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后最先感受到的不是变成社会人的种种苦与乐,而是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锐减到了可怜的地步。加上计算每分每秒时都带上了时薪的度量,花时间精力去做做任何带不来收益的事情,似乎都与赔钱无异。
但同时我也深知人类体内的懒惰因子可以有多顽固,一旦失去控制,就会拖着我堕落成一条躺平的咸鱼,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积攒起让自己动一动的力量。
本文就是基于我在工作后这半年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闲时间做事的经验分享。这里所指的「做事」是指有产出或有收获的各种活动,只要不让我觉得虚度时光就足够了。
增加可用时间
每日可供社畜自由支配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可以用这个公式大致算出来:
可用时间 = 24 小时 - 工作时间 - 通勤时间 - 休息时间 - 花在必要事项上的时间
工作、通勤和休息时间自不必赘述,「花在必要事项上的时间」就是指生活中各方面看起来微不足道,却不得不亲自处理的那些生活琐事。有些可以预测,比如家务、做饭、倒垃圾、按时交水电费等等;有些则是难以预料的突发状况,像是水管爆炸、和房东扯皮这些事,无论如何处理都忍不住头痛,有些事件甚至能持续几个月之久。
既然每天的时间有限,想要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那就要从其他地方挤出时间来。那么,上面提到的那些因素里,可以从哪些方面下手呢?
最好操作的当然就是减少休息时间,也就是……少睡觉。现在被广为接受的理论是「人类每天需要 8 小时睡眠」,而实际上因为每人的体质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那么久的睡眠。
我派已经有许多关于如何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睡眠效率的文章。如果想知道如何在不影响白天状态的情况下提升睡眠质量,可以参照世界睡眠日的专题总集:「世界睡眠日特别策划:明天周末,睡个好觉」。
其次就是减少花在必要事项上的时间。突发事件难以预测,因此不用特地留下一些时间应付这些状况,等到出现时再处理也足够;对日常生活中需要处理的种种事项,还是有些方法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的。
提前定下每周家务的任务可以如何分配,每天就不需要思考做什么,只需要花一点点的时间按照计划执行,就能让自己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同时,这样也避免了把所有家务都堆在周末,或者无限期拖延,以至于堆到了覆水难收的地步。
还可以看看能否从其他地方挤出时间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每天的时间当成记账一样,每一笔都要放进帐单里。一周之后,再看看到底有多少时间花在了无意义的事情上,就可以从那些方面着手,来增加每日可用的时间。
我在记录的过程中最大的发现就是在社交网络上的消耗。如果把刷微博的时间分散到一天的五十多个时刻,每次去看都能刷到新鲜的东西;但如果我只是一天结束后再打开刷一遍,就会发现新鲜事并没有那么多,在微博上总计消耗的时间也比一天积累的碎片时间要少很多。
最后一个方法就是从上班和通勤时间入手。如果从 996 的工作换到了 965,我相信最先能感受到的变化就是每日剩余的时间能有很大比例的提升。如果每天通勤时间很久,搬到离公司更近的地方,或者选择在家 WFH,连穿衣打扮的时间都能省掉了。
不过,这个方法非常依赖于当前的就业市场,好工作可遇不可求,价钱合适又距离公司不远的房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因此建议不要在这方面抱太大希望……从其他方面入手的成功率或许更高。
提高做事效率
在这一部分,我遇到的变量有两个:一个是要做的事,另一个就是我本人的状态。
前者比后者稍微好预测一点,但是我这个人还是很难被理性完全控制的,所以不得不用一些小技巧来「诱导」我走上更「正确」的道路。
而我本人的状态,不到下班前五分钟,我是根本无法预测的。这就迫使我总结出了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才不至于毫无准备地面对每一个夜晚。
所以,接下来就说说,我是如何尽量让这两个变量变得「可控」的。
要做的事最好足够「想做」
对我来说,每天光是上班就已经耗尽了所有力气,像游魂一样到家之后就仿佛失去了人类的所有理智。还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算有想做的事,也很难提起力气,都不如躺在浴缸里刷视频快乐。
如果要给下班之后的时间安排点任务,有些很厉害的人说不定立刻就能想出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能收到回报的几件事,并且用未来的回报激励自己,并持久地为了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还有另一群同样非常厉害的人,会因为对现状的不满,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改变,用「做不到这件事人生就毫无意义」来驱动自己,也能为此付出长久的努力。
而我之所以是条咸鱼,根本原因就在于无论是未来可预见的收益,还是对未来的恐惧,都无法鞭策我去做事。真正能让我动起来的是去做感兴趣的、能给我带来快乐的事。这两个因素往往相辅相成:我对一件事感兴趣,就会忍不住去深入钻研;在学习时的种种发现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正面反馈;这样的正反馈又推动着我更加投入地把这件事做下去。
而做它们给我带来的精神满足感如此强烈,以至于在绝大多数时候,我并不会思考这件事带来的收益有多大,只要足够喜欢、足够开心,无论工作多累都能立马开始,甚至愿意为此作出金钱和其他方面的让步。
所以,如果想要在下班后做点事情,不妨从喜欢的事情开始。做喜欢的事带来的快乐比刷社交网络更优质、更持久,用它们培养一下「下班之后可以做更想做的事」的意识,不仅能够帮忙戒断无意义的手机上瘾,而且如果想要做其他没那么想做的事,也不会那么难开始了。
用「想做」去驱动「不想做」
不过,虽然感性总能推动我在爱好上不断攀登,但要说它们能有什么现实的收益……从长远的眼光看也十分有限。而那些能带来金钱,或者长期来看更好的自我发展的这些事,大部分我都提不起兴趣。
更难受的是,我无法持久地强迫我去做不喜欢的事。像赚钱和自我发展、变成领域内更厉害的人,这些被社会更认同为「值得做」的事,它们很遗憾地,都不是我喜欢的事。短期做一做还好,长期做下来,不仅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了,而且整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在肉眼可见地变差。
这些「正确的事」也不能让我无视一切阻力、毫无顾惜地投入时间和精力;而在做喜欢的事时,我总能不断发现更好、更新、更有趣的东西,然后用这样的收获和成就感,驱动着我进行更深层的探索,永不停歇——这样的感受,在我纯粹为了赚钱去做事的时候,是很难感受到的。
这样的热情在缺钱时让我格外痛恨其存在,如果我喜欢钱该多好,那我事业有成恐怕也用不了几年了。忙里偷闲去做喜欢的事时获得的快感,又更反衬了赚钱和学习带来的痛苦,雪上加霜。
但是,等等。既然没法让赚钱变成我想做的事,为什么不能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试试看呢?
如果从能驱动我的事里找出最能挣钱的、对未来发展最有利的,哪怕不是所有事情里驱动力最强的那几个,不也比之前毫无动力的情况要好吗?
也就是说,假设在下图中的三个元素中,维度 X 足够能激起你足够多的热情,而另外两个就没有什么强烈的情绪。那么,把「要做的事」放在 X 与其他元素的交集范围内,就能获得比单做任何一个元素更大的收益。而这三个圆形交叉的地方,就是最理想的事情。
交集并不是很好找,能让两个元素完美平衡的事我还没有找到;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我为了获得快乐,在金钱和自我发展上让步。不过和之前相比,在多个元素中开始寻找交集也是一个进步——至少如果让我现在想一个能做的事,不至于那么现实意义上的「亏」,也不至于情感上过于痛苦。
让做的事更有趣一点
让「要做」的事变得更「想做」一点,解决了一点驱动力的问题。但是,有了驱动力或许还不够,如果做这件事的过程不算得心应手,也很难得到正反馈,那就可以从做事方法下手,让整个做事的过程更有趣一点,消解一部分痛苦。
如果你从游戏中获取过快乐的话,就把要做的事当成一场游戏试试看。游戏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把所有可以完成的任务都列出来,每做完一项就有奖励可拿。
迁移到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把事情拆分成简单的一个个小步骤,每完成一件就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奖励,做完五个算一次「连击」,奖励就会更多一点。
分的步骤不一定要太多,尤其如果你看到长长的任务列表会焦虑的话;奖励也不一定非要多么稀有昂贵,吃份甜品、允许今天不洗碗,带来的快乐就已经足够。
也可以想想能怎么在要做的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做笔记的时候如果配上插图更赏心悦目,那就毫不犹豫地画上;虽然科学研究发现工作时听歌会降低效率,但是音乐能让不那么容易无聊的话,打开音乐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事。
而且,有的时候,「有趣」也是相对的。把「可以做的事」圈定在某个范围内,诱导自己每天选择的时候就只能从这个列表中选择。总有些选项虽然不够喜欢,但是看起来比其他的更有趣,那就选它吧。如此,虽然看起来是大脑经过权衡利弊作出的选择,实际上却经过了有误导性的设置,但却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
就像在加入了「想做和不想做的事结合一起做」的规则之后,赚钱+喜欢的事在我的优先级列表就高过了只能赚钱的事情。赚钱本身痛苦且无聊,加上了喜欢的元素就没那么面目可憎,正如裹了糖衣的苦药比苦药更吸引人,甚至由于它本身能带来的收益,看起来比单纯的糖还要好。
找到多个正反馈的来源
可以说,工作后想要做事大部分还是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难在一朝一夕内完成。想要持久地坚持下去,正反馈必不可少。无论是做事过程中的一点点有趣的小发现,还是离目标越来越近的成就感,在将最终的成果分享给他人前,都是珍贵的动力来源。
但是,想要在一件事上持续地获取满足感并不容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计划、执行人很难按照计划完美地进行下去……这些让进度停滞的要素,都可能会让人产生挫败感,从而丧失掉继续下来的动力。
所以,如果选择了做事,不妨在「待做清单」里多放几件事。一个做不下去了,就去做另一件;在另一件那里停下了、又想不出该怎么破局,就再回到最初做的那件事上,说不定跳出原先的框架再回去看,当初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这样一来,不仅能在做事之余时常「换换脑子」,也让大脑获得了持续的正面反馈,对看问题的角度和做事的效率都有裨益。
这里说的「正反馈来源」当然也不全是指从做事中获得的快感。有时连屎都堆不出来的痛苦能迁移到「我做所有事都不行」,这种时候强迫自己去做别的事,并期冀能从中获得新的正反馈也并不是次次都能成功。
让人快乐的东西在效率之外还有许多。和许久未见的朋友见面、探索城市里未曾到达的角落,抛开手机躺在草地上看天空,甚至允许自己做一点或许结果不能带来很大收益,但是过程足够享受的手工活……都能让心情更好。
做事的人
在「如何做事」这一部分,讲的就是「如何建立一个计划,诱导我每天去做正确的事」。
但无论计划如何完美,最终做事的还是「我」这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自我必不可少。
也只有了解了自己,才知道怎样的环境最适合自己在这个计划中发挥,该用什么方式做事才能效率最高,以及如果执行时出了问题,可以怎么补救。
这件事情没有捷径可走,只能靠不断地积累数据,在不断分析和尝试中增进对自己的认知。
如何做事效率最高
对我来说,影响做事效率最多、最需要了解的就是以下这几个方面:在一日中适合做事的时间(晨型人/晚间型人);做事时的环境;专注力的上限;怎样设立具体的目标;以及走神的各种可能。
在什么时间段的工作效率最高?
人和人专注力最高的时刻是不同的,在这些时间段做事,效率就比在其他时候做事更高。虽说工作后固定的日程几乎就留下了早晚两个选项,但是对同一个人来说,早起和晚睡去做事带来的结果却有可能截然不同。
早上做事就很难被工作的疲劳影响,但是早起本身对许多人来说非常痛苦;晚上则更安静,熬夜也比早起听起来更容易接受一点,但是白天工作的情况难免会对晚上的状态造成影响。
对每个人来说,到底什么时间工作效率最高,除了亲身实验之外,很难找到一个普世的答案。我借用了 Vitamin R 这个软件的统计方式,它是一个类番茄钟软件。它的独特之处就是在每个番茄钟结束之后,要求使用者手动输入上一个番茄钟内的专注情况,并生成在不同时段的专注力差异。这个方法从原理上也没有复杂的地方,采用手动记录也完全可以,只要能生成统计就能有类似的效果了。
做事时最舒服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做不同的事时,会想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吗?
每个人对环境中不同元素(如灯光、音量)的在意程度不同,在做不同的事时,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最适合、最舒服的环境里做事,效率自然最高;而如果让自己待在不舒服的环境里,身体首先会做出反馈,大脑势必要为了抵抗这种「不舒服感」分出一些精力,就很难做到全神贯注。
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多试试不同的场景和环境组合。在哪种环境里做事最舒服,而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又来源于哪里?通过不断地排列组合,创造出一个最舒服的做事环境,想要全神贯注地做事时,也就很难被环境分心了。
如果全神贯注地做事的话,最长能持续多久?
这点就有助于了解每日到底可以做多少事,帮助自己设定更合理的目标。如果做事的时间超出了精力的上限,哪怕感觉效率有所下降,也不至于因此责怪自己。
这个原则放到周末也是一样的。休息日的自由时间比工作日的晚上更多,更适合做一些复杂、需要大块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在较长的空闲时间里做事,就更需要懂得该怎么安排自己的精力。
如果更习惯于用大块的时间做事,那就尽量把不得不做的事留在工作日的晚间,周末用来推进度;如果恰好相反,那就用休息日打理其他事务,顺便补足精神。
不过,虽然我自己感觉 3 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块」更适合我进入心流,但是平日晚间所做的事也能更好地帮助我在周末进入状态。工作日晚上时间不充裕,就分成几个番茄钟,完成计划的一小部分;等到周末时间充裕,就来思考如何将完成的部分组合到一起,并有了充足的时间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阅读相关资料,思考下一周的任务可以如何拆分。每晚能完成几项小任务也带来了足够的成就感,驱使着我次日能继续这样下去。
设立严格的目标更适合我吗?
有些人就是需要严格的目标,deadline 存在的意义就是驱动力本身。只要给任何事情加上一个截止日期,那么大概率就会在那之前完成。所以,如果想要在下班后做事,无论是多么小的事,都加上一个 DDL,做事的效率就能大幅度提升。
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严格的截止日期只会加重逃避心理,大部分情况下就只能在 DDL 前生死时速赶完。甚至还会自动屏蔽不怎么严重的那些后果,直到不得不做的时刻才开始行动。
我已经从血与泪的教训中深刻认识到了我就是后者。除非特别喜欢,灵感来了堵都堵不住,大部分时间都是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开始的体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给我强行设立 KPI,每晚必须做多少云云,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我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十分宽松,也就很难再出现拖延情况。而只要做出的事多过了我设想的目标,给自己点奖励也就没有问题对吧!
如果做不下去了,为什么?
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做事时,难免会有做到一半、突然不想做的情况。在我身上,通常有这几种理由:
第一种就是走神了。轻微的走神在意识到之后就能不费力地回到做事的状态中;如果是因为其他的事情而分神,那就把分神的元凶解决掉,再来处理「正事」。
而如果是因为精力集中过久、消耗过大而导致的走神,就要适当允许自己放松放松。无论是做点不费脑子的娱乐,还是允许自己躺在床上恢复精神,都比强迫自己继续工作的效果更好。休息不是罪,而是为了更有效率地做事。
第二种情况就是做事做到一半,因为重复性太高,或者做事之初的动力被消磨,被事情本身无聊到了,而没有继续做下去的兴趣。这种情况就要想办法让做事本身没那么无聊,比如给事情增加一些有趣的设定(「这个结构就是我自建机甲的关键部位」),或者让周围的环境不那么平淡(听歌、在书桌旁边摆张帅哥的脸,etc),就能再苟延残喘一阵子。
最后一种则与在做的事本身有关:出于某种原因,做到一半突然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往下进行。这种时候也不宜继续做下去,而是应该跳出来,仔细想想是哪里卡住了,是否需要调整方向,等到想清楚了再开始。
影响效率的因素,以及如何控制它们
即使足够了解自己,人类也不是像机器一样一成不变的。上面那一部分是对内在自我的了解,而接下来这些,更多地放在了自我之外,是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也会影响做事效率的其他因素。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能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前一天晚上失恋买醉、痛哭、飞到维也纳喂鸽子,第二天早上的课翘就翘了,无伤大雅。但是社畜的生活不受自己控制,连为了拯救睡眠而尝试的新安眠药,也要撑到下一个休息日前一天再去试,才不会有影响第二天工作状态的可能。
饮食与生活方式
饮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信许多人也对「某些食物能如何影响身体状态」有了基本的了解。
每天早上一杯咖啡就能提高精神,非常适合早起做事的情况;但如果下午喝却会影响晚上入睡的效率,反而可能因为睡眠不足,影响次日的状态。酒精却能影响清醒的大脑,老板也会不容许宿醉对身体的影响带到第二天,降低工作的效率。食物方面,吃得太饱、饮食中碳水含量过高都会让人犯困1;也有人觉得油腻的食物会让消化道不舒服。在备餐时尽量避免会影响自己状态的食物,同时保持三餐尽量营养丰富均衡,就是最好的解法。
另一个可能影响效率的因素就是饥饿。做事时会消耗大量能量,如果三餐不能满足,大脑就会发出信号催促进食。我通常是下班后做事,就常有睡前饿到睡不着的状况发生。最后把一些可以帮助补充能量的零食、水果加入了每周采购清单,这样即使半夜饿了也有东西可吃。
长期的运动可以减少获得各种慢性疾病的可能性,保持大脑的活力,同时舒缓压力、保持情绪稳定2。因此,如果其他条件允许的话,在工作之余做一些运动,也能提高做其他事的效率。
另外,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也能帮助提高做事的效率。在我的日常安排中,留给睡眠的那几个小时是不可能撼动的,因为我知道「睡不够」会对我的状态造成多大的影响。所以给家里的智能家居设置里加入了「所有灯光在 0:00 自动关闭」这一项,督促我每天睡眠充足。
情绪
不过,食物和生活方式这两种因素对我效率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出现问题的频率也不算太高。所有因素里影响最大的,就是我的情绪。
情绪的出现很难预测,但是一旦出现,就不得不处理。所幸几年的积累下来,我已经十分清楚在我身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波动,以及它们背后的复杂成因。并且在与它们战斗的过程中,深刻了解到了什么样的解决办法才是对我来说最高效、同时又是伤害最小的。
生理周期中的激素变化能给我带来旺盛的战斗欲和源源不断的脑洞,也能带来持久不散的抑郁。前者就要抓住机会尽可能多地留下灵感的痕迹,遇到后者就要放宽「每周只能休息一天」的限制,让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放松。
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段整体低迷的时期,感觉逃不出生活的漩涡,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想法。这种时候最重要的是给我的每一天、每一周都找到值得期待的事,让它们拉住我;同时去追寻喜欢的人、事、物,复习曾经的快乐时光,并从他们身上不断汲取新的能量给自己充电,直到我再次找到生活的希望,拥有了活下去的力量。
如果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屡屡受挫而不开心起来,这种时候就不会强迫自己做事,而是做其他事情来分散我的注意力。最常做的就是下厨和做家务,一方面它们不能算是脑力活,身体被占据的时候,大脑分不到足够的能量来思考伤心的事;另一方面则是家务能带来的成效是立竿见影的,一尘不染的地板、空荡荡的水槽,衣领飘来的香气,都是直观的成效。按着列表一件件做完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我暂时消失的自信心也在一点一点被重新塑造着。
有时又莫名相反,被应激到了恐慌发作的地步,这时唯一需要控制我自己做的就是找到我存放在方便位置的说明文件,一步一步跟着做。前两步分别是「触碰身边五件不同的东西并仔细体会它们的质感」和「抄写某句话 100 遍」,它们都是最能把我从那个情境中剥离的操作,抄写的过程中心情也慢慢平复了下来,这个时候再去考虑后续的恢复和休养。
上面这四件事就是我最常遇到的情绪危机。每个人遇到的情况不一样,最适合的解决方法自然也不尽相同。庆幸的是,在过去有钱有闲时的不断积累,让我总结出了该如何应对这些情况,也正是得益于此,压力很大的工作也没能让我走到「因为精神崩溃不得不停工休养」的地步。
构建属于自己的做事系统
上面说了那么多,最终的目的就是构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做事系统」。而让这个系统运转得最舒服的方法,最终指向的就是我想要的成果。
构建系统之前,最先要了解的就是自己的现状,以及各种限制条件。
每天有多少可以空闲时间可以做事?如果精力饱满的话,最久能支撑多久?在精神集中的时刻,每天又能做多少事?在理想情况,和现实状况之中,又有多大的区别?
甚至还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其他因素,比如是不是需要担心资金不足的问题,是否需要经常换住所,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多不多。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会影响每个人在工作之余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也是做计划前不得不想明白的事情。
然后,就要找到想做的事,以及如何让「做这件事」,变成系统中最舒服的选择。
如果想做的这件事本身足够想做那当然最好。但更多时候,目标本身或许并不有趣,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那就要给自己下钓饵,包装这个目标,让它在某种程度上和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有交集,并通过这些感兴趣的方面,吸引我们开始做这件事。
在做事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许多方法,让做的事更有趣一点;同时,让那些足够吸引人,却「不值得做」的,增加做了之后的惩罚。这样一来,「要做的事」因为过程更有趣、结果更能吸引我,在每日的必做清单上就排到了优先级更高的位置上,每当下班无聊,首先想到的就是做它,而不是做其他的事。
同时,在候补清单里列满可以带来快乐的「要做的事」,就能保证哪怕在某件事上卡壳,也有快乐的替补来维持做事的状态。在被工作捶打之后,下班再做事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接下来,就是根据对自己的了解,找出让自己做事效率最高的方法。
选在一天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做事,设置让自己舒服的环境、压力适中的每日的目标,就能提高做事的效率。就算是偶尔走神,也知道什么时候该把自己拉回去继续做事、什么时候是大脑需要休息的预兆。
计划总不可能总是完美进行。这种时候,就要考虑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效率和做事的进度,把偏离的路线拉回正轨。
无论是睡眠、饮食、各种各样的情绪,还是其他因素,对身体和效率造成的负面影响都可以想办法排除,对身体有益的习惯尽量保留,并且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收获。
最后,不能缺少的就是一个记录与复盘的系统。
记录和复盘还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数据永远不嫌多,而且人的状态也是会随着际遇和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现在所知的信息可能在五年后、十年后就截然不同;足够有吸引力的因素,或许也早早地从「有趣」变成了「能赚钱」。
每天做事的效率,放在十年的维度里看可能不值一提;但是在一周、一个月内的上下波动,就足以让人利用还算清晰的记忆分析造成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未来修正计划时,是否也要将其纳入考虑。
而且,检验系统可靠程度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时,系统能否合理地应对,维持基本的稳定。
这个做事的系统,正如我们人类一样,就应该是不断在变化的。没有人是止步不前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会根据人的状态和所处的位置不停变化,做事的效率也会随着执行人的状态有所浮动。
根据自己的状态、未来的目标、想要做的事,不断调整系统的执行方式,让要做的事永远是这个系统内最舒服的解法,这样无论目标如何变化,自己的所作所为就不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也不要让自己进入「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思维定势。这个系统的存在是为了帮我们更好地做事,它存在的形式、诱导方向、系统中正反馈的获取,不会在任何时候都一模一样的。而长期不变的系统反而侧面说明了现在正处于一个极其稳定的状态中,没有退步,当然也没有进步……很难说是好事,但是更需要思考系统是否需要更新了。
结语
经过迁延数年的 6283 次独立实验,最终确认了所处的世界这个应该真的就只是一个不存在魔法、系统和超能力的普通宇宙;或者说,至少我无法成为那群天选之子中的一员。
想要作为普通人活下去就要不停地工作,再用薪水抚平肉体和精神的疲惫和伤痛。但身处同一世界、每日工作的主角们似乎都拥有「无限休息时间、无限体力、无限精力」的 buff,平衡爱好社交日常生活之余,还能时不时地做点拯救地球的小事。
于是彻底放弃了对宇宙特殊事件含量的研究,强迫自己停掉了某一天睡醒突然变身主角的幻想。掰着屈指可数的休息时间和写满了「想要做的事」的清单,开启了主题为「如何在时间、精力、体力有限的工作日挤出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心情愉快、作息健康」的总计 297 次实验。
以上就是对这次实验成果及过程反思的相关汇报。
值得注意的发现包括了与六年前数据的对比3,被试者本人在主观能动性上并没有多大进步,依然只喜欢做好玩又不累的事;但是多年来不断加深的对自我的认知、复盘和学习,最终构建了许多个对被试者而言最舒适的系统。系统中最省事的存活方式指向了「开心又轻松地做事」,被试者也因此做出了此前难以想象的成就。
下一个六年又会怎样呢?
——数据收集开始。当前进度:1%………
我也很期待。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生活方式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