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本文为作者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前序文章见:
在经历了手机形态发展历程中(被我强行划分好)的两个阶段——LK-1 和摩托罗拉构成的、围绕手机是如何通讯的草创阶段,以及摩托罗拉、诺基亚、黑莓、索尼爱立信等厂商共同构成的基于 J2me 应用生态与手机厂自家嵌入式系统的前智能机时代,我们终于来到了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阶段——以 Android、iOS 以及前期还有一口气的 WP 系统组成应用生态、以屏幕为主要的人机交互元件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围绕全面屏这个笔者认为对于「手机形态」影响较大的节点,又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手机开始突破 iPhone4 时代的尺寸限制,从 Phablet 切入塞入大屏以更好地实现内容消费、探索提高效率的可能,期间虽然在某段时期出现过各种各样奇怪的不同形态的手机,但各家最终似乎都开始模仿起了同期的 iPhone(鉴于后者的销量在使用大屏后取得了新高),并且产生了很多以轻薄作为差异化卖点的手机;第二个阶段,在早期围绕着如何提高屏占比提出了如刘海异形屏、双屏、弹出摄像元器件等诸多方案,并最终在三星 S10 问世后,厂商开始以屏幕素质为下一个时代的卖点,纷纷订购、定制三星屏并统一为「挖孔屏」延续至今。同时又伴随着华为多摄、谷歌计算摄影这另一条加强手机摄影的暗线(因笔者能力所限,这一条发展路线暂不做讨论),逐渐奠定了当今手机的形态。
随着「全面屏」这一用户感知明显的形态改变步入其生命后期,不再成为各个手机厂商竞争的重心,折叠屏作为屏幕生产技术进步与手机延续大屏 phablet 发展思路的产物,却受困于发烧友与礼品市场,数码社区的发烧友们在骚动,就一如功能机末期、前全面屏末期对当今的数码业界发出一声声质问——智能手机的发展真的停滞了吗?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我们将直接探讨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时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整个行业的发展规律。
对于大屏的早期追求
智能机时代手机形态的演变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曾经在 eo Personal communicator 上实践过的平板手机概念,仿佛也是手机界蛰伏的野兽,待到智能手机兴盛时终于等到他的时辰。
这场屏幕尺寸与手机尺寸的扩张起始于 2013 年的韩国。彼时,韩国的手机销售额从 2011 年开始飞速增长,在 2012 年达到占全球百分之 17 的增速高峰后趋于缓和,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趋于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而与当时认为同时携带一款小平板和一部小手机更加方便的西方市场不同,韩国人们对于在手机上玩游戏的较强需求呼吁着更大的手机屏幕1。
而在手机本身尺寸尚小、人们又尚未想到如何在一个小尺寸的手机上塞下一块更大的屏幕时,让手机本身的尺寸与手机屏幕的尺寸同步扩张,便成了当时韩国厂商们的选择。三星 Galaxy Note 系列那 5.3 英寸的大屏,在那个普遍遵守小屏黄金尺寸的机圈如同一声惊雷,这块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巨屏的手机,让平板手机这个类别在韩国占据了 41% 的份额,也让三星在韩国拿下了百分之六十的市场,可以说是巨大的成功。
之后凭借着亚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韩国的 5 英寸+大屏思路被证明在中国及中国台湾2、印度尼西亚、巴西与东欧市场同样适用,卖得很好,也逐渐奠定了三星安卓机皇的宝座。这股平板手机潮最终逐渐影响到顽固的西方市场,让他们放弃小屏日常通讯、平板用于娱乐的思路,跟进了大屏浪潮。自那以后智能手机就开始了它的尺寸扩张,以至于厂商一度产生过 7 英寸以上的巨屏手机。
但为了增大屏幕而同步增加手机尺寸这个思路,随着时代发展愈发显得捉襟见肘,无论是它那难以一手握住的 90mm 机身宽度,还是为了减小大屏对续航的影响加大电池而增加的重量,它们对于人体工学的忽视,也让市场用销量向业界证明了此路不通。
那将手机的机身比例从 4:3 变成 16:9,变得相对修长一些来扩屏的同时保证手感呢?这条路也很快走到了头。此时间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过去多年里,国产手机靠着国内市场的人口红利野蛮生长,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触及天花板,手机行业进入配置过剩时代,以及消费升级背景下中高端手机占比提高,消费者的换机频率大为减缓,手机出货量减少。2016 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最高峰 5.22 亿部,此后出货量连续两年下滑。
智能手机急需一个消费者感知明显的点来拉动低迷的手机销量,于是有人注意到了手机正面板上的额头、下巴、或实体或虚的按键——这些东西仍然在手机的前面板上占据着一定的面积。
一个全新概念的出现——全面屏。
营销概念、屏占比与技术方案——全面屏时代
注:以下内容可能会有一些争议,如果阅机量再多一些的话也许就能得出也许更接近客观的结论,各位看客有自己的想法的话,放进评论区有理有据交流就好,随意情绪输出容易伤了和气。
当我们提起全面屏的始祖时,我们通常想到的会是 2017 年发布的小米 MIX 1 代。雷军在那个发布会上发布了这款屏占比高达百分之九十一的手机,并首次提出了全面屏这个概念。但他当时只是说出了「前面板都是屏幕」这个模糊的描述,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业内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而如果要我在全面屏业已普及的今天给全面屏下一个定义,我认为全面屏指的是以提升屏占比为目的、硬件上缩窄边框的同时减小正面面板上元件所占面积,软件上依赖屏幕手势操作的全新手机形态。
这个崭新的手机形态并不可能仅依靠小米 MIX 一代的发布就能在一朝夕之间建立起来,就像融合了 PDA 全触屏形态的智能手机一样,智能手机在形态上的演变是业内长期在软硬件上不断探索、最终寻得相对成熟、可靠方案的漫长过程。而这个演变的开头,个人认为其实要追溯到 2011 年 11 月的一款「出师未捷即见刺」的悲情手机——诺基亚 N9。
这时候就有人要问了,可是诺基亚的这款机子屏占比也不高,在硬件上除了摄像头也在右下角、正面没有任何屏幕外的可交互按键以外,和 MIX 也没什么关系啊?的确,在硬件上不能说它与之后人们常常提及的全面屏有点关联吧,只能说他俩是毫不相关,真正让这个手机对之后的全面屏手机有启示意义的,是与这个正面无按键的手机相匹配的的软件——MeeGo。
在 MeeGo 系统里,随便点进一个应用,从左下右三边缘向内滑动就可以返回到主页面,而当再次从主页面打开同样的应用时,它又会从被你划过去的地方折返回来;如果你是从上向下划走的话,你就可以很方便地清掉这个应用的后台,而不是进入后台界面再进行操作;从下向上呼出悬停则可以呼出常用应用……咳咳,Android 9,咳咳。
当然,与当代安卓侧滑一律返回上一级不同,MeeGo 滑动返回主页面的逻辑更接近于 iOS 上底部上滑的手势提示条。如果你要从之后进入的界面返回上一级界面,则可以通过点击位于下端的返回按钮返回上一级,如果你需要从下方浮出的编辑框返回上一级,则可以点击统一位于界面顶部的取消。当然部分第三方 app 还是倔强地把本应放在底部的按钮放在了左上角,但就算这样也比苹果目前混乱的返回上一级手势强九倍甚至是十倍……
所以你会看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巴西的蝴蝶扇一下翅膀,未必会引发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但挪威的操作逻辑设计,却可以实实在在影响现代全面屏手势的存亡——2017 年 9 月 13 日,iPhone X 的发布将全面屏手势提上了各大厂商的日程,它用一根屏幕内的小横条替代了原先实体的 HOME 键,从底部上滑则返回主页面,底部上滑悬停进入多任务,底部横划可以在后台的不同应用间切换,而返回上一级则是延续了之前 iOS 的思路。
而后率先提出全面屏概念的小米在 2017 年 12 月份,在针对小米 MIX2 的 MIUI 9.5 更新中,拿出了一套在之后的安卓中被广泛应用的全面屏手势:它继承了曾经三大金刚中返回实体/虚拟按键的思路,双侧边向内滑动即返回到上一级,直到应用已经退到 Main Activity 时再次退出才返回桌面。当然这个侧滑的思路与当时 Material Design 中侧滑呼出 hamburger 侧边栏的手势起了冲突,但通过调整手势的响应面积与在程序设计中减少这种控件的使用,这个问题就不会再造成困扰。而底部的手势则类似于 iOS(虽然用了很长时间才把底部横划切换后台间的不同应用抄过来)。
相较于同时期 vivo、锤子上滑底部的三个区域来实现原先三大金刚键的功能以及之后原生安卓 9 的药丸、魅族的 mBack,这样的手势无疑能更好地让整块屏幕服务于内容显示,不让硬件压缩后挤出来的屏幕空间被浪费,同时又极度符合人体工学,让单手握持操作手机尽可能地舒适,再加上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当时 iOS 的部分思路,它在被国内定制系统借鉴、被谷歌拿走并融入安卓 10 后,成为了安卓端上全面屏手势的主流。也许在那个 MeeGo 被暴毙的 9 月,也许在那个 Palm 卖身惠普的 4 月,曾经设计这些手势的设计师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交互设计会在几年后被友商复活并魔改,影响从此以后人们与手机交互的方式。
当然,虽然在交互上业界很快趋于统一,但是在那个追逐更高屏占比,将手机外观排至高优先级,全面屏的概念尚未取得共识的时代,硬件上的解决方案却百花齐放。所以也许在一个数码爱好者眼里,2018、2019 这两年会是他心中手机创新感知最明显的两年。而要说起全面屏在硬件上的演变,有那么一款手机对于这个品类向全面屏新形态的发展至关重要。没错,他还是小米 MIX。
当然,这个时候会有人来反驳我。这,这不对吧(鸡汤),2014 年发布的夏普 AQUOS Crystal 和小米 MIX 在外观上相差不大,只是前者没有提出一个营销噱头且不属于夏普的高端系列不被重视而已。如果回顾说的话它才是创造出全面屏的先锋啊?的确,事实上这款手机也的确在一个偏小的机身里塞下了一块更大的屏幕,与当时的手机对比起来尤甚。
然而经过之前的内容想必各位也明白了——最新不一定代表最好,先到者未必就一定比后来者更优秀。AQUOS Crystal 并不是不够优秀,它首次应用了屏幕来作为发声单元,这样他们就成功地干掉了手机上的听筒,让听筒既不至于放到底部,也不会让顶部边框变高,破坏三个窄边的设计,后来我们可以在小米 MIX 的中框、华为 Mate 30 Pro 的屏幕上见到类似的设计;它非常勇敢地在正面加装了一块亚克力,通过光学折射来让顶部与左右三边显得极窄,尽可能地保持了正面的观感,就像之后同样利用光学折射的努比亚与 Apple Watch。
然而窄边全面屏成也亚克力、败也亚克力。就像 IBM Simon 之于摩托罗拉 a6188 一样,夏普落后于小米,根本原因在于集成度不够,而如果你拆开两部手机,就能更明显地发现这一点——首先,Crystal 内部的设计比较粗犷,主板夹电池或者是胶带纸粘一切等等层出不穷,这某种程度上受到其中低端定位与当时时代的影响,而小米 MIX 在电池上方集成大多数芯片是时代进步工艺进步的必然结果。其次我们都知道,小米 MIX 的第一代和夏普 AQUOS Crystal 都采用了 COG 技术,然而它俩的下巴却是天差地别,这某种程度上是二者对于底部的模块处理方式的差异,Crystal 在底部的尾插模块上集成了背面触控 IC、正面的距离传感器与前置摄像头等等,占据了比较大的体积,而小米 MIX 的尾插模块上则仅仅集成了麦克风及与信号相关的原件,且只占手机的右侧,左侧则只有一个定制的前置摄像头,并通过长电缆连接到位于电池上的主板,而 MIX 的距离传感器换成了超声波发生器,依旧位于顶部。工艺上的进步让手机无需光学折射也可以做出窄边,让手机可以尽可能地缩窄下巴,无需再往尾插板上集成原先额头上有的元件。
(视频为 JerryRigEverything 对于小米 MIX 的拆解)
(视频为江灵夏草对于夏普 AQUOS Crystal 的拆解)
的确,如果按照今天的全面屏手机的标准来看,无论是夏普水晶、亦或是相对更为先进的小米 MIX,二者三窄边宽下巴的外观设计并没有成为行业内纷纷仿效的对象,也许唯有对屏幕 r 角的切割与更长的屏幕比例更能让现在的全面屏受用。但是它所采用的工艺与对提高屏占比的重视却实实在在影响了从今往后的每一款手机。而这种工艺进步对手机外观改良的例子,我们之后还能见到很多次。
2017 年的 9 月 7 日,李楠在知乎上发布了文章《别争了好吗,三星 S8 才是『真・全面屏』》,如果你看到这个标题就直接将其定性为厂商互相抹黑,直接奔着评论区去的话,你会发现有很多人和你一样抱着相同的看法:S8 仍然保留了其额头与下巴3,虽然运用他擅长的曲面屏尽可能缩减了左右两边框,正面也取消了任何实体按键,但从外观上来看,真的无法与当时似乎一个手机上除了下巴外全是内容的小米 MIX 相比。而且文章中「设计真正主流」「等宽的前提下上下变窄,屏幕 R 角大到可以和机身 R 角融合」很难不让人怀疑有为尚在研发中的魅族 16 造势之嫌。
虽然 S8 外观上相对的保守,但为了这个外观,它在基础的工艺上取得的进步,也影响了自那以后的所有全面屏。这个对边框缩窄至关重要的工艺,其关键却是显示面板下一块显示芯片的位置。
众所周知,手机需要通过一款芯片来驱动屏幕面板的显示,而如何连接屏幕面板与芯片、将芯片放置在何处,就成了显示面板芯片封装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最传统的设备中,显示芯片使用柔性电缆与显示面板链接,称为 TAB 封装,而后各项异性导电胶取代了柔性的电缆,显示芯片的金凸块通过导电胶直接与玻璃基材上的引脚相接,并放置在 LCD 显示面板下的玻璃基材上,此即 COG 技术,意为酒杯上的薯片,额,玻璃上的芯片。
而 COF 则将显示用的 IC 芯片通过热压装,将 IC 上的金凸块与电路板上的软引线结合,装在了柔性电路板上,并通常使用导电胶导通芯片与柔性板,通过导电胶链接电路板与显示面板。借助柔性电路板可弯曲的特性,我们可以借此进一步缩窄显示面板到底部的距离,实现更小的下巴。
而就我已知的内容而言,三星成功制成了 COF 封装所需的相关设备,而小米 MIX2 在全面屏上首次采用了 COF 技术,在使用 LCD 屏幕的同时做到了更小的下巴。但 COF 工艺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陷,无论是这款技术本身固有的缺陷——例如柔性板易膨胀导致生产良率的下降、单层 COF 弯折可靠性的不足、易震动脱落的 IC——亦或者是设备资源的稀缺与 IC 和柔性板同时出货的销售方式,都使得 COF 技术一度让厂商高攀不起,宁愿采用传统的 COG 技术。
但就算厂商放弃对全面屏的极致追求,不对芯片封装做要求,LTPS LCD 屏制成一块相较高屏占比的全面屏的造价也相对较高。而此时曾经多年押注在 OLED 屏上的三星却因为 OLED 屏幕的诸多特性而成为了全面屏的宠儿——因为 OLED 的基材为塑料,这让它可以随意弯折,而第三个显示芯片封装技术——COP 也源自于这个特性,它有点类似 COG,芯片仍然位于背板基材上,但由于基材本身就可以弯折,直接后折便在缩减下巴宽度的同时完成了封装。
此外,在全面屏时代,无论是从小米 MIX 开始、为了追求视觉美观进行 R 角切割的,还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屏占比选择和苹果一样的异形全面屏、在顶部进行 U 型开槽以放置顶部元器件的,对屏幕的切割都是全面屏绕不过去的一环。而 OLED 的软屏则因为机械应力小、破损率低而逐渐获得厂商的青睐。此外由于 OLED 的自发光特性,从硬件层面上,它不会像 LCD 一样位于边框的侧光背光模组因为边框缩窄、到导光板的入射距离缩短导致 LCD 背光收到了影响,且因为没有背光、更加轻薄,在黑屏状态下屏幕与边框融合的更为彻底,一体性更强——无论是从成本、良率上考虑,还是从其对设计的帮助与独有的显示特性,都让 OLED 成为了高端而后至中端全面屏手机的选择。以至于即使你去网上看看数码圈的舆论,有一大批人会因为 LCD 相较更加护眼而高喊 LCD 永不为奴,但没有哪个厂家真的会听信他们的声音,毕竟上一个让大众投票做产品的厂商做出来后才发现他们真的是在用脚投票4。
但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虽然三星在基础工艺上取得了很多突破,自家努力研发的 OLED 也有着制造真正全面屏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但 8 代与 9 代的外观却仍然十分保守——虽然保留额头下巴也是做全面屏的一种方式吧——直到一部神秘的机型的出现。
屏厂的崛起——挖孔屏主导设计的确立与折叠屏的兴起
2018 年 12 月 10 日,三星发布了它的第一款挖孔机——三星 Galaxy A8s,三星对于挖孔屏的处理是,为了尽可能提升前置摄像头的画质,不让屏幕对前置摄像有任何影响,三星选择了挖穿 LCD 屏幕背光板与液晶显示面板,让前置摄像头直接位于屏幕盖板下。
但也正是因为三星打穿了液晶面板,在屏幕亮起时会有光漏进摄像头开孔里,为了防止它影响成像,三星在前置摄像周围加了一个橡胶圈,增加了开孔半径——这种为了做好前置摄像动用各种复杂工艺,不惜牺牲颜值的行为,我们在之后 Galaxy Fold3 上的屏下摄像上还能见到。
而在仅仅一周后,同样是 LCD 挖孔屏的华为 nova4 发布,与三星的技术不同,华为保留了液晶面板,但在镜头上没有保留 LCD 的相关元件、排线,以至于摄像头区域并不能触控,但却在外观上做的更加舒服,由于技术本身的问题,它在挖孔周围出现发黄的情况,原因我们之后会讲到。
但这个时候我就比较好奇了,在以往的手机中,往往是那些高价高端的机型会先发出新的手机形态,无论是新的全面屏形态,抑或是手机这个大类形态上的演变,均为如此,而这次挖孔屏的首发却与之相悖。且理论上来说,因为 LCD 屏基板选用的是玻璃,而且需要对 LCD 的背光层与液晶盒进行处理,业内的预测一度是 OLED 挖孔屏会比 LCD 先出。但是事实是,在 2018 年末推出的三款挖孔屏手机中,三者采用的均是 LCD 屏幕。而很有意思的是,为了解释这个看似不合常理的现象,在我深入搜索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
- 三星 A8s 采用的是国产的京东方 LCD 面板,发布会也在北京召开,且还请了张艺兴做品牌代言。
- 在三星的全球官网中,在关于 Infinity-O 的介绍中并没有 A8s 的存在,也无法在除中国以外的官网搜到,之后我的查询也证明这是中国特供手机,直到 2019 年 1 月 25 日才以 A9 Pro 的名称在韩国进行销售。
- 第三个,华为在那个时间段在 LCD 屏幕上采用的盲孔技术因其只挖基板的设计有着技术缺陷,易产生屏幕层间缝隙导致 LCD 液晶层被氧化,使挖孔周围的屏幕发黄,部分用户在使用时也产生了该问题。而采用通孔设计的三星 A8s 则规避了该问题,这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华为 nova4、荣耀 V20 某种程度上是在抢发挖孔屏技术。
因此,这次挖孔屏新形态在国内市场中端机上的中门对狙,与其说是厂商对中端机的重视,不如说是三星在向高端机型上、向全球推广新形态前,在中国这个各家从异形到电动升降,从机械结构到双屏都在尽力在屏占比单赛道上内卷,消费者也对屏占比极其敏感的市场上的一次试水与通过迎合这个市场企图在中国提升份额的努力,而华为则是对三星新出的迎合中国市场的机型的一次狙击——从之后一年里的旗舰机仍然采用了水滴与刘海,中端机很快又从挖孔屏回退就可以看出来
成本的限制与对中端高端的区分,让他们在中端机上没有使用 OLED 屏幕,而三星与华为的各怀鬼胎又让他们在这个时间点上让自家的中端机成为了全面屏新形态的早鸟。但从之前的一系列案例可以看得出来,最早呈现出特定形态的手机并不一定具有影响整个业界,改变一众手机形态的能量。尽管 LCD 屏上的挖孔技术会在之后的中低端机上广泛应用,但是如果要说真正改变自那以后旗舰机全面屏形态的,还得是 2019 年年初,那款先于 10 代的一代神机。
2019 年 2 月 20 日,三星在当年的 Galaxy Unpacked 上发布了三星 S10,利用 OLED 的塑料基材的可弯曲特性,他们让两边弯曲,做的尽可能窄,利用 OLED 塑料基材的易切割,他们通过投入研发新的激光切割机在 OLED 上进行了精确的通孔切割,进而让摄像头从后面的主板处一路贯穿至前面的玻璃盖板——为了视觉上的美观,他们还在摄像头与玻璃基板之间增加了一层黑色油墨层,增加了摄像头与周围屏幕的一体性。而传感器则被很好地隐藏在屏幕下面、前置摄像旁边的地方。通过如此的设计,他们离在正面获得一块完整的屏幕面板,只有一两点之遥。
于是你会看到,自 2019 年年末以后,国内的厂商们开始逐渐降低屏占比在旗舰机上的比重,各家的旗舰机不约而同地采用了 OLED 挖孔屏的设计,开始向手机的其他方面,比如摄像系统,比如更高的刷新率与更好的屏幕色准、比如更好的触感体验倾斜。一个距离我们时间最近的、在外观上百花齐放的时代最终落幕,业界开始在高端机上普遍采用 OLED 挖孔屏方案,并且在更低的价位上让 LCD 挖孔屏取代类似 iPhone 的屏幕挖槽屏,随着 OLED 定制屏幕方案成本的下降逐步将 OLED 挖孔屏普及到低价位。
在挖孔屏牢牢地掌控了高端旗舰机的手机形态后,虽然还有某些手机企图通过继续改善相关的工艺,继续提高屏占比以追求极致的视觉体验,例如中兴的中端 Axon20/30、小米 MIX4 与 Galaxy Fold3,但迄今为止它们的技术远未达到成熟,拍照或者显示效果总有一个需要牺牲,而市场对全面屏的热情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前三款销量平平,后者重心也根本不在屏下上。目前相对来说最滋润的屏下手机——中兴的红魔系列,其主要卖点也并非屏下或者是挖孔,而是综合了机身设计、性能释放等多种差异化因素的产物。
于是,一个便携电话向全面屏手机的发展脉络就这样横展开来,蜂窝技术让用户可以更方便地互相交流通信,稳定易开发的应用生态让手机除了出厂应用外,还有第三方提供的无限可能,智能手机的重新思考让这些可能的发展更加良性,且充分改善了我们与这些功能的交互,而全面屏则通过技术改进让正面全是屏幕这一主要的人机交互元件,其忠实地呈现内容,几乎再无芜杂。这,就是手机如何变成我们今天我们手里所熟知的模样。
随着挖孔屏幕因其最早探索挖孔屏形态,具有成熟生产线而成本较低,且有着相对较好的屏幕素质,三星屏幕在市场上风光无两,三星手机也在漫长的积累中成为了安卓机皇,虽然国产替代厂商——小米于小米 10 Ultra 上扶持的华星光电与华为自在高端机上采用 OLED 就饱受争议地混用京东方,在 20 年代后蠢蠢欲动,并在两三年后终于大放异彩,在 PWM 调光的刷新频率上取得了无可争议的优势,屏幕显示素质也达到了业内先进水平。但同期的三星在大量优势积累下,开始继续延续其之前成功的路径——大屏化,企图将更大的屏幕压缩进更小的机身,在屏幕作为手机主要交互器件、三星屏厂这一垂直的制造领域大放异彩获得极大话语权,以及延续之前的思路的基础上,一个展示当时三星技术集大成的概念产品——Galaxy Fold,于 2019 年面世。
即使折叠屏已经属于极其高精尖的领域,一般手机厂商此时在这个领域上的技术积累可能还较为薄弱,但就像功能机时代、智能机初期、全面屏前期一样,仍然有不同手机厂商对于同一形态的手机给出不同的技术路径技术方案,以三星为首的内折方案与以屏厂出身却自制手机的柔宇、与京东方关系密切的华为为代表的外折方案展开了竞争,其结果以华为也逐步开始采用内折方案、国内众多手机入局折叠屏都采用内折方案与柔宇的倒闭为终。
尽管在本文修改发布的不久前,华为刚刚将自己结合内折与外折双方案的华为 Mate XT 端上这个市场,让笔者怀疑似乎具体的形态之争还远没有到彻底尘埃落定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笔者想杀回来去问诸君一个问题:
你相信未来手机的形态会是折叠屏吗?
制造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导设计
在我们相对粗略地回顾了一下手机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样的规律:手机的形态在演变的过程中总体是不断进步的,即使抛却我们对于未来一定进步的信念,即使我们不去思考这些科技厂商如此致力于技术,究竟是纯粹为了刺激用户对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提高利润,还是真的有人真心致力于探索人类未来民用科技的方向。从手机发展至今的历程也可以看出——从苏联 ЛК 仅仅是把带有拨号轮的电话变得便于携带,到 dyna-TAC 做出采用了蜂窝技术、可以按下的实体按键键盘的大哥大,从 a6188、a6288 强行粘连手机功能的性能孱弱的 PDA,到用极简交互获得电脑端内容体验的 iPhone,从在硬件上提高集成度、运用工艺将三边做的极窄的 MIX,到奠定了高端旗舰机一般形态的先于 10 代的 10 代 Galaxy S……
手机形态演变的背后,是对人们在一个手持设备能不能做好通讯功能、能装进多少功能、能装进多强功能、能不能完全服务于功能的思考。
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我们在这段历史中的很多时间里都在抱怨手机产品的同质化,2004 年的功能机时代有人在抱怨消费级电子产品的同质化5,2012 年的智能手机推广的早期有人在吐槽 3C 产品的同质化6,2016 年当非全面屏时代的智能手机趋于成熟时有人批判阻碍智能手机发展的同质化7,而在 2021 年挖孔全面屏遍地走的时代,还有人在讨论数码产品的同质化。
如果诸君相信未来是一定进步的,鉴于我们已经走出了太多产品同质化创新由突变式变为渐进式的时代了,那相信这样的焦虑就真的是给鸭子做枪决赦免——Duck 不必了。但是对未来必定进步的信念,不能建立在「之前已经发生过所以之后就一定发生」这样的迷信上,我们心有信仰,把解决方案寄托给未来人们,并不能解决我们目前所遇到的问题。而如果我们有主观意识想要再次制造一款革命性的颠覆性的产品时,你就会发现你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也许我们可以借鉴之前每一个阶段的成功经验,重新考虑他们当时是基于什么思考,基于现实有怎样的需求去进行突发式的创新的,但对不起,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往往是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不到这些——摩托罗拉曾经依靠蜂窝网络技术奠定了手机的通讯标准,让苏联的实验品 ЛК 甚至都无法被冠以手机之名;但技术见长的摩托罗拉 a6188、a6288 却没能因为纯粹技术方面的优势让手机跨入一个新时代,反倒让擅长从概念本身思考,致力于软件与设计的后来的新生的性能更强的 iPhone 占了上风;注重新 ID 设计的夏普不惜牺牲厚度,在正面加装一块亚克力板来实现惊艳的正面观感,却因为工艺的落后与技术上的不足败给了 MIX 及其以后的一众全面屏。
工艺与技术、性能、设计、软件交互,影响这款手机在商业上是否成功、在手机业内是否革命的因素太多了,以至于整个手机圈子乱成了住在三星堆的小华为果腹买的小米粥。
那目前被各大厂商抱以最大希望的折叠屏,会是未来手机、未来的移动终端的终极形态吗?
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款催生于工艺与新技术的新形态,他目前的主要市场仍然是,额,礼品市场8。
在这一市场上,堆叠多少技术并不一定就能帮某家厂商在这个市场上取得决定性的优势——比如华为的三折就非常整蛊的因为其三折形态有一波三折之意,其销量就受到了一定影响——而它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尚不可料。而在折叠屏虽然各家争着出,但技术上的改进不代表未来方向的确定的情况下,在一众直板全面屏有着几乎相同的正脸,而背面的设计却在为了摄像头的内部堆叠不断做着妥协的情况下,在非顶级的、一般人可以消费得起的手机上没有出现一个对于痛点的创新,一个爆点性的新技术的情况下,我们作为一般的消费者,却不免开始迷茫——智能手机的发展,趋于停滞了吗?
为了求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稍微长长脑子,进入到一片没有多少配图的文字荒原,在这片荒原中思考两个问题:
- 什么样的创新是可以被我们明确感知的?如果我们无法感知,那是否意味着创新并不存在?
- 为什么智能手机在后期总是会趋于同质化?而在手机形态的发展历史上,改变手机形态的设计是如何取得主导,影响整个市场的?换言之,手机作为一个工业制造品,其创新的机制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好解答,不需要太多查找,就会有众多自媒体博主向你科普什么是突变式的创新,什么又是渐进性的创新,突变性的创新有多难得,而其又是多么依赖大量渐进式的创新而发生。随着我们这个时代突变式的创新整体减少,基础理论已经较难取得突破,求新求变的思想又在全球有着市场,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探索也很多,不需要我这样的旁门左道三脚猫来横插一脚论述。
而第二个问题,在我们三篇形态发展史下来,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行业似乎总是会进入漫长的不会引起形态大改的阶段,总是会让我们产生同质化的焦虑,而在这个阶段中,渐进性的创新却没有停滞,虽然有人称之为内卷,但是其成果又在很多的方面着着实实改善着用户使用体验,似乎我们总是会进入缓慢的渐进式创新阶段,直到下一次突变式创新在不知道哪一处出现——我想,如果把我们的视野从一部小小的手机上拓展到整个科学界的话,似乎已经有理论上的先驱者——范式——去尝试描述这一现象。
范式,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 · 塞缪尔 · 库恩于 1962 年在他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首次提出,范式的定义为科学共同体内公认的科学成就,它让科学共同体中的人们得以停止对于某些基本问题的争论,在基础的概念定义上形成共识。而正是因为范式最终得以确立,相应的学科共同体对于研究者提供了保障其研究的基本承诺,并将这些确定的内容植入教学中,进而让人们得以开展对于某些具体问题的有效研究,故范式在一个学科内的成立与受范式允许下更深奥研究的进行标志着一个科学的最终成熟。
毕竟「真理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出现」,而那些没有形成一个范式的学科,比如人工智能与人文学科,在他眼里则并非成熟,和如今许多成熟学科的早期一样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但是已经形成的范式本身并不是完美的,实际上由于个人与历史的限制,其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随意的因素,而随着具体研究的进行,我们有可能会触及到范式的局限,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些由现在的范式无法解释或者解释起来极度复杂的内容,于是新思想在旧的范式中迸出一条裂痕,乃至旧的科学共同体无法再压制,学科因而进入了反常时期,有可能是坚信旧范式的人被说服,但更多情况下是旧的死去,新人带着新思想取而代之,随后新的科学共同体抛弃旧理论,赞同相悖的新理论,学科所探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标准与方式也随之转移,之前的理论与事实被重新评价,进而构建起一套新的范式,而这个过程就被称为范式革命。
此范式革命即为作者所称:理论物理学进步的过程。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演变为例,并且在序言中暗示虽然他本人没进行研究,但这个概念可以扩展至生物科学,但这个概念很快就超出了原本他的精力所允许他研究到的范围,并且成为了人类知识状态的某种共同特征。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应用于知识界的范式概念,直接生搬硬套到人类的一切生产生活领域呢,并直接应用进手机制造这一方面,解答之前的所有疑问呢?
行,但也不行,如果盲目采用范式这一概念,我们将忽视在制造业中诸如标准联盟、诸如各部门形成的复杂网络、诸如个体生产者和机器制造业的差异的一系列特殊现象;而一个具有相对共同一致的意识的共同体在,各自为战的商业中也并不一定能找到完美的对应;手机作为一个相对复杂的技术系统,由核心技术基础与不同制造商独立开发的组件技术组成,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核心技术基础在我们之前所说的历程中一般相对稳定,而我们所说的「智能手机的创新」,更多是这个模块化的系统内各个组件的创新与组件之间的组合创新,进而使得整个手机创新。
所以如果我们要探讨手机形态的进步,就不应该只着眼于单个技术的「范式」改变至于革命,我们应该去聚焦于制造业本身去探索制造业自己的规律,而很巧的是,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成书的几十年后,有一位先生对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90 年代的诸多产业进行了大量观察,并且得出了制造业自己的规律——主导设计。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Ultersback 基于其对传统打字机、电动打字机、个人计算机、汽车、电视显像管、电力照明、自然切冰至机制冰、照相摄影技术等一系列行业内的技术沿革,逐渐发现了根本创新与渐进创新在制造业内起作用的规律:行业会在一定时间的根本创新激增后逐渐让产品形态趋于稳定,并且开始漫长的渐进式创新,直至外来者依赖新的根本性创新,发展出上升并超越原有的产品,并再次陷入新的诸如以上所述的循环。
这一概念是经济管理学内的概念,因而在不同作者的不同著作中,在不同的讨论环境下因为有不同的侧重——比如侧重于标准联盟的作用——被不同的学者提出过不同的定义,这里为了讨论方便,我们采用原著中对于主导设计这一概念的定义:在一次根本创新以后,将早期所有不同形式创新的成分原型组合,在得到市场反馈与数据后进行综合,使得最终的产品满足绝大多数用户需求,包含大多数早期创新,此后长期处于稳定的渐进式创新的状态,这种状态即主导设计,直至外来者引入下一个根本创新。
这时我们再回顾上述文章,会发现每一次手机形态发生较大演变的时期,其最终稳定的形态并不一定(并非必要)在技术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技术上重新开模使得他在早期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因而那些在形态上改变的尝试往往发生于高端手机——比如摩托罗拉的第一部手机就较为昂贵来摊平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iPhone 较为昂贵来摊平从玻璃到触控层的一系列成本,三星 S10 采用的成熟 OLED 挖孔方案也在之后才得以普及,但随着这类产品得到较为积极的市场反响,具有这种形态的产品在市场内逐渐增多,技术也逐步完善,直到其并不再成为主要的竞争点,开始进入漫长且缓慢的渐进创新之中。
而手机趋于同质化,恰恰是手机在激烈的形态变更中确定了稳定且成熟的主导设计,在市场上同样形态上的手机取得了绝对的主导,而并不一定是采用了某一厂商的手机,或者某一个厂商的屏幕在市场上取得主导——毕竟引入全面屏的案例来看,无论是三星屏、华星光电、京东方、维信诺、LG 还是其他任何一家的产品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其制造的产品,应各个手机厂商的需求,都无一例外是 OLED 挖孔屏。
在这一领域上创新放缓而又难以迅速的找到下一个创新点,得到市场的积极反馈并且成为下一个时代的主导设计的体现——在市场中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主导设计,对于诸手机厂商极为重要。
因为在本篇手机形态简史论述不到的地方,有一众厂商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取得了优势,但最终在主导设计变更的关键阶段没能跟上日新月异的业界,做好足够的技术积累,以至于其份额缩小、乃至最终关闭,也许就我个人比较熟悉的几个厂商来说,无论是倒在坚果 R1(死在新形态更迭与错误的希望以 TNT 推进移动办公的营销策略)前的锤子,还是在 19 年与小米竞争时不落下风、但却缺少了影像技术积累的魅族,以及其他诸多厂商——安卓机时代的 Nokia、一度机皇的 HTC、概念机辈出但却没有办法在市场中取得地位的 LG……都可以算在此列。
小结
那么再回到这个问题,纵观手机形态的发展简史后,智能手机的发展是否真的停滞了?如果没有停滞,那下一个时代的转机会是什么?
抱歉,即使总结了如此多的内容,我仍然无法得出一个极为确切的结论,主导设计概念本身纷繁复杂,且也是一个后来人回顾制造业史得出的结论,能不能在面向未来时直接套用概念,从而树立起对于未来的绝对信心;制造业目前的尖端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在正面的屏与背面的摄像已经卷到一个临界点时未来的创新点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作为一个旁观的消费者,一个对于新理论浅尝辄止的一般的学生,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静静观望着事态发展,等待行业又陷入新的缓慢的创新周期后能否内生或者外来一个破局者,颠覆手机形态,并且彻底改变下一个时代我们使用这款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方式乃至诸多体验——他也许是折叠屏这一延续老思路的产物,也许是各家积极引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又或者一个更敢创新的小厂正在世界的某处试验着自己的方案,等待某一天不再蛰伏,而是一跃而出,颠覆业界。
又或者什么都不会发生,规律失灵了。性能的提升就只能用在个别吃性能的复杂应用,比如游戏上。
但作为一个技术上的乐观主义者,我仍然对未来心怀期待,充满希望,希望这个规律能够应用于未来,人文社科上的解释能够济世惠民,等待着科学与技术发展到下一个改变世界的瞬间,产生一个新的范式,一个新的主导设计,一个让人类迈入新的阶段的——
One More Thing.
参考文献:
- Wikipedia(仅英文版)——Phablet9
- Tim Bajarin——Weighing the Phablet's Potential
- Natasha Lomas——Phablets Are The New Normal
- 光棱镜在「手机屏幕做到多大是极限?」下的回答
- 所有用户在知乎「平板手机 (Phablet) 在韩国移动设备的占有率高达 41%,全球范围内只有 7%,为何韩国人特别喜欢平板手机?」下的回答
- Liz Gannes——South Koreans Love Phablets, and Spend Lots on Mobile Games
- Daniel P.——South Korea is the land of the phablet: first connected devices market to reach saturation
- Flurry——The South Korea Report: Device and App Trends in The First Saturated Device Market, By: Mary Ellen Gordon, PhD
- 中商情报网——2019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回顾及 2020 年趋势预测:5G 商用加速利好手机市场10
- Marko Mattila——iPhone X and Gestures Invented by Apple?
- LaughTale 的知乎专栏——全面屏手势的思考
- The Verge——What the iPhone X borrowed from the Palm Pre
- @听潮阁日记——曾经 70 元的机皇,没想到家贼难防【诺基亚 N9 & MeeGo - 2021】BV1Gb4y1B7KZ
- @冷饭说——「冷饭」诺基亚 N9/ 刚出生就被抛弃的先驱 BV1NU4y1L767
- 老麦在少数派的文章——入手 iPhone X 之前,说说手势操作那些事儿
- 少数派编辑部——和爆料一样:全面屏、Face ID、近万元的 iPhone X……3 分钟带你看完苹果发布会
- news.mydrivers.com——MIUI9 全新功能上线:全面屏更爽了
- 大米评测官方——【体验】最好用的安卓全面屏手势?MIUI9 全面屏手势体验分享
- Android 派小队在少数派的文章——Android 9.0 正式版「悄然」发布,不是「亲儿子」也能很快用上新系统
- Android 派小队在少数派的文章——Android 10 里有哪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好功能?
- Android 派小队在少数派的文章——主页真的那么重要吗?Android P 手势操作正在让它「退居二线」
- 声音记忆的 Gou 鞭的知乎专栏——叫好不叫座的无边框手机 努比亚到底为哪般
- 圈里人 lowe——为什么只有努比亚做到了屏幕无边框?苹果三星华为却都「望尘莫及」?
- 通信产业报——爆发前夜,全面屏还有五道坎_本报记者__康嘉林
- 雷军的知乎专栏——全面屏的前世今生
- YouTube 博主 MKBHD——Sharp AQUOS Crystal-Bezeless Smartphone
- YouTube 博主 JerryRigEverything——Mi Mix Teardoen- Piezoelectric Speaker Test-Screen Replacement
- @江灵夏草——全世界第一台无边框「全面屏」手机拆解,超多细节「液晶之父」的惊世作品 BV1K7411T7vc
- 李楠的知乎专栏——别争了好吗,三星 S8 才是『真・全面屏』
- 李四维 张笛——全面屏手机技术与趋势分析
- 极客修:手机全面屏工艺及进化史!COG、COF 和 COP 封装技术有何区别?
- 电子产品世界——液晶面板驱动 IC 引起的故障11
- 搜狐 电子工程专辑——COG 与 COF 封装技术解析
- 百度百家号 神州州长——技术前沿:显示驱动芯片封装——从凸块制造到 COG COF12
- 华强电子网——全面屏手机「盛世」:该如何解决屏幕缩减的问题?13
- 智东西:Fourteen——产业链深度报告:揭开全面屏手机的所有秘密【附下载】| 智东西内参14
- @大米评测——【大米评测】LCD 永不为奴?为什么旗舰机现在都用 OLED 屏幕 BV1kv411e7Nh
- 个人图书馆:天童老僧——「挖孔屏」如何?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知乎专栏:Zealer ——「科普」挖孔屏的两种挖孔模式
- 知乎专栏:WhyLab——迈向「全面屏」时代:挖孔全面屏
- 太平洋电脑网——全面屏新形态「挖孔屏」技术解读15
- Techweb——三星 Galaxy A8s 发布:首发黑瞳全视屏 12 月 21 日预售16
- 匿名用户在知乎问题「如何看待雷军暗示挖孔屏技术现已成熟?」下的回答17
- 知乎专栏:柏铭 007——市场表现不佳,三星与中国手机争夺性价比手机市场
- 21 世纪商业评论:陈晓平——三星强势归来18
- Samsung 全球——What is Infinity-O Display?
- 百度百家号:智跨科技——为了控制手机制造成本,三星新机 A8S 将采用国内京东方的面板
- Wikipedia(仅英文版)——Samsung Galaxy A8s
- Justia Patents——Laser dicing device, method of laser beam modulation, and method of dicing a substrate19
- Samsung Display——Samsung Develops Tiny, Laser-cut Hole in Display Through which Pictures are taken in Galaxy Note10, 10+
- @Leon 糊糊糊糊糊——【英语中字】三星 Galaxy S10 / Galaxy Fold 全球发布会 60P UNPACKED 2019 S10e/S10+/Buds/Fit BV1yb411b7tF
- @微机分 WekiHome——【享拆】三星 S10+ 拆解:楼艺谋导演新作《活着 2019》BV1Zb411e7wm
- YouTube 博主 JerryRigEverything——Galaxy S10 Teardown-Does Ultrasonic Measure Up?
- @iFixit 中文翻译站——[iFixit 拆解] 三星 Galaxy S10+ 拆解 BV18b411q7Zo
- 知乎专栏:卡老板 Camille——浅析手机行业同质化竞争中的差异化突破
- 消费类数码产品同质化现象的成因探究_高峰
- 3C 产品同质化时代的工业设计对策_陈姝颖
- 浅析产品同质化的危害及应对策略_周霞
- 黄鑫——折叠屏手机为啥火了
- 托马斯 · 塞缪尔 ·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 @一十八度灰——【好书推荐】科学革命的结构 BV1Ee411s7eh
- 主导设计_市场进入壁垒理论新范式_吴定玉
- 复杂技术系统的主导设计形成机制研究_李冬梅(山东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 徐何军,高建,周晓妮——不连续创新的概念与起源
- MBA 智库百科——网络效应
- MBA 智库百科——技术柔性
- 马岳红 袁健红——主导设计文献综述
- Jame M.Ulterback《把握创新》
扩展阅读20: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 eo personal communicator 的研发历程
IBM 的负责 Simon 的电路设计的前员工讲述 Simon 的研发历程。我没能全部听完,而且如果要写进去的话内容含量就太大了
这篇文章中对于 LCD 用 COF 的出货下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 OLED 在制造全面屏上的主流
- 百度百家号:数码科技风向标——虽生犹死的全面屏手机
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国内的全面屏概念与国外外媒的无边框、全屏幕等名称区别,感觉挺有意思的,感觉可以和平板手机那里「欧美人最初喜欢带一个小平板和一个手机」那里融一块,探讨中国乃至东亚市场与欧美市场的一些概念啊想法上的区别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