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每个人都可以看作是「文明」的全息投影的一个碎片,那么,从我身上,能投影出怎样的「文明」? ”
0 「全息投影」视角
冬天的时候看了半本《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书中有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视角,让人在掩卷之后还能时不时地想起,并结合所见所闻得到更深的感触。
它们就像是一颗颗小小的种子,被偶然种下,由生活或世界本身所滋养,逐渐蓊蓊郁郁,让人惊奇。(同时,正因为这种动态发展的有迹可循,对这一过程的追溯也成为了一桩乐事。)
其中,关于“系统”的视角(由正负反馈与延迟所构成的事物发展的环状结构)给我带来的启发在《转动命运之轮:从「系统思考」谈起》已有过叙述,而本篇文章的起点,则要追溯到书中分析“团队共同愿景”时所提出的「全息投影」视角:
个人愿景如何整合成共同愿景呢?这里,全息摄影(hologram),即用不同的相干光源相互干涉而形成三维立体图像,是个有用的比喻。
如果把普通照片切成两半,每一半都只有整个图像的一部分。但是把全息相片切开,每一半还都显示整个图像。你不断去切分全息照片,不管切到多小,每一片都仍然显示整体。
...
如果再把全息照片的各个切碎部分放到一起,整体的图像不会有根本变化;因为它原本就在每一个碎片里。它只不过变得更加清晰逼真。
1 投影文明:文明的「解压缩」
在看到这一观点之后不久,我偶然看到一篇叫做《我在星际做游戏》的小说,讲的是主角穿越到一个游戏至上的世界后,以山海经、桃花源、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等素材为主题制作了好几款轰动一时的游戏的故事。
故事的设定里,星际文明的居民大约是被圈养在一种全民游戏的文化里。他们有着与普通人类一般无二的身体,却从小以无色无味的营养液为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角先是用瑰丽的中国古代文化与波澜壮阔的历史人物生平打动了星际居民,又让在生活中没有机会感受到味觉的“星际人”在游戏中能够品尝到食物的味道,并借着游戏为“星际人”们开始普及食物与味觉相关的语言与词汇——看到此处,我心中一动,忍不住开始想:
如果说,每个人都可以看作是「文明」的全息投影的一个碎片,那么,这个故事所描绘的,岂非正是从一个人中投影出了一整个「文明」?
2 三棱镜:从「压缩」到「解压缩」
而差不多时间段的另一个关于故事创作的感想,现在看来倒也与此有几分承前启后的意味:
“小说家像是三棱镜,将大世界的光透过自己折射成小世界的光”。
3 文明投影:文明的「压缩」
于是,在此之后,过了快半年,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从我身上又能够投影出怎样的「文明」呢”?
彼时我正在看《枪炮、病菌与钢铁》,一边被书中内容吸引,一边想到下一本要去捡起之前搁下的《万物发明指南》来看。
那段时间里的一个新鲜出炉的灵光一闪是:读过的诗可能不仅仅是诗,而是被看见的一块世界大地图的碎片。(相比于“读过的书会成为你的血肉”,这个说法给人的感觉要更“灵”一点。)
而更进一步的延伸可以是——“读过的诗/书其实也像是脑海中擦亮的地图”。
与此同时,某种在近期才认识到的,关于人的生活的复杂度与自由度的感触,又浮现于心头——(在义务教育的阶段过后,)人生其实充满了“如果不去看某个东西,就或许永远不会知道某一个事情”的偶然性。
于是,这个自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那么直接、却又充分地注定地呼之欲出——
(对于我所在的所在的文明的全息投影,我是一个怎样的碎片?)
从我身上,能投影出怎样的「文明」?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有意思在,它让人忍不住去探寻,「文明」是怎样在自己身上被建构的。
——或者说,「文明」是如何将自己「投影」在一个个体的身上,潜移默化地塑造了这个个体在做出关于「文明」的投影时的”底片“的。
从这一问题出发,倒是可以得到不少有意思的思考:
比如说,人类所拥有的、可以“反刍”的记忆是这一过程的生物学基础——这种“内存”和“硬盘”空间的「有余」造就了其“可能性”。
比如说,「时间」与「空间」在其间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人们在不知不觉间获得了大量的同时代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后人来说则是较为难以得到的。他们若要得到同样的、或少量的类似信息,需要细致地收集、阅读、推理、考古。(这一点仔细想想其实很奇妙。)
而「空间」和「时代」一样,会给人无意识地输入大量信息,在人群之间造就“壁垒”或所谓“分野”。
作为“当代人”或“本地人”的这种“得来全不费功夫”,或许是与人的消息来源与时空约束的强相关性有关的。
就跟语境让人能不费力地快速学会一门语言一样,文明通过这种方式毫不费力地在我们身上建构起来。
再比如说,「社会」与「社会关系」又担当了怎样的角色:
在这一点下,我近期正好遇到了两个比较好理解的例子。
之前看过一篇关于育儿的文章,说的是要怎样培养孩子的习惯。看着看着我突然开始想——为什么(从前、即使不刻意不费力地)把女孩子养得乖巧似乎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情呢?
——因为整个社会都在出力?
类似的,在看《绝叫》的时候,我也从这个角度去打量了一下故事中的母亲在作为母亲的角色对女儿带来的不公/不良影响——这其实也是一个投影再投影的过程——她先被世界给建构了,然后再将这种建构投影到她能产生最大的影响的人身上。
最后,将视角拉回到个人:
不同的书本怎样将「文明」(的底片)在我的身上建构起来?
(——看过这本书之后,我能投影出一个怎样不同的「文明」?
自身经历又在我身上建构了怎样的「文明」?
(——审视过这些建构的经历后,我所能投影的「文明」又能有何不同?
...
在这一系列的自问与推想中,我所看到的,是个人身上建构的「文明」之来自于自身经历、阅历、对比参考系的局限性。
——一些“如果”:出生的时代、地域、性别、身份、经历…遇到的人的处事方式(比如是有意或无意地规训,还是温柔且包容)...
这些“如果”让人意识到「无形的束缚」的存在;与此同时,或许还能同时看到与之相对的——「获得“解放”的可能性」,以及一些更为广阔的、可以去捉摸与探索的空间。
此外,这一场未完成的思考的另一个有意思的所见,则是——每一个人都是文明的一个副本。(但/虽然/即使不是全息投影。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每一个人也都可以看作是文明的某种“火种”。
以上。
写作于22.09.18,修改于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