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4~5日,浙江安吉的竹子博览园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音乐节,名为Offside——「越位」,这是国内首次举办纯后摇阵容的户外音乐节。

当下的国内音乐节百花齐放,以迷笛和草莓领衔的各类活动层出不穷,演出阵容一般横跨当红明星、流行歌手、老牌乐队和时下热门的独立乐队,音乐风格涵盖嘻哈、摇滚、民谣、金属、流行等。大部分音乐节会搭建多个演出舞台,各支乐队、歌手轮番上阵,在两到三天内尽可能吸引和满足不同乐迷。

音乐节海报

尽管这些音乐节的阵容丰富,乐迷们可以在一天内享受到各种风格的音乐,但是当不同类型的音乐集中在一个舞台,部分乐迷的整体体验可能会被很多因素影响。

以2017年的太湖迷笛为例,当年主办方邀请到了我国著名民谣歌手赵雷和美国死核乐队白教堂(Whitechapel),且安排在了唐舞台相邻的演出顺序,白教堂在前。白教堂开始演出前已经有大量的赵雷乐迷站在了前排位置,由于白教堂的音乐风格是重型音乐,演出过程中会伴随乐迷跳水、排甩、pogo等行为,两个平时几乎无交集的乐迷群体同时站在了一块场地,不曾接触重型音乐的民谣乐迷显然有被吓到,这件事情也在各种乐迷群里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除此之外,多舞台的设置,乐队出场时间的安排也可能会导致乐迷不得不在不同舞台之间来回奔波以防错过自己想看的演出。各种风格的大杂烩对于那些只听相对固定类型音乐的乐迷吸引力显然也是有限的,比如我自己近年来几乎只听后摇和金属乐,在音乐节只有个别乐队是我心水的情况下我并不愿购票前往,因此在越位之前我已经好多年没有正经看过音乐节了。

Offside的敢为人先

那么越位和其他音乐节对比有什么不一样呢?

首先这是一个非常垂直的音乐节,风格集中,受众定位是所有喜欢后摇/器乐摇滚的乐迷。只有一个舞台,两天一共10支乐队,全部都是后摇乐迷异常熟悉的乐队,更是包括了3支国外的后摇强团。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对什么是后摇不太了解,确实后摇是一个很小众的音乐风格,乐迷体量也不大,即使是在圈子里如雷贯耳的知名乐队对于普通音乐爱好者可能也是闻所未闻。

办这样一个风格单一且十分小众的音乐节,放眼全国也不曾有过先例,主办显然并不指望它能带来多少流量和商业收益,正如越位音乐节的背后推手,主办团队之一的小科说的:「不是说市场需要什么,我们明天就去做什么,而是用我们的能力,让市场去更好、更多元,让乐迷有更多选择。」正是因为主办看到了这一小部分后摇乐迷的需要,并愿意让这种构想通过推进和实施成为可能,越位最终得以成型。

至于票价也是异常感人,早鸟通票420,预售通票520,要知道同期God Is An Astronaut在北京和广州的巡演专场预售都要360,在越位多花60元就可以一下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后摇乐队,只能给主办团队鞠个躬了。

后摇是什么

说回来,后摇到底是种怎样的音乐,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也是很难被精准定义的。我派之前有一篇文章曾经详细介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后摇到底是什么?

对我而言,后摇(Post Rock)是以三大件(吉他、贝斯、鼓)为基底,根据乐队的风格和喜好辅以管乐、弦乐等其他乐器元素,没有主唱或只加入少量的人声、电影或演讲采样,以混响和大延时效果营造出一种空间感,并通过吉他的反复碎拨制造音墙来将歌曲氛围由平缓推向高潮。歌曲不会有太多重复的段落,也不像传统歌曲时长控制在3~4分钟,后摇歌曲绝大部分都超过5分钟,甚至不乏15甚至20分钟一首的长曲。

总结下来,没有歌词大概是后摇最明显的特征,以至于不太了解后摇的人将其叫成纯音乐,甚至发出怎么听了半天还不开口唱的疑问,到底后摇和纯音乐怎么区分,可以听听看我整理的本次音乐节的歌单,多听,听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戳人的细节

这样一个小众口味的音乐节一经官宣迅速在全国后摇乐迷中传播开来,仿佛过节一般,大家欢呼终于有一个音乐节可以从头听到尾了。但毕竟这件事情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即便团队背靠迷笛这个招牌,在演出开始之前人们仍然对音乐节能够达到的效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切静待揭晓。

演出的第一天,当我检票完成穿过入口的长廊和竹林小路的时候,两边的KT板标语和立牌让我意识到,主办方是真的懂后摇的各种梗。

同时为了给观演的乐迷带来更好的体验,音乐节禁止携带各类旗帜和焰火,在这里将不会看到任何战旗挥舞的场景,可以说充分落实了乐迷的诉求。

本次演出的阵容虽然足够强大,不过主办显然不打算只此一届,工作人员特意在场地侧边设立了纸飞机信箱给现场的乐迷许愿以后想看到的乐队,并在音乐节结束后完成了统计并公布,诚意满满。

现场感受

进入观演区,第一感受是场地有点小,不过后摇狗们充分发扬了自己线上社牛线下社恐的i人属性,独自或三两成群的散落着,更多的人坐在了中心观演区之外,即便演出开始后大家也都保持足够的空间甚至可以随意穿梭进出,比起其他需要抢占前排、人群拥挤的音乐节更加的放松和自由。

开场前稀稀拉拉的乐迷
观演区外围的佛系听众
后摇狗与后摇GO

第一天的演出由Macondø劲爆开场,紧随其后的时过夏末和久违内地演出的晨曦光廊也都带来了精彩的演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音乐节的灯光和音响效果可以称之为顶级,前期准备过程中,主办方邀请了专业的调音师和灯光师,为了打造极致的声场和灯光效果反复调试,甚至为每一支乐队配备了御用灯光师并提前根据演出歌单一首一首做工程,在每一个情绪点切换对应的灯光效果。

时过夏末
Mooncake

在天色暗下来后,来自俄罗斯的Mooncake的精彩演出配合大屏幕的VJ特效和灯光效果一度让我有一种观看电影大片的感受。舞台上方的led屏幕效果也是十分出彩的,渐隐渐现的Offside,结合着点点星光经常让我望得出神。

音乐节LOGO

声场方面,这次演出让很多朋友高呼后摇以后就应该在户外演,即使人走到很后面的地方器乐的声音也依然清晰。

惘闻

一场雨把我们留在那里

如果说第一天的演出开了一个好头,充分满足了人们的预期,那么第二天的过程就好像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样。本次越位我最期待的就是另一只俄罗斯后摇乐队April Rain(直译就是四月雨),他们可以说是我最早期听的后摇乐队之一,前面几年我不止一次在社交平台上私信询问他们何时会来到中国进行演出,就在今年他们告知我要等到明年的时候越位却出人意料的提前邀请他们来了,梦想终于成真!

四月雨的演出被安排在了第二天的倒数第二个,中午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天上甚至还飘过一朵飞碟云,气温高达30度。

可仅仅过了几个小时风云突变,黑压压的云层侵了过来,到了四月雨开场的时候雨滴开始飘落,十一月的第一场雨下给了四月雨,真的十分应景。

April Rain中国首演
四月雨和十一月的细雨

随着最后一支乐队God Is An Astronaut(上帝是宇航员)上场,雨越下越大,VJ里的中年男人同样冒着大雨抡起斧头砍树,伴着鼓手的双踩、Bass的solo和吉他的音墙,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现场的情绪被彻底点燃。

爱尔兰后摇God Is An Astronaut
大雨和后摇更配

 

最后一曲奏罢,如同梦境最终也要消失,所有人仍旧要回归现实,回归工作和学习,回归到本来的生活。人群逐渐消散,雨滴还在不停往下落,忽然,屏幕中亮起两行大字,《60km/h》也随之响起,「本班列车由失望站经由旋律线开往终点站晨曦站,本次列车沿途停靠:失望-痛苦-分裂-自省-领悟-觉醒-重生,预计四十分钟后到达终点站晨曦站」,两天的美好经历同这雨夜交织在一起,那一刻我知道,或许有太多的人将在这场雨中走不出来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霓虹咸心

那些表面相似的不同面孔

「These same different faces」,这是本次越位音乐节的Slogan。因为后摇没有歌词,仿佛作者把所有的情感都守口如瓶,听众只能通过音符和节奏的起承转合来寻找共鸣,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来到这里的人一定都是被相似的东西吸引。

那些站立的、坐着的、躺着的、相拥的,尽管表面上静止,内心或许早已波澜壮阔,台上的乐队演奏着他们的音乐,台下的观众脑海里闪过的是各自的人生经历,同样的歌曲,有人眼里有光,有人眼里有泪。

站在你周围的人,有从海南或东北特地飞来的,有刚满18岁从广西坐了一夜硬卧来的,有原来就相识但顾不上碰面的,有群里一直聊天的网友终于在现场得以认识的,有多年前曾经一起看演出但已许久未见的老朋友,还有,还有很多……我们是不同的个体,但在这片场地我们是同频的人。

四月雨的演出开始前站在我前面的哥们突然回头对我说「我好像见过你啊」,我笑了笑说「是啊,上次MONO巡演杭州站你就在我边上」,我们继续聊了几句然后转向舞台等待演出,没有加好友,大概我们心里都知道,以后我们还会在某一场后摇演出上再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