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2 年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今年我们采用了更加依赖用户反馈数据的奖金结算机制,充电、收藏和阅读量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章的最终排名与稿酬倍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或内容对你帮助,请尽量通过充电、收藏或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支持与赞赏。
自 2022 年 1 月发布第 1 期节目以来,「机智的律师生活」在一年的时间里发布了 18 期节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运营一档法律实务专业领域的垂类播客,虽然让本不富裕的空闲时间雪上加霜,但可以让自己的「个人工作室」有一款拿得出手的「产品」,让原本暗淡的 2022 年增添了些许色彩。
为什么选择做播客节目
法律实务行业发展至今,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虽然大家读的都是从法学院走出来,掌握着基础的法律思维模式,但执业领域的不同会导致知识结构、执业技能和客户类型有非常大的区别。很多时候,即便都在法律实务领域,也会感慨「隔行如隔山」。因此,做一档可以深入介绍不同执业领域的频道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不仅对法律实务行业有意义,还可以为即将步入法律职场的年轻人选择感兴趣与合适的执业领域提供借鉴。
从法学院毕业之后,再加上很多项目中认识的新朋友,都投身于不同的法律实务领域,给了我很多素材与可以邀请的嘉宾,大家这些年来在各自的执业领域中深耕,对行业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思考,聊天过程中常常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此,构思节目选题可以说是运营播客这一年来最不苦恼的事情,反而有时候会因为选择过多产生「幸福的烦恼」。
除了播客之外,自己也思考过是否选择视频类的 B 站、抖音以及文字类的微信公众号。就长视频而言,拍摄与剪辑需要较大的资金与时间成本,而且很多嘉宾未必愿意出镜露脸,会给节目筹备增添很多麻烦。短视频的话,其作品风格与舆论环境感觉与自己想做的节目内容并不契合(说实话很多法律类专业内容很难在短视频之内将清楚)。
微信公众号确实是经常码字写东西的律师所擅长的,但无奈这些年各大律所公众号竞争过于激烈,不少团队合伙人带着律师通宵达旦地写文章,在竞争程度「红得见血」的微信公众号做频道不仅能力和精力没有优势,而且也很难做出新意。但作为少数派多年来的忠实读者,我也深知长文字内容在岁月沉淀下的价值,所以微信公众号的定位就是分享干货节目文字稿的平台,在播客节目的基础上,语音转文字技术大大节省了文字稿的制作成本。
节目制作工作流分享
对律师而言,工作会占据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以我个人为例,每年的工作小时基本在 2500 小时左右,特别忙的年份会超过 3000 小时。如何高效省时地制作发布节目是绕不开的坎,也是能否长久经营播客的关键。为此,我首先卸载了王者荣耀(虽然曾带队拿到过律所内的王者比赛冠军),欣喜地发现把这一块时间拿出来做播客居然刚刚好。
总体而言,我播客节目的主要流程是:提纲、录制、剪辑、发布。这里不会对过多技术细节展开分享,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推荐大家去看少数派发布的《100 小时后请叫我播客主理人》。
提纲
曾经和其他主播聊过节目准备是否需要提纲,不少人建议「不需要提纲」,因为提纲可能固化聊天的思路和趣味程度。但经反复推敲,我还是选择在节目筹备中采用提纲,主要有这么几点考量:
- 被邀请的嘉宾都同样工作繁忙,在邀请时给提纲初稿更容易让对方了解我想要的节目内容与效果,嘉宾有自己的想法直接在提纲上更新,加快沟通效率(2~3 个版本常常就可以定稿);
- 相较于其他行业,很多法律人在与人相处过程中更偏爱「确定性」和「稳定性」,在节目录制前有书面文字类的提纲能让嘉宾和我对节目更安心,也更有信心;
- 提纲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构思准备,比如吃饭时、通勤时,会常常用 flomo 浮墨笔记记录下灵感和思路,稍加整合就可以形成提纲分享给嘉宾。
当然,有了提纲并不代表一定要按照提纲流程去走,实际录制时也不应局限于提纲。录制过程中有新的问题、思路和内容,请一定要选择放下提纲,在当下就去问、去聊,因为在录制过程中迸发出的问题同样是听众最可能想问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听众共鸣的。
录制
我是很希望去线下约嘉宾录制的,但无奈于疫情反复,大部分节目依然都是线上进行。线上录制使用 zoom 的情形多一些,因为其可以分音轨录制,从而便于后期制作过程中可以单独调整某一嘉宾的音量、降噪等参数。同时,也建议在本地打开手机录一条音轨,如线上录制版本效果不好可以备用。
节目录制节奏的把控能力一半来源于对这期节目内容的了解程度,这是可以前期做功课的,不建议打无准备之仗来浪费嘉宾和自己的时间;另一半能力则来自于熟能生巧,与人沟通、访谈对话的能力本来也就是律师的核心能力之一,每一期播客节目就可以当做一次「扮演」,帮助你「消化」相应实务知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对我而言,克服的最大阻碍其实是录制过程中敢于对嘉宾提出「要求」,比如录制环境、收音效果以及录制设备的选取等。刚开始做节目时常常不好意思向嘉宾提这些细致的要求,但后来一想,嘉宾都愿意抽出这么一段时间出来给你录制节目了,肯定也是会希望节目的效果更好,通常是会愿意配合的。录制过程中精彩的地方,也可以让嘉宾重新组织下语言复述出来,能大大提高节目完成度和最终效果。
剪辑
因为在本科阶段的「文科计算机」课程中学过 Audition,所以它就成为了我的播客剪辑软件。通常而言,1 小时左右的播客会花费我 2 小时进行剪辑,思路就是从头到尾过一遍节目内容,这些内容常被我「大刀阔斧」地调整:
- 「营造氛围的寒暄」,对专业类播客而言,听众大多更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吸收更多的干货,所以我会考虑让节目在五分钟内快速进入主题;
- 「敏感或保密的信息」,「保密意识」是律师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我会建议嘉宾畅所欲言(在录制过程中顾虑太多就好像带着枷锁,会影响节目效果),而如果涉及到了客户信息或其他敏感、保密的内容,需要在录制后与嘉宾重点沟通并脱敏处理;
- 「语气词和拟声词」,每个人亲自剪辑一次播客可能才会发现自己说话时的语气词、拟声词究竟有多少(俗称「口癖」),虽然不必剪辑的很干净(边际效应递减明显),但顺手处理掉一些「额」「啧」「嗯」还是能让节目呈现出来顺滑很多。
伴随播客的普及和出圈,围绕播客剪辑的软件也在不断涌现,比如最近新出的「Adobe Podcast」可以在录音转化成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剪辑文字来完成对播客的剪辑。这款软件对语音识别的精准程度以及反映到音频中的剪辑是否自然,还有待观察和体验。
发布
对专业类播客而言,听众们都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获取新知识的预期,我的听众们都很关注节目时间轴,看看是否包含自己想了解的内容(也可能是法律实务工作者对「计时」有本能的敏感吧)。因此,时间轴的制作是我发布环节花心思最多的。一方面,需要站在听众角度预想其感兴趣的要点;另一方面,需要用吸引眼球且直接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
以最近一期的「年终企划节目」为例,邀请了九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城市的法律实务工作者,我斟酌再三后选择在时间轴中采用简洁且富有信息量的表达方式来同时介绍嘉宾与时间轴,比如「XXX,资本市场律师,Base 上海,境外发行业务为主」「XXX,跨国公司法务,Base 北京,今年由律师转行为法务」等。
此外,对于干货内容比较多的节目,个人也非常希望能够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如上文所述,我会在节目发布一个月内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经整理简化的节目文字稿,比如每一期介绍特定领域的「执业观察」,其中介绍「互联网行业反垄断」、「数据合规与个人信息保护」、「新人律师工作方法论」的节目文字稿也与少数派合作分享发布,欢迎大家阅读。
播客定位与未来规划
当你选择做「专业垂类」播客时,就意味着你不得不去放弃一些生活休闲与泛文化类的选题。播客有尝试开设「品质生活」专栏聊一聊在工作之余的生活,是因为除了专业内容之外,我也很想去分享一些影视剧、咖啡、户外运动、科技产品之类的内容,身边的法律人们兴趣爱好也都相当广泛,也不乏玩的很精的「发烧友」。这些内容虽然不会成为播客的主流,但还是考虑偶尔做几期。
除了相对硬核的「执业观察」外,「留学日记」介绍了全球各地的法学院生活,「实务技能」分享了律师工作的方法论技巧,「法律科技」展示了法律实务在数字化、自动化、科技化等方面的探索,都是很有价值且广受好评的尝试,这些栏目在新的一年也会继续做下去。同时,也有些栏目是有计划去慢慢铺开的,比如包括二三线城市在内的法律实务工作境况、法学院同学迈入职场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等。
播客同样会照顾到非法律专业的听众们,所以很多节目都有从受众角度去降低理解门槛(当然专业性还是必要的),对法学院同学和法律实务新人而言,这点同样很重要。个人觉得,将专业的东西以人人能理解的口吻讲出来是最难的(我真的很期待有可以把 Web 3.0 这么讲出来的文章或节目出现)。「马斯克大战推特」那期节目就是一次很不错的尝试,让大家可以去了解法律大战中的草蛇灰线与魔鬼细节,吃瓜吃的更专业。
小结
对很多人而言,过去的 2022 年很混乱、很复杂、很难以言说,我也不例外。有幸自己可以在这一年打造出了一档播客,可以邀请许久未见的老朋友来坐坐,可以为法律实务从业者提供些许帮助,也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声音。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