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最近我写东西时遇到了一些阻碍。这些问题可能你也遇到过。
- 想写的内容已经有人写过了,没有写的动力了,怎么办?
- 总觉得自己的想法和经历不值得分享出来,去浪费别人的时间。
- 花了时间和精力写出来了,但阅读量和反馈都很一般,信心因此被打击。
总结下来就是,我想写的,别人已经写过了;我不想写的,写着也没意思;想写的,写不清楚,别人看不懂。完了,不想写作了。
这些问题都会有一个共性矛盾,就是我带入了「别人」这个角色。「别人」已经看过的,「别人」可能不喜欢,担心浪费「别人」的时间。我们去担心「别人」,然后把不想写作的问题归咎在对自己的不自信。
但这只是一种托辞。
其实,我们创作欲的敌人不是「不自信」,而是对「面向自己写作」与「面向读者写作」这两个概念的混淆——该面向自己写的时候,念着别人;该面向别人去写的时候,觉得应该坚持自己。
- 面向自己写作:为了自己的求知欲、表达欲而写;
- 面向读者写作:为了解决读者的需求,写读者关心的内容。
是为自己写,还是为读者写?之前的我总是在这天平的两端来回摇摆。
一、我的写作经历
1.1 面向读者写作
最早启发我「写作方法」的是罗辑思维和得到,他们以「通过知识服务,为用户节约时间」的理念打磨内容,当时作为用户,我觉得这样的内容特别受用。而这种以服务的姿态来交付内容的理念,一直影响着我的写作。当时的我,觉得做内容其实就是把别人的知识,用清晰的结构(故事引入-结论先行-展开论证-结尾升华)加上简单易懂的大白话来呈现给读者就行。
我也用类似的思路对接老板的朋友打磨短内容,制作课程,写知识干货的文章,组建内容小组。当时的我,就觉得做好内容,就是做好内容翻译。但是后来我的想法开始有些转变,因为我遇到了一个同事。
我们当时一起在帮助公司业务撰写知乎回答,我发现他总能跳出我们原有的知识架构,写出高屋建瓴的深度内容,吸引了不少高净值用户关注。更厉害的是,他总能快速结合知乎的热榜问题,产出深度内容。这给我带来的直接震撼点是,比内容表达本身更重要的,是内容本身的质量。
知识面广能表现在,对很多事物都能够轻易地建立丰富的概念链接,很容易找到不同事物间的共性,总能够从现有复杂混沌的信息中抽象出更高维度的本质。我也因此意识到自己知识面的不足。
1.2 面向自己写作
在重启自由写作后,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探索不同的内容形式。我清晰地感觉到,因为没有选题的限制,我可以依据我当下最关心、困惑的问题去延伸,然后花时间去查资料、看书,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慢慢地,我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激发好奇心,写出了很多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复杂结构。
但过度地面向自己写作,就意味着离读者更远。
播客《网文作者的生活实录》里1,一个网文作者说,当你完全沉浸,越写越嗨的时候,那你的作品就要扑街了。等你冷却两天,再看这段沉浸式写作的内容,会发现很多地方都需要修改。
虚构类的作品尚且如此,何况非虚构的说理类内容。
就在前不久,一些读者的反馈让我从自我沉浸中抽离了出来。有人说文章内容太复杂;有人说,本来感觉很清晰,看完后就迷糊了。我于是开始反思,我是不是太偏向「面向自己写作」了?创作者应该怎么平衡「面向自己」与「面向读者」?
二、如何平衡自己与读者
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发现「面向自己」和「面向读者」并不矛盾。
其实任何思考和知识本身都是有价值的,不然它也没有被发明出的必要。至于是否对读者有价值,在于你能不能把它与读者当前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关联。
比如「自动化思维」是一个自发、不受控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与问题关联,它仅仅是一个心理学的知识。但是它既可以是让我们产生偏见、刻板印象的元凶;也可以是让我们不断反刍过去的痛苦,陷入内耗和焦虑的关键因素。
而对作者来说,关键不仅是要怎么帮读者建立其与概念之间的链接,更是需要保证写作输出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既要保证创作动力,还要保证写出的内容有人看,还要克服「已经有人写过」的心理障碍。
我们在写作时,心里可能会装着某个对象,可能是自己的亲人、朋友、爱人,也可能那个读者是自己。如果引入过去、当下、未来的时间概念,把读者换成不同时空中的自己,那么我们面向的读者就是当下的自己、过去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
- 当下的自己:此时此刻正在试图理解当前心理过程的自己;
- 过去的自己:时光倒回,还没有现在经历那么丰富的自己;
- 未来的自己:时光穿梭,未来某个时刻回过来看的自己。
写作的步骤可以是:先为当下的自己记上最精彩和激动人心的一笔,然后给过去的自己提供更有用的建议,以及总结出可以参考的经验,给未来的自己做准备。
面向现在、过去、未来的自己,都分别有侧重,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2.1 现在的自己
如果让你去描述你眼前一个正在等候地铁的人,或者写你此刻的心理活动,或者去查阅一个公司的历史故事,或了解一个心理学名词的由来,即使是写一篇回顾当天的日记,也写的是当时当刻对那些事件的记忆和感受。去发问,去思考。这些过程本身就脱离不了「当下」。
而面向自己写作的最大难题,就是你可能总会在该面向自己的时候,处在分心的状态:对过去批判,对未来担忧。无法随心地进入到求知、写作的状态。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三步。
第一步:有触动,立马记。
你有没有过错失灵感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在第一时间对当时的感受做记录,过两天后,再去回忆和记录,难度就变得很大。因为在当下,你的内心有所触动,然后通过写作去演绎思绪。但这个被触动的时间段是很短的,一般在两天以内,如果过了这个时段,那个被打动的感觉就消散了,成为了过去。所以有了想法得立马记下来,最大限度去还原当时的状况。
第二步:不评判,只发散。
面向自己写作是一种「状态」。我经常在写文章时,看到之前的初稿会感觉毫无头绪,这个时候,我会尝试先写流水账。回看我之前的日记,很多灵感迸发前,都有一些自己莫名其妙的絮叨。这里分享一个比较典型的随心记录。
当你写作的时候,应该全然地投入其中,不要断档,尽可能进入心流,让自己发散起来,不为任何人负责,只要当下的自己写得畅快就行。这时候,文字就从指间里自然流淌而出,你的思维会随着文字的推进持续迸发新的火花,连接上更多从未想过的故事和概念。
自由书写的精髓是自发和诚实。你要快速而不加评判地记录自由联想的内容,记录的时候把大脑放开,不控制、不斟字酌句、不重读、不修改,放任自己去写。
——《用写作重建自我》
「自由书写」也被用来作为心理疗愈的一种有效方式2。它也许很混乱、琐碎、冗长,别人根本看不懂,但能记下你脑中闪现的一切念头——这不仅能有助于身心健康,也能帮你构建出写作的习惯和动力。
第三步:找问题,引好奇。
在你探索自己内心的同时,一些问题就会从脑海里浮现出来,这些问题就会激发你的好奇心,成为你继续探究的动力。
「面向自己写作」的目的是去理解,用文字让思考流动起来,搞清楚自己当前的课题。至于怎么呈现,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清楚;写不出来,是因为想不清楚。想不清楚,就要去找到让自己想不清楚的原因。
在《重新理解「好奇心」:学习动机的自救指南》里,我有分享过,我们对信息的掌握有三个状态:「知道」「不知道」和「舌尖状态」。好奇心比较弱的原因,要么是知道得还太少,浅尝辄止;要么是知道得太全,失去神秘感。让自己处在「舌尖状态」,好奇心才会被完全激发。
2.2 过去的自己
如果说面向「现在的自己」时要尽可能发散,想到什么写什么。在面向「过去的自己」时,就要尽可能收敛和批判。
2.2.1 克服知识的诅咒
为什么要给过去的自己写?因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去解决和自己经历相似的人的问题,我们能给的帮助都是基于我们这段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而读者其实就是「过去的自己」,他们对「现在的自己」经历过什么一无所知。
你可以找身边人做一个小实验:先在头脑里唱一首歌,然后用手拍桌的方式把歌词拍出来。不管你拍得再用心、再精准。对方听到的都是枯燥的「哒哒哒哒哒哒」。「知识的诅咒」让人们总是高估别人对自己的理解程度。所以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不明白」。
面对过去的自己时,最需要克服的就是知识的诅咒,即假设对方对此一无所知。
2.2.2 与读者平等对话
为什么姿态很重要?
刘润在《28 年多写作心法》里3,提到了「对象感」,就好像作者正坐在读者对面,像老熟人一样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对象感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写作姿态。即你在写作的时候,既不会居高临下地好为人师,也不用谄媚地讨好读者;而是以平等的姿态,把读者当次第一次来这里的游客,发自内心地介绍。
我之前在读史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时,对于书中提到的「古典风格」总有一个疑问:既然写作即思考,那为什么能做到在写之前就胸有成竹?难道不应该是一边写一边思考吗?
其实古典风格要强调的是一种了然于胸的「姿态」。不管你写的时候多么纠结,在查资料的时候多么痛苦,这些都不该让读者去感受到。
其实,这就是一种「伪装」,把复杂的推导、庞大的碎片信息都自己消化,只呈现读者能看懂的部分。
再复杂的公式和推导过程,都没有必要在文章中完全呈现出来,而是以激活读者的视觉感官为目标,和读者平等地进行对话。
以「导游」来做类比,古典风格就是让游客感觉「这里我很熟」,但其实在引导游客之前,你已经来这里很多遍,对景点烂熟于心了。
2.2.3 对内容做减法,突出主线
写文章如同雕塑一样,一直在做减法,把不要的去掉,剩下的就是这篇文章真正想表达的。
我们脑海里的感受、存在的经验太多,但是想在有限的字数和时间内,只能讲清楚其中一小部分。要么,就花更大的篇幅和时间,做更全面和系统的整理;要么,就砍掉其它的细枝末节,给读者呈现相对纯粹的上下文、问题和答案。
而砍掉其它令自己兴奋的「思考」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因为要想写得好、写得深入,就要尽可能发散和抽象,这样也难免偏题。所以需要定主线,然后判断并去掉和主线不相干的内容,即使它是你是特别想要写的部分。
如古典风格倡导的「不用论证,而是直接展示,让读者看见」。
即使不知道这些背后的数学演算过程,也能知道的一些概念、原理、知识。古典风格常见于科普文和书籍中,写作目的是为了让没有专业知识储备的读者,也能看到你所见,而非让他搞懂事物背后的复杂原理。
就好比我生产了一个照相机给你使用。我只需要跟你说,这个照相机能有什么用,以及怎么使用它拍照,而不需要告诉你镜头的成像原理、相机内电路的设计路径。
2.2.4 让内容更具象
高手既能做到将感受的细节完全传达,又能兼顾将复杂的事情拆解成简单的分类;既能巧妙运用各种类比、故事、案例来让「过去的自己」深入理解,又能给出精准的符号,对这些难以言喻的道理进行概括和抽象,给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之感。
这就要聊到塞缪尔·早川提出的「抽象阶梯」。
阶梯的最高层对应的是一些宏大的抽象词汇,比如国家、自由、价值、增长;阶梯的底层对应的是具象的词,比如北京天安门、自行车、5 元一袋的薯片、环比增长 20% 的销售额。
再举个例子,说「一个音乐播放器的内存很大」,这处在偏抽象层的位置,再具象一些就是「5 GB 的内存」,再具象一些就是「把 1000 首歌装进口袋」。
而在写文章时,一直停留在最高层(抽象层)的话,讲出的内容就容易「假大空」,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如果一直停留在最底层(具象层),就会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只有灵活穿插地运用,写出的内容才会既生动又深刻。
但仅仅是让内容更具象还是不够,我们还需要去抽象阶梯的顶端看看,怎么让「未来的自己」能更好地回忆和运用。
2.3 未来的自己
如开头提的那个问题:想写的内容已经有人写过了,没有写的动力了,怎么办?
你担心的是有人写过吗?不,你担心的是有读者已经看过和知道你想写的知识点。别人既然都已经知道了,还干嘛还要写一遍?
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未来的自己一定知道比现在的自己多,那现在还有必要写给未来吗?
有必要。因为遗忘是人的天性。
2.3.1 人们喜欢遗忘的原因
人会不断学习和接收新的信息,也需要花费脑力去处理和加工,如果大脑把全部资源都用于记忆了,那就没有资源去处理新知识了。
都说太阳下没有新鲜事,我还发现我写的大部分观点和知识,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写过,但都是基于个人经验进行输出的,虽然知识、内容相近,但是经验和案例不一样,运用的场景不一样,与其它概念的串联方式不一样,其作用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去帮读者去重温这些知识和经验,让他们结合近期的经验有不一样的体悟。
也因为人们喜欢遗忘,所以我们除了需要积累大量的案例和体悟,还需要对「未来的自己」设计出让人印象深刻的「咒语」——建立分类。
2.3.2 建立分类
人虽然容易遗忘具体的信息,但是会对信息的分类很敏感。我们的记忆被分为「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通过短时记忆,对信息进行加工、分类,形成「分类」。大脑记住分类后,为了优化内存,就会丢掉辅助记忆模型的具体信息。
比如,一个记忆被清空的科学家要为自己建立性别的分类,于是他就去测量一些男女样本的头发长度后,发现很多女生的头发比男生更长,会初步把结论抽象为「头发长」的是女性,而忽略掉之前测量过的头发具体是有多少厘米。随后,科学家发现,有的女性头发也很短,于是他又开始去寻找其它具体的特征,他又发现了女生的身形普遍都纤瘦。「身形」又成为了他判断性别的其中一个分类的变量。
为了认清性别的分类,需要建立新的分类,如长发、中发、短发;高、矮、胖、瘦。然后在大脑记忆中进行加深和巩固。
同样,在写作和笔记时,我们也需要去为「未来的自己」建立清晰的结论,帮助未来的自己更有效地分类和储存,以便于其高效提取信息。用「抽象阶梯」来看,建立分类就是通过对数据、案例、故事的共性进行提炼和归纳,最后构建出大脑更容易记忆的抽象分类。
那该如何构建分类?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白天与黑夜、长期与短期、理性与感性、需要与喜欢、强与弱、是与否……前人已经帮我们做好了分类,我们完全可以基于这些分类,去理解现实中遇到的问题。
就如同你正在看的这篇文章,我使用的主要是两个分类:「自己与他人」和「过去、现在、未来」。我想表达的内容再复杂、混乱,一经分类的筛选器,都会变得更清晰、容易记忆。
2.3.3 分类的陷阱
然而分类、概念也存在陷阱,正义与邪恶,不是非此即彼。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学习社群,感觉群里的人虽然很好学,但是群里聊天有时会滥用各种大词去判断和评价别人的事,用概念和分类去定义一个人的存在。
比如,如何定义工作中的「抗压」?连续一个月从早干到晚,高强度工作算吗?如果有人把这样的一个分类用来定义人,如果没达到就是「不抗压者」,这就叫滥用分类去攻击别人。每个人对压力的阈值不一样,对工作的理解和选择也不一样。如果相互认同这个标准,便可以一起共事;如果不认同,或接受不了,也不用因此去否定自己,给自己贴上「不抗压」的分类标签。
回到写作的话题,在分享「关键概念」时,我的目的都是试图去找到看似互斥的概念组里,那根模糊的界限。
你如果看过我几篇文章,就会发现我经常使用类似于《如何逃离 XX 的陷阱》的标题格式。其原因是,概念常会帮助我们对认识事物,但是它也会左右我们的认知,让我们陷入各种认知偏误里。我能做的就是先聊这个概念的常规含义,然后挖掘和探寻它的适应边界,最在边界内讨论它应该如何使用。分类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需要让自己保持对事物的「灰度认知」,以辩证的眼光去看清被人嘴里的分类和定义。
分类应该成为我们了解真实世界的阶梯,它不该遮蔽我们,而应该帮助我们产生更多的问题,勾引出我们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探索世界的欲望。
三、结语
写作既让人愉悦,又让人痛苦。说它愉悦,是因为在面向「现在的自己」时,我们能抒发自己所想,畅快。说它痛苦,因为我们要面向「过去的自己」,尽可能把复杂观点、庞杂信息捏成读者喜欢的模样,然后传递出去。
但平衡自己与读者的难点在于对状态的把控,我们无法在沉浸创作的时候去考虑读者的喜好,也不得不为了让文章观点更清晰,而砍掉一些无关但想要表达的内容。
当我们尝试以导游的姿态,平等地与读者进行交流时,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去逐一介绍,假设读者是第一次来到这个知识领域。
面对过去的自己时,在抽象阶梯的底部,用类比、故事、案例把观点具象化;面向未来的自己时,在抽象阶梯顶部,用分类去加深和巩固其记忆,以便于其调用。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写作的目的到底是啥?
塞缪尔·早川在《语言学的邀请》中给出了答案:
作家借助语言将其经验和态度整理出来,从而在读者心中产生作用,使读者也能把其个人经验和态度略事整顿。经过这番整顿,读者的内心也就可以变得略微整齐些。
我感觉自己就像读者的「思维整理师」,读者的内心深处,已经有不少分类好的信息,也有一些未经分类的散落的碎片信息,我想做的就是帮助读者探索事物分类的边界,让他们的内心因此明晰一些。
感谢你能耐心看到这里,希望我的经历、思考和总结,能对你产生一些影响,帮你在写作的路上,多迈出一步。
感谢阅读,如果你不想错过我的更新,欢迎订阅我的 newsletter。
关联文章
> 暑期征文 数字文具盒 火热征稿中,分享学习方法,拿走现金奖励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