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

《卡片笔记写作法》(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一书的热销,和一系列双链笔记的出现,使得这种更为「现代化」的笔记方式显得非常酷。最近看文章和刷视频,总能遇到有作者感慨对该方法「相见恨晚」,随后进行一番解读。

很多读者和观众看后,会羡慕不已,然后给这些内容点赞。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卡片笔记写作法为什么管用?如何有效发挥作用?为什么很多人高呼「过瘾」,而另一些人嗤之以鼻呢?

我最近重读《福格行为模型》,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感悟。故写作本文为你分享。

动机

在我看来,卡片笔记和传统写作 (胸怀锦绣,下笔千言,甚至滔滔不绝) 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普通人写作「动机」这个事儿是不是有合理的预判。

很多人会购买健身房的年卡,然后很快就不再去了。这一笔进项,对于许多健身房来说,足够可观,且喜闻乐见。有趣的是,即便很多人听说过类似的故事,也不能抵御自己「付费购买健身年卡」的冲动。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有充分的动机,会坚持健身。那些意志不坚定,导致花冤枉钱的事儿,一定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这事儿当然不止体现在健身房,你耳熟能详的例子应该还包括购买软件的年度会员功能订阅等。甚至,因为有时候促销,人们会一口气买它若干年的。

为什么呢?

因为不止一项研究的科学证据显示,人们会显著高估自己高水平动机的持续性

而实际情况则不然。动机并不会一直悬空在那里,而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来波动。换句话说,你无法指望动机是个「永动机」 ,只做工不耗能。既然要耗能,原料之一便叫做「鸡血」。所以你会常听说一种叫做「打鸡血」或者「画大饼」的行为。你不要嘲笑这种行为很 low ,对于某些人来说,它非常有效且必要。

回到我们的主题(写作)。普通人会对自己的写作动机有过高的预期。例如说从今天开始,每天一千字,一个月搞定硕士毕业论文;或者每天 500 字,半年搞定一本小说……

实际上,几乎没有人能够保障这样的稳定输出意愿。动机并不能持久高涨,怎么才能确保持续输出呢?

对于大多数人,答案是充分降低成本。

成本

如果你面对的任务非常繁重艰巨,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动机,才有可能达成行为;但是如果你面对的任务非常简单,那么所需要的动机水平就可以大幅降低。如果降低字数要求,那即便在一个天气闷热、心情不好的日子,你也可能完成写作行为。

这恰恰是卡片写作的关键之一 —— 你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局部。你不去面对空白的 Word 文档,而是一张小小的卡片。面对整体,你是弱小的;面对局部,你是足够强大的。而无数事实 (甚至是你自己的经验) 都证明人类这种「欺软怕硬」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

许多视频和文章,都会给你分析到这一层。然后你会觉得非常有道理,然后兴奋地开始践行。有人觉得,只要规定每天写 3 张 100 字的卡片,然后持续若干天,自己的论文、报告、书籍就算是搞定了。但请问你坚持下来了多久?

实际上,对于长文写作而言,规模只是成本的要素之一,远非全部。

有的学校,把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周期,从原本的 3 个月拉长到一年。这样一来,平均每天只需要写几十个字儿,就能达到毕业论文的长度标准。但是这样的结果起效了吗?

没有。

因为学生们会因为任务过于简单,转而自信到拖延。

拖延会在什么时候结束?当然是任务被堆积到不得不开始的时候。大概是初稿提交日期的一周之前。

仅仅降低了单次写作文本的长度,是不够的。每一次写卡片,你都不过是另外展开了一个新任务而已。你今天的效率,和 100 天以后的效率,没有什么差别。这种简单的线性拆分,不会给你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反而会让任务变得愈发没有趣味,就如同在流水线上面替机械臂拧螺丝一样。

望文生义理解「卡片」,然后去错误实践,导致很多人觉得卡片笔记法是一种「言过其实」的东西。

但这不是卡片笔记写作法的错。你在践行之前,至少应该明白它在说什么吧

网络

卡片笔记的真正强大,是随着任务的进行,你产生新的卡片变得更加简单。也就是说内容生产成本,在逐步稳定降低。这才是「非线性」的生产过程,这才是很多人爆发生产力的关键。

听起来毫无新意,但是一旦你了解如何做到,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就拿前文提到的「欺软怕硬」这个词来举例。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时,你可能需要走很长的路,才将它与我们头脑弱点 + 写作痛点联系起来。然后你会费一番思索,才能把它形象描述出来。

卡片笔记的功效在于,上面这个过程一旦走完,就可以被复用。当你下一次想到这个概念的时候,立即可以在自己的第二大脑中,列出之前所有关于这个词汇的笔记内容,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链接。

有些内容,跨越了很长的时间尺度,你可能早就忘了准确的写作日期,甚至都忘了写过这东西。

不过,因为卡片笔记的「链接」特性,你会突然被带到各种上下文里面,立即了解之前自己多次思考和写作过这个主题。更进一步,还能联想和回忆起,当时是从哪个角度切入的时候用到了它。例如说构思本文的时候,我就把当前的上下文 (福格行为模型对于动机波动的描述),之前的上下文 (成本、卡片链接特征、拖延症……) 立即结合在一起,迸发出新的想法,然后形成新的卡片输出。

卡片写作的好处,在于把你自己的思考和发布过程隔离,同时又进行有机结合。思考记录的时候,你不需要字斟句酌,因为这不是发布;发布的时候,你又因为有了大量的思考结果作为原材料,不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为什么卡片笔记写作法能通过勾连之前的思考,降低创作新内容的成本呢?

因为卡片笔记通过链接关系形成了一张网。因为它存在于第二大脑中,所以可以避免因为你的遗忘,而导致的节点和链接丢失。

不论是旧的节点,还是新的节点,都因为链接到了一张大网上,从而形成了犄角之援,可以有效的相互支撑。例如可以提供不同的上下文切换,利用和其他节点的链接,扩展当前思考写作的参考内容范围。特别是,当你发现一个节点已经有了丰富链接的时候,还需要每次都从头开始,跑到搜索引擎上面去寻找例证、材料和补充释义吗?完全不必,你手头有了一个与当前话题紧密相关的私人图书馆,而且是按照小世界的方式交互链接。所有的原材料,都在六度分割之内,变得触手可及。

很多人看到这里,又会开始兴奋,然后开始践行。然后,又坚持不了多久,放弃了。

为什么呢?

因为即便你的笔记系统,有了节点和链接,效率也不一定足够高。

粒度

如果你只能使用页面作为节点,那么此时最基本的粒度单元,就是某一则笔记。可是后续你所有的引用,也无非是共同引用到同样一个笔记上面。这其实与传统笔记工具里面的标签 (Tag) 没有多大区别。可问题是,当一个标签下面,有 5000 条关联笔记的时候,这个标签的意义在哪里?

顶多是可视化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一个超大节点,以及延展出去的无数 (看不清的) 触角而已。

当然,作为节点的页面和标签还是有区别的。因为你可以在页面里,填写内容。可是每次你打开这个页面,看到的都是同样的内容。你想要进行一些修订,但是会感觉「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不得不有所顾虑 —— 对于以往的引用来说,我当前的改动是不是会造成冲突呢?这些阻碍,可能让你寸步难行。这不但不会改善你的思考与记录成本,甚至还会带来更多新的负担。

所以,当你践行卡片笔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粒度是否足够细。例如说倘若我查找的结果,只是「欺软怕硬」这则笔记,那么帮助就不大。可如果能够链接到出现这个概念的具体上下文段落,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这个例子里面,我通过引用到块的指令,让笔记软件列出相关的上下文。

当你决定选择某一上下文进行引用时,回车即可选定。然后,你可以在同一个页面视图里展开 3 种内容:

  • 当前写作的新卡片
  • 直接关联引用的那张卡片(具体到段落)
  • 同样的概念,直接关联的其他卡片

摆开这样的视图,能让你看到跨越时间、语境的上下文。你所需付出的成本,却无非是打下几个圆括号,以及点按几下鼠标或者触控板。因为这些丰富的参考资料,你可以把之前的笔记原料像乐高一样进行拼装。它们之间的维度,可以是引用例证,可以是顺序,也可以是上下等。这种灵活性和精准,使得你可以组建完善的局部网络。这就如同是你知识大网的毛细血管,马虎不得。而一旦这样的结构搭建好,写作的时候顺藤摸瓜游走,文字自然流淌出来。对后续的写作,你还有那么多的焦虑吗?

你怎么不跑去实践了?因为你这次知道,咱们话还没说完,是吧?

空间

没错,即便有了这样精确的细粒度,却也依然不算完。因为你看到了上面那张截图里面,可以展现的内容是非常局部化的,而且不够直观。其实进化压力,迫使我们人类对于图像更加敏感。如果把一些重要的内容通过画布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模块化,形成快捷路径,那么以后调用起来,才更加方便。

为什么我要在大纲式笔记工具之外,附加一个能够把卡片和白板结合在一起的应用?这就是答案。

将笔记及其链接可视化显示的好处,在于你把当前的思考,以空间换时间,进行了多一个维度的记录。看似占用了更多资源,但下一次思考相关问题的时候,你就不必把之前寻找上下文和构造局部知识网络的过程,重复做一遍了。打开白板,不断缩放之间,你所有耗费过的功夫,就都变成了一目了然的结果。

 

小结

咱们来小结一下吧。卡片笔记法为什么管用?因为人们的动机难以保持高水平,所以需要咬住成本,拼命拉低。卡片笔记法主要靠以下这几方面的改进,帮助你降低思考与写作的成本:

  • 减小每次写作的规模,降低写作的认知压力;
  • 网状结构复用卡片,降低融合旧知识点的新内容产生成本;
  • 细粒度的引用功能,带来多维度的上下文,减少查找新支撑资料的成本;
  • 空间视图排布,避免了新内容创作时的链接重复搜寻与搭建成本

希望上述讲解,可以帮助你有效降低自己的思考、记录与写作成本,轻松愉快创作长文,享受心流体验。

新专栏

我在少数派的新版专栏《经验卷轴 - 如何入门学术论文写作》近期上线。专享优惠券信息请 参考这篇文章中的说明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充电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科研利器」,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