么样的需求,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的需求可能有很多种:从实用的对于硬件、软件性能、功能的需求,到个人主观上的对于审美乃至虚荣一类的心理需求,其实都是我们在买一样东西之前所需要考虑的。这些需求,我也都会一并写到自己的测评体验类文章中,并且试图说明所测评的硬件或者软件,如何满足需求,以及满足需求的程度如何。
例如,Surface Laptop Go 尽管难以满足我在硬件性能上的最高需求,但是在其他许多方面都可以满足我的心理需求(例如:重量、外观、手感等等),这些都是我在测评时需要着重介绍的要点。除此之外,我也会利用详细的性能参数等更为客观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评价。毕竟,尽管我自己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我的读者仍然需要更为客观的标准去判断一款产品是否能够符合他们的需求。
我认为,只从主观出发进行评价,或者只从客观进行评价,在硬件、软件的测评体验中,是绝对不可取的。主观体验和客观实际在这类文章中需要做到互相支持。其实,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强调「去工具论」,认为效率和使用何种工具的关系不大;人们如何去使用工具、工具如何能够满足人的需求,才是决定效率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我在测评体验类的文章中所想要强调的:无论其他人多么吹捧一款工具 / 一款硬件,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生活兴趣
- 主观体验最为重要
如果是生活兴趣类的文章,那么实实在在地把主观体验记录下来,是最重要的。
至于我个人的体验是否能吸引其他人,并不重要 —— 写作的目的不是软文,而是要突出个人体验。正因为如此,体验中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我都会毫无保留地写出来。这一点,在今年突发奇想写出的《人在北京,想吃汉堡》中有所体现。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我造访了北京城差不多 10 家汉堡店,在每一家汉堡店点了我觉得会好吃的汉堡 —— 尽管最后仍然是不免踩坑,但正是这种主观体验的经历,才是此类文章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相比之下,《城市漫游指南|魂断莫斯科》要更为「严肃」。尽管我每年都会有针对莫斯科的「回忆杀」时刻,但是将其写成近万字的综合性长文,是我从未想过的。不过也好,以后翻出来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便能回想起之前在莫斯科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忆也因此不会被磨灭 —— 更加重要的是,由于有不少读者读过这篇文章,我的记忆也成为了这些读者的记忆。
写生活兴趣一类的文章,我认为最重要的可能莫过于真实。真实的记忆、真实的体验是这类文章能够最终写得下去并且成型的关键所在,更是打动读者、与其产生共鸣的基础。若不是亲身走过莫斯科的大街小巷,见识过那里的风土人情,又怎么可能写得出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呢?
生活本身,可能有 90% 是普通和无聊的 —— 但是,如何在这种无边无际的普通与无聊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热爱的并且持之以恒,这是我记录自己生活点滴的初衷,也是我尝试新鲜事物的动力。
教程 / 小技巧
- 客观实际最为重要
- 需要面面俱到
- 如何兼顾有趣与足够的信息量 —— 可以尝试问题导向
最后一类文章可能看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因为它们平铺直叙,充满术语和微小的细节,很难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展开。去年 10 月左右参与了少数派《iOS 15 系统指南》这一付费系列的写作,写作的目标是「有趣」「易懂」,但是我个人觉得,在自己负责的 iPadOS 部分,目标似乎远未达成。尽管在我看来,此类文章,客观实际最为重要,同时要兼顾各种情况 —— 但是如何在顾及上面两点的同时做到有趣易懂,这可能真的值得研究一番,也是我在接下来写作中可能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在这个方面,我比较欣赏 玉树芝兰 老师的作品。他也经常会写一些教程类的文章作品,但是是以一种启发式的口吻写作,而非平铺直叙 —— 一般来说,他的文章使用第二人称,通常会先抛出一两个问题作为开头的引子,之后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解答这个问题,整个过程中通常不断使用设问句型推进文章的主线。
例如文章《卡片笔记太多,回忆不起来?快用人工智能帮你自动找寻关联》中,从「卡片太多」谈起,作者自然而然引入了「效率和记忆容量」的问题。此后,他再提出不同的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最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式 —— 利用人工智能自动计算文本近似度,从而寻找卡片之间的关联。实际上,整篇文章针对 操作 本身的叙述并不算多,思考 和 解决问题的方式 才是重点。不过,文章很好的平衡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 有些读者可能需要的是步骤,有些读者需要的是背后解决问题的方式 —— 各取所需即可。可以说,这是我理想中的教程,但是我目前水平有限,真的很难写出来。
写作如何融入我的生活?
喧闹,市井,咖啡香
如今回想起来,我的一大半稿子可能是在咖啡馆里面写出来的。也正因为如此,我算是摸清了几乎每家连锁咖啡店的套路:哪里有插座、哪里比较安静、哪家门店人通常比较少、什么时段的人最少……尽管听起来十分 cliche,但是咖啡馆的确有这种神奇的魔力,能够让我在相对嘈杂的环境中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文字产出上不分心。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之后,最喜欢的莫过于先去探索一下当地的咖啡馆。不仅仅是为了咖啡,也是为了一种奇妙的氛围,让我能够以一种最为放松的状态去记录自己当下的生活与体验。咖啡馆的嘈杂本身倒不是什么特别能够打扰到我的东西 —— 我其实挺害怕完完全全的安静的,周遭有一些人声反而能够让我更加专注于眼前所写的东西。
如果要问我常点什么咖啡,不如看看 这篇文章。不过,最近的我倒是迷上了冷萃咖啡。冷萃咖啡本身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浓郁的香气,以及与普通的意式咖啡并不相同的醇厚口感。冷萃,加上冰块(不额外加水),就成了我在咖啡馆最常点的饮料,提神醒脑的同时,也能体会咖啡本身的苦味在口中渐渐转化为香气和回甘。
趁手的写作工具
在咖啡馆写作,我的写作工具必然是一台移动设备。之前我会经常用 iPad Pro,最近也经常用 Surface Laptop Go。移动写作意味着我所携带的设备并非需要在性能上有多么优越,更需要的是优秀的便携性、续航,以及舒适的输入体验。iPad Pro 和 Surface Laptop Go 在一般情况下都还算可以满足以上两点要求,同时成本也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值得一提的是,iPad Pro(搭配妙控键盘)和 Surface Laptop Go 都有很舒服的键盘,以及易用的触控板 —— 大部分时候我无需使用其他输入方式(例如触摸)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
在家写作,我的写作工具则是一把 HHKB 键盘搭配 Mac mini(M1,2020)。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 HHKB 键盘回弹的手感,以及它紧凑的布局。我的 HHKB 是 Professional 2 Type S,因此在音量上并不算大,不会有其他机械键盘那种非常夸张的敲键音。Mac mini 的可靠性自然不用说,可以没有任何压力轻松应付从码字到修图再到简单的视频剪辑这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只恨不能随身携带。
和朋友、编辑、任何人讨论
写作,其实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尽管我很喜欢一个人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完成写作,但是其实写作中所需要的观点和灵感不可能完全来自自己。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我是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在和编辑们的插科打诨中、甚至是在评论区和读者讨论的过程中,迸发出了新点子,写成了新的文章。和他们的聊天、讨论通常总是可以打开我的视野,为写作提供新鲜的角度。
例如,写《开学季|证多不压身,聊聊大学里值得「拼一拼」的证书考试》的时候,和朋友坐下来花了几个小时细数了几种不同资格考试的形式、内容以及难度,甚至还翻朋友圈八卦了周围的同学、朋友通过这些考试的情况。另外,题目本身是编辑 Tp 提出的,我写之前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信心,还是他给了我不少鼓励。
此外,也十分感谢这一年来和我有许多交集的各位少数派编辑们。我有时候的确会有点「鸽」,要不是各位编辑及时的催稿,我可能也不会在上个月正式突破百万的文章总阅读量。和其中的几位编辑,除了写作「公事公办」之外,我们私下里也会时常交流 —— 分享听了什么歌、看了什么电影,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甚至也会约出来吃饭 —— 可能这才是 Matrix 能被称作是「社区」的真谛吧?我能够坚持写作,自身兴趣之外,这种独特的归属感也是强大的动力。
没有写作的生活,早已无法想象
我还记得,五年前,自己第一次参加少数派年度总结征文的时候,标题是「成为数字生活的分享者」。尽管标题这么写了,当时的自己其实还尚未意识到,在少数派我能够收获多少;还尚未理解,为何写作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现在,每逢周末,我就会背上自己的电脑,到或近或远的咖啡馆坐下,喝一杯咖啡,开始写下或多或少的文字。可能不是每个字都会让大家看见 —— 但是写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为了我定义自己的方式。
似乎没有写作的生活,我早已无法想象。
本文参与少数派 2021 年度征文「生活 21」赛道。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年度回顾、好物推荐…… 更多精彩尽在 少数派 2021 年度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