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2021 款 MacBook Pro 的到来,久违的 HDMI、读卡器和 MagSafe 都回到了机身上,再也不用担心没带扩展坞带来的尴尬场面。但仅有这些接口,对于日常使用来说仍然不足,尤其是有众多外设连接需求的专业用户而言,一款合适的扩展坞依然是必须。

那么,2021 年的今天,有哪些好用的扩展坞是值得选择的呢?恰好临近双十一,我们整理了如今市面上几款好用的扩展坞,包括适用于桌面和随身携带、不同协议的产品,方便你在几天后买买买。

关联阅读:

「懒人不看直接买」版

桌面级

USB 协议雷电 3 协议雷电 4 / USB4 协议
HyperDrive 18 合一扩展坞CalDigit TS3 PlusCalDigit Thunderbolt 4 Element Dock
 贝尔金 ThunderBolt 3 DockAnker 雷电 4 Hub
 戴尔 WD19TB雷蛇雷电 4 幻彩扩展坞
 惠普 Thunderbolt G2 扩展坞OWC Thunderbolt 4 Dock
 惠普 Elite Thunderbolt 3 Dock 

便携式

USB 协议雷电 3 协议雷电 4 / USB4 协议
CalDigit USB-C SOHO DockCalDigit Thunderbolt 3 迷你扩展坞/
戴尔 DA300 / 310贝尔金 Thunderbolt 3 扩展基座核心板
AENZR 12 合一分离式扩展坞阿卡西斯雷电 3 硬盘盒扩展坞
Apple USB-C 数字影音多端口转换器 

选购前你需要知道的那些「坑」

选购扩展坞第一步绝对不是直接打开网购 App 搜索浏览,而是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 自己的电脑最高支持的 USB-C 接口协议是什么?自己购买扩展坞需求是什么?包括有多少的外设需要连接,是放在桌面用还是随身携带,以及它们使用的都是什么接口和希望达到的速度是多少等等。

是不是有点懵?不用担心,你可以和我一样,通过列出一个表格,直观清晰地找到自己对扩展坞的各项需求。

不过首先,我们先要知道电脑本身 USB-C 接口的协议。例如 Mac 的 USB-C 接口都是全功能的,最高能支持到雷电 4 协议,而一些品牌的电脑 USB-C 接口只能支持充电或数据连接,你用它来连接外接显示器肯定也是不行的。

仅作为展示使用,并非特指某款产品或品牌

知道电脑的 USB-C 接口之后,选购的上限就应该设定在它的同等水平线上。好比我目前如果使用的是一台 M1 Max 芯片的 MacBook Pro,拥有三个雷电 4 / USB4 接口,那我就可以将扩展坞的最高规格定到雷电 4。

接下来,再根据设备连接的种类和速度需求,就可以列出这样的表格:

设备类型接口种类协议速度(理论值)数量
时间机器备份盘USB-CUSB 3.2 Gen210Gbps1
外置存储USB-CUSB 3.2 Gen210Gbps1
Windows 虚拟机文件盘USB-CUSB 3.2 Gen210Gbps1
千兆网口RJ-45-1Gbps1
4K 显示器DisplayPortDisplayPort 1.2 或以上4K@60Hz,支持HDR1
其他 USB-A 口设备USB-AUSB 3.2 Gen210Gbps2个以上
MX Master 3 / MX Keys 接收器USB-AUSB 2.0 或以上480Mbps 或以上1
读卡器接口SDUHS-II312MB/s1
耳机接口TRS3.5mm-1

明确了自己的需求之后,就来到了挑选接口协议的步骤。要实现上面的效果,显然 USB 3.2 Gen2 仅 10Gbps 的速度是不够的,雷电协议高达 40Gbps 的速度才能同时支持如此大数据量的吞吐。而如果你平时只有键鼠、一块硬盘或非 4K 屏幕的连接需求,那么就可以考虑价格更加实惠的 USB 协议。

完成上面的需求分析之后,才正式到了选购的环节。然而当你真的收到货时,很可能一不小心就踩中了「坑」。

比如,原本用着好好的蓝牙键鼠,一连上扩展坞就疯狂断连。再比如,当你满心欢喜拿到扩展坞之后,却发现外接屏只有 4K 30Hz,又或者兴冲冲地插上硬盘之后,发现速度竟然只有几十兆。

其实这些问题的背后,有多方面因素在作怪。前者是因为扩展坞的电磁屏蔽没有做好,USB 3.0 接口对蓝牙和 2.4GHz 的信号造成了干扰;而后者则是协议和接口的不同搭配组合,导致很多接口无法跑满或即使跑到了最高速度也不支持实现预期的效果。

一个普通的 USB-C 接口,可以兼容从 USB 2.0 到最新的雷电 4 / USB4 协议,带宽自然是天差地别。而商家们为了让你在搜索的时候能看到他们家的产品,基本上都会在标题上把能堆的词都堆上去,令许多人被这些「丧心病狂」的标题所误导(包括我自己)。

仅作为展示使用,并非特指某款产品或厂家

要区分协议最简单的办法,首先是看价格。很显然,800 以下的价格几乎不可能买到采用雷电 3 / 雷电 4 协议的扩展坞,毕竟一根两米的雷电 3 数据线售价都高达三四百。所以,如果你看到一款扩展坞的价格只有两三百,标题却写着雷电 3,那么完全不需要怀疑,它 99% 就是 USB 协议的产品,和雷电一点关系都没有

其次是看支持的视频输出协议。如果在商品详情页中没明确写扩展坞支持 4K 60Hz 的视频输出,则它大概率只有 4K 30Hz,肯定也不会是雷电 3 协议的产品,甚至很可能连 USB 3.2 Gen2 的 10Gbps 速度都达不到。

如果你实在拿不准,直接咨询客服就是最快且最简单的方式,询问他们扩展坞上各个接口所支持的最高协议是什么就行了。要是客服在问过技术之后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我会强烈建议你放弃这家店的产品。

不过要划重点的是,除非是电脑不支持,否则我会强烈建议大家将「能同时满足 4K 60Hz 视频输出、USB 3.0 数据传输速度且支持反向充电」的产品作为选购的最低门槛。能做到上述要求的产品,它们的带宽一般都不会低于 10Gbps,可以覆盖大部分的使用需求,而且大都是大厂出品,质量也更有保障。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避免踩这些坑,可以参考下面这个接近「万金油」的选购法则:

  • 确定电脑 USB-C 接口支持的最高协议是什么,作为扩展坞产品协议的上限;
  • 确定自己连接外设的数量和速度需求,设定一个下限;
  • 搜索对应的关键词,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区域找到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并通过各种途径确定相关参数;
  • 下单购买。

哦对了,还需要提一嘴的是,如果你的电脑显卡是 10 代及以下的 Intel 核显1,那么通过 USB-C 协议是无法同时做到 4K 60Hz 输出和 USB 3.0 传输速度的。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 Intel,它阉割了集成显卡对 DisplayPort Alt-Mode 1.3(你可以理解称在这个模式下,USB-C 可以同时用于视频、数据和电力传输)及以上协议的支持,需要占用整个 USB-C 接口的 4 对高速通道才能传输 4K 60Hz 的信号,自然没有多余的通道来传输 USB 3.0 的数据了。

桌面级产品

对于桌面级的扩展坞来说,由于是长期放在工作台上使用,因此基本不需要考虑便携性,在选购时应该关注的因素是接口数量和接口协议,其次再考虑体积。

USB 协议

由于目前 USB 协议的带宽最高仅为 10Gbps(纯粹使用 USB4 协议的扩展坞产品至今未上市),当外接设备数量较多的时候,稳定性和速度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使用 USB 协议的桌面级扩展坞其实不多。自然,市面上能选择的优质产品,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在这里,我推荐的产品是 HyperDrive 18 合一扩展坞。它采用 USB 3.2 Gen2 协议,支持 4K 60Hz 输出,并且覆盖了日常使用中绝大部分的接口,如 USB-A、HDMI、网线接口和 DP 接口等。

此外,HyperDrive 还有一款 12 合一的 USB-C 扩展坞也是不错的选择。它虽然不是扩展坞本体和线缆分体式的设计,但鉴于它硕大的体积,这里还是归类为桌面级别的产品。

 HyperDrive 12 合一扩展坞HyperDrive 18 合一扩展坞
USB-C1 个,10Gbps
USB-A2 个,10Gbps2 个,10Gbps
2 个,USB 2.02 个,USB 2.0
 1 个,USB 2.0,支持 QC 3.0 18W
DisplayPort1 个,支持 4K 60Hz1 个,支持 4K 60Hz
HDMI2 个,支持 4K 60Hz HDR2 个,支持 4K 60Hz HDR
VGA
千兆网口
读卡器 1 个 SD,UHS-II1 个 SD,UHS-II
1 个 MicroSD,UHS-II
同轴接口
光纤音频
3.5mm 耳机接口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 USB 接口的扩展坞能够支持双屏 4K 60Hz 输出甚至 5K 60Hz 输出,同时还支持 USB 10Gbps 的速度,规格看起来十分夸张。其实,这些扩展坞采用的都是 DisplayLink 技术,本质上是软硬件结合「算」出来的,确实能够以很低的带宽占用实现更高规格的视频传输。

但是,这样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例如需要占用小部分系统资源,新系统更新后驱动失效,部分用户反馈延迟较明显等等。所以出于稳定性考虑,我是不太建议选择 DisplayLink 协议的扩展坞。当然如果你本身并不急于尝鲜新系统,那么也可以选购。

雷电 3 协议

来到雷电 3 协议之后,可选择的产品范围明显多了起来,甚至可以说桌面扩展坞基本都是雷电的主场。而这都是得益于雷电极高的带宽和电力传输能力,只需要一根线,就能将电脑和外设全部连接起来,同时支持的外接设备数量和类型也高出了不少,例如双 4K 60Hz 屏幕、eGPU、PCIe SSD 等等。

不过,雷电 3 协议的设备也有它的缺点,最明显的就是价格瞬间被拉高。对于很多人而言,花 1000 以上买一个扩展坞很可能是无法想象的事情,然而雷电 3 扩展坞的售价基本都在这个价格之上。

其次便是硕大的电源转换器。由于桌面级的雷电 3 扩展坞不仅要满足自身使用的电量,还需要给电脑端及其它外设供电,因此大部分的电源转换器体积都非常夸张,功率也达到了 150W 以上,甚至比整个扩展坞还大。

HP 3TR87AA#ABA - HP USB-C Thunderbolt G2 230W Docking Station Dock Kit with  Combo Cable and 230W AC Adapter - CPU Medics
直观来感受一下扩展坞本体和电源的体积

但可以肯定的是,雷电 3 扩展坞的这些缺点都可以说是瑕不掩瑜,如果是选购一款长期在桌面上使用的扩展坞,如果不差钱,那我还是推荐一步到位上雷电 3。

在这里,我推荐的四款产品分别是 CalDigit TS3 Plus、贝尔金 ThunderBolt 3 Dock、戴尔 WD19TB 和惠普 Elite Thunderbolt 3 Dock。

如果你是用的是 Mac,那么 CalDigit TS3 Plus贝尔金 ThunderBolt 3 Dock 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它们都是 Apple 钦点的雷电 3 扩展坞,对 Mac 的支持自然是最好的。同时,这两款扩展坞提供了海量的接口,尤其是 CalDigit 的 TS3 Plus,包括了 5 个 USB-A 口、一个 10Gbps USB-C 口,甚至还提供了一个光纤音频接口,同时前面板还有一个支持快充的 5Gbps USB-C 口和高速读卡器,可以说是目前大陆市场上能以官方途径买到的最好扩展坞之一了。

不少外网的科技博主们桌面必备的产品就是 CalDigit TS3 Plus

贝尔金的产品则更多是传统雷电扩展坞的形态,搭载的接口和 CalDigit 也几乎一致。在挑选这两款产品时,主要看你更喜欢它们哪一款的外观,或者是有没有光纤音频的连接需求。只要价格合适,直接下手即可。

Teardown】 Belkin Thunderbolt3 Express Dock HD Model:F4U095 - 知乎

不过要注意一点,贝尔金的 Thunderbolt 3 扩展坞只能在 macOS 下使用,不支持 Windows 系统。如果你日常使用的设备是 Windows PC,则需要选购 Thunderbolt 3 扩展坞专业版

对了,如果你有 Apple 的企业优惠,那我真的非常建议你直接去 Apple Store 买雷电扩展坞。例如 CalDigit TS3 Plus 这款产品,市面上非二手的价格都在 2100 上下,而在 Apple Store,通过企业折扣只需要 1900 多就能拿下2

对于 PC 产品,我更推荐的是戴尔的 WD19TB。它所支持的接口比 CalDigit TS3 Plus 还要多,而且得益于 Windows 对 MST 协议的支持,可以最高连接三台显示器(包括一台 5K 和两台 4K 显示器)。与此同时,它还支持用 USB 协议来连接显示器,意味着 2020 款 iPad Pro 等只支持 USB-C 10Gbps 协议的设备,也可以使用它来进行扩展(不同协议下外接设备的速度和支持的显示器分辨率、刷新率会有不同)。

惠普 Thunderbolt G2 扩展坞则是另一款广受好评的雷电 3 扩展坞,所支持的接口与戴尔 WD19TB 类似,但体积却要小不少。如果你的桌面空间较为狭小,它一定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与此同时,惠普 Thunderbolt G2 扩展坞还支持 100W 的电力输出,能够满足高性能笔记本长时间运行的电力需求。

此外,它还可以加装额外的 B&O 音频模块,作为电脑的外置扬声器使用。可以说是一站式解决各种外设的难题了。

上面这四款产品的售价,普遍都在 1000 元以上。不过如果你说预算不够,但也一定要上雷电扩展坞,那么惠普 Elite Thunderbolt 3 Dock 早就在此恭候多时了。目前,某宝上的惠普 Elite Thunderbolt 3 Dock 售价全套(扩展坞本体 + 雷电 3 数据线 + 电源)基本都在 500 - 600 元左右,但提供的接口和速度却保持了和其它雷电 3 扩展坞一直的高水准,并没有因为价格低而掉队。

惠普 Elite Thunderbolt 3 Dock 提供了前后面板各两个 USB-A 3 接口、两个 DisplayPort 接口、一个 RJ-45 网线接口和 VGA 接口,支持双 4K 60Hz 或 5K 60Hz 视频输出,对电脑反向供电的功率也达到了 65W。对于日常使用而言,它已经妥妥足够了。

841830-002 - HP ZBook 150W Thunderbolt 3 Dock Docking Station for HP ZBook  17 G3 15 G3 - CPU Medics

但是,这款扩展坞已经没有官方售卖的渠道,因此都是一些第三方商家在销售,售后保障参差不齐。此外,它在 Mac 上还需要进行破解才能使用,一旦系统更新,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兼容性问题。

 CalDigit TS3 Plus贝尔金 ThunderBolt 3 Dock戴尔 WD19TB惠普 Thunderbolt G2 扩展坞惠普 Elite Thunderbolt 3 Dock
USB-C1 个,10Gbps1 个,10Gbps1 个,5Gbps
1 个,5Gbps1 个,10Gbps / DP 1.4 的全功能端口1 个,5Gbps / DP 1.3 的全功能端口
USB-A5 个,5Gbps3 个,5Gbps3 个,5Gbps3 个,5Gbps4 个,5Gbps
雷电接口40Gbps 上行接口
85W反向充电85W反向充电90 - 130W反向充电100W反向充电65W反向充电
40Gbps下行接口,支持视频输出及 15W充电
DisplayPort1 个,支持 4K 60Hz1 个,支持 4K 60Hz2 个,支持 4K 60Hz2 个,支持 4K 60Hz2 个,支持 4K 60Hz
HDMI1 个,支持 4K 60Hz
VGA
千兆网口
读卡器1 个 SD, UHS-II
光纤音频
3.5mm 耳机接口

雷电 4 协议

相较于雷电 3 协议,雷电 4 协议虽然在总带宽和电力传输功率上没有变化,但用于数据传输的带宽达到了满血的 PCIe 3.0×4 水平,同时还支持了动态带宽调节,不再需要为视频输出预留不可占用的带宽资源,大大提高了外设连接的速度。

简单来理解就是,在雷电 3 协议 40Gbps 的带宽中,有 18Gbps 是固定划分给视频传输使用的,无论你是否外接了显示设备,接的是怎样的显示设备,这 18Gbps 都必定会被占用,所以实际留给数据传输的通道只有 22Gbps。而且,如果外接了更高规格的显示器,视频传输还可以向下占用数据传输通道,但数据传输通道却不能向上去占用视频传输的通道。

这就好比你在读小学时遇到了一个霸道同桌,他划了一条 38 线,告诉你线这边是我的地盘,无论我坐不坐在这里,你都不准越界。在我想要的时候,我还可以把这根线往你那边移,你只能让着我。

而在雷电 4 上,这个问题就被解决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先是被提高到了 32Gbps,其次也不用再预分配 18Gbps 给视频传输使用了。因此,在连接外置显卡、高速硬盘等外设时,雷电 4 就能获得更加接近直插主板原生 PCIe 3.0×4 插槽的速度。而且就算是全部跑满了 PCIe 3.0×4 的速度,雷电 4 依然还有 8Gbps 的带宽盈余。

值得一提的是,雷电 4 还支持了一个全新的「Hubbing」功能,即一个上行的雷电 4 接口能分出三个全功能满速下行雷电 4 接口,可以随意热插拔多台雷电设备。而上一代的雷电 3 只能引出一个下行接口,连接多台设备时只能用菊花链的形式,想要移除菊花链中间的设备时,接在它后面的外设都要全部重新连接。

此外,雷电 4 在安全性上也进行了改进,且对于长线缆的支持也更加完善,2M 的线缆也可以达到 40Gbps 的速度,同时全面兼容过去的雷电和 USB 协议。

雷电 4 技术好是好,但是目前支持雷电 4 协议的设备较少,能选择的扩展坞产品也不算太多。这里推荐的几款产品分别是 CalDigit Thunderbolt 4 Element Hub、Anker 雷电 4 mini dock 五合一扩展坞雷蛇雷电 4 幻彩扩展坞OWC Thunderbolt 4 Dock

雷蛇雷电 4 幻彩扩展坞
Anker 雷电 4 mini dock 五合一扩展坞

这几款扩展坞均支持雷电 4 Hubbing,提供了一个雷电 4 上行接口和 3 个雷电 4 下行接口。我个人现在在使用的就是 CalDigit Thunderbolt 4 Element Hub,除了雷电 4 接口外还有 4 个 10Gbps 的 USB-A 接口。不过从接口的种类来说,雷蛇和 OWC 显然是更丰富的,还额外提供了网线接口、音频接口和读卡器等,具体可以看自己的连接需求来进行挑选。

CalDigit Thunderbolt 4 Element Dock

这些产品中,除了 OWC 均已在大陆市场上市,可以在对应的官方店铺购买到。而想要入手的 OWC Thunderbolt 4 Dock 的途径基本只有海淘,因此需要考虑运费和税费等额外支出。

OWC Thunderbolt Dock for M1 and Intel Macs and Thunderbolt 4 (USB 4) PCs
OWC Thunderbolt 4 Dock

由于雷电 4 能够向下兼容从 USB 2.0 到雷电 3 的所有协议,因此在选购雷电桌面扩展坞时,我建议优先考虑雷电 4,提前做好迎接未来雷电 4 设备的准备。

通过雷电 4,可以支持两块全分辨率运行的 Pro Display XDR
 CalDigit Thunderbolt 4 Element HubAnker 雷电 4 mini dock 五合一扩展坞雷蛇雷电 4 幻彩扩展坞OWC Thunderbolt 4 Dock
雷电 4 / USB4 全功能接口(USB-C)上行1 个,40Gbps
60W 反向充电85W 反向充电90W 反向充电90W 反向充电
下行3 个,40Gbps
USB-A4 个,10Gbps1 个,10Gbps3 个,10Gbps3 个,10Gbps
1 个 USB 2.0
DisplayPort
HDMI
VGA
千兆网口
读卡器1 个 SD 接口,UHS-II1 个 SD 接口,UHS-II
光纤音频
3.5mm 耳机接口

便携式产品

雷电虽好,但硕大的外置电源要放进包里,对谁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因此它最大的作用还是静静地躺在你的工作台上。所以与桌面级扩展坞被雷电协议霸场相反,便携式扩展坞几乎就是 USB 协议的天下。

USB 协议

由于市面上可供选择的品牌和产品实在太多,所支持的接口和协议都参差不齐,因此我们还是以上面提到的「能同时满足 4K 60Hz 视频输出、USB 3.0 数据传输速度且支持反向充电」 作为门槛来进行挑选。在这个条件下,我所推荐的一共有四款产品,分别是 CalDigit USB-C SOHO Dock、戴尔 DA300 / 310、AENZR 12 合一分离式扩展坞和 Apple USB-C 数字影音多端口转换器。

从做工和质感来看,CalDigit USB-C SOHO Dock 是这几款中当之无愧的颜值 C 位,无论是带在包里还是放在桌面上使用,都非常有高端的气息。同时,它在只比银行卡大一些的体积下,塞下了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的多种接口。

而广受好评的戴尔 DA300 / 310 和最近热度较高的 AENZR 12 合一分离式扩展坞,则是在价格和接口的种类及数量上有更好的表现,支持的协议也不输其他产品。尤其是 AENZR,支持的接口数量不仅是这几款中最多的,而且价格也是最低的。如果你觉得售价高达 990 元的 CalDigit 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那么这两款也是不错的选择。

Dell DA310
AENZR 12 合一分离式扩展坞

至于 Apple USB-C 数字影音多端口转换器,是我用过第一款能够达到「门槛」的 USB 协议便携扩展坞,而且也是三者中体积最小的。更值得表扬的是,作为 Apple 自产的扩展坞,它对 PC、iPad 和其它 USB-C 设备其实也有很好的兼容,在支持的芯片中都能以最高的协议速度进行连接。

Apple USB-C 数字影音多端口转换器
 CalDigit USB-C SOHO Dock戴尔 DA310AENZR 12 合一分离式扩展坞Apple USB-C 数字影音多端口转换器
USB-C1 个,10Gbps1 个,10Gbps(全功能接口)1 个,10Gbps
USB-A1 个,10Gbps2 个,10Gbps2 个,10Gbps1 个,5Gbps
2 个,5Gbps
DisplayPort1 个,支持 4K 60Hz1 个,支持 4K 60Hz1 个,支持 4K 60Hz
HDMI1 个,支持 4K 60Hz1 个,支持 4K 60Hz1 个,支持 4K 60Hz1 个,支持 4K 60Hz HDR
VGA
千兆网口
读卡器1 个 SD 接口,UHS-II1 个 SD 接口,UHS-II
1 个 MicroSD 接口,UHS-II1 个 MicroSD 接口,UHS-II
光纤音频
3.5mm 耳机接口

雷电 3 协议

便携式雷电 3 扩展坞在接口的数量上虽然可能不及 USB 扩展坞,但在接口规格上肯定还是远超前者的。它们基本上都做到双 4K 60Hz / 单 5K 60Hz 的视频输出,同时还能跑满 10Gbps 的 USB-A 接口。

在这一品类下,能够选择产品并不多。我推荐的三款分别是 CalDigit Thunderbolt 3 迷你扩展坞贝尔金 Thunderbolt 3 扩展基座核心板3以及阿卡西斯雷电 3 硬盘盒扩展坞

CalDigit Thunderbolt 3 迷你扩展坞
贝尔金 Thunderbolt 3 扩展基座核心板

前两款其实已经不用再怎么介绍了,毕竟 CalDigit 和贝尔金已经在这篇文章里频频刷脸。而阿卡西斯可能不少人是第一次听说,但作为目前国内口碑不错的雷电 3 外设品牌,它的产品质量还是过关的。而且它还巧妙地将硬盘和扩展坞结合在一起,除了一个 USB-A 和 DisplayPort 接口外,还提供了一个 M.2 SSD 的插槽,方便我们扩展外置的存储空间。

 CalDigit Thunderbolt 3 迷你扩展坞贝尔金 Thunderbolt 3 扩展基座核心板阿卡西斯雷电 3 硬盘盒扩展坞
雷电接口40Gbps 上行接口
-60W反向充电(需插电源)100W反向充电(需插电源)
--40Gbps 下行接口
USB-A1 个,5Gbps1 个,10Gbps1 个,5Gbps
1 个,USB 2.01 个,USB 2.0
DisplayPort2 个,支持 4K 60Hz(DP 版)1 个,支持 8K 30Hz1 个,支持 4K 60Hz
HDMI2 个,支持 4K 60Hz(HDMI 版)1 个,支持 4K 60Hz
VGA
M.2 PCIe SSD 插槽
千兆网口
读卡器
光纤音频
3.5mm 耳机接口

在这里我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市面上有一些直接贴在 MacBook 上使用的扩展坞,会在宣传页面写自己支持雷电 3(包括 HyperDrive 的一些产品也如此),但价格却只需要几百甚至几十元,这一类产品我建议大家不要购买 —— 它们用的根本不是雷电 3 协议。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所有所谓「支持雷电 3」的这类扩展坞,都需要连接两个 USB-C 接口,而猫腻就出在这里:它们只不过是延长了一个雷电 3 接口出来,然后用另一个雷电 3 接口运行 USB 协议来做扩展,没有用到任何雷电 3 的功能。

从本质上来说,它就是一个 USB-C 扩展坞,而且绝大部分都只能支持到 4K 30Hz 的视频输出。另外,不少购买过这类产品的朋友都和我反馈过,它们由于长时间插在电脑上,导致扩展坞的接口或是 Mac 的 USB-C 口出现松动或不牢固的问题。

一个小问题

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不少的国产知名品牌扩展坞也能达到上面的门槛,但却没有出现在推荐名单里,这是为什么?

根据我曾经实际购买过的经历来看,一些国产品牌的扩展坞虽然价格诱人,也能满足连接使用需求,但各种小问题却接连不断,多多少少都影响了我对这些品牌的印象。例如我曾经以 300 元不到的价格给前公司的同事买过一款 USB-C 扩展坞,但使用仅仅 3 个月不到的时间,有些接口和线缆连接处就已经出现了松动,只能通过售后尝试更换。

几百元的 USB 产品如此,上千的雷电扩展坞也不例外。比如我曾经购买过一款某国内知名品牌推出的「参数天花板」雷电扩展坞,然而当接上电源使用的时候,烦人的电感啸叫声立刻随之而来。联系客服换了两次货之后依然如此,说明问题很大概率是出在电磁屏蔽(也有可能是电路设计)上,除了将产品推到重做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

更离谱的是,我甚至还遇到了自家出的扩展坞和硬盘柜连不上的情况。要么根本没有连接的提示,要么连上了之后发现不能跑满速,读写时进度条跑到一半必然断连等等。然而这些问题在我换用了 CalDigit TS3 Plus 之后,就没有再出现过。

而此前在一些数码论坛中,甚至还有人反映过扩展坞在连接外接电源使用时烧坏 Mac 主板,不得不花高价进行维修的「惨痛经历」。我不能保证这些问题不会再发生在你我身上,所以从数据安全和经济损失的层面来考虑,有条件的尽量还是加钱,一步到位选择国际大品牌的产品。

总结

一个小小的扩展坞,背后却也有着不少「套路」,光是接口和协议的搭配就足够让人迷糊半天。如果买到了不合适自己的产品,频繁退换货浪费的不仅仅只是金钱,还有宝贵的时间。因此,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尽量帮大家把能踩的坑都踩一遍,减少每一个人在购买扩展坞的试错成本,尽量能一次就买到自己心意的产品。

产品繁多,难免会有些疏漏,如果有一些错误还请指正。或者如果你有什么自己用过好用的扩展坞产品,欢迎在评论里分享。

关联阅读: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选购技巧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