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只要提到「上台表达」,幻灯片就是标配。无论是学生时代的课堂报告,还是进入职场后的工作汇报、企划提案,甚至是大型企业的发布会,都需要做好幻灯片。

然而,从微软开发出 PowerPoint 至今,二、三十年过去了,软件也不知道迭代了多少个版本,大多数人还是做不好 PPT。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缺乏「幻灯片设计」的思维。

而这也是本系列的文章,将要和您一起探讨的主题。

我们为什么做不好幻灯片

让我们先从「问题」开始,聊一下「做幻灯片」这件事,为什么会成为多数人的苦恼。情境通常是这样的:

员工 A 需要在公司会议上,针对近期业务做一个完整的汇报。但他对于做 PPT 没概念,只能打开公司的 PPT 模板,把 Word 里的文字、Excel 里的图表、百度搜到的图片,一股脑儿都粘贴了进去……

上面这个员工做业务汇报的情境,可以代换成学生做课堂报告、高管做企划提案、讲者做演讲幻灯片,大抵都是重复这样的循环。这种毫无想法、只单纯复制粘贴的结果,不但幻灯片本身不堪入目,主讲人也只会读稿,导致听众抓不到重点,自然也就昏昏欲睡了。

这是多数人遭遇到的问题,缺乏「设计思维」:不知道该如何聚焦重点信息。

再来看另一个情境:

和 A 一样,员工 B 同样需要在公司会议上,汇报工作进度。由于常看 PPT 教程,他对做 PPT 还是很有信心的。在他精心设计好封面之后,才发现没剩多少时间了。剩下的内容只能回到复制粘贴的老路。

上述这个例子,也是一部分人会遇到的问题——缺乏「效率思维」,没有考虑到设计时需要耗费的时间成本,最终交出一份虎头蛇尾的 PPT。

总结以上提到的两个情境,我们知道一般人做 PPT,有两大问题:

  1. 缺乏「设计思维」,不知道如何聚焦重点信息。
  2. 缺乏「效率思维」,不知道如何评估时间成本。

接下来,我们分别就这两个问题,来讨论解决方案。

什么是幻灯片设计的必备思维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设计思维」。

回顾上面情境所遭遇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人做不好幻灯片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把握好「幻灯片设计」的目的,让幻灯片流于表面形式。

那么,究竟「幻灯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使用幻灯片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然而,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书面数据,可以是口语讲述,为什么非得做幻灯片呢?

人类终究是视觉动物,而幻灯片正是一种视觉而直观的展现形式。也就是说,「幻灯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因此,我们需要事先对信息作加工处理,并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讨论至此,我们可以先下个简单的定义:幻灯片设计,是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毋须纠结主观的美感,也用不着区分文字、图片、图表等不同设计元素,都该怎么去设计。只需要将它们看作一组组的「信息」即可。

既然都能看作「信息」,那处理方式也就呼之欲出了:提高「信躁比(Signal-to-Noice Ratio,SNR)」。

什么是「信躁比」呢?这是电子通信领域的术语,指的是信号与噪声的比例。当信躁比较高,也就是噪声相对较少,我们就可以接收到比较清晰的信号;反之,如果噪声相对较高,就可能就会盖过大部分的信号,如同我们在一个吵杂的环境中,很难听清楚身旁的人讲了什么话一样。

现在,我们把这个概念套回「幻灯片设计」,道理是相通的。信躁比越高的幻灯片,就越能帮听众过滤掉不必要的噪声,让信息的传达更加高效;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需要做到,在视觉层面上区分信息的层次,聚焦重点信息。这就是我们在做「幻灯片设计」时需要具备的「设计思维」。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我们延展一下「信躁比」的概念。想要提高「信躁比」,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增加「信息」的强度,另一方面削弱甚至去除「噪声」。把这两个动作对应到设计里,就是强化主要信息,同时简化次要信息,进而起到聚焦重点的效果。

而在「简化——聚焦」的指导原则下,任何对设计元素的处理,都只是为了提高幻灯片的「信躁比」而已。所有 PPT(或者其他设计软件)的功能,也只需要简单区分出,它们到底是强化、或者弱化了信息。如此一来,我们就能以想要传达的信息作为出发点,根据其内容的主次,做好幻灯片设计。

我们接着讨论「效率思维」。

其实道理很简单,在能达到「演示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花费最少的时间。想做到这点,主要有两个方向:

  1. 熟悉软件的操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想要的效果。
  2. 评估可运用的时间,选择最恰当的设计形式。

其中,关于提高软件操作熟练度的部分,我们在之后的内容,会一一提到。这边主要说说,如何选择最恰当的设计形式。

前面提到「幻灯片设计」是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先假设机器效率(对软件的熟悉度、个人设计能力等)都等同的情况下,越是繁复的加工(设计),当然所耗费的时间也就越长。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用不着追求最好看的幻灯片,只要它能完成「传达信息」的目的就可以了。

因此,选择设计形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归到「演示目的」来考虑。如果你的「演示目的」是要开一场大型发布会,或者一场重大的个人演讲,那肯定是需要追求一些设计感的。不过,这大概不是一般人常有的情况。

事实上,我们最常遇到的演示场景,往往不是需要每一页都是华丽的幻灯片,而是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份设计简洁、重点突出的 PPT。在这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遵循「简化——聚焦」的指导原则来做设计,就已经相当足够了。

当然,即使只是要做到「简化——聚焦」,也还是有程度上的区别的,耗费的时间也不同。而我们都有过的问题是,错估了设计的时间成本。最终在死线的压迫下,草草做完一份「剪贴本」。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这样的惨剧,同时兼顾「设计思维」和「效率思维」呢?

有的,我们只需要分阶段进行就可以了。

幻灯片制作的三个阶段

做过 PPT 的人都知道,我们在习惯上,就是会先把手边有的内容,先粘贴进 PPT 中。然后再依照幻灯片顺序,一页页重新处理、补充素材。然而,依照幻灯片顺序来设计,往往会在特定页面耗时太久,导致之后的幻灯片,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好信息的梳理与重点的聚焦。

因此,「幻灯片设计」最好的方式,是分阶段、全面式地处理所有幻灯片。你可以先对整份 PPT 做最快的初处理,如果还有余裕,再来做更多细致的设计。而我个人习惯将这个过程,分成三大阶段:

  1. 结构化
  2. 图像化
  3. 场景化

首先是「结构化」。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梳理文字内容与逻辑架构。接着运用「简化——聚焦」的设计原则,按照信息的优先级区分出层次,让整体的设计排版能聚焦到重点信息之上。

接着是「图像化」。在经过「结构化」之后,我们已经抓到文字内容中的重点信息了。而「图像化」的目的,就是将这些重点文字,再精简成关键词,并找到合适的图像(图片、图标、逻辑图等)来搭配呈现,让整体画面更加直观。

最后是「场景化」。在经过「图像化」之后,我们已经将内容信息给具体化作图像了。不过,这个阶段的图像,所遵循的还是文字的排版逻辑,只是做了简单的代换而已。而「场景化」这个阶段,则是要反过来以图像为主,让画面成为一个完整的「场景」,让文字内容退居为画面中的辅助信息。此时的幻灯片,所传递的就不仅仅只是「信息」,同时还能藉由场景的塑造,来传递出「氛围」和「情感」,更好地完成演示的目的。

纯讲方法论可能有些抽象,我们直接来看个案例:

这是一段「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的描述,直接把一大段文字贴近来的时候,大概是这样的。

我们先进行「结构化」。对内文进行梳理、分类,重新排版后加上一个星空背景,就有了底下这张幻灯片。

接着是「图像化」。我们抓出关键词(地球、月球、阿波罗 11 号、阿姆斯特朗)并代换成图片。同时,我们发现整个描述是有个时间轴的,所以这边就不用原本的分类,改成以时间轴来排版。

最后是「场景化」。我们直接拉大地球与月球(这边用上的是 PPT 365 的 3D 模型),搭配原本的星空背景图,来建构一个完整的场景。运用简单的动画技巧,以及类似于旁白的说明文字,让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具故事性,也更加生动。

以上就是「幻灯片设计」的三个阶段,其实也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设计层次。而这样区分的好处就在于,你完全可以根据时间期限的不同,来决定你的设计要先停留在哪个阶段。即使是你只是快速完成了「结构化」,也都已经兼顾到信息的「简化——聚焦」了。如果你时间充裕的话,也还能在「结构化」的基础上再次推进,做到更进阶的设计。

小结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先讨论一般人做 PPT 时的两大问题,并由此延伸出「设计思维」和「效率思维」。前者指的是,我们做幻灯片时,要做好信息的「简化——聚焦」;后者则是指我们做幻灯片时,需要考虑时间成本,让效益最大化。

而根据上述的两种思维,我们提出「幻灯片设计」的方法论,也就是结构化、图像化、场景化三大阶段。从最初始的文字信息开始梳理,以「简化——聚焦」的原则来排版内容,完成整体的「结构化」;接着,再从重点信息抓出关键词,转换成合适的图像,做到信息的「图像化」;最后,如果还有余裕,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图像,来搭建完整的故事场景,做到最终的「场景化」。

从下一篇文章开始,就让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阶段方法论,该如何具体来实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