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栏目

很多读者都会好奇少数派的编辑们到底平时都「买了啥」。我们希望通过「编辑部的新玩意」介绍编辑部成员们最近在用的新奇产品,让他们自己来谈谈这些新玩意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

内容声明:《新玩意》栏目如含有商务内容,将会在对应条目标注「广告」;来源为「厂商送测」的产品并无内容干涉。


@Tp:PSV 2000

  • 入手渠道:女友赠送
  • 参考价格:¥750

与 PSV 的第一次认识还是在 2011 年,那时的它还叫 NGP(Next Generation Portable)。在《掌机王 SP》附赠的光盘里,我第一次看到了 PSV 的发布会,发布会上《神秘海域》堪比主机游戏的画面、「堆料」似的硬件,还有索尼一贯精致的造型设计都给彼时年幼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对 PSV 的执念便埋进了内心深处。

然而,就像 PSV 在掌机大战中被 3DS 打败的现实,3DS 还是凭借各种独占游戏和「裸眼 3D」的噱头吸引了我,让我成为了一名忠实的任天堂拥趸。直到这两年,伴随着各路大神对 PSV 的持续开发,让它又回到了我的视线。前两年,PSV 的价格一度被炒到上千,直到最近才有所回落。于是,借着 520 的机会,女友送了我一台 PSV 2000 作为礼物,了却了童年的执念。

我之所以选择 PSV 2000 而非许多人口中「更完美」的 PSV 1000,是因为虽然 PSV 1000 的摇杆不容易漂移,但 OLED 屏幕容易出现老化问题,而 PSV 2000 的 LCD 屏幕问题则相对较轻。更何况,拆机换摇杆可比换屏幕简单,权衡利弊之下,还是选择了 PSV 2000。

上手之后,PSV 给我的感觉就是「精致」。虽然是有着十多年历史的设备,但它的设计即便放到今天来看依然令人惊艳。圆润、轻薄是它在第一秒就给我带来的惊喜。即便在这期间我看过了性能更好、设计更有「未来感」的设备,PSV 的设计依然在我心中有一席之地。

PSV 上搭载了两枚摄像头,上周末在参加广州核聚变时,我也带着它去拍了些照片。画质上只能说很有「年代感」,游戏机嘛,要什么自行车。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PSV 之所以「暴死」是因为游戏阵容不够丰富。但其实 PSV 上的《神秘海域》《勇者斗恶龙 创世小玩家》《重力眩晕》等游戏都足够玩上好一阵子。特别是 PSV 拥有足够轻的重量和能够塞进口袋的大小,非常适合带出门游玩。在入手 PSV 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一度沉迷于在《勇者斗恶龙 创世小玩家》里建设自己的虚拟城邦。

在我看来,PSV 更像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产物。在那个智能手机逐渐崛起的年代,PSV 上拍照、听歌、视频等等功能已然失去了竞争力。再加上诸如《神秘海域》《使命召唤》等大 IP 在 PSV 上的作品表现令玩家不够满意,以至于 PSV 一度被冠上「暴死 V」的称号。近些年,许多民间开发者出于对 PSV 的热爱,为 PSV 制作了不少移植游戏,甚至还有 B 站客户端,让 PSV 在停产的当下还能持续焕发生机。

如果要说在 2024 年入手 PSV 值不值,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然而,并非每件事情都可以简单地用「值不值」来判断,对于所热爱的东西,又何必在意所谓「性价比」。

至少对我而言,PSV 是一台迟到了十余年的礼物。女友送给了现在的我,而我,把它送给了那个在显像管电视前,眼中满是期望的自己。

哦对了,我依然觉得任天堂是世界的主宰。

@鲸鱼鱼:两万个淘金币

  • 入手渠道:淘宝
  • 入手价格:¥9

我一直想在 meizu 21 Pro 价格跳水后买一台,618 就是期待了很久的契机。但 20 号晚上第一波活动开始后,淘宝和京东上的价格居然没有下降太多,甚至闲鱼上的实体店自提价也没有降低。无奈只好看看酷安解馋,却发现怎么老哥们晒单到手价都比我直接购买的价格低几百。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网友的成功更是令人心碎,尤其是老哥们晒图中淘金币抵扣一百多,让只有 494 淘金币只能抵扣 ¥4.9 的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 ,于是我点开评论区一琢磨,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

淘金币的正常获取途径是做各种花式任务或者购物返,但奖励的金币数量普遍为几十个。如果你和我一样此前没有特意积攒它,那日常获得的淘金币在 100 个币折抵 1 元的规则下只能赚取一点蝇头小利,不过现在大的来了——直接在淘宝搜索「淘金币」挑一个销量高的商品下单支付,等待 10~20 分钟你就能获得一万淘金币,折抵 100 元。

为什么我的可以折抵 200?因为我买了 2 次

下单无需提供任何信息,商家默认使用下单淘宝账号充值,刷新页面看着淘金币慢慢上涨的感受还挺奇妙:获取淘金币,易如反掌。不过此处应有安全提示:虽然不少商家的商品主图中写了「官方直充」「安全保障」,在淘金币的获得明细中也可以查到商家是通过淘宝直播任务奖励自动发放淘金币,直至发满一万个,但我对这类操作是否违反淘金币相关规则仍存疑,担心账户安全的朋友请三思。

10000 怎么被 30 整除?

很惭愧,我还是被折抵优惠攻陷了。14000+ 淘金币抵扣现金,叠加店铺优惠、88VIP 消费券凑满减等活动,我的最终到手价终于向酷安老哥们看齐。但使用淘金币抵扣现金需要商家开通支持,且商家可选淘金币抵扣额不超过商品价格的 3%、5% 或是 10%,所以也没有攒太多金币的必要。

此外在淘金币的活动页面中,也有部分商品提供更高比例的折抵,如果你有多余的淘金币,也可以看看这里有没有需要的产品。

因为最终没买到心仪颜色的 meizu 21 Pro 所以目前我的 618 战绩是购得 2 万淘金币

@北鸮:BACKSPACE Oasis 75 磁轴键盘

  • 入手渠道:厂商送测
  • 参考价格:999 元起

去年下半年,我收到退格工作室的 Oasis 65 时,就觉得他们很有想法。在量产厂商纷纷上公模卷低价的当口,他们拿出了一块辨识度极高的键盘,让我眼前一亮。今年年初,我得知了他们要做 Oasis 75 的计划,前几天,这把键盘正式开售,我也有机会上手尝试一下他们的新作品。

外观方面,Oasis 75 延续了 65 的三明治设计,中框依然是亮面撞色,但材质换成了铝合金喷油,还在底面饰块内部增加了不锈钢配重,键盘在桌面上会更稳、内部空腔更小,换来更干净的声音和更稳定的输入手感。底面和脚撑的设计比之前的光板更有特点。六种主题配色里,我拿到的是 Baby Blue,淡蓝撞奶白,每个配色都配合主题做了独特的键帽设计,观感比上代更有趣,基本不再用自己换键帽。

和 Oasis 65 侧面对比

本次 Oasis 75 最大的特点是内胆。我拿到的磁轴版用的是佳达隆生产的定制的黑玉轴。风格上和之前 Oasis 65 定制的绿洲轴类似,是一个总行程 3.5mm、压力不算太大的线性轴,但使用体验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在去年才火起来的磁轴品类里,黑玉轴的手感优势十分突出。黑玉轴出厂自带润滑,因为没有机械轴那样的物理弹片接触,按动时的杂音几乎没有,弹簧手感柔和,整体已经非常接近一颗理想化的磁轴能提供的顺滑感。回想之前用过的弹簧杂音大、手感阻塞的初期磁轴键盘,我几乎无法相信这是同一品类的东西。

Oasis 65 上用的绿洲轴,虽然为游戏做了优化提前触发,但机械轴体的触发点是固定的,键盘在工作打字时就会太容易误触。磁轴的好处就是轴体的触发行程可以全局自定义,还能精确到每个轴体、按下和松开的判定都使用不同行程。更多关于磁轴的基础内容可以参看我们的这一篇文章。

Oasis 75 可以储存最多三个固件预设。我给一个预设写入了全局 1.8mm 触发,和一般的线性机械轴差不多,办公日用;另一个预设在 WASD 设置了 0.4mm 就触发、上抬 0.2mm 就松开,技能用的几个键设置 0.7mm 触发、0.4mm 松开,其他键提前到 1.0mm 触发,可以更自如地走位,游戏里技能按得够快,其他键又不容易误触。用前面的拨杆就可以直接切换预设,相当方便,如果你同时有 iOS/macOS 设备要连,另一个拨杆就是用来切换系统支持的。

当然,需要改进的点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整体垫起来的脚撑设计,Oasis 75 在主体收薄的前提下,键盘前高还是有些高,按我的习惯需要配合手托使用。除此之外,键盘的输入手感和性能都相当优秀,跟 65 比有很大的提升,已经成功上位,成了我桌面上的主力键盘。

到这里,其实 Oasis 75 已经是一把很优秀的磁轴键盘了,在一个利好游戏党的品类里拿出了有设计的外观和不错的输入体验,背靠老牌量产代工厂还让它有了不限量供应的底气。除此之外,退格工作室已经确定,要为这款键盘推出可以替换的内胆,未来这把键盘可以换成机械轴体、机械矮轴甚至静电容内胆,换成机械内胆后,外壳的三段拨杆开关还能变成无线三模切换。希望这个饼能尽早上架,多整些好玩好用的东西。

@C君:拓竹P1SC 3D打印机

  • 入手渠道:bambulab京东旗舰店
  • 参考价格:¥4999

我的拓竹P1SC购于去年双十一,当时A1还未发布,我是与A1 mini比较之后,本着买错最贵的原则,入手了这台自带封箱,搭配供料系统的P1SC。

入职我家第一天,此时它对接下来的工作强度还一无所知

P1SC支持更大的打印尺寸,CoreXY架构也比A1 mini 的悬臂更稳定,打印质量更好,但价格毕竟比A1 mini贵了两千块,一度觉得肉痛,但后来证明当时的选择是对的,我的使用强度太高了,对得起它的稳定性(不过目前个人更推荐A1C,这是后话)。

虽然入手已经半年多,但新鲜热乎劲还是没过,也还算是一件名副其实的新玩意。

先跟大家汇报下买了这台竹子之后我拿它打印的「大件」。

Zivko Edge 运动机

我掌握了基本的打印技巧后,就迫不及待的去尝试打印RC模型了,但作为一个入门小白,我完全不知道航模的难度,而且一上手就是地狱难度的运动机。

在学习了薄壁结构的打印方法,经历更换切片软件导致的首层打印失败问题之后,我又去学习了基本的航空器控制理论,再加上练习时长不到两个半小时的模拟器飞行,我就决定去试飞了。

是不是很大胆?

结果就是,因为低估了飞行难度,还有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以及不知道什么是反扭,再加上过少的模拟器经验,总之该犯的错误一个都没落,不出所料的炸鸡了——飞机滑跑的时候就偏了,强行拉起之后因为反扭姿态迅速失控,撞树,散架。

然后是第二架,第三架……

姿势有多帅,炸得就有多快。小孩儿哥直摇头,「你这个我修不了」

Savage Bobber,一架越野飞机,参考了「红猪」配色

至今我的飞机们滞空时长最多的就是这架Savage Bobber,长达1分半钟。

事后调查分析坠机原因是螺旋桨未拧紧,在高空脱落,动力突然切断,直接失速尾旋。

但毕竟耗材再多,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作为一个炸鸡率100%的选手,再出去乱飞也是对花花草草的不负责任……所以目前我的打印方向调整为了RC遥控车。

湾岸里的恶魔Z
经典黄色甲壳虫

这台拓竹从去年十一月份进家门到现在,基本上是没闲着,堪比生产队的驴。我经常是排好打印项目,计算时间,早上出门的时候安排上一锅打印件,晚上回家收菜,再安排一批打印到第二天早上,主打一个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远程监工美滋滋

偶尔也会打印一些更实用的小东西,工具收纳盒、手机支架等等。

这是我爸,手里拿着我给他打印的广场塔,欢天喜地的带着回老家送了朋友。

总之需要打印的东西真的很多,我甚至觉得一台打印机不够用。家里一直缺挂钩和架子,奈何实在插不进打印队伍。

最后说一下我个人使用的故障率。打印机的稳定性决定了买它回来之后,我们是玩3D打印还是玩3D打印机。就我这台P1SC来说,目前出现过两次供料系统故障,一次是耗材碎屑卡住了五通,另一次是耗材断在了管路里,这两次都需要拆机排障;另外就是初学薄壁打印时,我没掌握好温度和散热,导致耗材因为热量传导提前融化,拥堵在了挤出机中。

拆挤出机

排除故障需要一定动手能力和耐心,要对着官方wiki一项一项排查解决。也一定要了解清楚不同耗材的特性和打印方法,不能莽,不能随意调参。

3D打印的详细参数有上百项,一般打印只需要使用厂商默认参数,如果有特殊需求,一定要搞清楚不同参数的影响,否则轻则打印失败,重则损坏打印机。

最后,我觉得学3D打印就像去掌握一门新的语言,它能打开很多扇门。目前无论是在拓竹的makerworld、T站这些图纸分享社区,还是在3Dset,Planeprint这些售卖图纸的平台,都能找到我们一辈子都打印不完的好东西。假如会一点点建模,可玩性就更大了,甚至创造财富也不是不可能。

「真值」

「它来我家就没有一天闲着」

Lotta:《你在烦恼什么(苏打绿版)》专辑 + 特典

  • 入手渠道:吴青峰新人站团购(微店)
  • 入手价格:¥165

在绿团开启复刻计划后,我就一直期待着《你在烦恼什么》的复刻。在吴青峰新人站参与团购后,等了好久终于收到了这张复刻专辑。作为预购特典,专辑还附带了 20 周年苏打志 Vol.2。苏打志里记录了苏打绿的作品年表、写真,以及一些采访的回答,能够帮助听众更加了解苏打绿以及他们的音乐。

除此之外,在新人站也额外定制了一份周边作为预购特典,有定制飞机盒、「乐鱼绿」刺绣挂件和磁带透卡,虽然并非官方出品,但质感与设计都在线,作为打粉之间的小礼物也会感到很惊喜。

复刻版《你在烦恼什么》的封面设计深得我心,如果你在 Apple Music 打开专辑页面的话,甚至还能看到动态版本,也非常惊艳。

Apple Music 动态封面(经过 2 倍速处理)

专辑收录了 2011 版《你在烦恼什么》中所有曲目的重制版,并在 CD2 加入了一些单曲,比如蹦迪神曲《一起喔喔》、神级 Live《小时候》等,同时也收录了苏打绿曾翻唱过的一些歌曲,比如《岛呗》《Yellow + 我最亲爱的》等,19 首歌可以说是非常有诚意的复刻了。

说是预购,但其实我下单时已经是预购尾单了。当时专辑已经发售半个多月,但新人站仍有一些预购名额,于是男友便火速下单。或许是因为下单时间晚,或许是从台湾运回大陆需要时间,以至于我等了足足三个月才收到这张专辑。

所幸的是,我在 520 当天收到的这张专辑,素质表现一如我对苏打绿的认知,也一如他们对音乐的坚持。

@西鸽:七工匠 18mm F6.3 微单泛焦饼干镜头

  • 入手渠道:淘宝
  • 参考价格:¥290

经常背 XT5,有时候也会看看更小巧的微单,羡慕虎哥的 GR3X,但总觉得额外再买台相机也没太多时间用。要是我的相机也能这么轻薄就好了。正好前段时间总是刷到这个镜头,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大数据绑架了,最终忍不住下单。

确实很小巧。这个镜头扁到什么程度,几乎与机身握手位持平。

并没有宣传说的那样,泛焦镜头就是随手拍一张都行。镜头只有对焦环,说到底还是个手动头,如果固定拍风景,无限远往回微调的话还可以,但要拍近处的物体还是得手动调。

镜头就这么小个镜头,就不要谈锐度、成像了,只要对焦上,开颗粒效果,当个中古风格的物理滤镜镜头玩,或者就做个镜头盖也行,一个能拍照的镜头盖还要啥自行车呢?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