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音频发烧友,只是试图寻找一只满足个人需求的耳机。

电子产品选择上,我不希望囤积大量同类设备,倾向于一类产品只留一个,余下的全部卖掉。这一理念对于其他品类的产品都经受住了考验, 唯独在耳机方面遇到了困难。市售耳机差异较大,一款能满足我各类需求的产品始终没着落。也因此有了本文的探索。

自前阵子开始研究这件事开始,到现在宣告搜寻结束,我入了不少坑,也为自己解惑了关于市售耳机的诸多困惑。本文中,我想分享这次耳机选择之旅所得到的经验,为拥有相似困惑的你提供一些思路。

注:本文参与少数派 2020 年度征文「好物派送员」。

选择耳机时遇到的问题

在这场搜寻之旅开始时,我原以为自己会在耳机的音质上纠结。实际上在使用了不同耳机后,我很快意识到音质不一定是耳机的首要选择因素。诚然,耳机存在发声倾向,声场等差异。体验过许多耳机后,我发现近几年音频大厂发布的,定位中等偏上的耳机,音质不怎么会出岔子,大家基本都做得很优秀。

音质过后,我开始思考到底需要选择一个什么类型的耳机。市面有不少文章和视频在讨论耳机,但这些资料大多在某个品类内讨论,比如降噪水平,价格段等,并在一个系列内将多个耳机横评。

然而这些资料并未能给我解惑。我所困惑与纠结的,不是在几款极为相似的耳机中选择出某一个。而是如何从不同类别,不同特性的耳机中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市面上的耳机在使用场景、佩戴方式、连接方式、特殊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很大。这些差异让我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该选择哪一款。

  • 开始搜寻耳机时,遇到的第一个选择是耳机类别,如:游戏耳机,监听耳机等;
  • 接着是耳机的设计差异,如:耳塞、入耳、挂耳、夹耳、耳罩等;
  • 再来是连接方式,如:3.5mm 有线、USB 有线、蓝牙无线、2.4 无线等;
  • 而后是音频输入,如:无麦克风、内置麦克风、挂线麦克风、外置麦克风等;
  • 还有支持的设备,比如:PC、Mac、iOS、安卓、游戏主机、音频外设等;
  • 越来越重要的特殊功能,比如: 7.1 全景声、空间音频、音频分享、EQ 均衡器、3D 麦克风、自动暂停、设备自动切换、被动降噪、主动降噪、通透模式、无线充电、快速充电、长续航、语音助手、防水等;
  • 购买前不易意识到,但十分影响使用体验的重量,如:4 克、33 克、240 克、384 克等。

在实际体使用多款不同类别的耳机后,我对以上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下文的探讨中,我会将这些名词所转换成的实际体验分享给你。

探索的耳机

本文参与讨论的耳机及音频设备有:AirPods Air、AirPods Pro、AirPods Max、Homepod、Beats Solo Pro、雷蛇黑鲨 V2X、监听耳机、森海塞尔 AMBEO 耳机。每台设备我都有较长时间的实际使用体验。细细一数,这些设备代表了市售不同耳机品类,且各自有其独特定位,刚好能给我们一个对这些耳机较为全面的认知。

在讨论使用场景之前,我想先介绍上述的耳机的功能特性,以及我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帮助你更好的了解这些设备间的差异。

上图左侧的 AirPods Air耳塞式耳机,单个耳机重量仅 4 克,佩戴起来轻若无物。它没什么复杂功能,能自动连接,并在不同 Apple 设备中切换,支持无线充电。此外还支持 Siri 语音助手,拿掉耳机时会自动暂停。上图右侧的 AirPods Pro入耳式耳机,佩戴时需要用力按在耳朵里,对耳朵有挤压感。除 Air 具备的全部功能外,它还支持主动降噪,通透模式,空间音频。

接着出场的是 Apple 家的双生子耳机,AirPods MaxBeats Solo Pro。这两款耳机技术方面非常相似,均采用 Apple H1 耳机处理芯片,具备几乎相同的拉伸机构,也同时拥有音频分享,长续航,主动降噪,通透模式,语音助手等功能;技术方面主要差异在于 Solo Pro 不支持自动暂停和空间音频。其价格方面有所差异,AirPods Max 定价 4399,Beats Solo Pro 定价 2499 且有折扣。

AirPods Max 和 Solo Pro 两款耳机做工都非常精湛,是我见过的耳机里做工屈指可数的优秀典范。对于考虑这两款耳机的用户,我认为最值得留意的是其重量,便携性和佩戴方式的差异。Max 重达 384 克,有较强存在感,而 Solo Pro 重量为 267 克,轻便非常多;Solo Pro 支持折叠,收纳空间几乎是 Max 的一半。

佩戴方式方面,Max 是耳罩式耳机,意味着它会把你的耳朵包裹起来,耳朵上不会有压力。Solo Pro 是夹耳耳机,有点像一个巨大的夹子夹在头上,靠软垫来分担压在耳朵上的夹合力。入手 Solo Pro 之前,我见到对这款耳机的评价喜忧参半,有人说这是他们用过最棒的耳机,也有人说千万不要买这个夹耳。

实际佩戴过后,我大概明白了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口碑。我戴着 Solo Pro 确实非常难受,十分钟不到耳朵就夹着疼,导致我几乎不敢长时间佩戴。不过让人惊讶的是我朋友佩戴 Solo Pro 完全没这种感觉,她的佩戴体感非常好,甚至认为比耳罩耳机更舒服。经过仔细研究,我发现夹耳耳机很挑头型,适合头不是很大,且耳机可以完全覆盖耳朵的用户选购。

我朋友佩戴 Solo Pro 时可以完美贴合在耳朵上,稍微向内扣着头,贴合度很好。我戴的时候因为耳机的延展度不够,即便拉到最长耳罩无法完全延展并夹在耳朵上,佩戴时耳垂会漏在外面,贴合度和角度均存在问题,哪佩戴时间不长也疼痛的无法忍受。

除了佩戴体感的差别,耳罩和夹耳在使用场景上也存在区别。受限于重量和设计差异,佩戴耳罩的 Max 做诸如 HIIT 这样短时间剧烈活动的健身时会有晃动感,而夹耳的 Solo Pro 则完全没这个问题。夹耳耳机会给人一种无论你怎么动,耳机巍然不动的观感,非常有安全感。也因此夹耳耳机非常适合热爱体育运动的人使用,常出现在球场上。

若你在选购其他品牌的耳机时不知是夹耳还是耳罩,只需知道圆形耳垫的一般是夹耳耳机,椭圆形耳垫的一般是耳罩耳机即可。

若你考虑将 AirPods Max 或 Beats Solo Pro 作为有线耳机使用,则需要购买 Apple 官方发售的 1.2 米闪电至 3.5 毫米转接线。这根线专为这两款耳机而生,支持音频输入和音频输出,是一根双向线。我在此吃了个亏,市面上销售的同类其它品牌线缆往往是单向线,买错了就没办法用耳机的麦克风了,需要额外留心。很可惜这根线并没有超过 1.2 米的版本,距离过短的数据线让这两款无线耳机很难作为 MIDI 耳机使用。

以上 Apple 家出品的这几款耳机,均采用无线蓝牙的方式与设备适配。其中 Max 和 Solo Pro 这两款耳机续航时间均在 20 小时以上,属于无线长续航型,体型较小的 Air 和 Pro 续航时间在 5 小时左右,属于需要经常装在盒子里充电的机型。

接下来要出场的是两款有线耳机,分别是雷蛇的黑鲨游戏耳机 V2X Maono 的监听耳机。其中下图左侧的黑鲨支持高清外置麦克风,而下图右侧的监听耳机没有麦克风。

雷蛇黑鲨是一款耳罩式耳机,配备了 7.1 全景声来帮助玩家在游戏中更好的判断敌方来源。7.1 全景声这种技术上和电影上用的杜比视界 Dolby Atmos 实际听感非常相似。其区别在于杜比视界这类 3D 影音格式需要特定的片源支持,7.1 全景声则没有这个要求。这二者专攻方向也不一样,7.1 主要负责让玩家能听声判位,而杜比视界则负责让用户获得最棒的观影体验。

与对音频做出调整的耳机恰好相反的是监听耳机,监听耳机的用途常是让创作者听到忠于原声的创作,不加以任何修饰。选购此类耳机的用户常会把它用在 Logic Pro 这类 DAW 音频工作台中,外接 MIDI 设备输入音频,把监听耳机当作音源输出。或者用于影视创作,视频剪辑,乐器演奏,歌唱等场景中。监听耳机一般具备被动降噪功能,简而言之就是类似用手把耳朵捂起来的效果,纯靠物理来隔绝噪音。

独特性上,雷蛇黑鲨具备一个与 AirPods Max 类似的物理音频旋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此外,外置麦克风可以带来游戏中语言里非常好的交流体验,也是加分项。从麦克风的实际测试来看,这种外置麦克风具备耳机上最佳的收声效果。

最后出场的是森海塞尔的 AMBEO 耳机,如下图左侧所示。它的作用是录制类似下图右侧人头麦克风的全景声。最经典的全景录音展示大概就是这个 理发场景 了,你可以点击去收听下。它录制出的声音具备周边场景中 360 度的位置信息,让人听到时能准确判断出每个元素的位置,临场感极强。

我入手这台耳机的是为了它的全景声录音,来实现短动画中某个音频效果。作为一款挂耳耳机,AMBEO 的佩戴方式是挂在耳廓上。其自己还带有一个音频合成器,挂耳有助于分担一部分它的的重量。音频合成器负责降噪和 3D 音频合成,其设计有些类似于 Bose QC20 这类初代有线降噪耳机。作为耳机,AMBEO 还支持主动降噪,通透模式等功能。

上文中反复提及的主动降噪,指的是用耳机上的外置麦克风接收外界的噪音,接着向耳机内发送与噪音相反的声波,进而抵消噪音。森海塞尔的这个 AMBEO 本身就带有外置麦克风用于录音,所以也顺便支持主动降噪。与之同理,把外置麦克风所录到的声音直接传递到耳机的扬声器里,就有了通透模式

另一个常被搞混的概念是 Apple 的空间音频和 7.1 全景声的区别。诸如 AMBEO 耳机录制出的全景声,可以用任何耳机里的两个麦克风模拟出立体的感觉,因此听者也会觉得处在录音者所在的场景中。

但播放这类音频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你在听一场演唱会,周杰伦坐在你正前方,结果你一扭头,模拟的周杰伦的位置也跟着你的头一起转走了,这就是传统 7.1 全景声的体验。虽然是全景声,但声音会随着你的头的转动而改变。

Apple 的空间音频解决的就是这个头动声音也会跟着动的问题。还是周杰伦的演唱会的例子,不管你的头怎么扭动,周杰伦的声音始终从你的正前方传来,这就是空间音频。它的原理是利用耳机中的传感器来实时计算头的朝向,进而纠正音源的位置。之所以 Apple 说它能带来影院级的音频感受,是因为这东西和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效果一样,无论你怎么扭头声源的位置不会改变。

我的使用需求及对耳机的考量

本小节中,我将分享我的探索过程。若你对我所做的事感兴趣,可以阅读文章 观点:可以不做「打工人」。个人的音频需求具体如下:

正事方面:我所做的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没有坐办公室的需求,也不涉及通勤,主要采用一台 从 MacBook Pro 升级后的 MacBook Air 办公。做程序开发时,会在 MacBook,iPad Pro,iPhone 上来回切换并测试。最近同时在折腾动画,因此还有一些额外的视频,音频制作的需求,需要一个耳机能接到电钢琴上,不时的需要连接电脑和耳机。

娱乐方面:我听音乐主要在 HomePod 上,偶尔用耳机听歌。看电影主要用音箱,玩游戏偶尔会用到耳机的麦克风。健身主要在公寓的健身房进行,在家里的话会使用 Apple Fitness+ 来做一些简单的力量训练,HIIT 之类。

曾经我时常通勤时会有降噪需求,也折腾过索尼 WH,Bose QC 等做的比较好的降噪耳机。不过自从主要通勤变为开车之后,我使用降噪耳机的场景几乎归零,出门也极少携带耳机。也因此主动降噪便从我的需求列表中剔除了。

对于耳机,我需要能满足以上所有场景的设备。基于这些考虑,我搜寻了上文介绍的耳机。但这一切的开始,要从另一只耳机说起,赛睿 ARCTIS PRO WIRELESS。如下图所示,这台耳机配有一个信号发射的盒子,耳机本身支持有线,蓝牙无线,2.4 无线等多种连接方式,甚至可以依靠盒子来切换耳机当前连接的对象。

当时我以为这便是我理想中的耳机。可是实际使用几个月后,这种能在多设备间自由切换的幻想彻底被打破。这个盒子看似很美好,但它没告诉你这些设备需要反复切换蓝牙设置,还需要用那个小盒子来进行繁琐的设置。除此之外,因设备连接方式过多,耳机自身耗电量也不低,导致续航无法达到厂商宣传的时间。

这耳机还有个换电池的功能,每次打开耳机盖换电池我都在怀疑人生,为什么不买个有线耳机。经受过这个耳机的折磨后,我开始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一台设备兼备所有功能。

抱着疑惑,我又先后尝试了文中提到的其它耳机。被赛睿无线耳机折腾得不轻,我先选择了有线的监听耳机,其数据线如下图中黑色的那根环线。这种环行线可以用来连接位置较远的音频设备,也不会有拖拽感,甚至还配备了 1/4 公头转接器,用于输出到各类音频设备中。从线缆中也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下图上面一根是雷蛇黑鲨配备的细线,下面的是监听耳机的环形线。

监听耳机的环线延展性确实不错,很适合连接 MIDI 外设。可没人说过这玩意日常使用体验很差,尤其是接在电脑上剪辑的时候,一根粗粗的线就像是胳膊底下放了一根木棒子,非常硌手。再后来我又将目光转移到了 Beats Solo Pro 上,遇到了夹耳对于我而言不合适的问题。Beats Solo Pro 耳机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上文提到的数据线,其转化为有线耳机只有 1.2 米数据线,连接外设根本不够长。

又尝试了厚重的 AirPods Max 后,我将目光放在了雷蛇黑鲨上。我入手的雷蛇黑鲨 V2X 是系列中的最低配,和它家族的还有 V2 和 V2 Pro,这三台耳机差价近千元。经过仔细对比,我发现这三台耳机发声单元完全相同,区别只在于是否支持第三方全景声协议和 2.4 无线连接。这些额外的附加功能是产品溢价的主要来源,而不是其音频部分。

我选择 V2X 的主因是重量,V2X 比它的兄弟轻了 100 多克。我想要轻的耳机,轻是良好体验的充要条件。在这说来,第三方全景声协议和 2.4 无线对我来说完全没用。因为这个 2.4 只能插在一台设备上,而我的需求是在不同设备间来回倒,来回插拔 2.4 无线接收器就失去了其无线的意义。

虽然 Beats Solo Pro 和 AirPods Max 已经出于线缆不够长的问题被排除在外,但我依旧拿 Solo Pro 和雷蛇 V2X 对比了一下。如下图所示,中间白色的 Beats Solo Pro 这种夹耳式设计携带起来真的便携小巧,和雷蛇黑鲨比起来小非常之多。若你喜欢将耳机不用的时候挂在脖子上,便携的 Solo Pro 是不二之选。诸如雷蛇黑鲨,AirPods Max 等耳罩式大耳挂在脖子上体验都不怎么样,即大又卡脖子。

与能折叠的 Beats Solo Pro 相反的是 AirPods Max 的设计,其转轴处采用的是类似下图这种家里水龙头的连接和伸缩方式。只能在一小块范围内活动,因此折叠这种收纳方式就不要想了,只能用 Apple 一同推出的展开式收纳袋收纳。

回到我的选择上来,雷蛇黑鲨这款耳机第二个满足我需求的地方在于 MIDI 连接。它的线又细又长,刚好满足我的实际使用需求。日常使用时,我会把电钢琴的 MIDI 输出口插在电脑的左侧,耳机输出插在右侧,然后让线从琴下方顺过来。当我不需要 MIDI 时,也会直接把 1/4 转接头放在琴左下角的接口里,这样只需要用耳机的时候直接接这里也可以。

你也许会担心雷蛇黑鲨作为一款游戏耳机,会不会因为其 7.1 全景声等特性影响其作为耳机的发声表现。我原先也存在这样的担心,后来发现是多虑了,日常使用时这台耳机和监听耳机并无差异,都是忠于原声的将音频传递出来。只有在 PC 端激活特定软件时才会有 7.1 全景声的效果,因此完全不影响日常使用。

出于好奇,我用两台 Solo Pro 尝试了下音频分享。实际体验倒是符合预期,当两台设备接入时,邀请方的设备可以调整两台耳机的降噪,音量等信息。但坦白说我觉得这是一个没什么实际用途的功能,几个人一起听东西,远不如直接开公放来的方便,没必要花几秒钟等人连接进来。

最终我使用雷蛇黑鲨解决了 PC,Mac,MIDI 这三款设备中切换的连接需求。纯粹的 3.5 毫米耳机插拔远比折腾蓝牙,或给无线耳机接线来得方便。而且雷蛇黑鲨这台耳机很轻便,偶尔换个设备也并不觉得累赘。

至于 iPad,iPhone,Mac 之间的日常使用,在 Apple 的所有音频设备中我最终选择了 AirPods Air。这个选择仍然是基于个人需求。我享受无线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对降噪毫无需求。至于通透模式,Air 一直都挺通透的,没这个困扰。

与大耳机不同,我每天至少两三次摘戴 AirPods。即便在长时间地佩戴后,我仍然无法通过盲操作把 Pro 戴上,总要先看一眼左右,然后再塞在耳朵里。Air 则不需要这个步骤,佩戴它的过程就像是天生就会,毫不费力,而且耳朵里也没有异物感。经过三个月使用 Pro 后,我发现它每次多花半秒把它塞在耳朵里的动作实在没必要,可以被优化掉,最终选择了 Air。

有人可能会担心佩戴眼镜是否会对耳机造成影响。这次探寻过程中眼镜并没有给我造成什么问题,这几款耳机的耳垫都足够舒适,戴上后眼镜腿会自然地陷进去,如下图所示。不过我的眼镜腿比较轻便,不同设计的眼镜腿也会影响耳机的佩戴体验,你的体验也许会与我的有所差异。

让我较为意外的是头梁,几款耳机中雷蛇和 AirPods Max 的头梁体验最佳,都很软不压头。Beats Solo Pro 的头梁虽观感很棒,但实际弹性不够,佩戴会稍有压头的感觉。

坦白说,我曾很期待 AirPods Max 是那台完美的耳机,希望它能代表我探索的终结。但没有,Max 的功能很多,但也确实很重,它不能满足我在 Windows,Mac 上切换使用的需求,也不能满足把它当作 MIDI 输出设备的需求。它带来的额外优势,诸如主动降噪,空间音频,音频分享等特性对于我的需求而言如同鸡肋,徒增重量外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反复体会后,价格是 Max 十分之一的低配雷蛇黑鲨竟成了更好的选择。它够轻,线缆够长,佩戴极为舒适,让我非常满意。工作中我可以直接用它外置的麦克风来完成音频录制,也可以在玩游戏时开启 7.1 声道来提升游戏体验。与雷蛇黑鲨打配合的是 AirPods Air,这款产品同样佩戴体验极佳,戴上即忘掉,也照顾了我在其余场景下的全部使用需求。

最终,满足我个人需求并决定留下的设备是:雷蛇黑鲨 V2X + AirPods Air。

根据场景选择耳机的建议

上文中,你了解了本文参与讨论耳机所具备的特性,也了解了市售大多数耳机所包含的设计差异,也熟悉了我选择耳机的过程。考虑到大家的需求与我的需求可以差异较大,本小节中,我将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向你分享我的选购建议。

  • 办公:考虑你在家上班,还是在单位坐班。若在单位上班​/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通勤,优先考虑主动降噪。在家上班/不需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通勤,则无需降噪。
  • 不同设备:若使用 Apple 生态系统中的设备,优先考虑 AirPods 或 Beats。若你需要频繁在不同设备上使用,如 Windows,安卓,iOS,游戏主机等,优先考虑配备 3.5mm 接口的有线耳机。若你仅需要在单一场景中使用该耳机,则选购其对应连接方式的耳机即可,有线无线都可以。
  • 听音乐: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音箱,便宜的音箱的听歌效果往往比较贵的耳机要好得多。这就好比在较差的车里听歌,还是比家里较好的音箱听歌效果更好一样,物理环境有优势,且声场更可控。音箱或耳机都按照自己喜欢的音频发声倾向考虑,比如喜欢低音的可以考虑 Marshall,喜欢均衡的考虑 HomePod 等。
  • 健身:若你喜欢进行运动较为激烈的锻炼,优先考虑入耳或夹耳耳机。若你只进行一些活动较轻的锻炼,诸如力量训练,瑜伽等,则选购耳机越轻越好,不必拘泥于耳机形态。若你喜欢户外运动,则优先考虑配备防水功能的耳机。因运动涉及肢体的移动,但凡有健身需求的都推荐优先考虑无线耳机。若你平时健身的场所较为吵闹,则需要考虑主动或被动降噪。
  • 电影:若你是各大平台的会员,具备较多正版片源,且非常在意音频,可以考虑配备空间音频或杜比全景声规格的耳机来提升观影体验。反之,若你的观影主要是无版权电影,或只是短视频,则无所谓选择这些规格的耳机,片源不支持买了也没用。若你方便使用音箱且不会影响他人,则完全不需要考虑耳机。
  • 游戏:若你喜欢射击类游戏,优先考虑配备 7.1 全景声的有线或 2.4 无线耳机。若你只是休闲玩家,哪类耳机都无所谓,重量轻于 300 克的耳罩式耳机,这类耳机比较适合长时间佩戴。玩游戏一般一坐至少几个小时以上,长期佩戴的观感最重要。
  • 视频、音频、游戏制作:建议优先考虑有线耳机。也许你会认为无线耳机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但很遗憾,目前的技术还没到这个程度。现有无线耳机低延迟的体验主要得益于播放器用于抵消延迟的错时播放效果,假设你的耳机延迟是 0.1 秒,播放器会晚播放 0.1 秒的视频,造成没有延迟的错觉。而这些效果在不支持延迟低抵消的专业软件中就会暴露出来。

除了以上这些场景外,还建议你在选购耳机时,关注耳机的设计和重量参数。设计决定你戴着是否舒服,重量决定你是否能长时间佩戴,这二者非常影响实际体验,但往往需要用过体验过一小段时间后才会感受到。

总结

我想要一只耳机,来解决所有的音频需求。经过以上摸索和试错后,我发现这是不存在的。不是要在耳机上花多少钱的问题,而是不存在这样一个适合全场景,能面面俱到的耳机。一只耳机在一方面有所长,必然在另一方面妥协。

无线耳机可以让人摆脱束缚,避免耳机线把电脑扯下桌子的尴尬,却被电池增加负重,且需要不时的补充能量。降噪耳机可以带来与世隔绝的听感,让你在车流中获得自己的小世界,却无法隔绝身边人吵杂的交流声;现在耳机的附加功能很多,也各有独到之处,但却不一定全都是你需要的。

若你真的对某些附加功能没有需求,大卡不必为了图产品功能全面而购买某个产品。一味追求无线,也许带来的是更繁琐跨平台设备间切换的体验;追求降噪,但生活场景中也许根本没有降噪需求;追求空间音频,手头却没几部能用上空间音频的电影。

我们在为这些附加功能付费,厂商在不断研发功能来推销新品。这些附加的功能不断推升耳机价格的同时,也带来更重的重量。若只专注于核心需求,我们也许能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用更低的价格,换取更棒的使用体验。这一切,要看你是否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最看重什么。

也许文章标题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的。不存在完美的耳机,只有最符合你需求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