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七月份在少楠的产品沉思录里看到渐进式总结实践的文章后,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在自己的信息输入过程中实践这一方法。

先简要介绍一下渐进式总结这篇文章里面的五个层次,知道的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第1层:是渐进式总结的起点,是一切的基石。「我理解的就是原文」

第2层:是第一轮真正意义上的总结,把导入的段落中最好的部分加粗。但没有明确的标准。寻找关键词、短语和句子,代表了所讨论的观点的核心或本质。

第3层:用高亮显示,这样就可以在所有加粗的段落中找出数量较少的高亮段落。这一次追求的是 "精华中的精华",只有在真正有特色或有价值的地方才会加亮。

第4层:虽然还是在总结,但已经超越了强调别人的话,而是用自己的话来记录。对于一小部分最有感悟的笔记,我把第2层和第3层的内容总结在笔记的最上面,用自己的话重述要点,以非正式的执行摘要的形式,在笔记的最上面。

第5层:在从1-4层的各个角度进行剖析后,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对它们进行融合,并变成别的东西。


学习完渐进式总结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慢慢画了这张图,梳理信息源构成及分别应该怎么实践渐进式总结。

我的渐进式总结实践

发现将渐进式总结分成四层比较适合我:

  1. 原文
  2. 高亮及产生的想法
  3. 把笔记串起来:为什么要高亮、和什么主题相关联
  4. 整合写文章或者立刻实践

终于对这个系统比较满意后,我立刻打开了Cubox里的所有收藏列表,按时间由远到近地排序,兴致冲冲地开始整理:回顾我收藏的这些文章里我标注了什么,为什么标注,应该打上什么样的标签。在这样操作了十几篇文章后,我很快就蔫了,脑袋涨涨得已经看不进去东西了,我意识到这不对劲,这样做和以前的整理分类有什么区别?

停下来后,我先搜索了几位我很喜欢的博主的名字,打上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标签,发现我收藏这些文章的大部分原因只是因为很喜欢他们的文字,暂时还没有和某个领域挂钩,甚至有一些是时尚电影号里写的某个人物我很喜欢,like全智贤,这些不需要经常回顾的文章就占了1/3。

而剩下的2/3,可能有又有1/3是技术类文章,存在Cubox里只是作为一个中转站,还有很多App或者苹果新产品的测评,其他的大部分,就是关于「卡片笔记」、「渐进式总结」相关的各式各样的方法论文章。我并不否认这些方法论的价值,但是稍不留意就容易陷入形式大于实际的怪圈。

翻了翻阅读记录App里我看过的书、微信读书里做过的笔记,发现就算有的书我记得打了五分,但是却很难立刻回想起推荐的理由。于是我又做了一个尝试:在不打开任何笔记工具的前提下,在脑袋里默默盘点了这两年自认为掌握了点皮毛且有收获的知识点。

  1. 投资:知道基金的主要种类、有认可的投资理念、知道仓位非常重要、A股持有门票股的同时顺便做一些网格交易、正好19年底开始港股打新并享受到了20年大半年的红利期。
  2. 熟悉市面上大部分的效率类App。这一点其实说不上特别有产出,但是我已经接受了这确实是目前最大的爱好,兴趣这个东西就像爱情一样,无法假装投入,也无法忽略每次发现一个新的优秀的App的那种兴奋感,并且之前写的Apple Wacth和滴答清单的两篇文章反应都还不错,说不定以后也会想要做自己的App。
  3. 健身和减肥。这个领域我还没写相关的文章,总觉得没有练出成果不好意思去分享什么经验。但是我真的强推《量化健身》这本书、训记App以及它的一篇配套文章。总的来说要想减重,饮食占7分,甚至9分,七分吃三分练不是没有道理的,也是因为我饮食做得不好,减重效果才不够明显,这一点之后有机会再展开讲。
文件夹和一些标签

列完上面的几点,我发现这也是我的Cubox上不多的几个文件夹,这几个收获也都进入了前面展示的那张图的第四层:按主题写成文章或者立刻实践。

投资是因为自己跟着做了完整经历牛熊的定投、办了香港银行卡认真开户参与了港股打新,一段时间后也试着自己写了文章;看完《量化健身》后我在薄荷上严格记录入口的每一样东西的热量,那一个月确实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虽然一个月后就受不了这样记录了;App这方面,我手机上有600个App,很多App都会尝试着用一段时间,还有一些付费的,虽然这说明不了什么,产出也还不够,但是作为爱好也是有付出精力的。

所以想要切切实实的有收获,还是得让更多的知识进入到第四层,就像渐进式总结这个方法,我刚查阅了第一次在少楠的产品沉思录里看到相关文章的日期是7月15日,一直到今天已经三个多月了,虽然不敢说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方法,但是效果显著的是,我没有那么沉迷各种各样的整理了,重要的、值得反复回顾的、能够进入第三层的知识真的不多。

但是我依然推荐Cubox,因为渐进式总结毕竟是一个漏斗模型,前三层是第四层的基础,所以Cubox可以做为润滑油,帮助阻力更小地、让更多知识点顺利进入第四层。先介绍一下我的核心需求:

  1. 原文保存
  2. 高亮标注
  3. 可导出

第一点有挺多人不需要的,因为混迹各个App群,也get到了很多工具,比如readwise、diigo、Hypothesis等等,但是这几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只会永久保存高亮的部分, 有一些是有快照付费的功能,但是我在这方面还是有点强迫症吧,会希望知道高亮标注的原文是什么,而且Cubox有个优势是国内开发者,会稍微放心一些。如果没有原文保存需求的可以试试这几款工具。

那么就我的需求而言,介绍一下Cubox的优点:

▍1. 快速剪藏保存文章

我平时最大的文章来源就是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只要在微信上添加 Cubox 的收藏助手,就可以直接通过把文章链接转发给收藏助手一键保存到 Cubox 里,同时网页快照也会被保存,就算原链接失效也不用担心。

微博上的内容目前 Cubox 的文章还不能做到100%解析成功,所以我点击微博上的分享为长图后点击发送到微信选择收藏助手。因为 Cubox 的付费会员自带 OCR , 保存后的微博长图也可以通过文本识别的文字搜索到。

ocr没有那么准确但是基本够用

▍2. 文章解析后可以标注写想法

以前我都是在印象笔记上剪藏原文,现在都切换到 Cubox 了,一是印象笔记自己太作死,各种广告弹窗轰炸,用户体验太差,二是网页被保存到 Cubox 后,如果这个链接可以被解析成文章,那么 Cubox 里面就可以在文章上进行划线并批注自己到想法,并且有统一的标注入口查看自己的所有标注,也可以用智能清单筛选出有过标注的文章。

ios 用户还能在桌面上建立小组件随机回顾标注。

▍3. 导出为本地

可以选择将收藏或者标注导出为markdown或者HTML,这个功能就不过多介绍了。

在我的渐进式总结实践中,前两层半都是在Cubox里完成的,为什么说是两层半呢?因为Cubox可以将大部分链接解析成文章并进行标注并写自己的想法,但是目前的版本中,Cubox的标签和筛选功能还不能够很好的满足我的需求。

  1. 标签只能打在文章上,当我某个标签是针对一段作了标注的文字而不是文章时,如果这篇文章里有好几处标注时,我可能需要二次查找是哪段话和这个标签有关系,体验感不够流畅。
  2. 筛选功能太过薄弱,目前只能按收藏的类型来分类,作用不是特别大,最好可以按文件夹、标签等条件组合搜索,并且有「或与非」逻辑运算,类似滴答清单的筛选器。也可以增加自定义整理规则,比如有一些不需要回顾的文章可以根据条件自动分类到文件夹。

不过这两个问题,Cubox 的官方 roadmap 中可以看到已经在计划优化中了,所以我目前都没有再去做打标签、归档文件夹等整理工作,等到标签系统大更新后再看是否能更快速地完成这个操作。暂时将有必要反复看的文章在Cubox里做了星标处理,第三层会放在flomo去做。相信我,真正重要的东西你是不会忘记的。少楠的系列文章里也常说「整理本身带来不了任何价值」,而且这两天 flomo 新出了一个功能就是 flomo to Notion,这是一个很让我兴奋的新功能,也给我做渐进式总结的第三步带来了很多方便。

我是如何用 flomo 做渐进式总结实践的,就下一篇再写,这一篇就先到这里啦,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