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这是我在少数派发布的第一篇文章,有众多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为什么要使用滴答清单?

我是一名手帐爱好者和效率 app 测评爱好者,买过各种各样的本子,试过各种各样的 app,总在试图探索完美的效率体系但其实并没干多少实事,最后痛定思痛决定 all in one,用同步方便的 app 来规划生活。

选择滴答清单的原因:多平台同步、功能全面、更新快、反馈及时。在综合比较了各种 app 之后,我觉得它是最适合我的。

本文对滴答清单的描述以 Mac 版为主手机版为辅,其他版本的用法是一样的,是否开会员并不影响核心用法(但作者开了会员)。

在使用滴答清单过程中,我遇到了什么问题?

下载滴答清单之后我们首先会跟随新手引导了解这个 app 的基本用法,在滴答清单里,完成一个待办的流程十分简单,遵循大象装冰箱三步法:创建任务——做完任务——标记完成!然而,在这样朴实无华地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任务越来越多,近期远期大事小事全都混在一起,此时,也许很多朋友都会思考这个问题:

——这些任务该被如何分类,才能达到效率的最大化?

也许大多数人一开始都是按照任务的性质进行分类的,比如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按照性质给任务分类,并标上它们需要完成的时间。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这样用起来并不舒服,总觉得哪里缺了些什么。

首先,有些任务的性质并不明确,无法被确切地分类。比如,画画对我来说是一种娱乐,那么「学习光影知识」是应该分到「学习」清单里,还是该分到「娱乐」清单里?

其次,分类多了后并不利于任务的执行。标注了日期的任务还好,到了时间会出现在自动清单里,而没有标注日期又被分到其他清单里的任务,很可能要面对冷宫待遇:如果你不勤快地检查自己的各个清单并为它们标注日期,你很可能会忘记许多事项。

最后,「标注精确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件有些困难的事情。纸质的手帐本大多会分为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方便翻看,长短线结合帮助使用者管理自己的生活,然而 app 的逻辑不像手写那样自由,在滴答清单里,任务只能被标记「时间点」和「时间段」,自带的智能清单只分为「今天」「明天」和「最近七天」(当然,智能清单是可以进一步自定义的,但我总觉得用起来不顺手)……然而有些任务并没有明确的完成节点,还有很多任务是长线的,如果日期标得太远,就失去了提醒的作用。对于这些任务,标日期+分清单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既将任务按照性质分门别类地排列好,又能够一目了然地展示所有任务,真正做到让任务管理井然有条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整理后,我参考了总算设计出了一套个人感觉比较方便好用的滴答清单体系,希望我的用法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

我的滴答清单体系

滴答清单的分类有两个维度,分别是「清单」和「标签」,都能够设置二级文件夹,于是我将二者相结合,「清单」按照任务时间分类,「标签」按照任务性质分类,两者配合,可以让任务规划一目了然,且方便统计管理。

​清单:按照年/月/周划分,长期任务与短期任务结合

我的清单基础分类只分为如下四个,具体的内容会一个个向大家说明:

人生愿景

这个清单的内容简单来讲就是:随意写下你想做但暂时没有时间规划的事,也就是一些app里的「将来也许」分类。现在不能实现没关系,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如果我突然有什么想做的事情,我就会在这个清单里随意写下来,有可能实现的话,就会在之后分解任务放到年/月/周计划里。

年计划

顾名思义,这里存放按照年份划分的计划,我非常喜欢滴答清单的看板功能,于是用它做了一个五年计划。这样除了能看到今年必须做的事情以外,还可以看到明年、后年要做的事情。这里的任务是比较笼统的,会在月计划里再细分。

月计划

这是我最常用的板块之一,说是月计划,其实是另一种年计划,我在这里把一年划分成十二个月,已经度过的月份就移到后面去。在这个界面里,可以最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月的大事件,在我看来是规划短期目标的最好方式,如果看到一个任务差不多可以开始做了,我就会把它直接移到周计划清单里,或者进行进一步拆解后再放到周计划中。

周计划

这是整个清单体系里利用率最高的清单,因为平常的大部分任务都是很快能做完的短期任务,所以「周计划」这个清单代替了收集箱的功能(我在设置里把它设置为了默认清单)。由于我希望能够纵观全局,清楚地看到一周内每天都需要做什么,于是一开始,我的周计划清单是这么设置的:

这是反面案例

……没错,我按照年计划和月计划的思路,在周计划里也细分到了每天,一开始用着还挺舒适,但是一段时间后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任务多了之后,分类变得极其麻烦,由于这里的周一~周日全都是手动输入的,并不会跟着日期变化,所以如果我想设置一个任务,要先把它放到周计划这个清单里,打上标签,然后找到今天是星期几,把任务拖进去,如果遇到那种重复的任务,就要每天挪动一次,而且,由于滴答清单看板面板的宽度限制,后半周没法一眼看到,必须要拖动进度条才能看到,可以说是完全违反我「一目了然看到所有计划」的初衷……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什么叫自讨苦吃啊

由于太麻烦了我一度放弃折腾,压根不想打开滴答清单了。

结果,它在 4 月 21 日宣布上线了一个「时间线」的视图……我立刻精神了!

于是我的周计划面板变成了这样↓

老老实实打上日期就好了,代替了智能清单的「最近 7 天」这个功能
这个视图用起来很方便

完美解决!最终,我只需要把本周(严格来说是「近几天内」)要做的事情都扔进周计划清单里,然后给他们标上日期,就可以在时间线视图里一目了然地看到近期的所有任务了,而没有标日期的那些,就是这一整周要完成的笼统一些的待办。这么一看,我之前不完全就是在瞎折腾吗。

既然时间线视图也可以看整月的内容,那么为什么我没有取消月计划视图呢?还是那个原因,因为一个月里要完成的大目标其实是很难拆分到具体时间里的,所以月计划里的任务我多半不会标时间。

人生-年-月-周这四个清单帮助我完成了管理任务的基本流程,在这个基础上,当然可以再增加一些对完成日期没什么要求的各种备忘清单,不过这四个对我来说基本已经够用。

标签:采用游戏化思维,使任务分类井井有条

解决了基本的操作流程后,滴答清单用起来就很顺畅了,我会将几天内需要完成的事情放到周计划里标上时间做完,而更加长期的放到年月视图里进一步规划,这样便对自己正在做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都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而如果想要在此基础之上对任务进行细分,就要用到「标签」功能,标签的好处在于,一个任务只能有一个清单但可以有多个标签,可以充分地满足分类强迫症……

我的标签系统借鉴了一些网游的任务分类,大致是这样分的:

我觉得还挺有趣

接下来说明一下每一个标签的用法:

  • 主线任务:顾名思义,这是你人生的主线,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任务,分在这个类别下的任务非常重要,需要好好完成。这个类别下的标签建议不要超过三个。目前我的二级标签有「工作」「学业」「语言学习」,这是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三件事。当然你也可以设置成为海贼王或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之类的……
  • 支线任务:主业之外的副业/兴趣爱好等,我这里设置了「写作」「绘画」「做视频」等等等等……总之这块就是「做了涨经验且你会很快乐的任务」,毕竟,支线嘛,自由选接,接了有奖。
  • 日常任务:做了也不涨多少经验也不怎么快乐但必须得做的任务,比如取快递交话费充饭卡做核酸。
  • PVX 模式:可能啥用没有但会让你很快乐的任务,比如旅游、购物、提醒自己听喜欢的歌手的新曲,或者打王者●●什么的……
  • 账号升级:和主线没关系的技能树加点部分,我这下面的分类很杂,比如「读书」「观影」等自我提升类,以及如考驾照,学做饭,之类的「生活技能」,还有「运动健身」和「美妆」等外形管理相关的——这些东西上升不到「支线」的程度,但又没有 PVX 那么休闲,毕竟想升级需要一点努力。
  • 好友列表:记录一些家人朋友的生日,与他人的约定等和社交有关的信息,还可以用来记录电话号码之类的。
  • 副本任务:由于我暂时用不到所以没有出现在列表里,但是这个模块还是可以有的,这部分任务和上面一些有所重合,也许可以分出一些具体的、有挑战性的短期项目。

这些标签经过排序之后,其实在重要度上已经有所区分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代替四象限功能,因此把所有任务加上标签之后按照标签排序并显示标签颜色,就会看到周计划的页面变成了这样:

不仅有条理还五彩斑斓的

现在这个时间线视图只在 Mac 和 Windows 版有,移动端还没有上线,不过这个时间线功能其实并非刚需,只是显示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我这里只是在给任务分类时借鉴了一点游戏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想要进一步实践游戏化人生,大概也可以增加许多其他的玩法,比如可以加上一些任务完成的激励机制,不过对于我来说,完成任务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成就的事情了,所以我并没有增加这部分。

以上就是我的滴答清单体系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际使用过程

虽然这些设置在屏幕更大的电脑和 iPad 版本中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但是在生活中我使用最多的是手机版本的滴答清单,在手机端中,我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创建任务」和「完成任务」这两件最简单的事,最常看的试图是「周计划」和「今日」(应用自带智能清单),毕竟,一切安排妥当后,我只需要把任务加好标签,按照任务长短期的不同标准放进四个精简过后的清单里,并且完成今天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而打开电脑时,批量管理任务变得更加方便,我会时不时检查一下年计划和月计划两个清单,看看有没有什么任务可以着手开始做,并在合适的时间放到周计划清单里。

最后,我会根据「标签」来筛选任务的类别,让它像这样显示在月计划里:

排满的月视图,很有成就感

现在,我终于调整出了一个方便好用的 app 体系,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来了:

使用了效率 app,我就可以变成一个效率很高的人吗?

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

——想得美!

再完美的 app 也无法代替实际的行动,世界上多的是一张白纸也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时间管理大师,尽管我好不容易琢磨出了适合自己的效率体系,却仍然该拖延拖延该摆烂摆烂论文拖到最后一天才改完——做事效率其实和 app 没有什么关系,研究多少方法论,也不如老老实实做事实在。

但是,当我看着被我安排明白的滴答清单,仍然觉得这一切是有意义的,至少当我想要行动时,不能再因为「不知道要怎么安排任务啊」这样的情况瞻前顾后、逃避问题,毕竟一切已经安排妥当,现在我要做的事情又回到了最初的三步:创建任务——做任务——标记完成!

关联阅读: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