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EDC(Everyday Carry)是个相当老生常谈的概念。有人把它理解为我们每天随身携带、闯荡江湖的所有物品之总和,包括但不限于我们随身携带的个人防卫工具和武器。但其实 EDC 的重点不应该是名词,而是动词,也就是说,它不是「拥有」而是「行为」。看了别人的文章,买了东西,把东西带在身上,这并不是 EDC 的全部,只是个开始。知道为什么要携带某种装备,知道自己能用它做什么,熟练地使用它,让它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一个完整的 EDC。

本文要讨论的就是这样几个问题:带什么(What),为什么要带(Why),怎么带 / 如何拿取(How)。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所持的立场和出发点都是基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包括人的安全和财物的安全。

文中提到的各种品牌均系个人选择,没有利益相关,也不为任何产品背书。

关于武器

我在 之前的一篇文章 里谈到了选择防身武器的四个标准:合法、便携、易用和威力适中,并以这四个标准为不开车的读者推荐了三种武器:战术笔、战术手电和颈刀。

主流战术笔的笔身采用铝合金,攻击头部分使用钨钢材料,重量合理,硬度足够破窗,可以满足一般的使用需求。部分高端型号的笔身以钛合金制成,更加坚固,当然价格也更贵。带了战术笔,你就可以无需携带其他签字笔。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用它写字有点沉重,需要一段时间习惯。

颈刀的款式主要有两种,一种适合于夹在指缝里「戳」,另一种适合握于手中「捅」。考虑到和战术笔的通用性,以及便携的需求,我个人比较推荐后一种款式。当然,在和平状态下,它更高频的用途可能是拆快递。

顶端的环套在食指里,很适合用于锤击(Hammer)的攻击方式

颈刀在非贴身携带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带上交通工具。战术笔在乘坐飞机时可能无法通过安检、需要放入托运行李。战术手电是目前为止亲测唯一可以在任何公共场合无障碍携带的武器。如果你只能够(愿意)携带一样防身武器,可以优先选择战术手电。

主流战术手电通常也是航空铝合金材质,尾部带有一键爆闪开关,头部配有钨钢珠或莲花状的攻击头。选择款式时注意并非越大、越亮就越好,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手型选择直径合适的款式,保证握持时你的大拇指能轻松地搭在食指和中指最远端的关节上。它的照明功能完爆一切手机和普通手电,因此没事干千万别用它直接照人脸。

尾部左侧的那个「踏板」结构就是爆闪开关

还有一个非武器的安全类小道具是破窗器。在车辆浸水、熄火导致的受困情境下,这个小道具可以几乎不费力气地轻松击破车窗,附带的刀刃还可以轻松切割安全带。只要有乘坐车辆的需求,这个道具建议全天候携带。不过它同样无法随身带上飞机,必须托运。

(产品图片来自京东)

至于辣椒喷雾,我在 之前的另一篇文章 中专门讨论过其适用性和携行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移步阅读。这里不再赘述。

 

关于其他道具

除了防卫武器,我通常会基于一些理由随身携带其他几种道具。首先当然是手机。我对手机的尺寸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必须能单手握持操作,必须能塞进裤兜。这是为了保证我随时能拿到手机,并且总是可以用正确的姿势使用手机。我目前使用的 iPhone 12 mini 勉强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顺便说一句,双手握持使用大屏手机很容易进入低头的姿势,这个姿势很容易导致颈椎和颈部肌肉的劳损,使人脖子前倾、颈后出现「富贵包」,既影响气质和美感,也造成疼痛,还影响健康。

约等于顶一大桶纯净水,你确定你的颈椎喜欢这个?

提到手机,多提一句外面的保护壳。我选择保护壳唯一的标准是结实扛摔,装饰性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带有哑光处理、能减少别人的注意更好。因此我在过去的若干年里一直在使用 UAG (Urban Armor Gear)的手机壳。颜色简单,外形粗犷,四个角专门有加强(所以紧急情况下也能用来砸人),完美符合我的需求。这也是我们 IKMF 教官最常用、最喜欢用的品牌。

(产品图片来自京东)

手机之后就是钱包。它存在的意义主要是装载身份证和关键的卡片(包括信用卡和急救员证),以及一片用于急救的人工呼吸膜。另外我也会随身携带少量现金,以防万一。基于这些考虑,我只会选择短款钱包,可以直接塞进裤兜。其他的款式一律不考虑。

接着是充电宝和快充插头。有人可能会问:满大街都是共享充电宝,为什么还要自己带一个呢?共享充电宝的输出功率不高(以 10W 为最常见)而租金不低(例如 3 元每半小时);如果每次出街都租用,花的钱很快就能自己买一只。一些场景里可能没有充电宝(例如高铁列车上),或者充电宝难以归还(例如在机场)。因此,随身携带大容量充电宝 + 快充插头,是既省钱又保证安全的做法。

我通常会选择能充满主力手机 4 次左右的充电宝。目前正在使用的手机是 iPhone 12 mini,对应的充电宝容量在 10000-12000 mAh。最近使用的充电宝是附带太阳能充电和应急灯功能的 Cheero,希望这两个附带功能永远用不上。

(产品图片来自京东)太阳能充电功率很低,仅限于洪灾等场景下的应急

再接着是湿纸巾和 / 或湿厕纸,以及牙线棒。湿厕纸和牙线棒都是很典型的「用过回不去」的卫生装备。额外携带湿纸巾是因为它便宜,在非如厕情境下用起来不那么心痛。湿纸巾还能有效地清除皮肤上的脏污,可作为应急洗手道具,而且能无压力带上飞机。这些都是售价十多元起步的小瓶洗手液不能及的。

指甲刀(两把,平口和斜口)也是日常必带。保持手部的干净、清爽是安全防卫的一个重要原则,加上我有轻微的洁癖,指甲稍长,或者手上有任何死皮、毛刺,都会让我不安,这时候指甲刀就该出场了。除此之外,我还经常用它们剪除衣服上的线头。

最后是一把折叠伞。除了挡雨,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应急武器使用。

关于载具

每个人随身携带的东西多少不一、大小不一,但每个人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要携带的东西超过一件(手机),我们就会需要手以外的载体。用来携带、装载各种小家伙的「大」载体,无论是背包 / 挎包、服装(口袋)还是腰带(挂载),在这里都统称为「载具」。

最基本的载具首先是服装,尤其是裤子和腰带。一些裤子为了满足审美需求,牺牲了载具功能,例如取消了口袋,或者口袋太小以至于装不下随身物品。颈刀、战术笔这样的武器如果不随身携带,在经过地铁和高铁安检时容易被探测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手机在不用的时候也最好能装进口袋。基于此,我常年首选穿着战术裤,将主要装备(包括手机和钱包)放在上面的侧袋,将次要装备放在下面的大腿袋。

顺便,无论是战术裤还是牛仔裤,「屁兜」(后面的裤袋)都不够稳固和安全,强烈不建议将手机装在「屁兜」里。

如果是秋冬季,外套的口袋里可以装载一些更次要的装备,例如纸巾、润唇膏和小零食等。但因为穿脱外套的频率较高,不建议利用外套携行贵重物品。

当然,即使 M65 那样的「仓库兜」服装,也是不能满足我对载具的全部需求的,毕竟我出门经常要携带笔记本电脑、书籍、笔记本等大型物品。这时候就需要有个好的包。包并不是容量越大越好。容量太大的包会显得臃肿,背负起来不舒适也不美观。除了容量够用,空间分隔合理也很重要,这样我们才能把随身的各种物品分别收纳到与之相称的隔仓里。

(产品图片来自淘宝)好的收纳就是「战术」

因此,再一次地,我们 IKMF 教官最常用的都是各种战术背包。目前我使用的是一款 5.11 的 Rush 24 中型背包。它的尺寸基本达到了登机行李的极限,容量约 37L,带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电脑隔仓和其他一些大小隔仓,能轻松地装下我所有随身携带的装备,可以说是我的 EDC 核心。这类战术背包一般都带有魔术贴和 MOLLE 系统,可以贴一些个性化的装饰,也能外挂辅包。

如果你不需要携带这么多、这么大尺寸的装备,也可以选择更轻量化的战术背包,或者鞍袋 / 斜挎包。这些小型载具足以携带中小型的数码相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背负起来也更轻松。

这种包堪称收纳和查找的噩梦

与之相对,空间分隔不合理的典范就是那种「只有一个隔仓」的包。用这种包携行防身武器和其他道具,很容易陷入「关键时刻无法迅速掏出想要的东西」的窘境。因此无论性别,我总是优先推荐多隔仓的背包而不是单隔仓的挎包。如果你出于美观需求一定要选择后者,那么强烈建议身上要有其他的载具,千万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大篮子里」。

腰带可以挂载某些腰包或者装备,例如配装快拔套的战术手电,不过这样做会显得有些吓人。如果不想被误认为是在 Cosplay 军警,在城市环境下应当慎重应用此种做法。

关于携行和取用

EDC 里面的「Carry(携带)」意味着一种状态,一种「将这些物品融入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而不仅仅是「拥有这些物品」。基于此可以认为,单纯将一些装备塞进载具,偶尔掏出来拍个照的做法,还不足以称为 EDC;EDC 必须建立在「装备」和「取用」的基础上,持之以恒,直至形成习惯。

第一个要养成的习惯是「总是记得携带」。无论是载具还是具体的装备,如果过大、过重、形状过于怪异、穿戴不舒适,都会让人感到难以持续随身携带,可能在最初几天的新鲜之后就会放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波士顿皮拍子(太重)和双节棍(形状太怪、体积太大)这类武器。另一种情况下,随身携带一个装备,总是会给你带来不便和困扰,那么你也很难养成携带的习惯。例如在挎包里装辣椒喷雾,每次过安检都会被查,可能被拒绝进入某些交通工具,久而久之,你也许就不想再带它了。

EDC 的正确携带方式

第二个要养成的习惯是「固定物品放在固定位置」。非武器类的 EDC 通常取用频率都较高,我们希望能比较方便地找到它们。武器类的 EDC 不用则已,一旦要用就必须马上拿到手,「带了武器但没掏出来」在紧急情况下等于死亡。因此无论是哪一样 EDC 装备,最好都放置在一个合理的、固定的位置上。这也是我不推荐单隔仓挎包的另一个理由。如果你一定选择这类载具,请保证将主要的防身武器放置在一个能迅速取用的位置上。不能在一秒钟内拿到手的武器,都等于没有武器。

阁下莫非就是传说中包里啥都有的蓝胖子?

为了形成这两个习惯,我们可以为几个日常的生活场景设计不同的「EDC 装载方案」,就像战机执行不同任务会挂载不同的武器一样。一个装载方案既包括要携带的物品和载具,也包括每件物品配置在何处。例如出门夜跑,我准备随身携带一罐辣椒喷雾,一个手机,一个水壶,一支战术手电,一个监测运动状况的手环或智能手表,一些备用的零钱。此时我会选择一个斜跨的小包作为载具,将水壶、手电、手机和零钱装在挎包里,并将辣椒喷雾握在手里,以防万一。这就是一个很基本的轻量化装载方案。在日间通勤时,我不会带辣椒喷雾,但需要携带笔记本电脑、雨伞和充电宝,那么载具就要选择背包,道具的配置也会相应调整,就是另外一个装载方案。

如果你觉得用脑子不够记,可以将这些装载方案写下来,贴在玄关附近,出门前检查一遍。这和我们在学生时代检查书包、以免忘带课本或作业,道理是一样的。

在挎包上正确配置武器的示例

同时,我们还应该刻意地练习取用装备,尤其是取用随身携带的武器,就像剑客要千百次地练习拔剑这个动作一样。这个练习可以与个人防卫(Self-Defense)的很多动作结合在一起训练。例如学了基本的滚翻、倒地受身和起身动作,我们可以练习「带包起身」;学了「预防阻止」,我们可以练习一边拉开距离、一边拔出武器进入战斗状态。有了这些练习,你的武器和装备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总之,出门就带,带而能取,取而能用,用而有效,这样才算是回归了 EDC 的本意。如果只是松松垮垮地塞进包里,带在身上,需要时在包里狂翻,那就还不能叫做 EDC,甚至也许只是拍照炫(zhuang)耀(bi)的样子。

废话不说,就到这里吧。


作者系国际马伽术联盟(IKMF)中国区教官,G3 级别,并持有武器格斗初级教练资质。

关联阅读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妙的数字生活 🍃

> 想申请成为少数派作者?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