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flomo 一年多了,越用越喜欢,开始感受到了多输出、多思考的快感和好处,大脑似乎升级了,特别跳跃,有时候写点什么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联系到看过的某段话,甚至不一定有直接联系。现在在 flomo 上写了很多自己很满意的文字,这里分享一下我的一点点用法。

使用 flomo 的原则
 

我会遵循一个原则:在 flomo 里尽量只放自己写的东西。

以前会把收藏的文章和自己写的东西混在一起,时间长了通过关键词查找想要的笔记就很困难。现在 cubox 已经可以很好地满足我的剪藏原文和高亮标注的需求了,所以我在 flomo 会尽量只放自己写的东西。如果选择摘录,一定是非常喜欢,觉得有必要回顾,或者是那段话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感想才会复制到 flomo。

而往往是这类笔记,才是经历了渐进式总结的层层筛选后真正重要的东西。

flomo 有个浏览器插件 flomo plus,有一个功能是可以一键导入微信读书的笔记,刚开始用的时候很开心地导入了好几本书的高亮笔记,结果发现有一些内容脱离了上下文看起来就不知所云,有一些可以理解但是不需要回顾,在我的 flomo 时间线里看起来特别碍眼,冲动导入的笔记自己又含泪删掉。

flomo 好在哪里?

用 flomo 的这一年经历了「 被颜值吸引 - 高频使用 - 不满意而尝试别的工具 - 回归作为最终选择 」的过程,而为什么重新回归?

1. 快速无压力的记录想法

给一些朋友推荐过 flomo,听到过一种评价,觉得 flomo 是个半成品,连 markdown 都没有。有一段时间我也觉得 flomo 太佛了而想去尝试别的工具。比如尝试在 notion 里建一个碎碎念的页面,在 logseq、seeds、思源这类有日记功能的工具里写。但是最终在使用别的工具的过程中感受到了 flomo 的好处。那就是

快速、无压力的记录想法,不纠结样式,聚焦文字本身。

(最初推荐 flomo 第一句就是强调轻量,现在依然是)

notion 太重了,每次打开会有点压力,而且我有点在意时间戳,即我是什么时间产生的这个想法,借用时间来感受自己想法的变化,这又体现了 flomo 的另一个优点,自带时间戳,在 memo 上很有存在感,一眼就能看到。

在 logseq、seeds、思源的日记里做碎片化记录这件事,倒没有太大的使用压力,但一方面这些工具目前的移动端做的都不够方便输入。很多时候想法蓬勃地往外冒的场景,反而不会是电脑前,比如下班通勤路上发呆,跑步的时候。有时候我可能洗完澡就拿起手机在 flomo 里开敲了,这个时候如果是打开电脑还是不方便。另一方面这些工具在写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想到底需要打什么标签,而且不打标签的话,没有办法对没有标签的 memo 做一个筛选,而这一点在 flomo 里面是可以做到的。

2. 不用刻意整理
 

以前我真的是一个整理强迫症的人,比如刚开始玩 notion,沉迷 database 无法自拔,把读过的书列个表,打上分类 tag,把生活用品化妆品库存做个表,但是我发现,从完成的那一刻起,我就很少再打开它了,可能会因为看了新书更新一两次,最终还是变成电子垃圾。但是因为 flomo 的克制,压根没有文件夹那一套,标签打不打随意,好像也没什么影响,没有打过标签的 memo 也可以单独筛选出来。加上最近一直会有意识地实践渐进式总结,我的整理强迫症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虽然我不可能完全变成一个不整理的人,但这件事变成了一个甜点,不再是主菜了,偶尔过过手瘾就行,就像投资里做T做网格永远不能占太多仓位是一样的。flomo 的官方号里有很多可以参考的优质文章,比如这篇 《flomo weekly vol.28:我们真的需要整理标签么?》也写道:

任何一个好的系统都不应该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去维护,一旦你需要不断地「定期」维护一个系统,那么就违背了系统的初衷 —— 整理东西本身并不能产生太大的价值,除了耗费时间。

而且现在有了flomo to notion,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统计功能,还可以条件组合筛选。我可以在 flomo 里自由,在 notion 里去做结构化的事。

今天正好用 flomo 第400天

​3. 标签系统

有人会有疑问说,那这样的话,手机备忘录不也能完成吗,为什么要用 flomo?

撇开备忘录没有一屏到底和目前应该也没有手机备忘录可以做到同时满足移动端和 PC、Mac 不谈,flomo 可以在每条 memo 上快速地打上标签,只要输入#加上标签名就可以。比如#小确幸。这样就会在出现在页面左边的标签树,而且从每条 memo 里点击标签也可以看到这条标签下的所有 memo。

这两年新的笔记工具井喷式出现,特别是 roam research 带火了「双链笔记」的概念,给包括我在内的人增加了一些双链的执念。后来我在体验 monolog 时,就特别喜欢 monolog 的双链,输入一个@,可以选择已有的页面或者新建一个页面作为双链,但是后来我发现,被引用的页面,大多只是作为一个关键词而已,比如我可能写了关于某本书的想法,会@书名建立一个新的页面引用,但是最终这条以书名命名的页面内并不会写任何内容,全都是引用。

这样的话,点击 flomo 标签后的笔记列表,不就等于我之前创建的那个空有一个名字的页面吗?我也有传统意义上双链的需求场景,不过更多地是在剪藏的体系中,如果是自己写的内容,flomo 的标签和批注对于我来说够用了。

另外,以前我只意识到标签可以弥补文件夹一对一的不足,直到那天真正理解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个概念,我才明白标签的优点不止一对多。

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一开始我们其实是不知道完整想要的结构的,可能今天学习了一个小知识点,明天又学习了另一个知识点,如果一开始就想搭建结构,很容易陷入一种茫然和压力的状态,每个人应该或多或少都有点完美主义的倾向,这样就会导致抵触心理而不想做这件事。

标签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帮助自下而上的学习,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就打上一个标签,时间长了,你自然能看到彼此的联系,根据某个标签关联笔记的多少,也能知道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这也是 flomo 官方文章里常提的观点:

不断地记录(自己的思考),意义自然会浮现。

这里也补充一个这些天我用 Cubox 的新思路,上一篇文章 《Cubox怎么帮助我更好地实践渐进式总结》里提到现在基本上放弃了刻意整理 Cubox 的内容,现在我发现还可以善用 Cubox 自带的 Inbox,如果一篇文章看完觉得没有必要回顾的话就移到自建的归档文件夹,反之就留在 Inbox,其中需要反复阅读的,加上星标。这样每次看完 Inbox 里新增的文章,可能会顺手点开那些留在 Inbox 里的老文章回顾一下。

我是 @Seyee,折腾工具App对于我是一件过程即奖励的事,佛系更新,随缘下次见。

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