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章 首页推荐
少数派专栏是 Matrix 社区中的一部分,我们会不定期挑选专栏中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和开发者的真实体验和观点。点此 了解什么是少数派专栏,点击 查看全部少数派专栏。
本文来自 科研利器 专栏,分享科研、教学日常中使用的工具与技术。关注专栏,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之前为大家写过一篇《为什么你要用卡片笔记法?》,很多人读完表示不过瘾。
有人留言说,你介绍 1960 年代的笔记方法和工具给我,能有什么用?难道我今天记笔记、写文章,也需要拿什么京大卡、格子稿纸,甚至还要考虑笔迹会不会洇到卡片背面吗?我想知道的,是今天这么多笔记工具,我自己该选哪个。别那么虚,快整点儿实际的!
别着急,路得一步一步走嘛。总不能吃下第三张饼饱了,就觉得前面两张没意义啊。本文咱们就来谈谈,在今天的情境下,卡片笔记工具的选择。
首先得把概念说清楚。卡片笔记,不是说只有在屏幕上用卡片来显示的才算。只要能够践行卡片笔记方法的原则,能对我们知识工作起到应有帮助的数字化笔记工具,都可以算。想想看,你用纸、笔和抽屉能做的事情,哪一个数字化的笔记工具做不到呢?从这个角度来讲,你把 Word ,甚至是 Windows 自带的「写字板」叫做卡片笔记工具,其实也都不能算错。
但这样一来,选项实在太多了。如果你在搜索引擎里面键入「笔记工具」,那马上就会体会到另一波「信息过载」。对比起来,反倒是 1960 年代的知识工作者比较幸福 —— 因为根本没得选,少了很多烦恼。你可能会问,选项多不好吗?我怎么觉得自助餐厅选项多很让我兴奋呢?
问题是,几乎每一款笔记工具,都需要尝试的成本。这成本,首先体现在你需要花时间了解其功能。不少笔记工具,入门教程就可以写成系列书籍了,你光是阅读都需要花上好一阵子。而且有的工具,是需要先交钱才能用的。把市面上每一款付费笔记应用都买来尝试,对普通用户来说,也不现实。
如果你发现某款工具很吸引你,你可能还得做个非常恼人的工作 —— 迁移数据。把你的笔记从原先主力笔记应用里面弄出来,调整成合适的格式,再放到新的笔记工具中。
更糟心的是:买了,也花时间尝试了,数据都迁移过后,用了一段时间,却发现不合适。一看日历,无条件退款时间刚好过期 2 天……
你估计会笑我笨 —— 哪有自己逐个尝试未知产品的?得用省力的办法啊!尽管我不可能亲自品尝每个城市的每家餐馆,但可以利用点评网站。用食客们的群体智慧,替我筛选不就好了?
很遗憾地告诉你,这办法在笔记软件选择上不管用。为什么?因为笔记工具这个事儿上,用户的评价难以做到客观。你如果内心足够强大(注意这个前提条件哦),可以这样试试:找 A 笔记工具爱好者所在的群组或论坛,喊一声「我觉得 B 笔记工具更好!」……看看等待你的是啥。
当工具不再是工具,而成了一种信仰的时候,工具的拥趸们,境遇就变得可悲了。他们自己境遇糟糕不要紧,还会影响很多其他无辜的新用户,跟着一起踩坑。
找笔记工具,靠自己 —— 尝试,不现实;听别人的,又无所适从。这可怎么办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给你介绍那些来自于半个世纪之前的智慧。《为什么你要用卡片笔记法?》帮你梳理的,绝不是什么「老掉牙的过时论调」,而是一些你在数字时代,依然可以依凭的原则。帮你再简单回顾一下,人类对笔记工具的需求,来源于大脑本身功能的缺陷。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 容量不足
- 资料风险
- 欺软怕硬
具体的解释,咱们就不赘述了。依照读者的反馈来看,大伙儿对 1969 年写出的书,依然有不少共鸣,甚至是非常强烈的感同身受。你可能会纳闷儿 —— 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记笔记的这些问题为什么依然在呢?现在是什么年代?一台手机的计算能力,都轻松超过那时候的大型主机了。因为影响你知识管理问题的根源,并非技术的落后,而是受限于人类大脑这个「基础硬件」。这些年电脑日新月异,人脑却基本上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从演化的角度看,人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尺度,发生巨变的。否则,你得去看医生了。你真正认识到了头脑的局限,才是笔记工具应该解决的问题,笔记软件的选择,就变得简单许多了。正如黄峥所说的:
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什么是正确的事,然后再去想如何把事做正确。在正确的方向上逐步前进远比在不正确的方向上狂奔要好。
卡片笔记选择里,你第一步应该看的,是它可否帮助我们解决功能性需求。
请你先暂时把「颜值」放在一边。我并不是说好用的笔记工具,长得都得难看。具体原因后面会讲。根据刚才提到的大脑三个凸显的问题,我们一一来衡量某款工具是否对给大脑「打补丁」有帮助。
首先,我们知道自己的大脑「容量不足」。就需要能做到立即记录,从而抓住灵感火花,避免因为存储溢出,永远丢失。
如果一个笔记软件,打开需要很长时间,每次都提示你「数据索引中」,甚至开屏还给你展示花花绿绿的广告,吸引你去点击……趁早扔了它。你需要的,是快速开启,而且打开就能立即记录。最好是可以跨平台记录。你得能拿着手机的时候记,举着 iPad 的时候记,开着电脑的时候记……都没带?抬起手表也能记。
卡片笔记法是要通过数量来保证知识网络的关联性的。所以尽管记录可能发生在不同设备上,但是数据应该能够归并到一处。自己写卡片功不唐捐,才会更有劲头儿记。若是像从前记录的纸质卡片一样,七零八碎容易遗落,甚至掩埋在档案堆的深处,你会从内心抵触记笔记这个事儿的。
其次,我们会顾忌到大脑记忆的「资料风险」,所以才用外部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资料固化下来。那么笔记工具就至少得满足以下特性:
- 数据无风险。如果三天两头崩溃、甚至丢失笔记记录,开发者出来道歉是不管用的。笔记工具的数据管理,必须要有充足的备份冗余,而且最好具有完备的版本管理与同步功能。
- 检索得方便。笔记工具得提供足够多的元数据自动与手动添加功能。可以根据时间、标签、关键词等各种不同信息综合检索查询,并且能够进行结果的过滤。
- 数据归自己。如果某款笔记工具希望把用户的原始数据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那么你的笔记就是「人质」,它将来甚至可以用「撕票」来威胁你续费就范。你得注意笔记工具的导出形式。如果支持完整开放格式导出,例如 Markdown, TextBundle, JSON 等,那么这款工具更加靠谱。如果导出的是私有的纯文本格式(例如某种 XML 的方言),还可以勉强接受。若是只能导出为 PDF 格式……那就算了吧。
再次,针对人脑「欺软怕硬」的特质,笔记工具应该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降低任务复杂度,降低焦虑感,提升知识管理的干劲儿。例如说,工作状态可以随时聚焦到「一张卡片」最小单元上,让我们无压力进行记录和整理、加工。
当我们需要宏观概览的时候,可以通过双向链接的关联,把相关知识单元组成的网络一览无遗。为了能够自底向上不断拓展和延伸我们的知识结构,它得有足够方便的形式,让我们把卡片以不同的维度拼装关联起来。我们希望跨越主题藩篱时,它可以开放整张知识网络,让我们在上面凌波微步一般轻巧游走,还能随时找到回退的路径。
有了上述这些原则,你未必能找到「最好的笔记工具」。因为所谓「最好的」笔记工具,原本就不存在。西谚有云: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人们口味各异,需求不一,强行评比出第一名没有意义,未必会适合你自己独特的知识工作方法与流程。这些原则,可以帮你有效过滤掉很多的选项,让你把目光集中在仅剩的一些候选选手身上。节省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减少焦虑。
但是这还没有完。咱们刚刚还仅是以《为什么你要用卡片笔记法?》一文作为原则基础,给笔记工具的选择划定了一条底线。即便超越了底线,坑还有不少。我结合多年尝试和选择笔记工具踩坑的教训,再给你提几个醒。
第一,警惕过分注重颜值的工具。
如果你还记得我写过的那篇《笔记应用怎么选?》,一定会反问:
老师,你这不是前后不一吗?当时你自己选笔记工具就是「颜控」啊。
笔记工具界面好看,让你赏心悦目,这绝不是坏事儿。有些黑暗主题,甚至还有(让用户认为)护眼的功能。但是,我们知道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一个人,完成了本职工作后,业余的时间玩玩儿游戏放松一下,是好事儿。可一个人明明不是电子竞技选手,却要每天花 10 几个小时玩儿游戏,把正事儿全都搁置了,就不能说是健康发展了。
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任何一款笔记工具,已将功能性需求做足。这个时候,如果开发团队放着清单上一堆需要改进的重要功能(例如移动客户端开发、编辑器字号缩放、富文本跨应用粘贴支持等)不理不睬,没完没了去「优化」外观设计,三天两头弄几个新图标出来,试图取悦用户……那基本上,就是创新乏力,技术门槛跨越不过去的标志。
第二,分清「玩具」和「武器」的差别。
我时常看到一些非常酷炫的新应用,把特色效果做得让人啧啧赞叹。例如卡片拟物、聚簇可视,简直就是把 Ted Nelson 的 Xanadu 项目实现了。
这样的工具,玩儿玩儿就行了。拿些不要紧的小项目尝试尝试也可以。可千万别太当真。因为它们(至少在目前阶段)只是「玩具」。你有三五十张卡片,用起来可能会觉得得心应手,惊呼爽快。但是,如果你有三五千张卡片,你会立即体会到以下这些巨大差异:
- 首先是效率。原本顺滑的功能,立即可能卡得不要不要的。别忘了,百米冲刺,人可能比汽车要快。但跑个 50 公里试试?
- 其次是功能。假设你要把卡片放在一个窗口里面显示,那卡片张数少的时候,你能够看到的聚簇是有用的;卡片张数一多,你看到的聚簇,就只是一团乱麻了。你可以参考我那篇《如何交互可视化 Roam Research 局部笔记网络?》,对比一下不同规模笔记网络显示的区别。
第三,不要被「拟态」迷惑。
很多笔记应用的开发者,看到别的新工具有了个让大家喜爱的功能(例如双向链接),自己也赶忙去开发一个,试图避免用户流失。这里的逻辑,我早就揶揄过:
别人家的狗有 4 条腿,我家的猫也有 4 条腿,所以我家的猫是条狗。
猫就是猫,狗就是狗。基因这东西决定最根本的特性,仅靠「抄作业」做表面文章是不管用的。
经常有人在我文后留言,说「某某(传统)工具」现在也有 XX 功能了,老师你不妨试试。我每次,都是非常礼貌地感谢读者的分享。但是我会去尝试吗?不。
那款工具,我用过很久,对它的调性一清二楚。而软件的调性,如同生物的基因一样,很难改变。倒不是开发者不晓得,或者不想改。而是只要你敢改,你那堆拥趸,就会立即「粉转黑」,后面的画面让人目不忍视。这让他们根本就不敢想,也不敢尝试伤筋动骨的笔记应用底层重构。
想想当年微软为了保持 Windows 操作系统「向后兼容」的承诺,给自己背上了一个多么沉重的历史包袱,错过了多么宝贵的发展机遇?因为这些限制条件,有些传统笔记工具团队会干脆做一个新的工具出来。老工具撑门面,新工具抢市场。如果你看到这样的组合,那么他们更可能是认真的。
第四,没有必要对一款笔记应用求全责备。
没有哪款笔记工具,可以在所有的维度上都做到最好 —— 那样别人也就没有饭碗了,你也不会看到这个赛道上有这么多的创新尝试。不要跟某个笔记工具过不去,天天去催人家把你需求的功能开发出来。因为对你来说非常重大的需求,在人家那里,可能只对 1% 的用户是痛点。在开发优先级列表上,不可能靠前。干等不是办法,骂也没有什么用。最好的办法,是把不同工具的长处结合起来,要善于使用「组合拳」。
我在知识星球上面分享过一篇《重器轻用》,就是讲这种系统化组合打法。这里只引用其中结尾的一段话,看看我目前的状态改变:
我省下来了大把的折腾功能时间,把它们都用在了读书和写笔记上面。我依然在关注着各种工具的进展,但是只把目光盯在那些好用的功能,是否可以改进我的工作流上面。于是我不再为了软件更新不及时而焦虑,反而几乎每天都有欣喜发生,还可以给我的图文和短视频分享提供主题(例如前几天分享的 ResearchRabbit ,参考视频号「王树义」)。
这篇文章里,还详细描述了我自己目前选用的笔记软件清单和组合工作流程。感兴趣的话,你也不妨看看。
小结
我们结合《为什么你要用卡片笔记法?》一文中提到大脑应对信息洪流的三个显著问题,总结出了笔记应用选择的几个关键门槛指标:是不是能帮你快速记录?笔记保管是否稳妥,将来能不能找得到?能否降低记笔记时候的复杂度,减轻焦虑?
为了进一步帮你避免踩坑,我还提到了另外 4 个笔记应用选择中常见错误:
- 过分注重工具「颜值」;
- 忽视可扩展性,把「玩具」当「武器」;
- 被工具「拟态」迷惑,误以为功能等价;
- 对某款工具迷恋,继而求全责备
希望上述内容,对于你选择一款合适的笔记应用,能有帮助。如果你有自己挑选笔记工具的心得,也欢迎在留言区分享。我们共同讨论。
祝进步!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
欢迎关注我的 专栏,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
延伸阅读
你可能也会对以下话题感兴趣,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
题图: Photo by ConvertKit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