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买了个低配版 iPad mini (WiFi, 64GB),做了个使用感受的视频。那段视频在 B 站上面,已经有超过 7 万的浏览量了。

我在视频里面,明确表示我准备用 mini 作为补充设备,不当主力工具使用的。

我购买 mini 和做视频的时候,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一个多月过来,真实情况却有很大区别 ——iPad mini 几乎每天都被我长时间使用,大号的 iPad Pro 12.9 反倒在吃灰。为了挽救 iPad Pro ,我甚至还给它配了个能够立起来读书读论文的保护套。

但是很快,我又把 iPad Pro 从里面拆了出来,放回了妙控键盘的磁吸面上。因为每次有了想法,打算输入一些文字的时候,却发现硕大的屏幕前,居然没有键盘……

我的感触是,不同的电子产品能占使用者多少时间,其实和人性紧密相关

对于 iPad 这种手机和电脑中间生态位设备来说,能在手里长期握持,让你随时愿意带出去,才是正道。这是因为,人性原本就是趋利避害,喜欢省事儿图方便。

现在出门儿,如果只带一个设备的话,我基本上就会带上 iPad mini + 折叠键盘。这样基本的手写输入、打字录入就都没有问题了。在各种工作场景下,都可以进行阅读、草稿输入和笔记粗加工。

这款键盘,键位排布远远比早年购买的微软折叠键盘好,尤其是 B 这个键位,不再需要重新练习构成肌肉记忆了。

没想到,这一变化,拯救了我的挎包 —— 原本天天带 Macbook Pro 出去的时候,我只能带双肩背包。挎包当时就被我扔在家里了。

让我觉得可惜的是,今年刚买的得到阅读器 Max ,一下子也跟着吃了灰。

原本就是因为 iPad Pro 12.9 太大,我才希望有一个适合手持的电子设备,可以让我方便携带,随时阅读得到的课程与电子书。得到阅读器也支持手写笔模式,原本我以为这就是近期读书和记笔记的终极形态了。

但是,你知道的,iPadOS 15 ,它的备忘录,咳咳,更新了……

 

从记笔记舒适程度讲,得到阅读器并不差。但是这毕竟是个安卓设备。对于苹果生态用户来说,从一个安卓设备里,把手写笔记导出来,融入自己的工具体系,非常不方便。但是拿着 iPad mini ,你随时手写的笔记,都靠着 iCloud ,立即同步到自己的全部设备,备妥了你后续加工和利用的基础。这种便捷和爽快,我能抵御得了吗?

另一个我近期重度使用的设备,是 Airpods 3 。这更是我没想到的。

趁着双十一,我用超乎想象的低价,买了个新出的 Airpods 3 。顺便说一句,很多购物的共识(包括鄙视链)真的是变了。当初买 iPhone 11 的时候,我就在某平台百亿补贴购进。价格便宜,我很开心。周围人听了,却大为惊诧,问我为啥想不开,居然到那个平台买东西。可短短两年过去,表示惊诧的人,少了许多。

Airpods 3 不具备降噪功能。除了把「入耳式」变成了「耳廓填充式」,基本功能上,只是个 Airpods Pro 的子集而已。你可能会强调它有「皮肤传感器」之类新技术。但是我一般不听音频的时候,耳机都放在盒子里充电。所以这个功能对我而言没啥大用。

Airpods Pro 我买了两年了。整体的使用体验,很满意。只是充电盒出过问题,去年夏天到苹果店免费更换了一次。相对于彼时其他无线耳机产品,Airpods Pro 最大的优势,就是便携和降噪。原本以为 Airpods 3 的使用场景,无非是 Airpods Pro 戴久了,耳朵不舒服的时候,拿出来临时替换一下,好让耳朵歇一会儿。可是没有想到,这一段 Airpods Pro 使用率大幅降低,基本上限定在了食堂午餐(我吃饭时看剧,周围环境比较嘈杂)。

戴着 Airpods 3 的时候,你基本上会忘了它就在耳朵上。只有传入耳中的音频,才是实实在在的。面对着耳朵沉重的负担(例如 Airpods Pro 的「入耳式」),我在功能(降噪)和音质上妥协起来,快得很。这好像又是人性

不论是低配版的 iPad mini 还是 Airpods 3 ,在今年苹果发布的诸多新品中,都谈不上贵。但是这段时间用下来,我着实很开心。我在码字的时候,听了更多好听的音乐。外出的时候,看了更多好文章和电子书。数码产品值不值,就看用得多不多,对吧?

很多人买东西,总是想一次性买到功能全面、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可是瞻前顾后的结果,是时间基本都被营销视频号,以及那些「专业评测」收割而去。很多人对于各种竞争性产品的性能参数如数家珍。可是回过头来想一想,你了解那么多信息干嘛?参加知识竞赛吗?省下这些宝贵时间,把工具充分用起来,积累知识或者创作内容,不好吗?

别误会,我今年买的东西,也不全是「消费降级」。

我买了个优盘,挺好的。造型很别致,支持 4 种不同的接口。我倒不是为了接口通用,而是这玩意儿的速度。我之前使用的优盘,利用 sync 命令同步上课的资料,每次少则 30 秒,多则几分钟。可是换上了这款优盘,普通同步时间一下子降低到了 1-2 秒,看得我目瞪口呆,还以为是同步出现了故障。

但是,小心翼翼测试了好几次,发现确实该同步的内容,一点儿也没有丢掉。我毫不犹豫又买了同款更大容量的一个,彻底替掉了原先那个优盘。

对了,不少小伙伴在留言区,问我对今年 M1 Pro/Max Macbook Pro 的购买建议。

 

不好意思,没啥建议。因为我自己没买,没法给你评测对比。

我很眼馋新版 14/16 Macbook Pro 的屏幕。看来苹果把「买屏幕送机器」的做法,从专业桌面端,又带到了移动设备上。新款笔记本性能固然强悍,可我目前根本就没有 N 条轨道的 4K 片源需要剪辑啊。甚至就连 M1 芯片的 13 寸 Macbook Pro,对我而言都是性能溢出。看来我自己的需求,在苹果眼里远远不够 Pro 。惭愧。还有就是新版 Macbook Pro 的重量还更沉了,我可不想增加背包额外的负担……

我可以这样冠冕堂皇讲上更多段落。但是如果说实在话,那就是因为没钱

延伸阅读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科研利器」,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