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1 年度征文 活动 #生活 21 标签下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和往年不同,今年文章的数据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征文活动的最终走向,包括「双倍稿酬(由飞书赞助)」活动奖励、最终票选名单以及征文奖品类型。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通过充电或评论的方式支持作者。


前言

收到我人生最大的一笔单篇稿费的这天晚上,我失眠了。

当然不是因为钱多烧的,而是白天咖啡喝多了 2021 年最后一篇稿子赚来的稿酬成功让我回想起了成为少数派作者的这一年。

我是 Leslie,一个致力于让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听懂医生在说啥的科普作者,一年以前,我还只是一个潜水的小透明,现在却混进了少数派的作者群。不过和作者群里两百多个大佬不一样,我不太厉害。在「高效工作」领域,我是个吊车尾,不会编程,不会拆电脑修手机,不会摄影,不会录播客,不会剪视频;在「品质生活」方面,我不会马伽术,不会做厉害的咖啡或是诱人的饭菜,不会种菜,不会俄语,没有惊人的读书量和阅片量,去过的地方也很少。在以上知识技能和经历方面相信很多读者都可以来无情地碾压我。而且我还是个内向的「社恐」。

但你既然已经读到了这篇文章,说明我对这个社区还是有一点点价值的。一直以来我写的多是具体的医学健康话题,这次,我想讲点柔软的,讲讲在成为了少数派作者的这一年,我这样的普通人在坚持写作之后,在网络上终于开始 reach out 之后,有了什么样的改变和思考。希望可以鼓励到和我有着类似渴望或相同困境的读者。

在关系中成长——和编辑的故事

正如《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作者所说,人和人是在关系中成长的。

我向来习惯在现实生活和社交网络中对陌生人保持缄默,而在少数派上写稿、加入作者群,让我产生了新的和人的联结,我认识了好多编辑,有的勇敢,有的善良,有的很宽容,有的很硬汉。在这样的交流中我除了交了十几篇稿子之外,也渐渐地变得没那么社恐了。

故事开始于去年的一月,我和很多小伙伴一样,新年伊始就立了 flag。我在朋友圈公然大放厥词:新年目标是写 50 篇科普。准备重新捡起没咋更过的公众号,但公众号完全没人关注,不如找个读者群优质的地方发发看?出于侥幸心理,我申请了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彼时我还没读到老麦的深漂回顾,还不知道他最初对少数派的设想并不是单纯的数码社区,单纯认为这是一个充满了效率工具和数字应用的宝库,读者都很爱折腾和学习,虽然数码社区和我的内容似乎不太搭,不过(程序员们确实很需要健康科普,那么多猝死新闻我可以吓唬吓唬他们嘿嘿嘿),万一呢?

于是在成为少数派的第 1277 天,我上传了第一篇稿子「高血压有什么危害?一文全部告诉你」,一个基本在少数派上潜水、连电都没给别人充过的透明读者,正式成为了 Matrix 作者。

三羊开泰

上传后我也没怎么上线——为了避免失望我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不抱期望。但这次,现实不仅没有让我失望,还给了惊喜。就在稿子上传后的第三天,当时还未离职的编辑会飞的三羊店长私信了我,还怕我看不到体贴地在文章评论区里留了言。她让我修改一下高血压的稿子,之后可以上首页。当时我也不知道上首页的难度多大,只知道编辑主动联系我了,至少说明我的稿子还算入得了眼吧。

之后就是调结构、出大纲、再写稿子,三羊很细致地给我改了稿,建议我将字数控制在 8000 字以内,这样阅读的完成率会更高。在扩写内容、三羊修改之后,2 月 22 日文章在首页上线了。

就像「三羊开泰」这个寓意吉祥的词一样,三羊也确实带给了我好运,此后,我的每篇长文都出现在了首页。谢谢三羊,不仅是感谢她把我从后台捞了上来,也感谢她裸辞后写的找工作经验,确实给我和家人提供了帮助,尤其是「全职找工作」这个说法给了在不确定性中不安的我们一些勇气。希望她在新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快乐又幸运。

生日礼物

2 月 25 日,我紧赶慢赶写好猝死科普,在傍晚上传到社区。这天是我生日,我也不知道稿子什么时候会被编辑看到,有没有读者,能不能上首页,只是单纯想把「发稿子」作为庆祝的方式,然后偷偷在参考文献后加了句「祝我生日快乐」。但飞快地,第二天的首页就出现了我的文章,编辑 Clyde 还在评论区祝我生日快乐。

又过了一天我才迟钝地反应过来:编辑们是不是给我开了个绿色通道?作为庆生?

这是贴心的编辑们给我送了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在生日第二天实现「最初的愿望」,吓唬了亲爱的读者们。

年纪渐长,我们生命的精确度似乎也在逐渐流失,婴儿时举家同庆十天、百天、周岁,到后来大家都会忘记你的生日,最多每十年庆祝一下。而我却在这个都被死党忘记了的生日,收到了最好的礼物。给所有的编辑比心 ღ( ´・ᴗ・` )~

🦉:问题不大

在我的体检指南约稿鸽到另一个编辑杜特离职之后(┭┮﹏┭┮ 我发誓不是我逼走的!),新编辑北鸮接手了,同样医学背景的他自然而然地成了我联系最多的编辑。我也终于在 5 月完成了体检指南系列的前两篇。第三篇自查指南则晚了 2 个月,因为中间夹着另一篇约稿,也是我写得最艰难的一篇——亲爱的,我想开启一场有关抑郁症的对话

早在 3 月 30 日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我就新建了文件夹,却一直止步于收集文献资料。直到北鸮说:

我想写这篇真的很久了,认真读完那篇的读者应该能理解原因。不知道是不是我强烈的脑电波干扰到了北鸮,他并没有去找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作者们,而是找了我。我真的很感激,没有约稿的话我不知道会拖到什么时候,更不会在绞尽脑汁后决定从最真诚的角度去写。让自己去讲述最低谷的经历还是挺难受的,逃避痛苦总是更简单,但庆幸我没有选择容易的那条路。

后来看到北鸮在朋友圈转发了这篇,并说是他近期最喜欢的一篇,我偷偷开心了很久。加上文章评论区有很多经历过这些痛苦的小伙伴们在认真分享,我就觉得,能写这篇真的是太好了,能被猫头鹰约稿真的是太好了。

猫头鹰总和我说「问题不大」,不管是我担心内容太多,科普太硬还是鸽了太久,都问题不大,总说好文章不怕长,在我觉得数据不够好的时候安慰我说我的稿子都是有长尾效应的很有价值的文章。在他的「纵容」下,我的稿子也在字数上逐渐放飞,再也没有低于 1 万字的了。一想到什么选题我就会去找他反向约稿,往往出现的就是大型选题积压现场然后鸽他。(一直没有被猫头鹰吃掉真的是不容易,大概是我有被偏爱的错觉就开始有恃无恐了哇咔咔)。特别感谢北鸮的支持和格外的宽容,真的给我持续写稿提供了信心和力量。

🐯:Do not speak

另一个接触比较多的编辑就是 Microhoo 了,我愿称他为我的男神。

一方面是虎哥的家装修出了我梦想的家的样子,我经历过装修,深感理想和施工和预算之间的鸿沟,虎哥的家设计落地还有家居用品的高品质都充分说明了虎哥(有钱)特别棒的审美和执行能力。还有厨艺真的是令深夜的人看到倍感痛苦的那种。有审美有能力有厨艺,简直是我的生活偶像模板。

但更重要的是接下来这点。之前在群里闲聊时有人发现了虎哥的公众号,简介是「Do not speak, do not speak.」。虎哥说这句话的翻译是「话不投机,聊你妈*」,他的社交媒体简介都是这个。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社恐的话,你大概会理解我的心情:太硬了!真佩服不用担心自己的社交形象的人,不用在脑袋里纠结「刚刚说的这句话会不会得罪人」、「他没回复是不是觉得我这人不行」。想要有一天我也可以做到虎哥这样——自信做自己,管 TM 的。

在约稿的时候虎哥还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得,他说:不要妄自菲薄。这句话像咒语一样点醒了我。我就勉为其难把这六字箴言转送给和我一样内向社恐的小伙伴吧。

一个「社恐」的缓慢进步

当「社恐」这个词在网上流行起来的时候很多人会对号入座,我也觉得我是一个典型的「社恐」:

  • 听到电话铃声像听到炸弹爆炸,能打字绝不语音;
  • 为了避免和楼下退休经常在一楼闲逛的邻居大爷打招呼,我经常坐电梯到 -1 层出门;
  • 需要公开演讲会心跳加速、脸红手抖、呼吸急促,想在讲座中提问但打了一百遍腹稿却十有八九胎死腹中;
  • 在群聊里如果是最后一个发言的、无人回复会觉得自己是「buzz killer」;
  • 从不轻易向别人求助,有问题宁愿自己扛;
  • ……

这些表现多半是出于一种错误的认知:以为别人会注意到自己的「糟糕表现」,并且会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而事实上,「别人」也更关注他们自己,「我」的真实表现未必如想象中那么灾难。这个选题是准备和大橘子一起写篇长文进行科普的,但大家都一直比较忙,也就一直鸽着了。今天聊到个人成长我先简单聊聊,更硬核的科普以后再稿。

我们需要变得不那么「社恐」吗?

社恐的体验像是我们亲手给自己画了囚笼,我们既是被关起来的犯人,又是不让自己出去的狱卒。

如果社恐的现状毫无令人不满的一面,那恐怕就不会有各种漫画或书籍分享体验和动辄百万播放量的教你减少内耗的视频了。事实上,我们愿意往头上贴这个标签正是因为我们在为此苦恼,在寻找共鸣以缓解焦虑,在寻求改变。那些不去社交却乐在其中的人大概率并不是我们的同类。

至少,我想要变得不那么「社恐」。

但改变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诚实面对自己很难,诚实面对自己并没有那么好的现实很痛苦,尤其是当我们似乎无能为力的时候。我在一开始的时候也不想跨出舒适区,对象希望我不要老是把打电话、接电话的事情推给他,我则会怪他「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有缺陷的我?」。

但后来,我还是在痛苦和反思中渐渐意识到,其实我还是渴望和别人产生联结、获得认可、建立友谊的。避免与别人接触只是为了减少我被别人负面评价的机会,但与之伴行的就是少了被认识、被了解、让友谊萌发的机会不向别人求助是怕被拒绝,怕受伤,也是怕别人给予帮助后自己无以为报,但这可能既看轻了别人的善意,也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也许有人愿意提供帮助而不求回报,也许我此刻就有回馈别人的能力,又或许现在不能,但以后我会有能力提供帮助给曾经帮过我的人。

怎么减轻自己的「社恐」?

如果你愿意相信自己可以不断向上生长,我有几个不成熟的经验可以分享给你做个参考。

在舒适区内就可以做——

持续输入:有时我们难以开口是觉得自己水平不够,怕提问或观点太愚蠢被别人取笑,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或真正了解的内容上却可以侃侃而谈。就像御宅族在社交中恨不得隐形逃走,不过一旦提到自己钟爱的漫画/番剧/游戏却可以聊几个小时,大概就是因为肚里有货可说。因此,在不敢向现实世界伸手时,去输入,读书、学习、思考,然后把学到的内容通过文字、声音或任何其它媒介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一条条积累会让自己在未来的开口机会前充满底气。

冥想:或者叫正念,可以帮助我们洞察自己,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目前有一些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在探寻这种疗效背后的机制,以后我会争取稿一篇相关的科普出来。

跨出舒适区,在拉伸区刻意练习

有观点认为社交焦虑症部分源于缺乏社交技巧。不过我们其实少有与生俱来的技能,与其说是缺少技巧,不如说是缺乏练习。我们可以套用游戏的逻辑来让自己成长,慢一点没关系。

给内心下载一个名为「社交」游戏:要想改变长期根植脑海的消极认知是很难的,需要不断地训练。针对「在意别人的负面评价」这点,或许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和现有的朋友相熟的过程,我相信没有人是从头到尾都表现完美的,但我依然知道我的朋友不会因为我的一次犯傻就把我抛弃,因为他们看得到我其它的闪光点。和编辑交流我也是到了后来才渐渐放松,因为我知道他们会从多次接触、从我的稿子里了解更全面的我,不会因为一个口误、一个烂梗或是一句不合时宜的笑话就认为我没有价值。

那么与还不是朋友的人接触时,我们同样不用担心别人因为一次表现就对我们评头论足、贴上负面标签,因为人是复杂立体的。如果真的有人这么做了,也不必把他的话太当一回事,甚至可以高兴,因为你为你的朋友清单排除了一个错误选项

先去新手村完成任务:我们可以找朋友或伴侣,先跟他们对话练习怎么系统地表达一个观点,怎么回应对方的问题。他们是「社交」新手村里最友好的 NPC,我们可以在这样的任务里练习操作。但要注意,最好不要聊之前常聊的话题,找一些可以在生活中和没那么熟的人聊天时用得上的话题。

先从最轻的任务开始,慢慢打怪升级:从难度或阻力最小的方式做起,不要直接挑战困难区的任务,超出舒适区不太远的范围属于拉伸区,有一定挑战性但不是超出能力的难,最有利于提升能力,帮我们扩大舒适圈。例如如果面对面交流太难,就先从社交网络上的评论、水群开始,然后再到线下和不太熟但认识的人交流。在觉得自己等级提升了之后再挑战新的难度,最后再入「聚会上和陌生人 social」或是「公开演讲」这样的大型副本。

于我而言,成为少数派作者给我带来了和编辑、其他作者还有读者交流的机会,在针对 deadline 的讨价还价中,在一次次拖稿和被催稿中,在一天天摸鱼水群中,我发现自己对交流的抵触少了,对群聊无人回复的负面感受也渐渐变淡,还可以和编辑聊稿子以外的话题,关心他们的生活。偶尔在一楼碰到邻居时也能寒暄两句,并在手上满是快递包裹时坦然接受邻居大爷的帮忙,然后真诚地说声谢谢。虽然只是小事上的点滴改变,却让我感到社交时内心的焦躁和不安一点点减少了,即使还远远算不上谈笑风生、应对自如,至少相比于一年前的我,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

及时总结攻略:对我这样的社恐来说,每一次不躲开熟人、选择面对面打招呼都需要内心纠结一番。因此我不想浪费自己的每一次努力,记录,就是珍惜每一点改变的方式。在早期信心不是很足的时候,我会选择只记录自己进步了的地方,有哪些可以继续保持,一点点积累信心;直到自己终于可以诚实面对时,再记录做得不够、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了这些记录,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见自己成长的轨迹,这种踏踏实实的改变最能提升自信,也正是「社恐患者」需要的良方。

保持真诚

最后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真诚。内容、练习和技巧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真诚作为底色,技巧反而容易变成巧言令色。怕受伤是一种天性,不过如同化学方程式两边需要配平一样,想要获得别人的真心相待,我们只能拿真心去换。

写作于我:what, how, and why

表达的意义

不表达≈不存在

作为潜水党,长期以来我都几乎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转发很多,评论太少。不过最近有件事让我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在互联网上,不表达≈不存在。

江歌妈妈诉刘鑫终于等来了公平的判决。我知道案情的前后,也在微博上转发过支持她的博文,但我却是在她艰难胜诉之后才知道刘鑫和她的支持者们怀着什么样的恶意去刺激她、伤害她。和我一样支持她的人如果没有表达和发声,江歌妈妈从网上接收到的就只有那些日复一日涌到眼前的恶毒评论和恶心漫画。我为当初没有更积极地支持发声而感到一丝愧疚,因为不表达就是把网络世界的话语权让给了那样的人。

我在顾虑着自己的表达是否恰当、是否显得聪明有才华、因为缺少自信而甚少开口时,那些恶毒的人却从来不吝展示他们最大的恶意。

The only thing necessary for evil to triumph is for good men to do nothing.

如果我继续沉默下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世界变得更加荒谬吧。我不太憧憬这样的世界,虽然我知道自己也改变不了太多现实,但不说不做才是真的不可能。

发现真正的自我,在反思中成长

我们的大脑以 2% 的重量,却要消耗身体 20% 以上的热量,因此在人类尚处在饥一顿饱一顿的狩猎采集时代,节约能量成了生存下去的必要技能,而思考这么耗能的活动也并不是身体所偏爱的。因此,仍然携带着古老基因的我们倾向于做获得即时满足和补充能量的事,逃避耗能的思考。

以前,我的通勤或者休息时间常戴着耳机,让自己的世界被音乐和听书填满,耳朵里的声音是内向者的防护罩,仿佛听不见外界也就不用和它互动了。听书也让我有种「学习」了的充实感。然而当声音和信息占据了一个感官频道,大脑也就腾不出路径来思考。这一年里我渐渐意识到,这样以没有记录和反刍的形式「输入」的内容是很难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去的,换句话说,我获得的就只有虚假的「自我满足」而已。而写作,则是对抗这种「积极的偷懒」的最简单的方式。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里有一段话非常扎心地描述了现代人的一种常见状态:

我发现只要人们一感到孤单就会拿起一个设备来逃避这种感受。这通常发生在两件事中间的空档里,比如在结束一次心理治疗的时候、等红灯的时候、在收银台等待结账的时候、坐电梯的时候。人们长期处于受干扰的状态下,似乎丧失了和别人相处的能力,也丧失了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除了我们对即时满足的单纯渴望外,一个个电子屏幕不仅填充了无聊的时间,也压缩了那些可以和自己对话、直面自我的空间。写作意味着在脑海里组织语句,在键盘上一字字地敲下,再把写下的句子读一遍,这样的流程需要的不止是眼手协调,更是用思考→输出的过程让我们的自我无处可逃。

当需要表达特定内容的时候,我们才会重新发现自己真正的观点。越是词不达意的时刻,越是让人有机会去重新对自我发问:我真正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而追问到最后就会无可避免地撞到最关键的问题: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遍遍修改成文更是一面镜子,让人思考:我这么改是期望别人从我的文字里看到什么样的我?而呈现出的稿件到底是出于虚荣的 ego,还是来自真诚的表达?

直面自我当然是痛苦的,尤其是成长经历让我总是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牢牢地记住了自己的失败,在拷问的时候很难波澜不惊地去看待没有别人厉害的自己。但现在的我会记住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说过的简单公式:痛苦+反思=进步

写,让我直面自我,在痛苦中看清自己的缺点和失败,学会接纳自己的一部分,也让我在这些对话中学会真正地反思。在一次次的痛苦和反思之后,我才成为了这一刻的我,一个更让我喜欢的自己。

写什么和怎么写

关于写作,我仍在蹒跚学步的阶段,并没有太多成熟完美的经验可以提供,也就分享一些爬行和打滚的经验,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写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写什么。

我的想法是:写和自己有关的,自己感兴趣的,写出来能满足自己的。像大导名导,早期作品多多少少会有自身的影子。

我已完成的选题,除了hot tub lung 是丁香园编辑的约稿之外,其它都是我自己特别关心的话题。

我们很难对完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感兴趣,听起来自私,其实很合理。驱动我们做事情的真正动力往往是自己的渴望。拿我写医学科普举例,「帮助别人」听起来更高尚无私,但细细推敲,我的行为背后难道没有一丝对「收到感谢」的期待?没有一点渴望「被需要」的满足?也许归根结底,我只是希望通过这种行动来满足自己内心隐秘需求的自私的人而已。

但,换个角度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点。如果觉得自己在写作、健身或是任何有长期复利的活动中缺乏跨出第一步的动力,那就先剖析自己,将这件事和自己的某种欲望挂钩,让自我满足的欲望成为向前的无限动力。(只要不忘初心就好)

怎么写

怎么写作少数派上已经有非常多的大佬们分享过他们的经验了,例如卡片笔记写作法的道术器都有非常多的教程,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建议大家去看玉树芝兰老师少楠Plidezus闲者时间_王掌柜LillianWho和燕燕等作者的文章。

我想提的是另一点,既然我写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那怎么让文章被读者接受呢

——尽可能地让内容对读者来说是 informative 的。

那什么样的内容算得上 informative 呢?

我觉得 Tim (百大 up 主影视飓风)总结工作流的视频中分享的关于创作的观点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词:一个好作品至少需要满足 HKR 中的一个,意味着要么提供快乐 happiness(例如网络小说),要么提供知识 knowledge (例如科普),要么提供共鸣 resonance(例如情感分享),还有一个特点是 rhythm 节奏,如果同时具备,就大概率会是一个爆款作品。我能立刻想到的同时具备这几条特征的作品,是罗翔老师的刑法课,有法外狂徒张三的生动案例,有法学知识,同时又不乏对公序良俗的思考、对人的价值的思辨以及与普通人的共情。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输出的内容。

而在一气呵成地写作过程中,思维容易顺流而下,我们需要警惕自己的「自恋倾向」,这种倾向会让内容离「给读者启发」越来越远,离「自我感动」越来越近,把握这样的平衡也是保持 informative 的重要条件。

因此在完成初稿后,我需要一个读者——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睡了一觉、切换了视角的自己——借读者的视角来评判这个作品能否提供 HKR,能不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有没有知识性?能否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结构和节奏怎么样?会不会像流水账?在过程中持续思考:读者到底想从这个话题了解什么样的内容?

然后就是重复「睡一觉、带着这个问题修改」这样的过程了。

例如本文就有很多放到第二天进行大幅修改的过程。

写科普的初心

最后我私心里还想说一些比较个人的事。

我被问过为什么要写科普,常回答:因为有些知乎上的问题真的让人好气又好笑(比如心脏支架是不是「炸弹」),刚好我知道答案,而且能帮助到别人。

然而在喝多了咖啡引起的不眠之夜构思这篇年度征文时,我意识到,真正认真写科普是从高血压开始的,然后是猝死。但是有那么多选题,为什么我最开始最认真地写了这两篇?为什么不写我最熟悉的冠心病?

——因为我外公的离去就是猝死,在他去世的前一年我给他量过血压,收缩压高到了 175mmHg。高血压和猝死,是我内心最深的愧疚。

我在体检指南一中提到过这事儿。没能说出口的是,在外公的出殡路上我一直哭着在心里道歉:对不起,外公,我来晚了。

这世上最令人懊悔的一个词就是「本可以」,我本可以关心多一点,让他们体检查的项目多一些,血压经常测一测,药好好吃。但我没有。他和外婆的感情极深,退休后外公每天开着三轮车带外婆一起出去买菜,从来没有让她一个人去过,说路太远东西拎多了心疼。几个孙辈在哭泣的外婆旁边安慰她说以后我们都多陪陪她,她只说那不一样,世界上对她最好的人再也不在了,晚上睡觉也不会有人帮她暖被窝了。

我当然知道疾病的发生由不得旁人,但我本可以尽量推迟相爱之人分别的时间,但我没有做。这份在潜意识里驱使我写下又硬又长的医学科普的愧疚,尝起来未免太苦了。

除了歉疚和痛苦,还有一些事驱动着我写下每篇稿子。

时间倒回 19 年前,我还在读小学。部队医院住院部的楼很高,我背靠着病床蹲在地上,听父亲抱怨医院的菜一点盐都没有太难吃了,医生说要再做一次肾穿刺。还听到他们读着从医院门口小贩手里买来的小册子,里面有「不死的癌症」这样的字眼。那时我什么也不懂,只觉得惶恐和沉重,就出了病房坐着电梯上上下下,在楼前站岗兵哥哥的目光中进进出出,对未来生活的困苦一无所知。

时间倒回 4 年前,85 岁的爷爷发烧被县医院当成胆囊炎,挂水中间上厕所时摔倒了,眼眶骨折,医院觉得没有能力收治让他们自己去更大的医院,转到我这儿我才发现他最大的问题不是骨折更不是胆囊炎,都已经呼吸衰竭了,于是赶紧进抢救室、签病危通知、收到急诊 ICU 吹无创呼吸机,花了大半个月用上了最强的抗生素才把两片大白肺给治好。爷爷出院那天,我无比庆幸我掌握了医学知识,让我不必再体会一次外公葬礼时那样的心情。

写稿时的我像是一张写了医学知识的纸,吸满了由歉疚、茫然无措、庆幸和创伤痛苦榨出的墨水,我把这些混匀了拧出来,甩在少数派的网站上,变成一篇篇的稿子,只希望我经历过的「本可以」,读者们不用再经历,我拥有过的庆幸,也可以分一点给读这科普的你

这就是我写科普的初心。感谢少数派,让我有机会把这些科普知识呈现给更多人,也让我有机会和那个没来得及关心外公的自己和解了。

尾声

这一年,50 篇科普的目标显然没能实现,我没做好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依旧是一个不太成功、不太自信、不太有毅力的普通人。但现在的我不会只顾着谴责自己怎么又这么没有执行力,而是会为自己写了十多万字的稿子鼓掌,为自己继续保持身心健康还能获得点滴成长感到庆幸。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的个体被看见,而不是被淹没在宏大的数字背后,也不是被当做一个个标签来审视。而我希望平凡但真诚的我能够被你看见,我也能在评论区、私信里、社区中看见也许同样平凡也许不凡但一样可爱的你,然后我们一起,在未来变成更让自己喜欢的自己。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年度回顾、好物推荐…… 更多精彩尽在 少数派 2021 年度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