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前言
当我回顾少数派 2020 年度征文活动中的获奖文章时,发现作者们提到了很多关于信息收集的工具:空谷使用 Airtable 搭建科研学术知识库, 啊森通过印象笔记和 Eagle 来收集网络文章和图片素材, chyixian 采用 DEVONthink 3 收录个人论文阅读资料,以及拐子狼提到的记录碎片化信息的 Flomo。
这是一个信息负载的时代,每天你都会从各种途径获取丰富的信息。当你看到引起你共鸣的内容,你想把它们记住或者仅仅是记录,以便在自己的思考或写作中使用它们。这时,你或许就会使用到信息收集工具来保存你的想法。除开上面提到的工具,还有很多诸如 Notion、Pocket、简悦、Trello 等软件来帮助你整理和收集信息。
我很喜欢 chyixian 在征文中关于效率软件和工具的思索。与其周旋于各种软件之中,我们应当避免对于工具的狂热,找到自己的工作流和使用方法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地方。
在摸索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时,我也参考了不少书籍、文章和视频。其中有不少是在一些具体的软件和具体的功能上进行介绍的作品,这些作品也确实能给我提供很多启发。但如果沉迷于软件的研究,往往会舍本逐末。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犯了这个错误,浪费了不少时间。其实工具本身不是坏的,重要的是使用工具的人是否有一套好的方法论来支撑这些……
另一方面,在当前效率工具的使用中,你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痛点。所以,如果今天所介绍的两款收集信息的工具(Walling 和 my mind) 中有你一直期待的功能和特色,那就真的极好了。如果暂时没有,也可以放在待选工具清单中。两款工具的快速更新和发展,相信它们会越来越好。
我会先简单介绍下这两款工具的特色功能以及我自己的使用方法,然后我将会从交互界面、使用体验、易用性、通用性、社区活跃度、价格多个方面来详细对比两者的特点。
本文仅根据我个人使用体验进行横向对比,选用的版本都是高级付费版本。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继续补充和指正。
Walling
简介
Walling 是一款可视化、可协作的信息收集整理以及管理笔记和项目的工具。每一个单独的元信息被放置在一个砖(Brick)里,可以把多个砖摆放在一个墙上(Walling),也可以在一个栏目(Section)中显示不同的砖块。因为它独特的墙和砖的设计思路,Walling 可以让你轻松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收集到的信息以砖块的单位输出,而不会执拗于你的信息逻辑和层级框架。
每一个砖块中,可以直接插入文字、标题,也可以插入待办清单、代码块、图片,甚至一个新的墙。砖块也可以突出、改变颜色、改变大小、移动位置等基础设置。每一个砖可以设定多个标签,这样砖块与砖块之间就会产生联系,也方便之后查找搜寻。
特色功能
奇思妙想功能(Wizard)
当你以非结构化的方式收集信息(以砖块的形式)之后,可以根据 Wizard 这个功能定义感兴趣的主题来整理你的信息。简单来说,Wizard 就是一个筛选器的功能。
举个例子,比如我现在整理少数派中信息收集相关的文章,那么我可以在一个墙里建立一个对应的栏目(Section),然后通过 Wizard 查找分类对应的已经收集的文章信息。Wizard 可以查找对应的标签,也可以直接提取信息文本内容,查找对应的文字消息。这样,即使收集了大量非结构化的信息,你可以通过标签或者关键字找到对应有联系的内容。
类似于 Roam/Obsidian 中的笔记地图功能
对于笔者自己而言,这个功能对于我来讲不太重要,因为我不是很关注于图象级联系。笔记的数量不断增加,笔记与笔记之间的联系会增多和复杂,笔记地图就会显得特别凌乱(也有可能是我过度使用标签的后果)。
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可视化地笔记关系联系图,Walling 的这个功能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引用嵌套(Reference embedding)功能
不同的栏目中,可以存在同一个砖块。当你在不同的栏目中可以整理相同的信息,比如有栏目 1 和栏目 2 ,两个栏目都可以处理同样的砖块 A。当你对栏目 1 的砖块 A 进行了编辑,栏目 2 中的砖块 A 也会更新。
我的使用方式
我会每周给我的导师发一封邮件总结自己的论文进度、讨论研究选题、以及分享读到的有趣的新东西。导师也会在我发的每周总结报告上,进行批注和建议。我用 Walling 作为我整理每周总结的工作区。
- 我会以砖块的单位,直接截图或者复制保存我看到有意思的文章段落(很多文章只有一部分是我关注的内容并且文章本身在本地也有备份,所以直接截取相应内容是比较高效的)。
- 每个砖块打上对应的标签,学数论文的标签相对规范,我也会尽可能地打上有关的标签,这样也方便之后的联系和分析。
- 建立一个墙,取名为本周的总结报告。建立多个栏目,每个栏目对应一个单独的讨论点(比如一个特定变量)。每个栏目里会整理出导师的意见以及待办事项。
- 通过 Wizard 功能整理归纳对应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收集的内容在其他软件中整理出本周的总结报告。
my mind
简介
my mind 是一款十分优秀的信息收集工具,少数派作者 Tp 也在去年的派评中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款工具。
mymind 就是一款来自知名设计师 Van Schneider 的应用,帮你记下那些重要的事情。mymind 支持上传图片和文字,基本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在上传文件时,虽然可以选择视频、PDF 等文件,但目前应用在上传后只会以图片的形式显示第一帧(PDF 则为第一页)的内容。
特色功能
自动标签功能
my mind 依赖于它强大的 AI 搜索和识别功能,可以自动识别你所上传的任何文件并且自动打上标签。对于不需要或者不合适的标签,也可以进行删除或者添加。
自己独享的自留地
my mind 承诺隐私保护是工具的首要任务,不会加入任何形式广告、跟踪器以及社交功能,分享的链接也会在一天内失效。即使可以分享信息,但也没有协同功能,my mind 这里就是你想存放任何消息的自留地。
我的使用方式
说心里话,我真的很不喜欢打标签。少数派作者和燕燕在《贴标签是信息管理的有效方式吗》一文中也在探讨标签的有效性,诚然,要使用好标签系统,你得有一套完整的基础标签使用规范。而事实上,这样的一个基础规范,是十分消耗心力和脑力的事情。
my mind 这套自动打标签的功能,确实大大解决了我手动打标签的精力。然而,实际使用下来,发现 mymind 对于网络上的文章和图片的自动标签功能表现很好,自己上传的论文文本截图却差强人意(可能是学术论文的特殊性)。
因此我主要通过 my mind 浏览器插件和手机上的快捷分享收集网络上的图片,Twitter 内容,以及视频内容。my mind 对于这些资源的标签处理是极为优秀的,也可以直接全局搜索图片里的文字。
工具比较
信息收集效率
作为信息收集类工具,第一个关键指标就是信息收集的效率。两者都支持网页插件和手机分享功能来进行信息的收集。Walling 现在还不能支持 Safari 以及安卓手机系统,my mind 目前没有桌面端以及暂不支持安卓系统。
两款软件的浏览器插件使用都十分简单,只需要对你感兴趣的信息点击右键,选择对应的工具就可以直接添加。手机上也是可以直接使用应用分享,获取你要收集的信息。
Walling 还支持对当前的信息进行一些基础的砖块编辑以及指定位置(墙或者项目),my mind 则是直接收集。
信息搜索效率
收集了一大堆消息,如果没法快速搜索和定位到,也是无济于事。尽管 Walling 在四月二日刚刚对全局搜索进行了升级,然而不可否认地是还有很多亟待加强的地方,比方说有些时候会搜索出不正确的信息。
相反,my mind 搭载的 AI 智能搜索功能,可以对图象中的文字(包括手写的文字)进行识别和搜索。
但是,my mind 目前只支持英文信息(但是可以对中文标签进行搜索,也会自动生成某些中文标签)。我邮件询问过开发者,他们也表示目前只打算专注于英文搜索,对于其他语言的支持短时间内都不会考虑。
两者也都可以搜索特定时间收集的消息,对于信息的回溯能做到补充。
交互界面
交互界面是产品最直观的感受,是最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部分。界面排布是否清晰准确,使用逻辑是否符合大多数人平常的习惯,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学习成本。
Walling 的布局和 Notion 有类似的风格,左侧是可以收回的工具侧边栏,墙内可以添加背景图,也可以拖拽一个或多个砖块。my mind 的界面风格更像是瀑布流,不能移动信息块本身。
因为 Walling 本身也带有团队协作、笔记整理、项目管理的功能,所以也配备了笔记地图,项目模板这些功能也是笔记类软件比较常用的功能。
信息整理
如前文所说,Walling 可以对每个砖块(元信息)进行更多的编辑,比如添加新的图片或者链接。而 my mind 只能给每个信息增加文字注释,没办法对收集的信息二次编辑和扩充。
Walling 可以建立一个个特定栏目,然后通过 Wizard 功能将收集的信息通过标签等方式整合到一起。比如,我建立一个“少数派文章”的栏目,然后用 Wizard 功能查找所有含有少数派标签的文章。之后添加了新的文章,也可以直接在这个栏目里显示出来,不需要再次设置筛选规则。my mind 则只能每次重新搜索关键字,比如“少数派”,无法保存固定的搜索逻辑。
订阅价格
两款工具都提供了免费版本(Walling 的免费用户有 100 个砖块可以使用,最多在同一个墙内可以使用五个栏目,最多只能 2 名协作者;my mind的免费用户可以添加 100 条信息,只能使用基础的 AI 智能识别和标签功能)。
Walling 按月支付,每个月是 $8;按年支付,每个月是 $5。my mind 目前只有按年支付,每年费用是 $119。两款工具都提供学生或者教育工作者半价的优惠。
Walling 的付费用户可以有无限砖块、项目、墙、以及协作者。可以使用全局搜索、从图像中提取文字 (OCR) 和颜色,并使其可搜索、API 的获取、提醒功能等。my mind 的付费用户则可以使用更高级的 AI 识别和自动标签功能,比如可以识别图片中商品的品牌和型号。
总结
如果你觉得这两款工具有让你感兴趣,可以先试试免费版(100 个免费额度还是可以使用一阵子)。
对于付费版的选择上,如果你希望能在收集资料之后可以进行适当的编辑和整理,或者你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标签规范和系统,Walling 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它的界面与 Notion 和 Google Keep 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上手难度低,只需要直接创建砖块就可以开始收集信息。订阅价格与 my mind 相比,也有明显的优势。
如果你对 AI 自动识别和智能标签系统十分感兴趣,并且认为隐私对于你非常重要,那么 my mind 势必是你的最佳选择。
以下表格是对两款工具功能上的整理比较,希望能对大家选择有所帮助。总而言之,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为重要的。
项目 | ||
浏览器插件支持 | Chrome, Firefox | Chrome, Firefox, Safari,Edge,Brave |
手机端支持 | iOS,安卓端和 iPad 端即将发布 | iOS,安卓端即将发布 |
桌面端支持 | Windows, macOS, | 暂无 |
离线功能 | 桌面端支持 | 暂不支持 |
双向链接 | 支持 | 暂不支持 |
协作 | 支持 | 仅支持分享,不支持编辑协作 |
标签系统 | 支持 | 支持,AI 自动生成 |
全局搜索 | 仅高级版支持 | 支持,高级版 AI 搜索能力更强 |
OCR | 仅高级版支持 | 支持,高级版功能更强 |
登录模式 | 邮箱、谷歌登录 | 谷歌、苹果账户登录 |
导入/导出 | 暂不支持导入,导出支持 pdf、html、JSON 和 Markdown | 暂不支持导出,会尽快推出导入功能 |
支持信息格式 | 普通文本、网页链接、大部分图片格式 (GIF, JPG, PNG 等)、大部分视频、PDF 文档 | 普通文本、网页链接、大部分图片格式 (GIF, JPG, PNG 等)、大部分视频、PDF 文档 |
夜间模式 | 支持 | 仅高级版支持 |
Markdown | 支持 | 暂不支持 |
社群活跃度 | 很高,Facebook 和 Discord 中每天都有讨论 | Product Hunt 中有高讨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