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 方式一:去名胜古迹,或被证明过很好玩的地方打卡;
  • 方式二:随机开车,走到哪儿就在哪儿玩。

我是属于比较保守的那类人,我会选择第一种,这样感觉更保险。但是我住在加拿大的姨娘选择的是第二种。下面这个是她的朋友圈:

随机点地图的出行方式让我心生艳羡,于是评论道「特别好」。

但我想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会觉得这种靠随机点地图就走的方式比较冒险,就像去到一家陌生的商场里,会先通过大众点评的评级进行一轮筛选,然后再去看对应店家下的评论,最后确定在了一家网红餐厅上。

这种由别人构建出的无形的价值系统,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去遵从,我把这种价值系统称作「体裁」。

拧巴、纠结、焦虑,都可能是因为你身处的体裁与你的内在目标产生了矛盾。我想通过这篇文章,疏通一下你的「自我拧巴」情绪。

一、体裁与规则

体裁原本指的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一个表现形式,只有在特定的场景中,才会发挥应该有的意义。

赵衡毅在《趣味符号学》里说1

所有的符号文本,都从属于一定的体裁,体裁是一种符号发出者与接收者都接受的一个文化契约,在契约中,符号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互相限制对方的自由,但是增加了效率。

比如,小说和说明书就是不同的体裁,两者都有对应的呈现形式。而对于读者而言,看小说可以不用当真,但是看说明书需要一板一眼地照着指示来改变现实。

在看一本书之前,先知道它属于什么体裁,就能提高你和作者的沟通效率。再比如谍战人员之间秘密传输的暗号,就需要严格按照对应的体裁规范,去生成信息和解析信息。

体裁如果延伸到我们的生活方式里,它就是某一个群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这些规则会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群体有大有小,小到某一个兴趣社群,大到社会性别的约束。

20年前,一位陕西咸阳附近农村的家庭妇女,从小的家里教育就是要孝敬公婆、做好饭、做好衣服、照顾孩子。

她是大家眼里的好媳妇,但是她的内心仍然寻求着对当下体裁的突破。她给中央电视台节目写信对当时身处的环境有了这样的描述:

不可以交际,不可以太张扬,不可以太个性,不可以太好,不可以太坏。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打破它就会感到无助、无望、孤独,好像好多眼睛在盯着你。不需要别人阻止你,你会自觉自愿地去遵守这些规矩。

她叫刘小样,只上初二就没读书的她说出了一句让我产生极大共鸣的话:「我宁可痛苦,我不要麻木」。这种向外探寻自我边界的精神让我内心充满了很多力量。

体裁,或者说它是一种看不见的「陈规」。当它被一个人对抗和挑战的时候,会迸发出很强的精神感染力。

从刘小样的故事我们也能感觉出,大众都认可的价值系统(体裁)有种强大的力量让我们顺从,纵然规则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更低,但如果我们一味地顺应体裁,忽略内心真实的需求,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割裂。

二、商品与艺术品

如果我们把体裁的意义扩大一些,它就是某类规则、习俗。而我们人自身作为「产品」,则被「体裁」限制着。

产品可以是在一个市场环境里四处流通的「商品」,也可以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而我们作为社会性动物,大多时候都处在「商品」的境况之中,为成为一个更好的商品而努力,渐渐忽视自身的艺术价值。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简历」。

我们知道,做简历一定不要太花哨,要把自己的经历和亮点以最明显的方式展现出来,最好能通通装在一页纸里。这样方便企业和面试官进行快速筛选和选拔。如果有人在做简历的时候,选择了「个性」,就会大大降低招聘者的筛选效率,招聘者每天要看很多简历,真的没有时间专门为百分之一的简历额外花费时间。

做简历,就要符合简历约定好的体裁。否则,你就可能失去这次工作机会。

找工作,让自己的时间被公司买下,自己本身即商品,符合商品,才能符合公司对信息对接效率的要求。

那有没有工作上的「艺术品」?当然也有。

如果你通过自身努力,做过一些很厉害的项目,你就能获得很多企业的关注和青睐,或者,你做过一些很优秀的作品,作品能够被专业领域认可,你也可以不用按照约定好的求职规则去要求自己。

也就是说,面向大家都在追求去拼命顺从的体裁,你可以选择不做一个「商品」,而是去做一个「艺术品」。

商品对应的是「效率」,艺术品对应的是「个性」——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经验和优势。

三、把自我当成艺术品

说到艺术品,我第一时间会想到法国卖出天价的小便池。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洁具,只因为改变了身处地,从卫生间到艺术展厅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一件艺术品,在艺术领域的体裁形式里,呈现出了完全背离原本体裁的形式和意义。

赵毅衡老师在一次展览中,看到了一个被电线缠绕的笔记本电脑,他表示,我们总想着希望用电脑来整理我们的信息和思路。但是电脑本身缠绕、琐碎的线就很复杂。结果没过一会儿,来了一个工作人员把电脑抱走去使用了。这个时候,电脑的艺术价值被消解,而重回了电脑本身的意义。2

艺术品,是因为你从自身的本质出发,找到了更适合你的体裁。然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当所有的小便池都在卫生间比拼谁的冲力更强、更智能的时候,有的小便池则走进了艺术馆,得到了重新被看待的机会。

同样的能力,在上一家公司只能做边缘的事情,但是在下一家公司里却可以成为公司的核心生产力。

我之前在雅安做过视频、写过文案、做过培训,这些经历在当时的单位里属于锦上添花的能力。后来转行互联网行业后,公司里的内容、课程的业务让我之前的边缘技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身处在现有体裁里,你只是一个商品。但当你换一个体裁,也许就能变成一个艺术品。

四、身处体裁,如何应对?

体裁无处不在,它也有大有小。在如今的时代,我们很难再面对像刘小样那样比较极端传统,需要打破的环境,而是细微的、小范围的、需要我们自行察觉的圈层和影响因素。

我之前和一位懂占卜的播客主播聊到命运,她说:

一个人在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命运之前都是困在自己的命运之中的,只有觉察到自己的命运之后才有机会跳出命运。

同样,只有察觉到身处的体裁,才有机会应对它。

接下来,我会给你三个应对体裁的建议:辨识自己的想要、对选择进行排序、辨证地看待体裁。

4.1 辨识自己的想要

之前互联网职场上总有人讨论一个问题:内卷严重、大厂持续降本增效,还要去大厂或留在大厂吗?

当大家都拼命在大厂卷的时候,这时候有人出来创业了,去做小而美的产品。《工作、消费与新穷人》和《毫无意义的工作》在网上被很多人跟风和追捧,要离开大厂,因为不想成为螺丝钉,希望有更多的自主性,从「躺平」到「摆烂」到做人要有「松弛感」。目所能及的互联网人都在谈逃离大厂,不做螺丝钉。

然而刘飞在离开大厂后给朋友的建议是:要再职业上稳定成长,得先做好螺丝钉;不做螺丝钉,连打工的机会都没有。3

也有人离开自己做自由职业不久之后,就又回去找工作了。因为自由职业就是,所有的时间和资源都需要自己来安排。而经济来源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安排,如果自己不做,就永远没有收入。

姜Dora打过一个比方很形象。她说我们每天都有16个小时等待着花销,但是很多人手握大把的时间,但是花不出去。就像一个突然给你一个亿,让你像王多鱼一样在短时间内花完,但是你花不完,然后就产生了更强大的焦虑。公司花钱买断了你最黄金的时段,你可以在这个时段里摸鱼、插科打诨,每月的收入也能按期到账,但是自由职业则完全不一样。4

以往大家都憧憬大厂,现在大家都排斥内卷,逃离大厂,然后想要自由和自主,似乎每一个决定都卷起一波波浪潮。

你想做的事,也许只是大家都在做的事;

你可能只是在追求大家的追求。

要不要离开自己的工作,或者还没有进入大厂就觉得螺丝钉的工作不适合自己,这些观点和想法在某种意义上,只是被别人植入的,并非从你自身的经验中诞生出的。

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

——《苏菲的世界》

要想打破体裁,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你真正地处在体裁之中,已对体裁做了很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尽量避免去得出不属于你的结论。

悦悦曾经是某新能源车厂的产品经理,她在从大厂转行保险经纪人之前,她花了很长的时间去研究各种险种和保险产品,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做兼职和尝试,发现自己真的热爱这份工作后,她才决定 all in 做保险经纪人。5

你当前的选择,或者你的下一个选择,真的是你热爱的吗?还是说,它只是你听说之后的一时兴起。

这个问题需要你自己去思考,去思考自己的脚到底适合穿什么样的鞋。但麻烦的是,我们的选择环境变了,选择变多了,面对林林总总的鞋,竟然不知道哪双鞋适合自己的脚。

4.2 对选择进行排序

李松蔚在一期节目里说,以前的酷是包含了一种「对抗」在里面的,那时候大人是所有小孩的叛逆对象。但是现在的家长会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但是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迷茫了,因为他们不可能在一个无物之阵里进行对阵6

我们现在要玩的游戏不是大卫击倒歌利亚巨人,而是塞尔达身处在广袤无垠的海拉鲁平原里自行探索。

如今,小虎队、谢霆锋、周杰伦、赵本山这样的全民娱乐没有了,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被更多当红偶像、up 主、博主、直播主播、领域大咖等个体分化,每个被分化的圈层都在彰显自己才是最值得花时间关注的。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在圈层之中,把它的规则当成人生准则,被本不属于自己的体裁裹挟、束缚。

因为圈层变小了,但也不一定适合自己。

相比于算法和现在大多数互联网媒体,newsletter 还是属于比较「酷」的一种形式。一开始接触后,我感觉特别喜欢,于是自己也尝试做,但我发现自己并不能胜任。

它需要创作者把自己近段时间接触过的不错的内容都做整理,然后进行「策展」,就是帮助读者进行信息的筛选和过滤,让读者在获取经过用心筛选的优质信息。对我而言,难点在于我接触的信息都是书籍,我也很少去看国外的文章和短讯,在信息获取上并不具备优势。

于是我选择了去更新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我能具备的优势是把大家都可能知道的观点和故事串联起来,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于李松蔚「酷」的观点,席瑞在节目里回答说:我们的选择从「评判好与坏」变成了「对多个“好”排列优先级」7。摆在我们面前的鞋,它们并不是一眼望去就很大或者很小,而是看着都能穿,只有穿上后才发现是不是真的合适。

找鞋的过程很漫长,也麻烦,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去了解自己,去对穿什么鞋的优先级做微调。

4.3 辨证地看待体裁

对于我们来说,现在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自主”、“寻找自己喜欢”仿佛变成了一个唾手可得的权利。互联网文化让圈层无限分化,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在网上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和身边人截然不同的圈子和活法,成为那个很不一样的人。大体裁被拆分成了一个个小体裁,而一个个小体裁分叉、交错,又构成了一个个我们。

也正因为“独特”唾手可得,而让独特不再“独特”。人们即使再寻求不同,也会发现自己始终都会处在某一个群体当中。

既然我们能属于多个群体,那我们自己是谁呢?没有随大流,全是各种各样的溪流与端口。

有时候我总觉得我不属于任何一个领域,这其实是一种 ego,它让我总会抱着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心态去做事。但往往做到后面才发现,自己不过是重复了别人的路。

这里有些绕:只有我真正接受自己的标签,才有可能摆脱标签。

直到现在,我还时常去努力挣脱一些所谓的标签,但是我发现挣脱这些标签没有什么用。

我不喜欢被打上任何标签,被人随意的分类,作品被片面的定义,但能全面定义我的恰恰是不多的片面。

从外部视角看我,我的自我折腾无非是一种对新标签的无限欲望——我可以获得更多的标签,用新的体裁范式来打破陈规。

我不是自媒体,我是自由写作者;

我不是一个传统行业的人,我是互联网设计师;

我不是一个鸡汤写手,我写的内容涉及认知心理学、符号学、互联网的内容;

我不是一个搬运者,我是创作者;

……

如同在商业世界里,一个个新品牌崛起去汰换其它的旧品牌,其实本质没有变化。

我是自媒体,因为我要承认,我希望用内容获得影响力,然后赚钱;

我一直没有离开传统行业,因为即使在网上做事,也离不开传统行业的经营逻辑;

我也属于鸡汤写手,因为我也希望文章带给人一些情绪力量与共鸣;

我是一个搬运者,因为很多观点和案例也都是从别人那看到的。

所有的自我否定都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肯定,我发现当我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标签时,我也感觉自己变得更丰富和更“独特”了。我所汇聚的「不独特」,构成了「独特」的我。

五、结语

艺术品就是为了打破体裁而存在的。

体裁是符号传达所必需的限制,有限制就会有人打破限制,因为艺术的根本冲动,就是冲破规矩。

——《趣味符号学》

但是我们大多时候,成为不了受人瞩目的艺术品,但是我们能从众多世俗标签里,拼凑数独属于自己的存在。即使再普通,也能活成一种艺术。

《非平面》里,在被社会构建的陈规里,我们是提线的木偶,被无形的体裁操控着,每天走相同的路,做着重复单调的工作,吃着没啥花样的外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了提溜着我们身体的线,我们想挣脱、逃离、被解放,可书里却说8

“解放”不是脱离束缚,而是找到更好的依靠,保留这些绳子,通过在其中分辨出更多的联系,我们更能认清这些附属物并非限制,而是可以利用的力量。

当离开身处的体裁,我们会进入到新的体裁,但我们需要去保留手中的线,保留自己珍视的原则、能力、感情关系,然后勇敢地在新体裁中耐心打磨合脚的鞋。

感谢阅读,如果你不想错过我的更新,欢迎订阅我的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