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药学杂志的调查中1,约有四分之一的门诊患者并没有按照医嘱服药,其中有超过半数的人表示,让他们不按时服药最主要的原因是忘记服药。于是,在这个人人智能手机不离手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吃药提醒 App 也应运而生。
关联阅读:遵循医嘱吃药不是一件小事,Apple 为了这件事专门做了一个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了 9 个吃药提醒 App,并对它们的各项功能做了简单的测评。除了最基础的提醒功能之外,还会从各种剂量、服药日程和提醒方式、库存及保质期检查、用药记录,以及隐私保护这几个方面对比。
声明:作者与下文中测评的所有应用程序没有任何形式的利益关系。下面提到的八个 App 是作者在中国区 App Store 搜索「吃药提醒」后的结果,并不能涵盖市面上所有的吃药提醒 App。测试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服药频率均为随机设置,不具有医疗含义,请勿模仿。如果有其他吃药提醒 App 的使用感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TL; DR:
本文总结并深入使用了 9 个吃药提醒类 App 的各项功能,根据功能分类总结出了如下表格,你可以根据子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药提醒类应用:
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除了深入对比这些 App,我们还介绍了一些除了 App 以外可以提醒服药的方法,以及一些可能会导致忘记服药的原因。
服药 App 测评
用药 App
优点:自定义设置多样;方便家人共享
缺点:部分功能仅在美国地区及 iOS 16 以上的系统可用
系统:iOS 16+
用药 App 是 Apple iOS 16 和 watchOS 9 开始随系统软件「健康」附带的一个吃药提醒类 App,我们需要手动前往健康去使用这项功能。健康的隐私政策除了第一次点开健康这个应用以外,还可以在健康内点击头像,滑动到最下方的「进一步了解健康和隐私」可以看到完整的隐私条款,里面非常详细地展示了你的健康数据是怎么被处理的。
在美国地区,用药 App 支持自己输入药品名称、扫描药品正面包装或是扫描条形码添加药品,无论是输入还是扫描在有多种可能的药物和剂量时,会显示所有的可能药物供我们参考。经测试后,我们还发现用药 App 还可以添加各种疫苗,对于需要打多针的疫苗,比如狂犬病疫苗等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提醒方案。但在国内这个功能就被缩水了,添加药物时会让你直接输入药品名称。
选择完成了具体的药物以后,用药 App 会默认给出一个或几个药物常见的剂型;在美国地区则会显示该药物在美国市场出现的可能剂型;如果你要添加的药物并不在默认的推荐列表中,你还以在新建时选择非常丰富的其他剂型。在确定剂型以后就可以选择药品规格,这里的规格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无限位。
在频率方面,用药 App 可以选择「每日」「每隔 X 天」以及「每周特定日期」多个周期设置,但目前仅能设置开始日期不能设置结束日期。如果药物有严格的使用时间的话,还可以提前设置好定时器,定时器个数无上限,但不会自动进行安排,需要手动调整时间;每一个定时器旁边都可以设置每次需要服用的量,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用药 App 还支持「按需」服用,默认不会提醒,但你可以随时打开健康添加服用记录。
用药 App 在药物外观上有非常丰富的可自定义选项,包括药品的形态、药品的颜色(甚至对于胶囊还可以对左右两端设置不一样的颜色)和背景颜色,我个人感觉能够覆盖市场上几乎所有药物的形态了。在添加药物的最后一环,用药 App 还可以添加一条笔记,这条笔记会在每次提醒服药的时候都会显示,「显示名称」一般可以输入药品的品名,而备注可以填入类似「饭前/饭后这样的说明」或是「会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食物等」,这里还以填入类似「服药 X 天再间隔 Y 天」或者「总服药时长」这样目前用药 App 不支持的信息。
一旦到了服药的时间点,iPhone 和 Apple Watch 上都会出现提示,及时提醒吃药,通知在未确认或是滑走以前会始终显示,记录时也会详细显示笔记的标题和内容。用药 App 在记录时会记录具体的服药时间,而且也可以在记录时调整服药的数量以及具体的服药时间。
用药 App 还支持分享用药记录,但用药 App 内的输出 PDF 功能只支持输出当前我在吃什么药,具体吃药的情况需要前往某一个具体药物下的「显示所有数据」,也不支持一键导出。
当然「吃了什么药」、「什么时候吃的」这样的服药数据都是可以和家人或者亲密的朋友进行共享的,而且得益于 iOS 14 中的健康就支持了健康共享功能,所以整个用药分享的体验还是非常顺利的;而且他人和你分享了用药数据,但到预定好的时间却没有吃对应的要,在你这边就能收到一个通知,方便你及时提醒对方。
在美国,用药 App 还支持药物安全有关的提醒,在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会询问「你是否会摄入『酒精』『大麻』或是『烟草』」这类大概率会和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稍后如果你后续添加的药物会和这些物质或是之前添加的药物发生冲突,那么这些冲突就会显示在「药物相互作用」中。也就意味着在服用这些药物的时候,要避免这些药物的摄入;而如果药物和药物发生了冲突,也可以提醒我们询问医师,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叮咛吃药提醒
优点:扫码添加药品信息;支持低库存和到期提醒;支持联动家人的服药提醒
缺点:提醒功能 bug 多;需要联网登录后才能使用
支持平台:iOS / Android
打开叮咛吃药提醒(简称叮咛,下同),经过简单的引导动画,就会来到输入药物和设置提醒的界面。支持自己输入药品名称、剂量、加入图片,也支持扫描药盒上的条形码自动导入,对有生僻字的药品非常友好。
设置提醒频率时,最基础的「每日 X 次」会自动计算最合适的吃药间隔,也支持后期手动调整。在高级模式中还可以选择「每周X次」「每隔X天」和「连续X天再间隔Y天」的设置,适合服药频率更多样的情况(比如避孕药)。
在「提醒周期」中,则可以设置开始服药的日期,以及需要服药的总时长。默认选项里贴心地设置了服药的常见期限(7 天、30 天、长期等)。
成功设置服药时间和频率后,叮咛就会在设定的时间弹出通知提醒。打开 App 即可设置是否为「按时服用」或「跳过」。如果没有在提醒时间选择,漏服记录也可以在「我的—漏服记录」里找到。
不过在实际使用中,叮咛提供的提醒和服药记录功能总是有种种问题。首先是在输入药品的服用频率之后,需要登录才能显示接下来的服药提醒,并在多设备之间同步。而在我登录后,也从来没有收到过来自叮咛的手机推送,只有在打开 App 时才会发现那一连串的弹窗。一个吃药提醒 App 却不能收到吃药提醒,那其他的附加功能再好也都没有意义了。
其次,叮咛的提醒是按照北京时间提醒,而非设备时间或当地时间,如果身在海外就有诸多不便。此外,在叮咛里无法自由选择「服药时间」,也没有导出服药记录的选项。
如果药物是从「药箱」中直接添加,则会在一开始输入的时候就提供了保质期和库存的选项。如果已经在前一步添加过药物,在这里点击药品名字也可以直接编辑信息,并且在过期或低库存时提醒。同样地,我从来没有在手机上看到过来自叮咛的过期提醒和库存提醒。
叮咛还有「为他人添加服药提醒」的功能,方便帮助家中的老人或儿童按时服药。不过这项功能需要登陆后将其他人加入自己的「群组」后才能起到提醒功能。
隐私保护方面,在叮咛里可以找到比较详尽的隐私条款。不过叮咛不提供 App 内置的密码功能必须联网才能使用。
吃药提醒管家
优点:无需登录、联网使用;支持连接多个药物的服用日程;
缺点:隐私协议不够完善;服药记录功能不够完善;有¥30 内购
支持平台:iOS
打开吃药提醒管家,添加右上角的 + 号就可以添加药物提醒日程。可以输入药名、剂量,添加图片及备注,并在药盒设置中关联库存和保质期。也是在这里,用户需要选择每日服用药物的次数。每次的服药提醒的时间可以自由输入让它自动计算,也可以手动更改。「提醒模式」中则是服药的频率,最常见的每日、每周X次自不必提,吃药提醒管家也有每隔X天,和连续X天再间隔Y天这两种模式可供选择。
在保存之前,必须手动输入结束日期是一个稍有些麻烦的地方。App 内置了日期和「服药日数」可供选择,但是最长的服药期限就是 365 天,在时间结束后还需要重新输入,对需要长期服药的用户来说不太友好。
如果有服药日程相同的药物,在保存前也可以选择「添加药品」然后一同录入。不过需要注意,如果在这里选择了同时录入,那么这两个药物的提醒时间将会从此联系在一起,不论是检查服药记录还是更改服用频率都会同时更改。而如果想要删除一个组合,把几种药单独添加的话,删除的记录是没法复原的。
免费版最多支持药盒中添加五个药物,想要再多就需要购买¥30 的内购。内购项目还包括了去广告、多设备同步、密码锁定,以及无限录入数据这几个功能。
不过,虽然不支持在药盒中添加新的药物,在服药提醒页面直接新建其他药物的提醒日程却是没问题的,免费版限制的只有药盒内的药物数量,即一共可以跟踪几种药物的库存和保质期限。不过这里只会显示剩余库存和距离保质期还有多久,而没有过期和低库存提醒。
在输入信息后,未来的服药日程都会展示在首页。每到服药时间就会收到 App 的提醒。和叮咛一样,提醒的时间也是按照北京时间,而非手机设置的时区或者地理位置。
每次记录「已服用」,右侧就会显示出 √ 以标记吃过,这里的记录也可以在「列表」中找到。不过,在「列表」中找到的服药记录是按照药物(或药物组合)来的。哪怕在「药盒」里的药物已经删除,在这里的服药记录也不会消失。
点开之后,可以展示过往的服药情况,却不支持导出。每一次服用的药量和时间也无法从这里的记录追踪到。如果跳过了某一剂药,唯一的解决方法好像就是将其空着不打勾,却还有误触的风险。
隐私方面,这个 App 无需登录即可使用,使用过程中也不需要联网。不过,虽然在 App 内部提供了隐私协议,却是肉眼可见的简陋,没有说清楚会采集哪些信息,对于信息如何存取、会分享给哪些第三方,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很难让人信服。
吃药啦
优点:内置药品说明书数据库;支持库存提醒
缺点:需要登录后联网使用
支持平台:iOS / Android
通过手机号验证登录后,就可以在吃药啦 App 里输入药品信息了。添加提醒时需要手动输入药物名称,也可以在药箱中选择。我会更推荐先去药箱里添加药品,在那里只要输入药品名的前几个字,就会弹出一些常见的药名供你选择,比较方便。
而且,吃药啦内置的药品名称不仅仅是药名而已。系统内的数据库包含了许多常见的药品和保健品,并且可以直接在 App 内打开相应的说明书。说明书也可以在 App 主界面下方的「药品大全」里找到,这里也支持用药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检索,还可以在说明书界面直接将药物添加到药盒中。
吃药啦每天最多可以提醒 24 次服药,在选择了服药次数后,会自动在 7:00-18:00 的范围内计算每次服药的时间,也支持自己修改。服药频率则是只支持最基础的每日和每隔 X 日,对需要间隔服药的用户不太友好。
需要注意的是,吃药啦除了手机 App 提醒之外,还支持语音播报。不过我在打开设置后,在已经下载语音包的前提下从来没有听到过所谓的语言播报。手机推送的时间也和前面提到的 App 一样,是按照北京时间而非设备或当地时间。
服药的总天数可以通过快捷键选择(3、7、15、30 天),也可以在日历中选择范围。不过进入在保存时,它总会提醒你「无法记录从今日开始的服药日程」,意味着不管你选了什么快捷键,都必须要去日历里面将开始日期调到第二天才能进入下一步。
除了提醒外,药箱中还可以加入买药提醒,可以自定义剩余药量、何时提醒,以及需要低库存时提醒的时间。
在吃药啦中,每一次服药和漏服记录都会被记录到个人中心的「服药记录」里。这里支持日历视图和列表视图,但是没有导出选项。
点进每一次服药日程,就可以看到详细的服药记录,包括药名、药量、服药时间。如果漏服后再补服的话,还可以自由选择补服的时间。不过有趣的是,在 App 内展示服药时间用的是雷打不动的北京时间,但是补服时间(以及原定的吃药时间)又是按照手机的设备时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吃药啦 App 需要通过手机号注册后才能使用所有功能,也可以在多端同步服药记录,此后必须联网使用。在登录前的截面可以找到这个 App 的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内容也比较详尽,不过在登录后,App 里就遍寻不到隐私协议的踪影了,需得退出登录后才能阅读。
服药精灵
优点:支持短信通知;可与智能药盒联动;可以同时记录身体状况;服药情况分析
缺点:药品单位单一;服药状态记录不灵活;并不可靠的健康问答
支持平台:iOS / Android
首次使用服药精灵,需要用手机号注册。登录后进入主界面,即可在最下方添加提醒,并同步到其他设备。
输入药名时不仅支持手动输入、扫药盒上的条形码,还可以拍照识别药物的药品名再加入,对那些生僻字多的药名可谓非常友好了。不过虽然可以添加药品图,但是我想打开的时候就会次次闪退,目前还没找到解决办法。
输入药品单位时,服药精灵只支持最常见的几种固体/液体剂型,对吸入剂和胰岛素这类注射剂没有太好的支持。有趣的是,每次服用的量可以设置到十五位小数以上……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个功能但是万一真的有人有这个需求呢(。
在设置服药提醒时间时,每种药品在添加时只支持一个时间。需要一日服用多次的那些就有些麻烦了,每次服药的时间也需要自己计算,然后单独添加。不过同时间可以添加最多五个药物一同提醒,某种程度上算是省了些麻烦。
而提醒方式除了最基础的手机 App 推送通知,还有短信通知可选。每个注册用户会赠送 30 条的免费额度,之后就需要以每 100 条¥12 的价格购买。
收到提醒后进入 App,可以选择服用、跳过和稍后提醒。补服的时间会按照现在的时间,转换为北京时间直接记录,而没有「在某时服药」的选项。
另外,如果给某个在同一时间需要服用的多种药物勾选了「服用」,那么这里的所有药物都会被标记为「已服药」,而不能单独设置单个药物的服用状况。
所有服药和漏服记录都能在 App 内的「健康记录」里找到,以日历视图呈现当月的服药情况。在这里还能找到基于服药记录的分析,如准时服药、漏服和多服的比例,同时还能生成体温和血压的折线图,非常适合跟踪健康状况。
服药精灵 App 内提供健康资讯,但是内容十分有限。内容集中于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以及母婴和乳腺问题,除此之外的疾病科普,无论常见与否都没有涉及,在「其他」分类里的也只有「服药精灵 app 使用说明」一篇文章。
另一个有趣的功能是健康问答。虽然它据称获得了上海交大医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医生整理过的解答方案,但只能回答乳腺方面的问题。经过测试,对于一些常见症状,这个智能问答并没有做出合理的回答;一些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的危险症状,服药精灵也没有给出相应的风险提示。大部分问题的最终归宿好像就只有一句话:「推荐您提问:什么是乳腺纤维腺瘤?」
此外,服药精灵还支持与智能药盒绑定,并提供更高级的追踪功能。与之匹配的其他药盒也可以在应用内置的商城里选购,或根据积分兑换。
App 内提供了较为详细的隐私条款,但不支持在离线、未登录的状态下使用,也无法设置独立密码。
药准时
优点:自定义每天的提醒时间;与智能药盒 Memo Box 联动;支持按需服用的药物
缺点:低库存提醒算法不准确
支持平台:iOS / Android
下载药准时 App 后,会首先进入登录页面。实际上它不需要登录或联网就可以正常使用,未登录时输入的数据会保留在游客账户中,登录后需要手动同步。
新建提醒可以按照某个「药品」的不同服药时间添加,也可以按照「服药时间」,添加同一时间需要服用的一种或多种药物。
如果按照「药品」输入,则每日最多有 8 次提醒,具体每次的提醒时间会在 8:00-23:00 的区间内自动计算时间,也可以自行调整。如果从「服药时间记录」,就是设定某个时间服用的一种或多种药物。
药品名称可以自己输入,也可以从提示列表中选择,不过这里的列表没有吃药啦 App 里面的那么全面,测试后发现大部分还是药品,只有非常少量的保健品和补剂可选。
提醒时间的自定义比较多样,每周的每一天的提醒时间都可以自己设置,比如快捷设置中就有「周末延迟」的选项。也可以在这里设置服用频率,除了每日一次或多次,还支持每周一次和隔天一次。
如果设置的多个药物有相近的服药时间,药准时还会询问你是否要将这两种药物提醒合并,或者修改服药时间,防止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设定的服药时间,收到提醒后打开 App,就可以看到「跳过」「推迟 30 分钟」和「已服药」这三个选项。点击「已服药」后,服药时间就会被加到「服药记录」里方便查看。如果选择跳过或推迟,这个改变会加到所有合并在一起的药物,比如在添加设置时选择了「同时服用」的多种药物。
在服药记录里,药准时是用❗️和 ✅ 区分「已服药」和「未服药」这两种状态的。整合页面看到的服药时间实际上是在 App 中点下「已服药」的时间,每一条记录点开则有更详细的「预计服药时间」和「实际服药时间」。服药记录没有找到导出的选项。
在服药记录里,可以手动添加有些不在常服列表,但是偶尔会吃一吃的「按需服用」类药物。这个功能在不支持手动修改服药时间的前提下,或许可以用来记录某些药物的「实际服用时间」,App 中也能看到「从开盒记录中选择」的按钮,就是与药准时的配套药盒 Memo Box 联动的功能。
在个人中心的「药箱」里,药准时还可以添加已有药物的库存,并设置低库存提醒。药箱里也会显示下次补货预期是在多少天后。使用时不能理解的是,低库存的提醒似乎是按照预计服药量而非实际服药量计算的,在测试过程中,尽管我没怎么录入「已服药」的情况,却还是收到了补货提醒。
以上功能都可以在不登录的情况下完成。登录后可以使用更多功能,包括多端同步和查看家人的服药情况。
药准时 App 的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可以在「更多-设置-关于我们」的里找到,不过目前好像只有 2015 年出品的英文版协议可见,对中国用户不是很友好。
iCare
优点:支持搜索附近的医疗服务
缺点:App 没有提供隐私政策
支持平台:iOS / Android
iCare 的界面简洁易懂,不需要登录即可添加服药提醒。设置中显示可以提醒他人按时服药,并会申请通讯录权限。不过我在选择某个联系人之后,App 就会毫无缘由地闪退,到了需要删除重装的地步才能恢复正常,因此没有测试到。
最基础的吃药时间可以设定每日最多四次,如果有更高级的需求,就可以进入高级设置,在同一天内加入超过 24 次的固定时间提醒,或在某个时间区间内,每隔 X 分钟就有一次提醒。
iCare 支持的服药频率(「重复」)十分全面,支持设置上述提醒以每天、每隔 X 天、每周内的一天或几天,或每服药 X 天就间隔 Y 天的固定周期的频率重复。起始日期也支持从某个特定日期开始记录。
输入剂量则是滚动选择,数字最多支持一位小数,单位支持了基础的固体剂型及少量液体剂型,缺少对吸入剂的支持。
输入成功后,即可在「今日提醒」页面看到未来的几次服药提日程。在提醒后打开 App,选择「完成」即可记录吃药。完成后,过去的吃药记录就可以通过点击左上角的图标打开检查。目前不支持自定义吃药时间,点击「完成」的时间就是吃药记录里所显示的时间。不过如果手滑误点,还是可以重新点击「选错了」撤销操作。
在「药箱」中可以修改药品信息,包括添加药品的到期日,和添加相关备注和图片。设置成功后,在药箱界面就可以显示「距离到期还有 X 天」的字样,方便到期补货。
除此之外,iCare 还内置了地图,授予定位权限后就会在谷歌地图/高德地图里搜索位置附近的医疗服务,包括药房和医院,在出行时如果遇上问题可以及时求助。
iCare 有¥6 的内购,可以用来解锁 App 内密码保护功能。应用本身不需要联网就可以使用大部分功能,但奇怪的是,我翻遍整个 App 都没有找到相关的隐私政策,在 App Store 中也显示「开发者未向 Apple 提供其隐私惯例和数据处理相关的详细信息」,让人忍不住对 iCare 的可靠性产生怀疑。
Medisafe
优点:支持添加医嘱;导出服药记录
缺点:本地化很差
支持平台:iOS / Android
打开 Medisafe 选择「添加药物」后,就会出现极为详细的药品信息供用户填写。
药物名称需要手动填写,之后可以选择药品的强度和外观(不填直接进入下一步也没关系)。药品的强度翻译了但没完全翻译,所以你可以在这里看到 gr(克)与「微克」一同出现;没有使用包装上更常见的 IU 而是用了「国际单位」,对不了解药物的用户可能不那么友好。药品的形状和颜色可以在给定的范围内选择和组合,下一步输入每次服药量时的单位也会依据这里选择的外观挂钩。
基本信息的下一步就是设置服药频率。Medisafe 默认的服药频率有五种,分别是:
- 每天 -> 每天一次或多次(至多 24 次,间隔时间自动计算,也可手动调整,下同)
- 特殊日子 -> 每周的某几天,每天内一次或多次(至多 24 次)
- 间隔 -> 每隔 X 天,每天内一次或多次(至多 24 次)
- 生育间隔周期 -> 从固定的几个周期内选择(如 21+7、63+7,但不支持自由设置),每日只能服药一次,会强调「服用第一颗药丸的日期」,可以打开「提醒服用安慰剂」的提醒
- 急需 -> 不设固定提醒,在服用时需要到首页右上角 + 号处选择「添加剂量」记录。
设置的下一步是添加此药的库存。在「低库存提醒」那里,Medisafe 使用了不那么本地化的「处方更改提醒」,在药物余量不多的时候弹出手机推送,提醒用户及时补货。
所有信息添加成功后,就可以在首页看到接下来的服药日程。点击上方的日期,就可以跳转到那一天并查看当天的提醒。
点击某一个服药日程,即可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服用」「跳过」或「重新安排」。选择「服用」后,还会进一步询问你具体的服药时间:是现在,是预定的服药时间,还是其他的某个时间?
点击任意一次服药记录,在弹出的窗口就可以看到这个药物的具体信息、计划服药时间、最后一次服药的时间,以及剩余库存。如果有超出计划的服药量,也可以在这里选择「增加剂量」来记录,并会同步到主页。如果点开了在服用时才记录的「急需」类,就只能看到最后一次服用的时间,而没有其他信息。
在「药箱」中,可以对已添加的药物进行进一步的设置。除了编辑已经添加了的信息,还有关于服药方式的说明。默认选项有「饭前」「饭中」和「饭后」三种,还有自由文字说明区域可供添加其他服药注意事项。更新后的服药说明也会在主页服药日程里出现。
在「更多-报告」里可以找到最近一段时间的服药依从性,并支持导出服药记录,会以 csv 格式发送到指定的邮箱。
Medisafe 中另一个值得一说的功能是内置的健康跟踪助手,支持记录每日心情、状态,药物带来的过敏和副作用,并且可以把需要每日测量的身体数值(如血压和血糖)加入吃药提醒的主界面。这些记录下来的信息同样支持以 csv 的格式发送到指定邮箱。不过 Medisafe 对这项功能并没有做太好的优化,大部分内容还是英语内容,不太友好。
更多个性化选项可以在设置中找到,比如把服药提醒设为「重要提醒」,更改通知文本、药物铃声、App 密码、早上提醒出门不要带药等。Medisafe 有每月¥30、每年¥258 的会员可选,多了添加家人/朋友的选项,并支持更多的外形和图标自定义。
北堂岚舞:我为什么选择 Medisafe
或许在外人看来,「每天吃药」这样的事情再简单不过了,为什么还要单独做一个服药提醒呢?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每天喝八杯水」大概就能明白了:我们不是因为「想不起来」,而是「容易忽略」,尤其是在比较忙碌的时候更是容易忘记服药。
在提醒服药这方面,(在试用了各种服药提醒 app 之后)我选择了 Medisafe。尽管它的外观并不算好看,本地化在某些地方做得也比较糟糕,但它的功能确实让我满意:选择「添加药物」之后,Medisafe 会引导你设置药物的名称、强度、以及提醒的频率,支持每天/隔天/每周/每个生育周期的循环提醒,每天最多提醒 24 次;在之后 app 就会引导用户填入剩余药量,全部填写完成之后就可以在药物页面看到药品信息,以及在主界面看到药物提醒了。
在提醒推送后,用户若是一直没有进入 app 将药物标记为已服用,Medisafe 便会在 10、20、30 分钟之后各推送一次通知;若是在 iOS 端还可将最后一次提醒设置为「重要提醒」,这样在静音状态下也会推送一条很吵的通知来确保你没忘记服药。
除此之外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功能就是「剩余药量提醒」功能:在添加药品的过程中,Medisafe 会引导用户设置每次服药的量、药品现货数量,以及「补充提醒」,也就是在剩余药品小于一定数量时每次服药的时候都会弹出一个提醒通知你及时补充药物。对于不方便购药或者药品不方便购买的情况,及时查看剩余药量可以有效避免断药的情况出现。
如果硬要说缺点的话,就是每次服药的量不支持 1/8 片,以及这个 app 整体不太好看了……
MyTherapy
优点:支持剂型较多;可以添加其他身体数据
缺点:使用时有明显卡顿
支持平台:iOS / Android
跳过开篇引导,就可以选择添加要服用的药物。在这里,可以通过扫码2或直接输入的方式添加药名。MyTherapy 里也有我见过的最全面的药物剂量单位,是所有测评过的服药提醒 App 里唯二支持添加贴剂和栓剂的。
下一个界面是用药频率。默认的选项是「每天一次」「每天两次」「按需要」和「其他频率」。如果选择了「其他频率」,在下一个界面就会有更详细的选项可供自由设置——MyTherapy 也支持几种主要的服药频率。
MyTherapy 没有「输入每日吃多少次就自动计算每次几点吃药」的功能,每日当中的服药时间都需要自己手动设置。不过每次服药的量可以自由设置,也就是说,可以默认输入「上午吃一粒,下午吃两粒」这样的组合。
在这一步还可以设置「服药周期」,共有「无限期」「到某日截至」和「共吃 X 天」三种选项。
并且支持录入当前库存和低库存提醒。
在「我的疗程」里选择「编辑药物信息」,再点击一次药物名称,就可以添加药物的生产公司和服药建议。对大部分的精神类药物、生物制品和缓释药物来说,哪怕活性成分是同一种,不同厂家生产出的药效也会有细微的差异,因此需要在这里多加注意。
而服药建议有「饭前」「用餐时」「饭后」和「自定义选项」四个可选,修改后会在服药日程和「我的疗程」里展示具体建议。
到了计划的服药时间,点击接下来的日程,就可以选择「服药」或「略过」记录服药情况。每一次记录都会按照预计服药的时间,同步至「进展」中,有图表和列表两个视图可供查阅。服药情况也可以通过点击右上角的「PDF」,传送至指定邮箱。如果此前有记录的心情和症状,也会合并在同一个 PDF 里。
另外,在 MyTherapy 中,还支持录入各种健康数据。在「今日」页面点击右上角的「记录」,即可记录当日的各项身体测量数据、实验室检查、运动量,以及身体出现的情绪和症状。这些数据会一同进入今日的「进展」中,可以和用药记录一起导出。
MyTherapy 无需登录即可使用所有功能,使用时也不需要联网。同时,在设置内,还可以添加 App 密码保护隐私。在设置中的「法律信息」里可以找到 MyTherapy 较为详尽的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不过目前没有中文版本。在使用时,这也是唯一一个让我感觉有点卡顿的药物提醒 App。
除了App之外的提醒方法
在上面,我们介绍了 9 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用药提醒 App。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操作这些高科技设备,因此,不妨看看下面这些方法,或许它们能能帮你更好的记住「要按时吃药」这件事。
最有效的当然还是让生活中各处都能收到提醒,并把吃药这件事和日常流程想办法结合在一起,尽量营造一个「绝对不会看不到『我要吃药』这回事」的环境。比如在家里各处贴满便签纸,用较大的字体写上「在何时要吃多少某药」,日常起居根本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无疑能强化记忆。
对那些需要在固定时间吃的药,就可以把药和提醒便签放在那个时段一定会去的地方。像大多数人都会在早上如厕,那么就把便签粘在可以一眼看到的地方,同时把药瓶放在旁边,就能减少忘记吃药的可能性。
经常需要联系的家人、朋友和照护者也是不错的提醒对象。如果都需要每日服药,那就可以在联系的时候互相提醒、一起服药,减少忘记的概率。
如果经常需要在外服药,或者每天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服用多种药物,那么用一个药盒事先分好每日在什么时候要吃哪些药物或许更安全。等到了具体的时刻,拿起药盒直接就可以开始吃,就不那么容易漏掉某一种药。
这里 @北堂岚舞 根据自己旅行期间服用药物的经验,想向大家推荐 Worldlife 的药盒,原因其实也不复杂:一方面 Worldlife 的药盒带切药器,方便按一定的比例服用药物;另一方面 Worldlife 的药盒相比于其他药盒还挺好看的,摸起来也不廉价。而且 Worldlife 药盒对需要服用多种不同的药物的人士来说容量还是够用的,内部装药的盒子也方便拿出来清洗。
有的时候,不能按时服药也全是「没有及时收到提醒」的缘故。没能及时想到要补货,以至于在要吃药的时候发现库存告急,所以不得不跳过一两剂也是常有的事。这种情况下,除了借助吃药提醒 App 中的低库存提醒功能,还可以把「看医生补货」这件事加入自己的日程计划中,在买药时就计划好下一次补货的时间,防止错过。上文提到的叮咛、吃药啦、Medisafe 和 MyTherapy 就有低库存提醒的功能。
另一个常见的,不能遵从医嘱按时服药的原因,就是对药物的不理解。在看病时,医生没有详细解释药物的作用原理和副作用,于是在出现了各种症状后不确定是否安全,就没有继续吃下去;想要降低每次吃药的花费,所以干脆每次少吃一点,这样就可以减少买药的次数,进而减少花费;开的药不知道该怎么用、怎么吃,说明书也没讲清楚,所以不敢吃;甚至药物的口味,也会劝退服药者。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各种各样的吃药提醒 App 是决计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与专业人士的沟通。在问诊时了解一下这个药要多久才能起效,该怎么吃效果最好,有哪些可能出现的常见副作用,以及哪些副作用十分严重,是需要立即停药的。如果药物的口感不好,也是可以找医生讨论有没有更好的替代的。
而 @北堂岚舞 在这里根据自己服药的经验会推荐大家,在吃比较苦的药品试着用糯米纸或者花生酱去包裹要吃的药物,而糯米纸就是包着糖果不让它和包装纸粘连的那个东西。通常而言,某些安眠药因为安全原因里面加入了苦味成分,如果那东西碰到了你的舌头的话恐怕是……终身难忘的体验。需要将安眠药切开服用的话,可以用糯米纸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将其包住再吞咽,可以很有效地避免苦味物质碰到舌头。
如果担心长期服药的花费,和医护人员讨论有没有更便宜的仿制药,或者医院有什么减免政策可以减少花费……有时药效和价格并不是正相关。有些药物吃了之后没有明显的效果,可能是因为这个病的症状本身就不明显,也有可能是服药时间过短,药物还没有彻底起效。无论是哪种情况,贸然减轻药量或者时不时地跳过几剂,短期来看可能会增强副作用反应,引发更强烈地不适;长期来看,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病没治好,症状反而更严重了,甚至出现了各种并发症——到这个时候,花的钱就不是经年累月省下几粒药可以抵消的了。
总结
本文测评了 9 种吃药提醒 App,并简要介绍了它们的功能。各项功能对比可以参照下图:
如果你有什么除了文章里提到的其他服药 App 或者特别的服药技巧想推荐或者分享给大家,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讨论。最后,再提醒一次大家不要忘记服药。
> 暑期征文 数字文具盒 火热征稿中,分享学习方法,拿走现金奖励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