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厂会倒,小姨子会跑,只有你会打工打到老。早安,打工人!

最近看到个问题,探讨打工人、社畜、小镇做题家这类词汇火爆的背后,代表着年轻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我今年 25,卡在年轻人的尾巴上,本文谈下我所做的事与思考。

注: 若你只对经验与思考感兴趣,可以直接跳至结尾。

我没有在公司里正式工作过

求学期间父母和亲戚资助学业,这一部分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让我能在课余折腾不少事情。过去几年逐渐进入社会,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目前也能生存下来。本回答中简单分享下这段历程,希望能对正在阅读的你有所帮助。

我上一次找工作是在 2018 年初,当时去应聘了一个类技术的工作。过了面试,到了入职培训时我决定退出。当时的第一有很强烈的感觉,内心好像在和我交涉,这不是我想要的活法。我想要稳定的薪资、靠谱的人脉、稳定的养老金吗?当然想!但这不足以支撑我做一名打工人的选择。

当时和我同时培训的还有位离职十几年的经理,重回公司入职,那天我看到他好像一眼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第二天,午休的时候我仔细琢磨了这件事,我到底想不想成为这个企业的一员,做一名打工人?

琢磨之后,我觉得我的时间如果安排在别的地方会创造更多价值,我希望能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当时的职位只能带来不错的薪水,但打心底里,我知道这不是对自己时间最合适的安排。培训第二天的下午,我去找经理、培训师、面试官一一道歉,并办理了离职。

这次经验是我唯一一次找工作的经验,也是我距离传统简历寻找工作最近的一回。我不为当时的选择后悔,虽然失去了触手可得的稳定薪水及许多福利,但我的内心在投反对票,我尊重了内心的选择。人生就这么点时间,如果没做那个选择,我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更加后悔。那份求职经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离职耽误了对方公司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后续对待寻找职位这件事情更为谨慎。

很可爱的是,虽然我办理了离职,公司还是给我发了培训第一天的薪水,印象中在 100 美元左右。我给公司打电话说要退还,但他们说那是你应得的薪水,我就留下了。那是我唯一一张工资单。

过去几年我在做什么

说来也巧,过去这些年我勉强存活的原因,是许多事情无心插柳柳成荫。

翻译

2017 年末的时候,我在用一个叫做 FiLMiC Pro 的 iPhone 专业摄像应用,当时觉得那个应用的翻译做的不是很好,于是就发了封邮件询问开发者要不要帮忙翻译下简体中文。

当时就想义务的做这个事,也没考虑钱的事,就想自己用的舒服点。没想到开发者很快回复,说可以让我试试,事成之后给 150 美元。对方应允之后,虽然没有什么名义上的协议,我也就开干了。当时投入了许多心血,花了大概一个星期把简体版处理好了,繁体版考虑到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语言习惯不同,我又找了几个当地朋友帮忙阅读纠错。

繁体版在朋友审阅后,我又对其进行了两三次改版,以让翻译符合当地语言习惯。大概前后折腾了两个星期,我调整好了两份自己满意的本土化翻译,一份简体中文版、一份繁体中文版,发给了 FiLMiC Pro 的开发者。开发者对这次合作很满意,直接打款了 350 美元,多出来的 200 作为感谢额外付出,这笔钱比原计划高出一倍多,是我靠做事赚到的第一桶金。

这份翻译目前还在 FiLMiC Pro 应用的简体繁体商店页面中,点击应用介绍就可以看到。

作者

2018 年三月份的时候,朋友向我推荐了个网站叫少数派,说上面有科技新闻还不错。我这人生性对科技很敏感,当时刚好在折腾 Mac 上移除 Windows 所占用的 Boot Camp 分区,顺手在上面发了篇经验的文章,就叫做如何彻底移除你的Boot Camp 分区

没想到文章发了之后,许多人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电脑里 Windows 的分区占用着空间,即便删除系统那部分硬盘还是无法使用。这些问题戏多人都通过那篇文章解决了。截止到目前那篇文章已经被阅读二十几万次,想想大概确实帮到了一些人。

后来我时不时的也会写写软件用法的文章,虽然也有稿费,但着实不多。我写文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稿费,就是偶尔有什么想法或经验,想要分享给大家。文章可能写了一段时间后,少数派刚好准备出一本书,叫做 macOS 效率指南,我恰好写了一些 Mac 上的软件经验,因此受邀参与。

弄了几个月,写了书中五章里的两章内容。那本书现在还可以在京东上买到,ISBN 是 9787121354748。当时少数派还举办了一次写作培训,让我的文字水平也有所长进。虽没赚多少钱,但得益于这段写作经验,现在也在少数派网站上拿到了资深作者的头衔。

技工

上文提到那篇 Mac 电脑移除分区的文章火了,许多人找我寻求帮忙解决电脑问题。这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一开始我还可以免费帮些人,但后来需求的人多了我自己时间安排不开,也就开始收费。

不但有新顾客读文章找我移除分区,还有这些客户引荐的朋友找我修电脑的其它问题。我原本只是想分享个经验而已,结果越来越多的用户带着电脑的疑难杂症找上门来,多的时候一天好几个人找过来。莫名其妙被大家当作了技工,索性开启了几个月有偿修复的职业生涯。我花了许多时间研究并解决大家的问题,有时一个问题我会花费两三天的时间去寻找解决办法,最后硬是被用户一点点打磨成了技术专家。

2018 那一整年前后帮了几百个人解决问题,当时我的微信就像下图一样,不停的加好友。这些客户至今还留在我的好友列表里,大家来自不同行业,带着不同背景,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我的朋友圈之余,也让我见到了这世间上有这么多种行业选择。

老师

2019 年初的时候,我还在学校上课。我的学业和我的职业选择类似,有些异于常人。我觉得有必要或感兴趣的课我就会报,不管那节课难不难有没有人选,也时常会碰到选歪了的课,我便会上完所有的课听听概念灌耳音。部分课对我只想了解即可,因此不去期末考试,成绩就是直接 F 挂科。我觉得有价值的课便会积极参与,能拿到 A+。这个上课习惯导致我的学业分数一直不温不火,在最优秀和最差的学生中徘徊。

话虽如此,但我很擅长应试,想学的课拿到全班最佳对我来说很容易。时常有同学向我咨询学业上的问题,咨询了几次之后他们说要不你开个辅导吧。我说那也行,只要你能找来学生就行,没想到还真找来了,既然答应了我就开始备课。

2019 年的前半年我都在做这个一对一辅导的事情,那时候收费还蛮高的,一小时能赚 70 美元左右。但收入极不稳定,有学生需要辅导就有钱,没有的学生的话就没有。下图便是当时准备的讲义之一。

开发者

2019 年后半年,我琢磨着自己的英语俚语词汇应该精进一下,就去找了个培训机构。那个培训机构租用咖啡馆的场地,雇用了十来个老师,日常举行 5 人小桌授课。辅导的流程也很朴实,就是老师拿着 iPad 用上面的讲义和学生边讲边交流,学生拿本子记笔记。

这节课互动性很强,老师经常会设计随机的词组纸发给学生,用完还得扔。怕学生看不清 iPad 上的笔记还要手动放大或把 iPad 推到学生脸跟前。学生记笔记的方式有些麻烦,而且复习还得全靠自己。我就和培训机构的老板谈了一下,我说你应该弄个应用,这样老师讲课也方便,学生记笔记也方便。

这原本只是个建议,没想到老板说可以啊,你能不能做?我琢磨了一下,那时也学过安卓开发,对 iOS 开发也有些熟悉,就说可以尝试一下。19 年花了许多时间精进技能,做出了一份不错的初版应用,于是后来我们又雇了后台、设计、网页等人组成了个开发团队。

19 年下半年就在忙这个,没想到 2020 初疫情来了,咖啡馆全部封城停业,这个靠租用别人场地的培训机构也就没办法继续经营下去了,宣告倒闭。它的倒闭也意味着我宣告失业,开发终止,几个月的努力白费,尾款也就自然没有了。

那时候我记笔记主要靠 iPad 上的笔记应用 GoodNote,但我觉得不好用,功能太复杂了。我个人就很喜欢纸和笔体验,给我这些就够了,不要太多有的没的。基于这个考虑,我就给自己做了个记笔记的应用,只提供这些功能。反正也没别人的应用可开发了,那我就把这些时间拿来做笔记应用吧。

2020 年初,这款笔记应用差不多制作出来了。本着自己用也是用,放在商店还好下载的初衷,我索性把它放到了商店。作为一款新应用,上架后果然是没人下载,应用上架后的第一个月赚了 4 块 2 毛 8 分钱。虽然赚的极少,但足够让我惊讶的认识到,这应用居然别人也有需求。

我当时就拿着这个东西寻找反馈,当时哪里有人相信你,不存在的。许多人都把这个应用当作一个不入流的东西看。不过反正我也没事做,就继续推着它试试看,当时去学系了许多初创企业的知识,完善了在商业和投资人方面的知识储备。参与了个天使投资的竞赛演讲,最后在 46 的参赛者中靠这个想法拿了第 4 名的成绩。前 3 有支持和奖励,作为第四的我没有。

虽然如此,整个参与比赛的过程我学到了许多之前没料想到的知识,也完善了对这个产品的想法。我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并引入了朋友创建团队,准备 2021 年初完成对这款笔记应用「书空」做一些新的改版。

人事

当时做这个应用之后,偶尔收到反馈说想要有其它语言的支持。琢磨了一下,索性机翻到了世界上的所有语言。之前我学过一些语言学课程,真切的看到这些语言在应用中被使用还是挺有趣的体验。用这些机翻坚持了一个月之后,群众反馈受不了这机翻的质量了,我也觉得对不住大家,于是又去寻找办法。

当时琢磨了几种方案,雇专业翻译公司翻译,靠这 4 块 2 毛 8 分钱的收入撑不住。而且专业公司就像当年 FiLMiC Pro 请的团队类似,不但贵而且翻译水平也就那么回事,毕竟不是自己的产品不走心。琢磨了一下,还是向社会寻求帮助吧。我需要这个应用被翻译成世界上的其它语言,因此会英语的母语使用者是最佳人选。

简单调研过后,我注册了一个老外的贴吧,也就是 Reddit 账户发了一篇对该应用的介绍文字。结尾处,我向大家求助,征集志愿者将这款应用翻译给自己母语的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我原本没有预期到一个新账号会有关注,但事实证明恰好相反。我收到了几十条应用改进的建议,还有 30 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愿意提供翻译上的帮助。在那之后的一个月里,我的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做人事工作,协调这些志愿者的翻译,除去重复语言的志愿者,最终这篇文章给书空带来了 14 种语言的母语使用者的本土化翻译。

优化师

应用本身准备的差不多了,但依旧面临较少人知晓的问题。在这期间,写作的能力又有需求了,我在知乎和少数派账号上写文章介绍了这款笔记软件。还是因为没钱,所以得自己做,于是注册了各类广告服务,研究搜索引擎,商店排名优化。

这款应用之前赚钱的大部分都被我砸在广告上了,积累优化经验。我这个人还是蛮喜欢读文档的,学习过程中,我还顺便去考了腾讯和 Apple 的优化师证,勉强算是持证上岗了。经过一些努力,配上疫情期间大家在家学习的热情,这款应用自 2020 年初发布以来,今年该应用在商店内的曝光量大概到了 1000 万次,且已经积累了 10 万次安装。

教程制作人

我这个人学习的背景比较杂,相信跨学科学习所带来的灵感碰撞,因此过去数年中唯一没有中断的就是一直在学习。过去这些年里,我学了地理,电影史,游戏设计,心理学,平面设计,乐理,初创企业,商学,领导力,交互设计,字体设计,摄影,绘画,法语,密码学,图形学,动画制作,游戏机制,安卓开发,语言学,语言教育,媒介分析,广告等内容。

对于学习方面的经验就不在本文谈了,我和老爸在今年早期有过一段交流,他鼓励我把所学分享出来。借此契机 2020 年下半年我便开始制作一个新手向的在线课程,取名为「创作者的 iOS 独立开发指南」。我希望将我的经验分享出来,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在这份教程中,我将之前培训学生、制作应用、做推广、本地化、写作等经验放在一起,目前还挺受学生欢迎的。读者群里不仅有程序员,还有设计师、教师和销售员等。能将我所知分享给不同行业的大家,给读者一份新的机会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很有价值。

游戏制作人

我曾经和团队设计过传统的纸质游戏,也折腾过小型单机游戏,虽然当时都停滞在了产品演示阶段没有继续下去,但制作游戏这件事情仍在脑中回想。几天前,我和朋友联合注册了工作室 SeaOverlord Studio。2021 年初完成教程和应用书空的优化工作后,计划在 2021 年底推出我们工作室的第一款游戏,到时候再回来更新本文。若你对我所做的其它事情感兴趣,也可以访问我的网站 legolas.me

经验及总结

今年刚好宣告我离开 25 岁,上文就当是之前这段时间的大概归总。我想说的便是,虽然大多数人可能和我做出的选择差异很大,但真的不必用「打工人」自嘲。我相信你的价值,你更应该相信自己的价值。

这个社会没那么完美,但也没有那么糟糕。过去这些年中,我最大的感触是这个社会非常包容,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乐于帮助你实现想法的人真的是非常多。老板是资本家,不一定是件坏事。恰好相反,你也应该去思考公司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

做企业不容易,新企业活下来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失败了。但失败才是最正常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指的不是你必须一次次失败,而是每次都加倍努力向着成功走,万一失败了就吸取经验。这就好像汽车导航一样,如果你要走的路在修路,你不会停下来,而是会换一条路,最终总会到想去的终点。

与此同时,你可以考虑增强自己的能动性。社会不是学校,不要等着别人推着你动。若你有好的想法可以说出来,说给你的领导,你的同事听。若你没有收到足够反馈,不一定是想法的问题,也许是你的投入还不够多。任何想法,若你真心相信就去实践。想法若只停留在脑中和没有一样。

有许多人在寻找机会,在我眼中,这个世界机会真的是多的不行,最不缺的就是这个。世界没那么完美,能变好的地方实在太多,这些问题便都是机会。可惜能察觉到、愿意慢下脚步去思考能做哪些改变,带来什么价值的人不多。无论你是年轻人还是几十岁,都可以停下来,仔细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也许你我会说经验中的学习与工作也是一种打工的方式,这没错。但与此同时,这些工作与学习,对于我来说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当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心情更愉悦,也更容易获得优质产出。摸索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是一个你必须自己经历的过程。

许多人会说,我做打工人还不是因为钱,这也没错。我也很需要钱,但我做事情极少为了钱。钱只是结果,而不是目标,它只是验证你做的事是否有市场反馈的附产物。把事做好,钱早晚会追着你来的。我曾在电影中看到一句话,叫追求卓越,成功便会来追你。付出超于常人的努力,做超预期品质的事,无论结果好坏,接受它然后继续走下去就行。

不要让某个职位标签局限住你的思考。许多人在当前选择里付出太多,觉得被经验束缚而无法动弹。这些束缚不是别人强加的,很大程度时人无法克服自身心理负担走出舒适区去看看。这些已经走过的路在经济学中叫沉没成本,它已经沉没而无法回收了,该放下则放下。

万事俱备的一天太遥远,思考到一定程度便出发,行动会治愈恐惧。保持一颗对世界热诚的心,广泛学习、跨学科了解知识,你终会发现自己的心之所属。

对于最近的热议,我想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你:除了打工人,还可以选择世界上的许多种活法。若你对目前的选择不满意,不要灰心丧气,大可以去尝试别的。我经常在大学校园里碰到三四十岁、五六十岁的学习者,只要你想做,现在开始就是最早时候。我的父亲今年 6.18 日突发脑溢血去世,他教了我最后一课:生命短暂,总会终了,留给后悔太可惜。

嗨,早安。世界这么大,要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