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录在专栏《知识管理之术》中,其中有多篇「Obsidian 教程和方法论」欢迎大家前往阅读讨论。


近 10 年来我都在一直摸索,如何更好的利用工具进行「知识管理」,其中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也有过数次中断,不过好在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给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仅在「少数派」就以已发表了 59 篇文章近 20w 字,了解我的读者也发现近一年我都在使用 Obsidian 进行「知识管理」,今天继续跟大家聊聊「为什么推荐使用 Obsidian」。

首先,我的「知识管理」总结下来,经过了三个阶段。

阶段 1:以收集为目的的「知识管理」

在早期的知识管理主要以「收集」为目的,当时使用 Evernote 作为「笔记管理」工具,Evernote 是由 Stepan Pachikov 于2008年6月24日上线的一个网络服务1,2011年7月用户数量就达到1100万,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笔记管理」工具。

Evernote 的优势在10 年代尤其突出,用户可以免费使用几乎无限的空间,并且搭上了「云计算」的快车道,将你的笔记存储在云端,从此不怕文件丢失和甚至是电脑格式化(早期电脑病毒肆虐这确实是个问题),用户粘性极高,同时借由其强大的 API,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平台将内容导入到 Evernote 中集中管理,这在当时甚至是现在都是无可替代的优势。

这一时期「知识管理」对于我来说最大的的困难不再是「如何捕捉并记录内容」,甚至也不是「将内容从一个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而是:知识如何随着时间流失而不会发生「信息熵」的减少。

信息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人们常常说信息很多,或者信息较少,但却很难说清楚信息到底有多少。比如一本五十万字的中文书到底有多少信息量。直到1948年,香农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才解决了对信息的量化度量问题。信息熵这个词是C.E.Shannon(香农)从热力学中借用过来的。热力学中的热熵是表示分子状态混乱程度的物理量。香农用信息熵的概念来描述信源的不确定度。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放弃了「知识管理」,我也一样在这一时期陷入了所谓「收藏家谬论」:

收藏夹谬论
收藏夹谬论

图片来自:玩转 Obsidian | 打造知识循环利器 - 少数派

阶段 2:以整理为目的的「知识管理」

第一个阶段让我意识到「知识管理」如果只注重「收集」是无用的,如何让知识用起来,还得解决「管理」这件事,那么什么是管理呢?

在当时我认为,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分门别类整理,该留的留该删的删,同时有一种方便的方式能够在我需要的时候随手找到这些知识。当时知识管理主流的有两种思路:

  • 文件夹管理法
  • 标签管理法

文件夹管理法

在早期以 Evernote 为首的「知识管理」工具中,大多推荐采用「文件夹管理」笔记条目,这种方法就是将我们在物理世界管理笔记的方法原样照搬到软件中,即通过文件夹的层级关系组织和管理「笔记条目」,一个典型的文件夹管理方式如下: 

文件夹管理法
文件夹管理法

文件夹管理法的优缺点比较明显:

  • 优点:文件夹管理法很容易理解,也是非常符合人类直觉的方式,几乎没有学习成本。
  • 缺点:由于同一条笔记只能属于一个文件夹层级,这让我们在存储笔记的时候会遇到分类模糊的问题,同时当我们找笔记的时候也会比较模糊,这一切都不符合「管理」这件事的初衷。

标签管理法

区别于文件夹管理法,标签管理法具备了足够的灵活性,标签管理法认为笔记、笔记本之间不应该有明确的层次结构,笔记被设想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的虚拟矩阵,笔记和笔记之间通过「标签」进行关联。

标签管理法
标签管理法

图片来自: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 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Designing Discoverable Notes - Forte Labs

这样就打破了「文件夹管理法」的层级限制,同一个笔记可以标记不同的「标签」从而和其他笔记组成各种不同的关联,我们可以从一篇笔记找到同类的各种笔记,这样从一个笔记跳转到另一个笔记,从而启发我们的「灵感」。

对比一下「文件夹管理法」,标签管理法更加灵活,我们对笔记的存放不再是那么模糊,同时也有利于灵感的发现,所以我选择了使用「标签管理法」进行「知识管理」,同时我也删除了自己在第一阶段盲目收集的数千条笔记(事实证明删除了也不会影响什么),在收集和整理笔记的时候尽量做好「标签」关联。

这样使用下来,知识能够做到足够灵活,但也仅比第一阶段对知识内容的管理更加有序,一段时间下来仍然发现自己的「知识」利用率不高,仿佛知识存在那里之后就成为了一滩死水。

阶段3:以「知识循环」为目的的「知识管理」

当我意识到「阶段 2」的问题后打算做出改变,在这之前先要弄清楚一件事即: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弄清楚这个目的,我们对要做的事情也会毫无头绪。

我认为「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那么怎样才算掌握知识?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一种判断方法即「能否用自己的话描它」,当你能描述一段知识并且写下来甚至发表出来,代表你已经掌握了这段知识。

所以可以由此推导出「掌握知识=用自己的话描述=写出来」,我把它总结一下即:把「写作」当做知识管理的唯一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我把它称之为「知识循环」:

知识循环指的是以「写作」为唯一目的的「知识管理」方式,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历阅读/记录/整理和输出

既然明确了目的,那么做好「知识循环」就需要我们解决两个问题:

  • 问题 1:如何管理知识
  • 问题 2:如何输出知识

问题1:如何管理知识

我们发现无论使用「文件夹管理法」还是「标签管理法」都有缺点,时间久了这些「知识」都会成为「信息孤岛」,并且它们之间的联系也「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微弱」那么有没有一种优雅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于是我就看到了 Tiago Forte 在那篇著名的《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An Overview 》文章2中介绍的一个概念「笔记优先法则」:

即我们管理笔记不应该被标签或文件夹限制住(存放在哪里),更应该关注笔记内容本身。笔记应该具备「原子性」,每个原子有自己的特性,并可以随时组成更强大的元素或分子化合物。

「笔记优先法则」就是我想实现的效果,于是我顺着这个思路研究寻找工具,在先后使用了 Evernote(Again) 和 Notion 等笔记工具后,最终发现了以 Obsidian 和 Roam Research 为代表的的新一代「知识管理」工具。它们和 Evernote 以及 Notion 管理方式完全不同。

Obsidian 和 Zettelkasten 以及「笔记优先法则」

Evernote 基于堆栈概念,笔记/笔记本/栈,一层套着一层,而 Notion 基于 Block 概念,每一个笔记是一个 Block,可以无限嵌套非常类似 wiki 。这两种方式下笔记和笔记之间具备「层次感」,而 Obsidian 中除了传统的「层次感」,它还利用「双向链接」技术让笔记无处不在,换句话说你再也不用担心笔记放在哪里,这种概念有着很大的优势: 

图片来自:玩转 Obsidian | 打造知识循环利器 - 少数派

当然这一切的也是参考了卢曼的 Zettelkasten 概念,在卢曼的 Zettelkasten 「卡片盒笔记法」中,「索引」是它为每张卡片建立的「数字编号」,通过在卡片中不断插入相关联的「索引」,使得所有知识组成了一张网络,才会让卢曼能够有如此高效的产出。

图片来自:玩转 Obsidian | 打造知识循环利器 - 少数派

Zettelkasten 中「索引」的具体使用参考下图:

Zettelkasten 索引
Zettelkasten 索引

图片来自:Zettelkasten — How One German Scholar Was So Freakishly Productive

在 Obsidian 的任何一个笔记中我们都可以通过输入一段被[[]] 包裹的文字,引入一个新的笔记,此时这两个笔记就具备了「双向链接」的能力,如图:

双向链接
双向链接

上图中我们在一篇笔记中,通过输入[[黑客]],将「黑客」这篇笔记关联到当前笔记中,此时两个笔记就建立了「双向链接」。而「黑客」也是一篇独立的笔记,如图:

这种方式带来的好处是:我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双向链接」方式新建一篇笔记,而这两个笔记不存在「层级关系」,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再次引用笔记(通过双向链接),这样就形成了知识之间关联关系,在使用了一段 Obsidian 后我的「知识图谱」片段如图:

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

下面介绍一下我自己总结「双向链接」的特点。

特点 1:随意存放笔记,无需关心层级。

「双向链接」的第一大特点就是「无须关心笔记存放位置以及层级」。例如我们正在记录一篇关于「番茄炖牛腩」的美食笔记,其中有一个内容叫「小火慢炖」,我们又写了一篇「小火慢炖」的笔记,在 Evernote 等笔记中,这两篇笔记很可能都存放在「美食文件夹」下,或者都打上「美食」的标签方便以后查找,如图:

在 Obsidian 中我们通过「双向链接」技术,直接生成两篇笔记,并不需要考虑存储位置以及层级,如图:

而且在 Obsidian 中这两篇笔记也具备了关联关系,并不用担心查找问题,如图:

特点 2:笔记甚至可以没有内容,只需要「标题」占位即可

这个特别像我们使用「标签」,在常规笔记中通过给文章打上相同的「标签」我们就可以通过同一个「标签」找到一些列笔记,在 Obsidian 中我们同样可以使用「双向链接」达到「标签」同样的效果,不同的是,我们可以随时完善「双向链接」这个双向链接的笔记内容。

举个例子,前两天我看到了一个关于「多巴胺」的视频,其中讲到了一个方法叫「多巴胺排毒法」,我随手就在 Obsidian 的日记中记录了我的感受,注意此时「多巴胺排毒法」这篇笔记并没有被创建,随后我又在另一篇笔记「Podcast」中通过「双向链接」引入了「多巴胺排毒法」,这一切都非常自由,无需创建真正的笔记原文,如图:

当我有时间的时候,可以随时完善「多巴胺排毒法」的详细介绍,如图:

问题2:如何输出知识

输出知识这件事简单说就是不要刻意「为了写而写」,我们写内容一定是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找到灵感从而有感而发的写出内容,这里最应该杜绝的就是罗列笔记,将内容摘抄拼凑成文章,那样就失去了我们「掌握知识」的意义,一定要根据已有「素材」进行重新组织,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在 Evernote 和 Notion等笔记中,所有的「素材」都分门别类的存储在指定位置和层级,换句话说你只能从你知道的位置和层级找到知道的内容。而在 Obsidian 中却不同,它有两个利器,分别是「关系图谱」和「反向链接」。

「关系图谱」指的是在 Obsidian 中我们添加了越来越多的「双向链接」之后,所有的笔记就形成了一张「关系图谱」,如图:

关系图谱
关系图谱

「反向链接」指的是任意一篇笔记,我们都可以通过「反向链接」查看都有哪些笔记关联过它(通过「双向链接」),如图:

反向链接
反向链接

「关系图谱」和「反向链接」这两个功能在「输出知识」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在文章《玩转 Obsidian | 打造知识循环利器》中总结道:

所以多利用 Obsidian 组织笔记,多添加「双向链接」时间长了之后,一定会积累更多的内容,再利用「知识图谱」和「反向链接」做好知识输出,这是我在用了 Obsidian 之后最大的收获。

PS:关于使用 Obsidian 进行「知识输出」的更多「实战技巧」我在《玩转 Obsidian | 打造知识循环利器》中也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在重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从文章的下图位置读起: 

img-20210620181958@2x
img-20210620181958@2x

总结

文章通过回顾「知识管理」三个阶段,最终确定了以「知识循环」为目的的「知识管理」方式,并且介绍了 Obsidian 的三个功能帮助我们进行「知识管理」:

  • 双向链接:在 Obsidian 的任何一个笔记中通过输入一段被`[[]]` 包裹的文字,引入一个新的笔记,此时这两个笔记就具备了「双向链接」的能力,双向链接方便我们对「知识」进行任意组合。
  • 反向链接:在任意一篇笔记,我们都可以通过「反向链接」查看都有哪些笔记关联过它,不同于「双向链接」,这个功能更方便我们在「创意输出」时进行思维跳跃和关联。
  • 知识图谱:指的是在 Obsidian 中我们添加了越来越多的「双向链接」之后,所有的笔记就形成了一张网格,通过「网格」我们具备了一张「视觉性网格」,从更高的维度帮助我们进行思维跳跃和关联。

为了方便大家熟悉和使用 Obsidian ,最后再简单的介绍一下 Obsidian  的特点:

  • Obsidian 是一款支持 Zettelkasten 笔记法的笔记管理软件,它同时支持 Windows、Mac 和 Linux 三大平台。
  • Obsidian 支持 MarkDown 语法,入手也较为简单,可以快速编辑并格式化内容,具备一定的美观性。
  • Obsidian 通过「库文件夹」管理笔记,我们可以将「库文件夹」存储到任何网盘目录,这样就可以实现「跨平台」。
  • Obsidian 在是自由的并且是无负担的,即使程序不支持了内容还在我们的本地不会丢失。

Obsidian 这款工具非常值得推荐想要进行「知识管理」的人使用,除了本文介绍的部分概念,要想用好它还是有一些技巧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文章《玩转 Obsidian | 基础设置篇》,如图:

「知识管理」还有一个叫法「第二大脑」,意思是利用工具将「知识」管理起来,并能够像真正的大脑一样去思考和输出,使用工具只是第一步,如何做好知识管理还有很多技巧和方法,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持续分享。感谢大家阅读!


「玩转 Obsidian」系列会持续更新「如何使用 Obsidian 进行知识管理」,对此系列感兴趣可以在以下渠道找到相关文章:

玩转 Obsidian 系列目前包括文章:

可以在 TwitterTelegraminstagram 等渠道关注我,获取更多有意思的讯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vernote#cite_note-4 

即著名的「第二大脑」概念,对知识管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