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 Power+ 文章《重复和仪式的力量》中,我提到了一个小习惯:先吃早饭再刷牙。
我经常推荐身边的人调整这两件事情的顺序——先刷牙再吃饭,不仅食物里会混杂了牙膏的味道,吃完以后,往往懒得再刷一次,口腔剩余的残渣,让人一点都不舒服。反过来,先简单漱口后就进食,然后再刷牙,可能保证直到吃中饭前,口腔都是清新的感觉。
其实,自从 2016 年有了第一次补牙的经历后,让我对口腔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在那之前,我以为只要天天刷牙,就算保护好牙齿了。在深入地了解之后,我才发现,仅仅刷牙是不够的,而且,就算是刷牙,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保护好牙齿,就是保护好自己的未来,这是一个让你长期受益的事情,不然,等到真正字面意义上的「老掉牙」了,连进食都不方便。这篇文章,就不再过多地强调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了,我想着重分享一下近几年来,在口腔健康护理方面的一些心得,希望能让更多 Power+ 读者开始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
刷牙,到底在刷什么?
很多人可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刷牙到底是在刷什么?或者说,造成我们口腔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其实是防止蛀牙,这也是我们从小被教育的,毕竟从小就有洗脑广告「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但实际上,蛀牙并不是成年人最头痛的问题,根据 WTO 的公布的数据,近 100% 的成年人有蛀牙。不过,这里面大多数的蛀牙,其实是医学上所谓的「静止龋齿」,也就是说,只要保持基本的口腔护理,它们就不会继续蛀下去,所以不需要特别担心。
事实上,成年人真正需要关心的,主要是牙周病。它危害的范围主要是浅表的牙龈组织和深层的牙槽骨等组织。这些日积月累的伤害,轻则是炎症出血,发展到严重的程度之后,牙就脱落下来,没了。
其实,不管是蛀牙还是牙周病,它们的根本原因都是一致的:首先,是细菌和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生成了牙菌斑,牙菌斑又进一化钙化形成了牙石。附着的牙石,久而久之,引起了一系列口腔健康问题。
因此,刷牙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趁着牙菌斑还没变成牙石前,先刷掉附着在牙齿上的牙菌斑。
用电动牙刷和正确的刷牙方法
那么,什么样才是正确的姿势,能最大程度地刷掉牙菌斑?
牙菌斑分布在牙齿表面的各处地方,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牙齿和牙龈交接的缝隙。因此,这是一个最需要我们在刷牙时注意的地方。最主流的刷牙方法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巴氏刷牙法」,它有几个重点:
- 刷牙部位:每次刷 2–3 颗牙齿,不要幅度过大
- 门牙外侧、大牙内外侧:重点清洁牙龈沟,使刷毛与牙齿成 45 度角
- 门牙内测:牙刷竖直,由里向外刷动
- 大牙表面:牙刷垂直于表面刷动
- 刷牙时长:一般来说需要 2–3 分钟
可以用视频的方式查看巴氏刷牙法的具体运作,会更加直观一些。在巴氏刷牙法的基础上,还有人提出了改良式的巴氏刷牙法,最大的区别大于,以 45 度角刷牙龈沟后,最后有一个向下拂动的动作,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把牙菌斑刷出。
掌握了正确的刷牙姿势,下一个问题就是:该用什么样的牙刷?
近两年,随着各种互联网新品牌的崛起,电动牙刷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低,也越来越普及。在尝试入门电动牙刷时,许多人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到底选哪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动牙刷,其实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以飞利浦为代表的声波振动式,一种是以博朗为代表的旋转式。我个人用的是飞利浦的振动式电动牙刷,主要是最初在选购时,发现网上有人说旋转式电动牙刷对牙齿的磨损会更大一些,而且不利于清洁牙间隙。尽管国外有实验数据认为,旋转式的电动牙刷,对清洁牙菌斑的效果更好。
不过我觉得先不用太纠结这些,目前如果还在用手动牙刷的,想体验电动牙刷的话,可以先试试那些低价位的入门款,基本在 100–300 元之间,这些电动牙刷都是飞利浦的声波振动式的。
只要用过电动牙刷,你会发现相较于手动牙刷,它的优势主要是三方面:
- 更好的力度控制:自己用手动牙刷时,经常在不同时候,刷的力度是不一样的。早上迷迷糊糊的时候,刷着刷着,力气就越用越大,其实对牙龈并不好。而用了电动牙刷,基本上你不再需要自己花力气刷牙,而是掌握好刷牙的节奏,把电动牙刷摆放在不同的位置即可,力度比较均匀,不会像手动那样变化无常。
- 更容易清洁死角:电动牙刷因为自己本身会振动或旋转,只需要放在相应的位置,它就能在小范围内摩擦牙齿清洁。对于口腔内的许多死角来说,原来手动牙刷不方便清洁的,现在用电动牙刷都能清洁到。
- 刷牙的时间达标:其实,按美国牙科协会的推荐,手动牙刷也能很好地清洁牙齿,效果并不比电动牙刷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能够按照正确的刷牙方法,且时间刷足 2–3 分钟。这个时间门槛,如果用手动牙刷的话,很多人其实刷了一分钟左右就停止了。用了电动牙刷的好处,在于你不用考虑是不是刷够时间了,只要它还在运作,就表示刷牙时间还没有结束。而且有些电动牙刷还自带提醒功能,例如每隔 30 秒会有轻秒的提示音或特殊的振动感,这样子你可以把口腔每个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到时提醒了,再换下一个区域刷。
开始使用牙线(棒)
刷牙的核心目标,是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按照前文中介绍的巴氏刷牙法,你有没有发现还有一个地方漏了?没错,就是牙齿和牙齿之间的接触面,那里是用牙刷刷不到的地方。
这时候就需要用牙线或牙线棒,来清洁牙齿和牙齿之间的这个接触面。
如果你从来没用过牙线的话,我建议你从牙线棒开始试用起。
牙线棒的用法非常简单,用手拿住柄,把中间的线从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塞入即可。但是,刚开始用牙线棒的人,往往会犯一个很大的错误:把牙线棒当成牙签来使用。什么意思呢?就是把牙线棒塞入牙齿之间的缝隙后,把里面的食物残渣刮出来,就认为清洁完毕了。
实际上这样是不对的,回到我们刚才说的,无论是牙刷还是使用牙线(棒),最重要的核心目标,都是清洁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因此,牙线(棒)的关键用法,其实是塞入牙缝后,在左右相邻的两个牙齿接触面上反复刮蹭,清洁牙菌斑。
之所以对于老手来说,更推荐直接用牙线,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直接使用牙线的话,线的弧度可以更贴合牙齿表面,这样反复刮蹭的清洁面积更大。
而牙线棒的线,因为是被固定在手柄上的,呈直线的状态,不容易像牙线那样能贴合牙齿表面。因此在使用牙线棒时,最好是能沿不同的角度刮蹭牙齿表面,尽可能地覆盖到牙齿间接触面的各个角落。
不过,就我个人而方,我一直还是在使用牙线棒。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牙线棒随时随地可用。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我想在午饭后清洁一下牙齿,如果使用牙线的话,在公众场合会比较不优雅。而且,就算动作再熟练,使用牙线时,要清洁到较深的大牙缝隙,还是需要嘴张比较大,手伸比较里面,最后基本上手上都是口水 🌚。而如果使用牙线棒的话,只要动作稍熟练一些,因为有手柄在,可以比较方便地清洁到较深的大牙,也不需要弄得手上都是口水。
另一个大家经常听到的是「水牙线」,往往又被称为洁牙器。其实,水牙线相比起牙线/牙线棒,虽然名字里都带「牙线」两个字,但它还真替代不了牙线(棒)。
最常见的水牙线,其实可以简单理解成高压水枪,通过喷口向口腔内射入一股小水柱,来清洁牙齿缝隙。不过,这样的清洁力度,往往只能冲出食物残渣,而很难清洁牙菌斑。
因此,水牙线其实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和补充,但不能替代刷牙和牙线。我自己也有在使用水牙线,一般在睡前,会用水牙线再次清洁一遍口腔,当作是给牙龈的一次按摩。
每半年需要洗牙
每天好好刷牙,使用牙线,可以帮我们清洁牙菌斑。不过,日积月累下来,难免会有落网之鱼,还是会生成牙结石。这时候,就还是需要洗牙,一般来说,每 6–12 个月洗一次牙就可以。
其实洗牙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主要是个时间活。因此,我倒不推荐一定要去找特别好的医生来洗牙,一般特别好的医生都看不上这样的低端工作 🌚,有时候反而不如找个认真负责的口腔科萌新,洗得反而更仔细和认真。
另外,洗牙的价位幅动也特别大,从 100 元到 400 元都有,许多高端银行卡或者银联高端卡,还会赠送洗牙的权益。我的建议是,不用买太贵的,就像我前面说的,洗牙这件事情,既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也没有特别多的耗材费用,主要的成本还是人工时间的成本。许多贵一点的洁牙套餐,还附赠了口腔 X 光片等服务,如果你近一年已经做过口腔 X 光,而且也没有打算拔智齿的话,建议可以略去这项服务,避免不必要的辐射。
建议与总结
最后,把这些口腔护理的建议,再总结一下:
- 学习巴氏刷牙法,特别注意清洁牙龈沟;
- 使用电动牙刷,确保刷牙时间满 3 分钟;
- 每天早中晚刷 3 次牙,建议在进食后再刷牙;
- 每天最少使用一次牙线(棒)清洁牙齿之间的接触面,如果有条件,也应该在进食后就使用牙线(棒);
- 睡前可以用水牙线给自己的牙龈做个按摩,但它不能替代刷牙或牙线(棒);
- 不管你平时刷牙多么认真,每 6–12 个月,还是应该去洗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