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诚然有些标题党了,因为在拍照的时候通常只有两个状态:下意识的按下快门和琢磨如何调整拍摄角度以达到最好的拍摄效果。遇到需要正经拍摄或者抓拍时再思考,那大概率是来不及了。

但如何达成随手一拍就是自己想要的照片构图和视角,这确实是需要不断思考的。最近梳理了一些照片和拍摄随笔,自娱自乐的同时也想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摄影这件事的个人理念和拍摄思路。

2016 年机缘巧合开始使用被笑称为 1% 的 Nokia Lumia ,第一次体验到了蔡司(手机)镜头的锐度和 Lumia 相机的高可玩度。从此走上了 手机 -> 黑卡 -> 微单 -> 单反 -> 手机 的摄影爱好不归路。当我真正意识到我喜欢摄影这件事时,恰恰是我以 Lumia 928 和 iPhone 5s 这两部手机为主,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 365 作品:即连续 365 天每天拍摄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由此学习到了基础的拍摄概念,并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拍摄风格。

后期软件上也历经学习电脑端的 PS,LR 和手机端的 Camera 360,泼辣,Vscam。现在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为顺手的则是谷歌出品的修图软件 Snapseed。

拍照一时爽,修图到天亮

在过去的数年间,智能手机摄像头的快速发展,让我这样的普通人可以以较低的门槛来享受捕捉美图的快乐,而无需购买昂贵的单反设备,因此带来了摄影领域的一片欣欣向荣。一键修图等美颜或滤镜类的软件则带来了全民出图的高潮和审美的疲劳。

那我是如何看待拍照这件事的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01 拍照是什么

当我们看到有趣的事物和动人的瞬间,总是不由自主地拿起来手机或相机去拍摄,也许还不止一张。在我看到手机里的数千张照片时,想到一个理论:所有器物的使用和发展都是人体的外延,例如车是腿的延伸,电话是耳朵的延伸。参考这个理论,照片是否可以作为记忆的衍生品呢?

我们无法得知人到底可以牢固地记住哪些内容,记不住哪些内容,也无法提前判断哪些信息是否值得记忆,哪些不值得。照片就像一个外挂的记忆匣子,承载着每个时段你觉得珍贵的,值得记录的文字,花草,风景,人和事。

就是这样一张照片,每每看到,总会神游到秋日的京城,那满大街的银杏和红墙青瓦

某张照片会在某一天突然出现,告诉你在生命的信息流中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故事。就像一个串连珍珠的项链,随着手指的滑动,不经意间点亮一段段回忆。

在亘古不变的场景里拍摄出瞬间感是我的野心

——山姆·阿贝尔

于我而言:在瞬息万变的场景里拍摄出永恒感是我的野心。所以在我看来生活是无数连续的瞬间组成,而摄影则是抓取你曾看到的一个刹那来刻绘永恒。

生长的城市

02 如何拍摄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战地记者罗伯特 · 卡帕

看到这句话时我忍不住手痒加了后半句:或者离得不够远

罗伯特所言 「靠得够近」可以提高观察准确度,以便于仔细体会并感受所要拍摄的对象。因此更近也就更容易捕捉到触动心弦的镜头,这应该是好理解的。而我提出的「离的远」 - 既是物理距离上适当远离,从而识别到具体某个被拍摄对象的周遭环境,即置身于更广阔的场景中,同时也是心理上的把自己从物理场景和情绪限制中抽离出来,以全局(局外人)视角去评估所见,识别并拍摄下人们能够沉浸其中的瞬间。

有一句话叫做「摄影都是做减法的艺术」,所以我们需要在繁杂和情绪化的场景中剥离出你想要表达的主体。以更高维度和旁观者的思路来看待要拍摄的场景,就相对容易捕捉到珍贵瞬间。当然作为某个事件的参与者,有时候认真拍摄和观察其他人的代价是无法融入场景的情绪中。所以当有了足够多的经验和拍摄视角后,还是鼓励拍摄者更多得感受所拍摄场景和对象的情绪,无需抽身出局即可拍摄出更加有同理心和渲染力的好照片。

向朝阳问好

03 拍什么

非商业拍摄创作是自由的,本身本不应该被挑剔,但主题一定要相对明确,才可以有更好的指向性和拍摄逻辑。不可否认的是各类摄影作品都凝结了摄影师,后期制作者非常多的心血。

风景大片之美在于摄影师以探寻的双脚,出色的设备和惊人的毅力,捕捉到普通人无法到达或关注到的自然风光的最美瞬间。

摄影师在拍摄大场景,而在我眼中,此刻的摄影师才是最靓丽的风景

人像写真之美在于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同找到最适合的场景和肢体语言,并保留最理想化体态。

每一份作品都有着无数的前期辛苦准备:风光摄影的踩点,找拍摄角度,等待合适的时间和光线;人像摄影的提前沟通,化妆,造型设计,就更不用提堪比绘画的后期制作了。

但作为一个输出者,即便是单纯的喜爱,也不可避免的需要来思考我拍摄的目的是什么,又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在任何专业的流水操作中,任何大众化非标的产品都可能是「不合格」的;个性化的量身定制又很难低成本地进行制作,并产生广泛的影响和传播。所以市面上可以看到的大部分摄影作品都会流于模式化和形式化。

为我们擦亮窗户的人

也许两种摄影师可以打造独特作品:

  • 最顶级的摄影师方有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来个性化创作或进一步拓宽创作的领域标准,以惊人的阅历和顶级的技术打造更出色作品和瞬间。
  • 普通业余摄影师,没有沉重的商业化负担,力求还原照片的记录功能 ,同时追求高辨识度和独特性,反而有了新的可能性被探索。

跳过器材党/技术党/过度后期党;流水晒娃党/美食党/花花草草党等等一切自我相信的追求和虚无之后,才可能回到照片本身。最终能够兼具美感,且超越纪实的故事讲述者,少之又少;也许具备跨越时间生命力的大概就是思考存在的意义

你看那飞机,就这样飞过;你看那多云,就这样飘过;你看那盏灯,就这样等着

04 人文 - 是一种让你思考的维度

我比较认同 2019 年 IPAA 大奖得主 Chuangcheng Jin 分享的一句话:作品的内涵比技术层面的展示更加重要。

而人文则是一种植根于人类情怀的诉求和认同感,不可避免地需要人的痕迹的存在,或是美好的,或是深刻的,或是反感的,都是人的烟火之气在世间的留存。人文,并不意味着沉重。我之理解人文,更像是抓住且恰到其分的把人和环境相互影响凝聚而成的情景和力量自然又不失其真的表现出来。

但若想把内容以更细腻和更本真的情绪表现出来,则对拍摄者的生活阅历,共情能力和设备使用有着较高的要求。考虑到任何一张照片背后都是特定场景,有人,有前因,有后果。所以若想完整得表述一张所谓人文照片,同样也需要讲述一段好的故事:把图片阅读者带入到摄影师想要呈现的情境中。作为静态的照片虽然只能定格一瞬间,却能捕捉到最精彩的那一刻。

无论风雨,带你回家

如上照片,算不得多么出色,但应该是非常典型认知中的人文相关:风雨交加等候红绿灯的时候,骑着单车的父亲载着懵懂年纪的小孩,健硕的左腿支撑着车子;冷峻的蓝色雨衣和暖色嫩黄雨衣形成非常明显的对比。在车来车往的都市里这样的骑行者多少能唤起曾经被父母亲呵护过的每个人的记忆。

一点题外话:我理解的或者拍摄的人文作品中的「人」,通常都是被「物化的」。在拍摄的一瞬间,从摄影师的角度来讲,只有围绕着拍摄主题的合适的走位和曝光而无需区分人和物。

累了就休息一下

05 如何拍得好?

不可避免的拿出来那句经典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张照片,阅读的人越多,评价也会出现越来越多可能性。既有时代的审美意识,也有个体的喜好差异。我的理解则是:找到最能触发你的 「点」,并竭尽其能地表现出来。这个 在于文化的认同,生活的积累,审美的表达。而如何表现则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完成:

构图

常见的构图包括中心构图,三分构图,黄金分割点构图等等,但这些构图的本质是什么?

是围绕着拍摄主题,尝试不同的角度,找到能凸显你想要表达的方向,或者帮你找到一些触发思考的视角,那就是一个好的构图。

8D 山城的魔幻堆叠
快速找到一个好的角度来凸显大人和小孩的对比关系

在立体的空间里以不同角度来拍摄(观察),就像在二维的视野上找到那个隐藏的切入点,进而把画面拓展成一个三维空间。至此,你才算真正把 3D 的影像转动起来,观察的角度足够全面。

如果说之前的取景和角度是在玻璃后面左右上下找合适的位置,这次体悟更像探手入画,没了这道遮挡。就像我习惯了 16:9 来表现场景,那么即便是我用 iPhone 默认相机 4:3 拍摄,也会习惯性考虑留下裁剪空间,避免后期的时候掣肘。

配色

很多时候,场景可以很简单,构图可以很常规,绝佳的配色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欣赏的亮点。如果所拍摄场景里没有足够多的色彩,就可以考虑后期来实现。

例如色彩冷暖和明暗关系很多时候则是为表达心情服务。如下两张图,同样的场景,前一天是艳阳高照,风和日丽;后一天则回到湿冷阴沉的冬季。所以前一张调为暖色,后一张调为大片的灰色。

06 关于设备

几乎每张图都会有人问,这是单反拍的吗?其实答案无非两种:是或不是。但对于大部分非极端环境下的照片来说,一张美图的关键从来不是设备。

有句广为流传的口头语:重要的不是前边那颗(镜)头,是镜头后边那个头(脑)。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强调了「谋」定而后动的逻辑:你需要知道拍什么,举起来相机才有价值

这张照片虽出自我手,却每次看到都觉得好赞!几乎超出了我的能力水平

所以依旧回到提到的 「点」 上,你需要先知道你想要拍什么,至少可以遇到某个场景的时候知道,这是你想拍摄的,也是有可能拍摄出理想作品的场景。

但是我不能因为我没有顶级的设备就否认设备的作用。优秀的设备能够降低拍摄难度,让你在复杂的场景做到游刃有余。更加自如的抓捕到瞬间打动你,但又稍纵即逝的「点」。出色的镜头和绝佳的操控能够保障摄影师在拍摄初期更易获得更好的光线与画质,省去大量的后期工作。

当然,一如我开篇所提及,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即便是最普通的手机,也可以拍出不差的照片。例如 iPhone 因为其便携,快速响应,出色的白平衡和够用的像素,随手一拍总是可以发朋友圈的。

所以不可免俗的讲,还是推荐用好手头设备,在预算范围内,针对自己所偏向的拍摄题材买最好的设备。

07 关于表达

对于作品的表达,图片本身是一种表达,同时适当的文字和描述则是容易被忽略的辅助表达。

图片本身

几乎所有参赛作品都会要求:可适当剪裁和调色,但不可对内容作增减。

所以仅从拍摄的角度来看后期,前期和后期几乎是五五分的。构图有的核心要素上文有所提及,这里不再展开。这里仅提及下关于后期的一些理念:相比于梦幻般的拼接或者叠加,对于大部分日常照片我更侧重于对结构的调整和光线的修饰,以确保足够简洁地把打动我的 「点」 传递给读图者。

这张图本来没有这道亮光,但为了表达主题,则手绘了这道光线

辅助表达

有的时候只要一个标题即可,有的时候则需要辅助性文字才能更好地阐释图片作品本身。例如如下两个场景,如果没有文字作为辅助和情景渲染,大概很难去读到这张图的意义和情绪。

08 努力多拍才是王道

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之所以对是因为唯有敢于去拍,不断去拍才有可能拍摄出理想的作品。精彩都是稍纵即逝的,我曾无数次扼腕叹息,就差半秒没有捕捉到某个镜头,或者带了长焦就好了;但是也庆幸,因为勇敢的多拍,很多美好都在瞬间被留存。也不对是因为如果只是不断地保持一个姿势,一个思路地去拍摄,那远远无法让你拍地更好,也就更不能称之为王道。

所以在观摩和学习其他优秀作品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进行多拍才是通往进步的正确道路。

记得一档车评节目里讲到:欧洲车讲工艺,日本车讲匠心,差异就在于是否有心。放到照片拍摄上,拍照和摄影的差异大概就在于是否「摄」其「影」。看到美好的场景,没有任何犹豫地抓拍,同时需要你反复琢磨如何拍出来一张 「理想」 的照片。

这个楼梯间我大概思考过四五次该如何拍摄,实际拍摄发生过三次,最后一次基本令人满意。

比如拍人像,这次能否把主角拍完整?下次能否把人物表情拍摄清晰?再下次能否把恰好抓住人物的一颦一笑?最终是否可以拍摄融入摄影师风格,同时超出主角预期的照片?摄影之乐趣在于按下快门的刹那:心若明台,身外无物。所以热爱去拍,各种可能的场景下去多做尝试:

等待一个擦肩而过的场景
抑或是通勤路上
在做核酸的路上
吃香菜

在不断重复的基础上,对摄影的情感注入和深入思考才是让每一张照片值得品味的原因。辅之以摄影技巧和优秀的设备,将能够更快达成这一目标。

09 写在最后

拍摄的意义,总是时而迷茫,时而清晰。即便是写下这数千字的想法,也不过是一时之见,还会随着照片越拍越多而不断发生变化。这和思考存在的意义何其相似:探索行为价值和思考存在的意义是永无休止的。就像每张照片背后都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美丽的风景。

一块漂亮的图板

在我拍摄完成后,竟然开始排队拍摄。

拍摄的人本身也是一道风景

蒋勋在《孤独六讲》序言里分享: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在匆忙的步履之中,懂得和愿意停下来抓住美的闪光点;在喧嚣之中,安静地创作一张照片;然后自豪地展示你识别到的惊艳瞬间给其他人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美学的追求?所以每一张照片都是对生活的一次凝视,每一张有价值的照片都是对存在意义的思考。

摄影也好,拍摄也罢,于我而言,也算是在生活的缝隙发现一些存在之美和沉心静气的一种「修行」。

当你觉得有趣,当你为之心动,当你觉得这就是内心的追寻,当你愿意把有限的时间停留在照片定格的这一刻时,这大概就是拍摄一张照片的意义所在。

以上,感谢阅读,如果您也喜欢摄影,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进行交流:菜场 Future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