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现磨咖啡,是因为速溶咖啡香精气闻的上头还恶心,因此开始尝试喝黑咖啡,当时买咖啡粉送了个法压壶,也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全凭直觉。泡完以后,第一口直入灵魂的难喝,但穷嘛,还是硬着头皮喝掉了。虽然做的难喝,但我觉得咖啡不应该这么难喝才对,于是从此开启了我的咖啡自学之路。
2014 年有了第一次开店的冲动,因为没有真正从事过这个行业,所以果断辞职,在 COSTA COFFEE 开启了我为期一年的学习之旅。
一年的咖啡师生涯虽然短暂,但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与可能。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店没开起来,但这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心里。2014–2019 年之间的 5 年时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对现实妥协,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直到 2019 年疫情期间,有了大把时间可以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最后选择成为一名咖啡烘焙师。承接整个产业链的中游,是比较符合我自己创业目标的。
2020 年初我选取了一家咖啡学院,考取了 SCA 的咖啡烘焙师中级证书。这个证书既是为了学习专业理论,也是为了「职业认证」,更是为了扩展一下人脉。
2021 年初,寻找到了合作的机会,合作了现在的店 LIGHTBULB(一个灯泡)。
2021 年了,咖啡馆还是香饽饽吗?
开店至今,如果你要问咖啡馆现在还是香饽饽吗?我的答案是,也不是。
说它是,是因为 2021 年第一季度,新精品咖啡品牌 MANNER、Mstand 和从新速溶起家的时萃陆续拿到了今年第一笔融资,金额大多在数千万到亿元不等。在第二季度,包括上述品牌在内的多家咖啡品牌也收获了更大规模的新融资。
2019 年以来的三年间,咖啡赛道共计发生融资 79 起,获得融资 743.32 亿元人民币,刨除连锁咖啡餐饮唐恩都乐 9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95.36 亿元的出售,咖啡行业共获得融资 147 亿元,其中 2021 年 7 个月,咖啡类的融资活动就有 28 笔,共获得融资 59.3 亿元,特别是头部新咖啡品牌都拿到了 1–2 轮的新融资。
不只是投资市场,很多外资品牌也看上了国内的咖啡市场,比如 Tims 咖啡、Peets 咖啡、蓝瓶咖啡等知名咖啡品牌也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试图分一杯羹。
说它不是,是因为作为最传统的线下门店生意,需要面对很多可控、不可控的风险。就拿这次疫情来说,2020 年很多实体店没撑过去倒闭了。实体店在这一轮特情下,暴露了主要的问题,那就是:抗风险能力较弱,这种坑风险能力,更多还是体现在老板的能力上。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预测、躲避风险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能够延长自己的存活周期。
根据德勤《中国咖啡行业白皮书》中显示,截至 2020 年底,中国共有咖啡馆 10.8 万家,主要位于二线及以上城市。预计未来三年将以 5%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3 年达到 12.3 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