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你本来就有,却被你忽略或者压抑的。因此它才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挖掘出来。

创新工作坊我已经完整体验了 5 次。从一开始的质疑,后来的好玩儿,再后来的有用,一直到现在的上瘾。我很好奇,这种奇特的体验是怎么来的。

经过一番观察、体验与思考,我从一个高校教师和创新工作坊的参与者的角度,获得了一些浅见。本文中我把这些体悟分享给你。我不是教育专家,也还没来得及接触创新教练方法论,所以本文不保证任何正确性与权威性。如有只言片语对你有任何的帮助,我会觉得更快乐一些。

错误

每次创新工作坊开场,都要做游戏。游戏五花八门,似乎没啥规律,什么好玩儿或者适合许多人玩儿,就玩儿什么。但是游戏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让你容易犯错。

注意力不集中,你被淘汰了;反应不够迅速,你被淘汰了;动作不够协调,你被淘汰了……在一群陌生人面前,一开始你可能还打算「端着」。可是错犯多了,你也就放开了。后面的环节,你就不会那么怕犯错了。

为什么在我们心里,犯错误这个事儿如此可怕?因为多年的学校教育就是通过练习与考试训练如何少犯错。错多了意味着成绩低,意味着大排名靠后,意味着老师不爱搭理你,意味着同学看不起你,甚至意味着家长要揍你。多恐怖。

我们似乎忘记了一点——错误不仅很难避免,而且有的错误甚至会带来伟大的功业。

今天的历史教科书,总喜欢把哥伦布赞颂为神一样的英雄。似乎当时的世界上只有他知道地球是圆的,只有他了解如何在海洋里航行,也只有他有超人的勇气向未知的远方发起挑战。

哪儿有的事儿?哥伦布不仅没有那么伟大,甚至还是个标准的差生。如果当时他请个地理老师或者数学老师,真的能咆哮着给他不及格。

哥伦布在计算地球周长的时候,犯了大错误。根据他的计算结果,从欧洲西海岸航行到中国,只需要 4000 公里。真实情况是 4000 公里开过去,还没到美洲大陆呢。

他的第一个错误,实际上被第二个错误挽救了——他根本不知道美洲大陆的存在。看看他给美洲原住民起的名字——印度人(Indians)就知道了。

我不止一次询问自己这个问题:假如哥伦布当初没算错,他还会去做这次伟大的航海吗?我的答案是不会。发现美洲之前,他航海日记中那种焦虑和绝望已经可以告诉我们了。

好了,现在我们也在游戏中犯了错,是不是立刻可以取得哥伦布那么大的成就了?

当然不会。但只有习惯于尝试和犯错,你才能真正行动起来

行动

工作坊里面的每一项安排,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不管是教练讲话,还是做游戏,或者头脑风暴,总会有个志愿者举着「还剩 X 分钟」的牌子围场快跑,提示大家时间。

为什么要严格限定时间?开始我以为是场地限制——到点人家关灯拉闸锁门。后来发现这虽然也是原因(不过有一次快11点才走也没见有人拉闸),但更重要的是有限的时间会逼你不得不做出「不完美」的作品。

我教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立即体味到这要求背后的「迭代」二字。不完美的原型作品拿出来,你才可以跟用户有效沟通。因为用户只有见到这种原型后,才可能发现他想的东西跟你想的东西是不是一回事儿。用户根据原型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你赶紧拿去改,再拿来找用户提意见……循环往复,才能获得更精准的用户需求,甚至是用户自己当初都没有想到过的需求。

迭代就迭代呗。为什么非得强调“不完美”呢?完美一些不好吗?现在不是提倡「工匠精神」吗?

完美当然好,但是追求一出手就完美很不好。

我们的教育要求学生少犯错,即便把思考的步骤涂个大花脸落在答题纸上,都会被评阅老师认为是一种冒犯。数学老师可能不止一次传授给你心法,一定要“分析法思考+综合法证明”。这样你落在答题纸上漂亮、整齐的字迹不仅可以博取高分,也会赢得他人的赞叹。

看人家,一下子就做对了!那些真正饱含你思考与尝试过程的算草纸呢?早扔了啊!

后果是严重的。每个人心里总期望着「行家一出手,就一定得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发现自己做不到「一鸣惊人」的时候,怎么办?随便叫一声?才不会,他就变得根本「不会叫」了。

无数的创意,就是这样在你的思考中产生,又在思考中被你自己丢弃掉了。

用非常紧迫的截止时间,让学员把自己不完美的作品做出来;不仅要做,还必须在人前展示出来。这就叫献丑,真正的献丑。但这种逼迫的结果是,人们逐渐对于拿出不完美作品这个事儿脱敏了。

不要小看这一步,它能帮你治好拖延症。

老师们时常发现「截止日期(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铁律。不管给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多么宽裕,他们总会对任务不理不睬,在最后不得不动手的时间才开始动手。而且结果可想而知。

认知科学家发现,拖延症的真正原因,不是人性中的懒惰,而是对完美的执念导致无法行动。我们中国人对此的形容更为通俗易懂——眼高手低。

一旦学生发现,「早行动,早出错,快修改」这种迭代策略切实可行,拖延行为发生率将大大降低。

协作

每次工作坊活动都要分组。许多任务都是小组合作完成的。小组一起用头脑风暴扩展思路;小组共同用有限的材料做出设计产品;小组群策群力,一起排演小话剧……

以静默式头脑风暴为例。我原先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不能对他人提出的观点说 No。不好就是不好,不对就是不对。我作为老师是很耿直的。学生眼看要往坑里面跳,我能不提醒一声,不拉一把?

后来我才发现其中的奥秘。

首先,你怎么知道那一定是坑?例如老师买了股票,赔个一塌糊涂,就禁止学生去买股票。你可能觉得自己真的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可你的做法对不对?天知道人家有没有股神的天赋?

其次,不让同伴把话说完,你怎么能知道他究竟是通过怎样的观察得来一个错误的观点?你怎么能够获得同理心(empathy),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真正理解他的思考过程与决策方式?

另外,不否定的气氛有助于合作。罗永浩在《长谈》中提过,他打算创业做手机时,几乎所有朋友都反对,只有一个朋友支持了他。他一直很感念人家。有的时候,对方真的不是在征询你的专家级意见,只是在寻找一种非常简单的肯定和支持态度。这将在困境中给他难以想象的力量。

为什么一定要用分组的方式来做东西?从前我觉得只有一个人的力量无法达到的时候,才需要一个组的人去做。从道理上说这没错。但是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分组协作有利于改变学生做事儿的习惯。从小学到大学,所有考试几乎都是需要独立完成的。你不能借助任何外界资源,否则就是作弊。这样的结果是,即便给了你资源,你都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协作完成任务。

大学课堂里面的分组,常见的结果是一个人实际做事儿,一堆人挂名儿搭便车。双方可能都很愉快,做事儿的人有成就感,搭车的人更觉得自己无本万利赚翻了。可就是没有人真正从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毕业后,一群搭便车的和坚持自己一个人搞定的家伙们被推向职场。这不叫灾难,什么叫灾难?

工作坊里面因为严格的时间限制,基本上杜绝了一个人包办的可能性。任务要想出色完成,缺了谁都不行。小组的领导必须学会在压力下分配任务,和解决各种突发事件。每个人都需要积极贡献自己的价值,才能在小组里刷出存在感。

这种训练,使你将来处理真实世界的任务时,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与他人协作。改变了这一种思考与行为习惯,你就没白参与。

秘密

有人认为,创新是一种天赋,在幼年时可能开发。但那是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该做的事情。到了大学阶段,想补救已经「晚了」。

可是我觉得,恰恰是小孩子不用培训创新能力,只要不去违拗他们的天性就好。成年人,尤其是被应试教育折磨了多年的成年人,却真正需要这种培训。

许多人眼里,创新就如同在走迷宫的时候知道最优路径在哪里,于是以最省力的方式,最快走了出去。

那叫创新吗?你把地图已经搞得一清二楚,所有信息都已完备。那你走出去的动作只能叫遛弯儿。正因为有这种期许,许多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根本不肯思考,遑论行动。他们恨不得坐在那里,等老师或者领导把答案喂给自己。

创新是什么?创新是你要走出迷宫,可惜你没有地图。你根本不知道往哪边走会离出口更近。所以你怎么办?你就不得不去尝试,虽然你知道很多尝试注定以错误的结果告终。但是创新依然看中方法。例如你可以学学 忒修斯,在尝试的时候用线团做记号。

忒修斯雕像,图片来自 greekmythology.com

创新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你本来就有,却被你忽略或者压抑的。因此它才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挖掘出来。

创新训练是帮助一群在沙漠里天天挥舞着马刀互砍的人,发现他们寸草不生的土地之下就是石油;创新训练是让破瓦寒窑中的人认识到,自家的米缸是商代青铜器;创新训练是让学生明白跟他人合作不是作弊,而是现代社会中必须的品质;创新训练是让每一个人知道,你丢弃在回收站里面的那些白日梦和胡思乱想不是垃圾,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教练会讲解规则,让你动手,逼你展示,却不会给介绍枯燥的理论和规律。创新训练的第一步不是给你的认知添加结构,而是帮你从回收站里捞东西,能抢救多少就抢救多少。

创新自然有一套方法论。但教授的前提是学员已经找回了基础创新能力。一旦走上正确的求知与实践路径,你就会进入一种正反馈循环。各种意想不到的好事儿(李笑来常说的 serendipity)就会纷纷向你砸过来。

不信?试试呗。

讨论

你参加过创新工作坊吗?你觉得哪些方法论是必须教给学员的?在你看来,创新该怎么教?欢迎留言,我们一起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