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苹果发布会是每年一度的春晚,微信的间歇性更新就像不期而至的假期。在过去的十一年间,微信逐步从最初的简单样子一步步变迁为现在承载了许多功能和期待的国民软件。
而我作为一个非极客普通用户,在翻看朋友圈时蓦然发现这款软件自己也已经不知不觉得用了九年,发布了无数朋友圈内容和加入了许许多多的群聊。自己也从一个微信聊天使用者变成了公众号重度用户和创作者。不妨总结下过去这些年我是如何一步步从抗拒到全面使用微信的以及它带给了我日常生活哪些改变。
面朝屏幕的对话
毫无疑问,所有微信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定是微信的基本功能:聊天。一对一或一对多,文字或语音。每个人都习惯了面对着屏幕表达自己。
加个微信
随着微信的普及,几乎没有朋友没有微信,以至于“加个微信”变成一个礼貌性和建立连接的标准动作。
我一开始并不理解为何微信会拿下偌大的市场,但过年回到老家后看到那么多中老年非QQ用户拿着微信发语音消息时,我才意识到它极大得拓宽了用户群体:“按住说话,松开发送” 简洁而易用。即便是我自己并不喜欢对面突如其来的数个60秒语音(希望微信语音能像子弹短信那样实现可以自动转为文字或者暂停播放的语音管理),但毕竟使用门槛大大降低了,而且简洁爽气的操作界面远远超过了当时花里胡哨的QQ。
所以几乎国内智能手机用户人均一个微信号时,加个微信,犹如一个登门入户的邀请,使得物理分离开之后,依旧保持了进一步交流的可能性,既有的情感更容易维系或加深。
当我们都拥有了一个便宜而高清的通讯渠道时,高昂的运营商资费带来的束缚瞬间被打破,许多亲人和朋友的联系变得频繁。当某个中秋和朋友们打着微信视频“云喝酒”,一起庆祝花好月圆夜时突然觉得科技的进步真好。如果哪一天能够启用Callkit(即像接听电话一样接听),微信电话或视频的体验应该会更好。
遇见陌生人
刚刚开始使用微信时的的朋友大多是熟人,群聊大多是家庭群,工作群,同学群。之后会加入到各类兴趣群,如户外或者某播客的听众群。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大家聚集在一起,随着时间的发酵和不断相互沟通就会发掘一些很有趣的网友,甚至能遇到价值观高度契合的朋友。作为对比,现实物理生活中其实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到工作之外的陌生人。
喜欢和年长于我的朋友聊天,因为他们履历丰富,见多识广,对于世事看得更加透彻,对于问题的分析会更加成熟而全面。和他们聊天不仅仅有思维的延伸,更有对于自身思考逻辑的验证。
喜欢和年轻于我的朋友聊天,因为他们思维活跃,不拘一格,对于世界的看法代表着时代的趋势和走向,对于未来的期待影响着网络的情绪。风口的大小取决于年轻人的参与度和讨论热情。
更重要的是,在虚拟的空间里你可以摒弃年龄,收入,职业和外貌等带来的固有印象去自由得沟通,弹跳的指尖触摸到的不仅仅是屏幕,更是一个鲜活的灵魂。例如在少数派的作者(鸽子)群里,既可以时刻紧随消费电子潮流和发现有趣的生活方式,又可以看到各行各业大咖的精彩分享。得以加入到一个不受地域限制但个体形象鲜活的群体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但也正是这层屏幕,既能打破隔阂,也能让骗子摆脱身份限制,轻易击破一个人的内心防线。哪怕是小心如我,自己或加入也曾多次遇到诸如卖惨求助,盗取微信号要求打钱抑或是在群聊里上演“情景剧”来吸引你掏钱入局。
所以陌生人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虚拟的网络空间又何异于现实世界?所幸,如果你不喜欢或者厌恶或者害怕一个人,你可以轻松地拉黑他/她,从而保护自己。
展示和互动
刚刚使用微信时不过把朋友圈当做一个转发消息源的工具。但随着全面从QQ转向微信,朋友圈也逐步变为一个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倾听其他人声音的空间。
朋友圈
在我的理解里微信朋友圈就像自家庭院或者会客厅,既不要做成辣眼广告一条街,也不要把私密居家全都袒露出来。
随着居家办公越来越频繁,朋友们线下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于是朋友圈变成了一个互动的虚拟空间。朋友圈里发布的动态几乎是对一个朋友近况的全部感知和印象,哪怕他或她实际并不如此。
所以我们在刷朋友圈动态时,其实我们想要读取的不仅仅是一句话,一张图,更重要的这条动态想要表达的情绪:热情的,悲伤的,开心的,炫耀的,晦涩的...当我分享我发现的美好,欣赏的瞬间或看到的肮脏时,自然希望朋友们能够借此来了解我在做什么和我的心情如何。甚至可以追溯到2014年我刚刚使用微信时的每一条动态,看到一个完整情绪和画像的我。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喜欢如此,有人喜欢把朋友圈当作冥想盆,丢进去所有想法;有人喜欢把把朋友圈装扮做人设表演场,处处洋溢着作秀。这像极了各家的庭院,风格迥异却无对错之分,实在不喜欢,把门关上就是了。
点赞和评论
但无论是你自己发的动态,还是看到的别人的动态,尚属于一个单向表达。只有一个点赞或评论才是真正的互动。
例如我曾在2016年至2017年间发起一次每日一图的365活动,对于一个规律上班族而言,一天不拉得坚持下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能够不断激励自己的除了自己立下的目标横亘眼前不得不做,也受益于每天都有朋友点赞或评论,有的支持,有的提建议,有的特意私聊鼓励我。于是在坚持一到两年后,达成了一件之前不敢想象的事,同时自己的拍摄技术也得到大幅提升。
所以良性的互动能够进一步促进隔着屏幕的交流,如果你在朋友圈看到了你喜欢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留个评论,甚至更进一步得去私聊交流,我相信这都能促进朋友之间的情感,也能激发更多的表达。
多年来无数喜欢发图片的人抱怨微信朋友圈只能发送九张照片,但在我看来却非多大的缺陷:反而是这种限制能够迫使发布者在数十张乃至上百张照片中优中选优,美中选美。实际上以我的经验来看,一次半天的非刻意拍摄之旅,能选出九张精美的照片已经非常出色了,实在不够还可以多发几次嘛。毕竟微信尚未限制每日朋友圈分布次数。要说遗憾则是希望微信能够增加像QQ动态一样的可转发功能,毕竟私域内容也有其值得传播的价值,但不清楚微信是不是从隐私的角度“克制的”压制了此需求。
公众号
公众号对于微信而言承载了公域流量的重任,作为一个读者而言,我们不断适应着公众号的改版和发展。当各类官方媒体纷纷开通公众号时,微信公众号变成普通民众第一时间获得权威信息的途径。当微信里选择某个词句即可在微信平台内搜索时,公众号文章逐渐成为我们获取资源的主要渠道之一。
而我作为一个摄影和文字爱好者,也逐渐试图打破朋友圈的熟人藩篱,进入到更加广阔的公众领域。于是在2018年开始了公众号(菜场Future )的创作,从一个内容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从接受朋友们的反馈逐步拓展到接受陌生人的支持,反对乃至质疑。经历关注者人数的快速拉升和下降,反复得思考内容的受众和公众号的定位,不断锤炼文字的表达和图片的可阅读性。也许正是这段经历,才使得我有了加入少数派写稿的资格。
但只有运营过公众号之后,才会知道其编辑器有多差劲。如果说其他各家的文章编辑器是满汉全席,公众号的编辑器就犹如一碟过期的花生米一样简陋,能吃但干瘪乏味。这也是为何当飞书文档上线的时候,吸引了大量的作者来使用:免费,易用,可迁移性强。不得不说某些成功全靠同类软件衬托啊。事实上在其他编辑类软件的刺激下,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的可用性近一年来已经大大提升,勉强达到了网页版的基础功能。
至于这个公众号的未来,我希望它能随着时间一点点成长、变老,能够通过图片和文字慢慢沉淀的方式,记录一个时代一个小市民视角所见到的美好和不美好,快乐和不快乐,希望和失望,努力和失落。
信息的记录和收藏
正是因为每天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信息流转于微信各个模块与终端之间,总有一些信息是你想要留存的。那么随着微信功能不断开发,我也逐步在微信内建立起了有用信息收集,整理和管理的流程。
内容采集
无论是朋友圈,公众号抑或是群聊里,都有不少文件,文章和临时的念头需要记录或保存。我自己的方法是基于想要保存的时效性或类型进行操作:
- 篇幅较长无法一次性读完或短时间内需要再次打开的,直接进入浮窗。例如一些正在填写的表单和需要更大屏幕阅读的文档。
- 有内容需要大幅摘录或整理的,我会全文发送到文件传输助手以便进行事后的整理。通常清理频率为一周一次,避免累积过多,不能及时消化或归档。
- 如果是一些图文具有参考价值,或一些争议性话题,则可以直接把网页内容输出为PDF格式进行保存,现在可以利用微信刚推出的全文截图功能快捷留存原文。
当我们有了快速的收藏和便捷的分享,再配合提醒功能已经足够我做好流经微信的资料或者碎片信息的初步筛选了。
笔记本功能
作为一个非软件工具控,我一直并未刻意寻找一个固定的软件做笔记。在iphone上我习惯了用自带备忘录,但如果是跨平台,例如使用Windows笔记本或安卓手机时,经常陷入无法互通的境地。
但几乎每个设备都是安装了微信的(或网页版微信)。所以我会自然而然地就把微信自带的笔记本功能作为了跨平台记录工具。特别是可以直接在聊天置顶以及便捷的可迁移性(只要我们还在用微信,它就会如影随形),结合其内容标签功能,极大得提高了笔记的使用和查询效率,特别是一些经常需要传递或分享的信息:银行卡信息,证件扫描件等。
比如当我想快速计划国庆节出行计划时,只需利用好笔记里提供的如复选框,序号,位置等基础功能,即可建立起一个非常堪用的计划,且方便分享给朋友或家人。
逐渐长大的小程序
小程序的到来让微信变得“臃肿”而又“便携”。 臃肿是因为微信本身距离小而美越来越远,同时对于手机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于我而言负担并不大:因为小程序带来的便携性能让我放弃安装许多其他软件。自从有了小程序,我便坚信微信(或腾讯)迟早会做出来一个OS,所以目前我也会把微信当做一个OS来使用,以这样的心态使用微信,便不会特别在意微信日渐膨胀。
作为存储吃紧,但流量自由的初级用户,对于小程序功能完善抑或使用频率较低的软件,我会优先选择使用小程序,例如滴滴打车,永辉超市,随申办等。几乎都能满足我的使用需求,且无需理会软件里那些不必要的冗余功能(如滴滴里卖农产品等)。
特别是对于备用机Pixel 4而言,国产软件只需安装一个微信便可以满足日常基本需求,同时能避免某些毒瘤软件的流氓行为。
割肉的金融功能
微信的金融服务逐步崛起这件事让我深刻得理解了何为流量入口。
很久以前,我坚定得选择用支付宝进行支付,微信只是用于聊天。但随着微信红包和微信支付的普及,微信余额也与日俱增。进而无法抵挡每日收益的诱惑开通了余额理财和财付通,逐步开始在微信里购买理财产品。正是微信把我带入了理财,基金,股票和金融的世界。让我不断探索财富管理的新方式,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个世界的金钱运转模式。
这是在鼓励大家理财吗?其实不是的。投资需谨慎,大家要小心。因为数年过去了,我在腾讯买入的基金依旧是亏损的,我的幸运在于我没多少现金去投资,所以亏损尚可接受。但考虑到微信的使用者有小学生,有老人,其覆盖年龄范围极为广泛,贸然鼓励大家去从事理财是一件极其不负责的事情。在这里旗帜鲜明得抗议包括但不限于微信的各类软件里无处不在的信贷或投资广告,这对于迫切需要金钱,但又并无理财投资基础或能力的年轻人或未成年人极具吸引力,非常容易造成不良消费习惯或财务损失。
其他
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再次去翻看微信,发现有诸多存在已久但已经被我隐藏了起来的功能:比如发现页面的游戏,直播,摇一摇等,服务里的各项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等。但以我的实际体验而言,即便是隐藏了入口,我已经深度得陷入微信的各项服务里:
- 医疗:使用各个医院的公众号进行挂号,付费和查报告等。
- 购物:点开饿了么,美团,拼多多等小程序已经成为习惯性动作。
- 服务:会不由自主得使用随申办展示健康码和查询三金等。
有时候我会理解李小龙所言的“克制”,但也能感受到他的“无奈”:微信的天然流量优势,能让任何一个组织,一个资方,一个友商觊觎其入口或功能集成,于是微信日渐臃肿,像极了十年前的QQ。
平心而论,微信即便是更新到了今日依旧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短板,例如无法云端同步聊天记录,迁移数据繁琐而容易断线,缓存数据无法清理等等。但就像很多世事一样,躲不过的时候就想好如何应对。例如我选择不用微信办公也就不会存在大量数据需要留存的情况;关键记录或对话得益于我的每周整理和转收藏习惯也不会遗失;基于以上两个因素我可以毫无负担得卸载微信重新安装从而轻松清理掉缓存。
可能正是我这种佛系的用法,致使微信在过去的九年已经潜移默化得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不断裹挟着数亿像我一样的普通用户继续向前缓慢迭代着,例如现在取消了发图张数限制,微信铃声可以修改等。也许有一天就会有另外一个更加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像当年的微信一样突然崛起,但在此之前何妨继续扬微信之长,避微信之短,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