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过人工智能写作工具吗?前两个月,我看到了一些AI写作工具推出了文章续写功能。

只要你写上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智能系统就能自动生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虽然现在技术还不成熟,积累的样本数据还不够完善,写出的内容还是会被挑剔,但是我总感觉排布好内容逻辑是迟早的事情。

在那个时候,AI就能代替我们写作吗?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们还有活路吗?现在能帮人进行AI写作的工具有很多,从媒体报道、工作汇报这些角度看,人工智能会逐步替代人工写作。它只追求客观报道和逻辑推导,但无法完成偏主观价值判断的内容生产,因为AI不能代替的是我们对内容的「审美」。

人工智能与审美

前段时间AI绘画掀起了一阵火热,只要输入一些文字和句子,表达画的风格和内容,AI就能自动生产出一副艺术作品。有的画真的能与大神媲美,吊打国内外大部分艺术工作者。但是,这里的问题是,这个作品从「点子」到「作品」之间,完全忽略了过程。

怎么判断一个作品已经做到最好了?还能不能更好?这一笔触能不能再调一调?那一个色块能不能再深一些?如果单独抠几个细节,那是调整,如果从头开始就抠细节,那就是「创作」。

AI写作能根据你前面写的一个词、一段话,自动生成出后面的句子和篇章,但是它对于一个真正想表达的人来说,生产出的段落总会让人差强人意,甚至因为一个字的误用就导致表达结果与表达目的南辕北辙。

说到底,AI写作只能成为我们的工具,是基于创作者的审美的工具。倘若作者的审美和沉淀不够,反而会出现被工具主导,甚至被代替的困境。如同普通人去使用AI绘画一样,对绘画细节失控,除了标题能自己把控,后面的笔触、构图、用色等细节都和自己无关。如果我们本身就懂绘画,那么还可以去微调,但当我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剩下的只有无尽的赞叹。通过AI生产出了一个远超自己能力范畴的作品,或者说,它远远超出了我们对作品的审美极限。所以,无法对它进行细节的判定。

就如同我们在写作时,我们会清楚每一句的逻辑关系为什么这么去安排,故事中的主角发生的事是基于作者真实体验的,而不是大数据生成的组合,作者甚至会将个性的情绪、曾经的经验都融入故事里。这时候,我们用AI去写作,就会发现并不是每一句都会如我们心意,能契合我们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并且我还认为,「自我反思」的弧光在文章中最为宝贵,它常常出现一种「自否定」的情形下。

在《打工人如何让自己从「商品」变成「艺术品」?》里,我有说到,艺术品的存在就是为了打破体裁的,打破的是创作者自身存在的规则,而算法和程序如何能打破自身设立的程序?如果它无法打破体裁,就不具备艺术品中那个让人反思的特质。

最后再总结下,人工智能的写作也许能替代掉功能性强的写作,但是替代不了每个人的深度表达。对创作者来说,重要的是提升对内容的审美,通过对细节和全盘的把控,让技术和AI帮助作者更清晰、精准地表达自我。

如何提升对内容的审美?

其实我对审美标准是保有一定的质疑的,因为「美」有时候是由主流和大众决定的,而非我们个人决定的。比如对于一个人的高矮胖瘦,在不同时期,审美标准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这里聊的审美,更多的是符合大众在当下的审美。

既然如此,我们就该多看看公认的好作品都是什么样的,他们做了什么,让作品的层次和审美有了显著优势,亦或者最近在全网都在流行什么趋势?学会欣赏和认可它们,然后再化为己用。

大众的审美映射的某个时间段下的文化浪潮,特别对于互联网领域的设计来说,拟态风、断点圆线条、新拟态风、毛玻璃效果、C4D效果、酸性设计……比如从拟态风到新拟态风,之间还会交叠和融合,因此UI设计师需要始终保持浏览大量的设计素材,多看、多临摹好作品,然后结合自己的喜好进行变化和创作,他们的审美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掉。做内容也类似,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多做、多看、多比较。

播客的剪辑是一个比较花时间的活,我从一开始自己摸索,到后来找到了一些方法,能发现自己对音频内容的审美在逐渐提升。只有自己真正上手做了,才能知道一些细节需要怎么去做处理,这是「多做」。「多看」就是竞品研究,多去辨析比自己优秀的作品是怎么做的,他们使用了什么音效,用的什么节奏,采用的什么叙事方式。我发现好的音频叙述通过音效能给人很强的画面感。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读库的电台调音的音效,还有 happy xiao 播客里打广告时切换到的「嗖」音,我就把它们结合起来,用来做对谈聊天和内容资料的切分,运用在了《Vol.4 她在深夜的网约车里收集人间故事》里,做出来效果感觉还不错。

除此之外,还要抓住一些不变的审美原则。审美也会改变,因为体裁会不断地改变。不过一些基础的规律不会变。比如简洁、一致性、重复感、熟悉与陌生、节奏感、对比(张力、重点突出)。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基础原则。

那写作的审美原则是什么?

写作中的审美

如果追究到写作最终的目的——信息传达,那么写作需要做到的基础审美就是保证信息的清晰传递,避免模糊和模棱两可的观点、方法,能有清晰的意义建构。

我在准备一篇深度文章时,我也一边写,一边对文章进行反复的审核。

要评价一篇文章是否足够好,我自己有三个评判维度:

  • 创新度:即原创度,保证你内容的新颖程度。很多做观点和道理其实早就有人说过。比如前两年才火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其实和十年前王竹立老师推崇的「零存整取」是差不多的意思。道理和观点溯源到最后,都是搬运,最终殊途同归。那创新度体现在哪儿呢?我认为体现在知识、案例、方法的交替组合上。如知识与知识的嫁接、知识与案例的嫁接、知识与方法的嫁接。相同的道理,如果能让读者从他们想不到的地方去关联,形成对观点更丰富的解读,那么内容的创新度就达到了。
  • 个性度:即含有作者自身的个性化经验。即你列举的故事、案例都是自己亲历的事件。happy xiao 在播客里也有说,只要你分享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然后再加上对应的知识或观点,是很容易被读者接受的。除了个性的经验,还有个性的表达形式。
  • 思辨度:就是有「思考深度」。概念常会帮助我们对认识事物,但是它也会左右我们的认知,让我们陷入各种认知偏误里。我能做的就是先聊这个概念的常规含义,然后挖掘和探寻它的适应边界,最在边界内讨论它应该如何使用。帮助读者了解一个概念,是基础;带领读者去摸清概念的边界,保持对事物的「灰度认知」,以辩证的眼光去看清被人嘴里的分类和定义,这是更难的,但这也是一篇文章具备足够深度的原因。

审美带来的痛苦

我在写《把自己当成艺术品,应对他人构建的体裁》时,遭遇到了一个比较痛苦的经历。体裁、逃离陈规、对主流拒斥,是我一直想写的话题,但是奈何我的经历和收集的材料不够,明知道内容不够好,但是无法立马改进。

当时让我卡壳的问题是:如果单纯地讲人要逃离陈规,摆脱世俗,就如同老生常谈,感觉深度始终差了一些。当我无意间看到了知乎上的视频《什么是真正的「酷」?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不必合群?》,视频里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像80后,年轻时有很明显的传统教育去对抗,现在的父母愿意给孩子更大、更开阔的空间去施展,这就把孩子搞懵了,自由反而形成了迷茫。这个点成为了我继续深入主题的钥匙,让话题更接近我们当下所处的多个小圈层的信息环境中。

这种卡壳的感觉像极了 Casey Neistat 在遭遇灵感枯竭时的状态。他当时对自己当前的内容不是很满意。于是他就坐在马路边的楼梯上冥思苦想,他说,这种意料之外的不顺是经常发生的,但这也就是过程。

面对这种沮丧和遭遇,他会选择不喝咖啡、不吃午饭,就盯着墙,直到自己想到办法。

因为审美,所以会对作品要求更高,但也因为审美,我们遇到产生有方向,但没有灵感的窘境而实际上,我们不能等有了灵感才去写东西,而是先去写,然后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遭遇灵感

审美形成了我们的内容上限,也形成了下限。当它是下限时,我们会因为达不到自己的审美要求而陷入痛苦。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地读、想、写。

复旦大学的熊易寒教授有个类比很形象,他把案例、材料、零碎观点比作珍珠,把主题脉络、逻辑线比作绳子。他说:只有珍珠是做不成项链的,必须要有一根绳子把它们串起来

再高的审美,也是建立在有足够的材料与观点之上的。在灵感来临和达到审美下限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写、不断做、不断想。

结语

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人工智能会代替我们写作吗?它只会成为我们的工具,为我们所用,帮助我们更精准、高效地表达。

它写不出我们的经验和故事,也写不出突破自我体裁的反思,程序的设计就需要遵循规则,而创意、活力、艺术的存在则正好是打破规则。不论是创新度、个性度、思辨度,AI都无法胜过创作者,这也是我对好内容的评判标准。

创作者与其担心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不如持续地去写和思考,如果抛开赚钱、工作、上榜等目标,写作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我们与人深度交流,就像我现在通过文字在和你交流一样。这也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