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语雀,三个大脑系列文章:

 


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莎士比亚

  • 天生的头脑为司令,称为「思维大脑」
  • 书中的头脑为智库,称为「知识大脑」
  • 生活中的头脑为秘书,称为「任务大脑」

本文就和大家分享我的「知识大脑」的诞生。所谓的知识大脑,其实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而我从 2013 年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到如今也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大脑结构」。
 

哲学理念:博弈论中的奥曼定理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源头,我认为知识管理也是如此。每个人在知识管理的上的哲学理念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我在知识管理上的哲学理念来自博弈论的奥曼定理

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二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
——罗伯特·奥曼《不一致的达成》

扩展阅读:关于罗伯特·奥曼的论文《不一致的达成》怎样解读?· 知乎

可能很多人要懵了,这个定理和知识管理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关系很大。因为这个定理换一个翻译的方法,表述就变成这样了:

如果两个人具有相同的先验知识且他们的后验知识是“共同知识”,即使他们的后验知识一开始不同,也能够通过争论形成相同的后验知识。

出现了一堆知识的字眼,是不是马上就和知识管理有关系了?基于这个定理,衍化出了我管理知识的底层逻辑: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只要给予相同的环境或者相同的知识,就可以推导出相同的认知结果
所以我很少死记硬背知识,而是将「原材料」存放到我的知识系统中,待到需要取用的时候,根据这些「原材料」自然而然地推导出需要的知识。
同时,基于这条底层逻辑,我们能够推导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如果我可以将我所有的看到过、经历过的东西全部记录下来,那么就能够完整复现我的知识经验发展脉络。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能够重新看到自己曾经看到过的东西,就能够很自然地得到曾经得到过的结论,并链式地发展出现在的思想。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理论太过理想了。毕竟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看过的文字、图片、视频,如指缝间的流沙转瞬即逝,留不下什么痕迹,更别说还原所有的信息输入了。
所幸的是我们出生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有足够稳定的手段去记录曾经看到过的信息。这也就为实现或使用上述结论带来了可行性。所谓的知识管理工具,就是类似这样的一些知识管理哲学理念的推动下而诞生的。

信息爆炸的迷思:为什么我们需要知识大脑

有很多人说,现在搜索引擎这么发达,干嘛还要做知识管理?是的,我们现在说知识爆炸,各个渠道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微信公众号推文、抖音短视频、知乎各种热推回答……似乎我们每天都有看不完的东西。但是往往一旦工作中要触及到某个领域的东西,却发现自己啥也查不到,找不到,根本无从下手或难以找到方向。而有的时候看到过的资料再也找不到了。
在我看来,与其叫这种现状为「知识爆炸」,我更愿意称为「信息粉尘」。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

知识跟信息有什么区别呢?引用维基百科的定义:

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 ——维基百科
信息是反映(映射)事件的内容。事件包括判断事件、动作事件等对所有运动的描述。 ——维基百科

也就是说,知识具有直接应用到某些领域的潜力,往往具有应用价值,而信息只是一些描述,有可能有价值,也有可能没有价值,其关系大致如下图。
 

image.png


如果打个比方,把信息比作是碳元素的话,那么知识应该就是钻石。将信息提炼为知识的过程就如同碳变成钻石一样,往往困难重重。
了解了知识和信息的区别,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我们需要打造自己的知识大脑,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管理体系,有两大原因:我称为知识结晶记忆收敛。

知识结晶

互联网的记忆是十分短暂的,举个例子,我曾经在2013年初的时候在 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知识想推荐给年轻人?这个问题下看到采铜老师的一个回答,这个回答深刻的影响了我的人生(从此走上巅峰之路)。
可以说,这篇回答的内容为我带来了非常重要的一些知识,甚至影响了我的整个思维方式,这个回答的很多评论也说自己受益匪浅。
这一类信息源中一定包含了某个领域的知识,任何人都能够很容易地从知识晶体中快速抽取这些知识进行应用,我将这一类的信息源称为知识晶体
我把从信息中获取/抽取/提炼知识晶体的过程,称为知识结晶
所以说,打造我们的知识大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够有效地去存储这些知识晶体,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被快速调用。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知识结晶已经非常困难了,所以来之不易的知识晶体,我们怎么能够不保存呢?如果你想要再回过头去上面提到的看原始链接,目前已经找不到了。如果我当时没有把这个链接的内容保存下来,有很大概率这些内容就会丢失了。因此试图依赖互联网来保存这些知识晶体的决定,都是不太明智的。

记忆收敛

何为「记忆收敛」?
所谓的记忆收敛,就是将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知识,通过某种手段将它们的记忆成本降到最低,而到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利用相应的手段无损地还原出来,高效地去使用。这个过程有点类似计算机领域里面信息的无损压缩和解压
知识晶体可以保证知识信息的存储,但是如何将存储的成本降到最低?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我从心理学中借用了一些理论。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两类:短时记忆(STM)和长时记忆(LTM),在知识领域有价值的是长时记忆。因为长时记忆储存的是过去的信息。虽然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大,但是我们将知识存储进长时记忆中的成本往往很高。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一般有三种类型:

  • 任意性信息。这一类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与其他已知信息也无特殊关系,记忆难度最大。
  • 相关联的信息。这一类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或与其他已知信息相关联,记忆难度适中。
  • 可被理解的信息。这一类信息的进入可以通过解释过程演绎而来,记忆难度最小。

所以进入长时记忆的成本,可被理解的信息 < 相关联的信息 < 任意性信息
那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知识管理有什么用呢?很显然,我们去存储的知识应该尽可能是「可被理解」的,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这就延伸到了下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如何去记忆知识?

 

「脑内知识」与「外界知识」
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诺曼提到,人的知识和记忆往往是不精确的

人们们往往回忆不出九宫格键盘的每个数字键上都有什么字母。很多专业打字员在不看键盘的情况下,根本排列不出正确的键位图。
然而,大家都知道如何使用九宫格键盘,而打字员打起字来也又快又准。

于是他提出了「脑内知识」与「外界知识」的概念,并用其解释操作的精确性与头脑中知识的不准确性之间的明显差异。

准确操作所需要的知识并没有完全储存在头脑中,而是有一部分在头脑中,有一部分来自外部世界的提示,还有一部分存在于外界限制因素之中。用户头脑中的知识虽然不精确,但却知道如何进行精确操作:

  • 信息储存于外部世界。我们所需要的绝大多数信息都储存于外部世界。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与外界信息相结合,形响着我们的行为;
  • 无须具备高度精确的知识。知识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并不是正确行为的必要条件,如果所拥有的知识能够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足够了;
  • 存在自然限制条件。外部世界对人的行为有限制作用。物品的特性限定了操作方法,例如:零件有一定的组装顺序以及物品能否被移动或远输。每件物品都有自身的物理特征,诸如凸起、凹陷、螺纹、带插件等,从而限制了它与其他物品的关系和可能的使用方法。
  • 存在文化上的限制条件。自然限制条件之外还存在众多从社会中逐渐演变而来的、用于规范人类行为的惯例。要想明白这些文化愤例,必须经历一个学习过程,一经学会,便可用于广泛的领域。

「外界知识」和「脑内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同等重要。一般来说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从「外界知识」中获益,就意味着要放弃「脑内知识」的某些好处。

  • 「外界知识」具有自我提醒的功能,它能帮助我们回忆起容易遗忘的内容。外界知识学起来比较容易,但往往用起来很难。它是否好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是否在物质世界持续存在,因为环境一旦变化,「外界知识」往往就会随之改变。(比如搜索引擎在不同时间,返回了结果不同,可能就会无法再次利用「外界知识」)
  • 「脑内知识」具有高效性,它无须对外部环境进行查找和解释。可是如果想利用「脑内知识」,我们必须先通过学习,才能将其储存在头脑中,这就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

上述概念为我们去梳理知识大脑的架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在上一小节提到的知识晶体,就是「外界知识」的一类子级。
我制作了一张表,来对三者的一些特性进行对比:

特性外界知识知识晶体脑内知识
可提取性可以看到或听到可以看到或听到不易提取,需要在记忆中搜索或提醒
学习往往不需要学习,以解释替代学习。解释的难易度取决于自然匹配和限制因素的使用度往往容易理解需要学习,有时甚至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
使用效率需要有一个寻找和解释的过程,比较缓慢非常高
持久性可以很久,也可能很短暂可以很久容易遗忘
美观性可能不太美观,若信息量过大,可能会有些凌乱。 不存在美观问题
可传播性容易传播容易传播不能传播或传播困难

可以看到,「外界知识」除了在使用效率上不如「脑内知识」,其他绝大部分环节都优于「脑内知识」,但是在持久性上也并不是非常稳定。而「知识晶体」通过对信息结晶化处理,可以实现高效的使用和长久的保存。

「记忆钩子」
我们已经看到「外界知识」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它只存在于特定的情景之中你必须置身其中才能获得这种知识。如果你在别处,或是外界发生了変化,这种知识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外界所提供的辅助记忆的关键信息一旦不存在,记忆材料就很难在头脑中储存。而这种记忆我们称为「外在记忆」
「外界知识」最重要、最有趣的一个功能就是提醒,我称之「记忆钩子」。它清楚地显示出「脑内知识」和「外界知识」的交互作用。

假如你的居请你帮忙把他们送到机场,你同意下周六下午三点半去接他们。这一信息现在是储存在你的头脑中了,但是到那时你还会记得吗?你需要被提醒。如果这不是一件重要的事,需要过几天オ去做,你平时又很忙,那你最好把记忆的负担从头脑中转移一部分到外部世界。你可以把这件事记在字条上,或是写在日历、记事本上。

关于这部分内容,已经略有涉及到三个大脑的任务大脑。如果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三个大脑系列(一):时间管理的「任务大脑」

提醒本身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信号和信息。
也就是说要提醒自己两点:第一,有件事要记住;第二,这件事是什么。
许多常用的备忘方法只注意到其中的一个方西。像“在手指上系根缄绳”这类的老办法仅仅提醒我有件事情要记住,但没有告诉我要记住什么把事情写在纸条上,也只是提醒我要做什么事,但我很可能会忘记看纸条。理想的提醒方法必须具各信号和信息这两个层面。

通过「长时记忆」、「外界知识」和「记忆钩子」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好的知识大脑的架构,应该具有三点特性:

  1. 应该尽可能地去「理解」需要记忆的知识,解释、演绎的方式去存储知识耗费的成本最低。
  2. 应该尽可能多的将知识变成「外界知识」,即「知识晶体」,减少「脑内知识」的存储,只应该存储「记忆钩子」和必要的「脑内知识」。
  3. 应该尽可能地去降低知识大脑从「脑内知识」到「外界知识」的调用成本,即减少「记忆钩子」的记忆成本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个很有趣也很典型的例子。
我在和别人讨论思维相关的问题时,我想到了一篇看过的思维习惯相关的资料(原文地址)。我高度认同这篇回答的内容,也是我自身经历体验的一个抽象归纳和总结,对我来着,这篇文章就是一颗高质量的知识晶体。于是我将其直接保存了。
但是时隔很久,我当时并不记得回答的题目或者文章标题、标签或者别的,我只记得一个数字是「七层」。所以在语雀上用「七层」进行了搜索,显示结果如下:
 

image.png


然后我就把链接直接甩给讨论的小伙伴,继续交流观点。


分析一下这份资料的处理环节:

  1. 理解记忆:由于足够认同,我现在在思维习惯这个领域的思想就是这篇回答的思想,因此这一环节完全满足;
  2. 知识晶体:最初是通过印象笔记·剪藏在印象笔记中,后全盘导入到了语雀知识库,进行知识晶体的存储;
  3. 记忆钩子:我并没有给这篇文章打标签或者别的什么,只是对七层这个信息有点印象,然后就快速地找到这篇文章,这个记忆钩子的记忆成本几乎为零。


通过这一部分的描述,我相信大家对记忆收敛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有效的记忆组织方式和相关工具配合,我可以将一篇将近万字的文章以一个词语的方式进行压缩记忆。而在“解压”调用时花费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这就是一个好的知识大脑能够发挥出来的价值。
 

知识大脑的成长路径

我想用一个比喻来总结知识大脑的成长路径:我们在现有互联网上形成知识大脑的过程,就是沙漠里的一棵胡杨树在寻找水源。你能在表面看到大量的沙子,但是它们对你无用。而知识晶体就像是水源,对你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它们不存在沙漠表面,也非常难以获得。
知识结晶就像是树根不断地往地下挖土,寻找水源的过程。你当然可以轻松在表面找到大量沙子,但是它们对你的成长几乎无用。「百度一下」能找到浅显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对增加你的经验和知识往往没有帮助。
寻找水源的这个过程非常困难,也非常艰辛。但是一旦找到一滴水(一句关键的话、一条关键信息源),你就有可能快速定位到一片水源(知识晶体)。而这片水源可能还连接到另一片水源,把你整个的水源全部串联在一起(知识晶体之间的互相验证、串联)。平时生长时可能用不到这些水源,但是可能就在枯水期,你就可以快速地找到这些水源解决水源问题(复用知识晶体)。
随着你对沙漠地下的挖掘越深入,你就越能发现好的水源,树根遍布整个沙漠地下,你的生长也会更加迅猛快速,甚至比那些在绿洲中的树木还要健壮与强大。
 

知识管理工具简史:我的知识管理七年复盘

我的知识管理大约是从2013年开始的,到如今已经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沌初开。这一阶段,我的知识管理毫无体系,看到什么东西都一股脑儿放进evernote(那个时候还不叫印象笔记);
第二阶段:初具规模,习得写作真谛。这个阶段我已经沉淀了几百到上千篇资料,在管理工具上试用过OneNote,以及Bear(熊掌记)、Ulysses、IA Writter、MWeb、Typora等各种Markdown笔记软件,最终放弃了绝大多数。
第三个阶段,反思重构。重新反思笔记、知识的价值与意义,最终再收拢到回印象笔记与幕布。
第四个阶段:趋于成熟。现在处于我的知识管理第四阶段,我由衷地希望我的知识管理工具的终点会是语雀。
 

Evernote入门

最早开始使用 Evernote ,那个时候甚至称不上是知识管理,可以说看到什么不错的资料都会用 evernote 进行收集。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养成了使用「剪藏」的习惯。这对未来我形成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image.png

但是随着我的笔记数量不断增多,我逐渐发现印象笔记不太能够满足我的需求了:

  • 无法安排超过 2 个层级的笔记本,这对于领域知识的分门别类来说非常不友好。
  • 书写能力很糟糕。作为一个笔记软件,印象笔记写东西的能力在当时实在是太差了。
  • Mac、Win 、手机端的使用体验差。一个笔记软件的使用体验会很大程度影响打开它的倾向,而印象笔记的客户端体验真的很不好,没有让人想要打开的欲望。

再加上当时自己的主观原因,没有形成好的知识管理系统,虽然用印象笔记记下来的笔记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它整个就如同一个垃圾场一般,我很少会打开来重新查找。
 

OneNote

大约在 2016 年的时候,我下定决心将整个 evernote 的笔记全部迁移到 OneNote 里。契机是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提到的笔记原则,一上来就完完全全地命中了我。

  • 一切以「用」为主。记笔记是为了用,不用的笔记没有价值。
  • 以「主题」为核心。「主题」即「项目」,也就是「笔记可能的用途」。记笔记的目的,在于支撑主题,一切流程都是为主题服务。
  • 建立习惯,定期回顾、整理、应用和归档。

反思一下 2013-2015 年这三年的知识管理和笔记使用的情况,我发现我剪藏文章的目标是不清晰的。这也就是导致我的知识库中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却大多数时候都派不上用场的最大原因。
至于OneNote,选择它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那个答主用的就是 OneNote,既然这个答主成功命中了我,我觉得我可以相信一下他的选择。第二点是 OneNote 支持一个自由摆放的笔记区域,让我当时挺心水,特别想试试看。
 

image.png


于是,我当时大约使用了整整两个礼拜,才把自己印象笔记中的所有笔记全部迁移到了 OneNote 上。但是好景不长,受限于OneNote 的剪藏能力太差,以及 OneNote 在桌面端的体验比印象笔记还要不如的情况,在一年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地抛弃了 OneNote,又一次把 OneNote 上的笔记全部迁移回了印象笔记。(为什么迁移回印象笔记,再往后看就知道了)

Markdown阶段

这个阶段大致是2017年初到年中的时候,这个阶段中我学会并掌握了Markdown这种写作语言,并尝试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Markdown写作工具(包括但不限于Ulyssis、Bear、MWeb、MarkEditor、Typora、马克飞象,这几个软件我几乎全部都买过),并放弃了绝大部分。而这一阶段我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最高效最优雅的写作方式。(还有一篇相应的 Markdown 知识晶体在下面⬇️)

 

虽然掌握了Markdown这种高级的书写语言,但是如果想利用市面上的Markdown写作工具作为知识库管理工具,可以说并不如意。
主要表现在:

  • 大部分工具无法像印象笔记一样有剪藏的功能
  • 对笔记的导入导出能力有限,如果发现了更好的管理平台,无法迁移资料(这方面 Bear 、Ulyssis 就是个大坑!)
  • 以管理 Markdown 为主,没有能力支持更多的格式

当时理想的基于 Markdown 来管理知识库的设想就基本告吹了。
 

幕布

了解幕布是17年的时候了,当时看到幕布之后眼前一亮,立马开始使用这个产品。幕布的特色在于笔记以节点呈现,节点可以无限延伸,且可以收缩、扩展和下钻。

1.gif


大纲化的对于梳理领域级别的知识非常方便,而且幕布的一个创新点在于,可以直接将大纲转换成思维导图,这个功能非常灵活。
 

用户研究知识体系.png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我们既可以从宏观的层面(思维导图)进行统筹,也可以从微观上(文档节点)查看细节知识。这就实现了一个领域完全由一份知识体系、一棵知识树覆盖,能够让人对整个领域具有即好的操纵感。
从我对知识大脑的架构来看,幕布这种形态其实是非常契合的。

 

image.png


我用幕布整理了好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
每一个节点本质上就是颗知识晶体,然后知识晶体与知识晶体根据主题进行有序的规划与领域划分,既可以通折叠的方式忽略掉干扰项,也可以通过下钻的方式获取知识晶体的信息。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用户研究知识体系,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好好翻阅一下,你就能够感受到,这种无线层级的大纲模式是多么的利于知识体系的梳理了。

但是!
但是!
但是!幕布存在的最大问题,大概就是团队的不思进取了。从 17 年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光是最基础的Markdown都没加上,更别说去支持更多的文档格式、内容形式等等了。
经过发现幕布的兴奋,到多次反馈产品意见无果后逐渐降低预期,我也差不多感受到了幕布的团队产品能力的上限(或者说他们本来的侧重点就不在打磨产品)。但是看看人家隔壁臃肿的印象笔记,都已经开始支持大纲编辑和超级区块了,幕布再这样不思进取估计迟早药丸。
也是鉴于这个原因,我从去年(2019年)开始就逐渐在减少幕布的使用频率,准备转移到其他平台去。
 

印象笔记

其实在经过 Markdown 的折腾阶段后,我在 2018 年又重新把主要的知识系统转移回了印象笔记。原因很简单:市面上真的没有其他收藏能力能打的笔记工具了!收藏,或者说信息输入,是知识管理系统最基础的环节。而市面上好用的Markdown软件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的剪藏工具。矮子里面拔将军,还是凑合着用吧。
而在某个偶然的时候,我在得到上学习了一个知识管理系统的课程,对我更好地组织知识系统,使用印象笔记提供了一些经验指导。这个知识管理的课程也非常推荐感兴趣的小伙伴学习。(虽然我有全文剪下来,但是毕竟是别人的知识成果,直接分享不太厚道,就不贴出来了)传送门 ➡️ 知识管理训练营|2期


所以在 2018-2019年间,我的知识管理其实出现了一个充满裂痕但又没碎的状态:即我同时使用印象笔记和幕布来进行知识管理。而我平时去写 Markdown 的时候又是使用Typora。所有信息的流通全部依仗着我脑内的短时记忆进行中介转移。而如果要进行知识梳理,就得花不少时间从印象笔记中整理出来到幕布中。
这个状态一直维持了一年多的主要原因,是我因为平时事情变多了,大部分时候都在忙学业、忙项目,就没有多少时间去看一些输入了。

语雀

其实我应该算是语雀的骨灰级用户了。早在2 年前的就成为了邀请注册用户。
 

image.png


不过当时只是认为语雀可能是一个类似 gitbook 的平台,就没有再多想。第一份在语雀上记录的知识库是下面这个:
发在语雀上完全是因为 gitbook 不太好用,很多人无法访问,所以想放语雀上试试。(而且语雀颜值也挺高)。然后,我的语雀就吃灰了。🤣

我的知识大脑:为什么是语雀?

但是在最后,为什么我会将自己的知识大脑交给语雀呢?原因有四点:

吊打一切的 Markdown 编辑器

语雀作为 WYSIWYG(所见即所得)一类的编辑器,其书写体验应该是完完全全碾压其他所有同类编辑器的。
如果是在语雀上看到这篇文章,想必你已经能够感受到语雀支持的数据类型和展示的状态。得益于受 SlateJS 启发的块式数据结构,使得语雀编辑器具有了极为强大的扩展能力。
我曾经记得某一段时间语雀频繁地支持了一堆格式,使得现在图片、视频、PPT、XMind、B 站视频、CodePen
等等各种类型的内容均可以插入。然后等到后来打开语雀的插入面板,我是完完全全被惊呆了的,这完全领先其他软件几个段位!
当然,一些在高效操作上的优化(例如快捷键支持等),可以语雀仍然略有不足,但是综合实力绝对一等一。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决定我的的核心写作工具就是语雀了。

吊打剪藏的语雀剪藏

其实光是编辑器好用也撑不起知识大脑的概念。但是决定我全量迁入语雀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雀的三方插件 Web Cliper 能够直接剪藏出 Markdown 的语法结构!因为各级语法结构意味着更加细粒度拆分的可能性。也意味着未来更加灵活的操作可能性。
有了语雀剪藏,我才真正下定决心将我的知识库全量迁移到语雀上。
 

image.png

(目前已经迁移的一部分知识库,大概还有十几个知识库有待迁移)

灵活的知识层级与展示形式

语雀支持无限层级的目录结构,这对于领域知识的管理可以算是比较方便了(虽然我个人觉得比不上幕布)。
同时语雀不同的知识库类型,也提供了多种记录知识和展示知识的样式。
比如我这篇文章所在的知识库就是一个专栏:
 

image.png


而这个就是一个知识库:
 

image.png


甚至我使用了一个个人团队来存放一个知识域的知识晶体:
 

image.png


这是其他知识管理的软件所不具备的能力。

相信产品团队

如果你有顺着脉络去研究产品背后团队,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相信人的成本会远远比相信某个产品的成本要来的低。就像曾经我觉得只要乔纳森在苹果公司一天,我就能够放心大胆地继续用苹果的设备一天一样。
而语雀背后的团队来自蚂蚁集团·体验技术部那个打造了行业知名的 antd 前端组件库的团队。只要体验技术部的一把手 @玉伯(yubo) 还在,语雀的负责人 @苏千(fengmk2) 还在,语雀的根基就不会变。我相信有着这么一群热爱知识、热爱产品的人,假以时日,语雀一定会成为知识管理领域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抱着这样的期许的时候,往往只需静待花开。

不得不说的吐槽和期待

虽说是静待花开,但是还是有很期待语雀能够做大做强,尤其是几个核心痛点问题真的有必要解决下……

目录功能优化

说真的,目前的目录真的太难用了!!!!太难用了!!!!太难用了!!!!由于现在的目录无法批量操作,效率低到爆炸
我的 目前有 200 条左右的记录,印象笔记的相关领域还有将近 50 条记录。直接导入的笔记会以如下方式显示。由于没有批量操作的能力,这十来条笔记想编个组,就要手动操作十几次。要是要拖到上面的其他目录里面,更是无比艰辛。
 

image.png


我真的是想不明白,上一版本的目录明显好用太多,层级的切换和调整,对快捷键的支持,都完爆这一版,根本想不通为什么要改成现在这幅样子。
我现在还有十几个知识库没转移到语雀上,最大的障碍就是这个目录。

编辑器 API 开放

我觉得语雀最能打动人的一点就是它的编辑器,所以非常期待有一天能够将编辑器的开发 API 开放出来,让社区我觉得这才是编辑器的未来。去探索编辑器的可能性。
就像我曾经基于 SlateJS 做过一个翻译编辑器的 demo。这样的一个能力单独做一个编辑器,完全不如以插件的形式出现在语雀编辑器中。【翻译编辑器演示demo

至于 notion、Roam Research 这些最近大火的软件,对于语雀这种类 Slate 架构的编辑器,其实完全可以实现(每一个都是 block 嘛),官方团队可以有自己的考量不做,但是完全可以开放 API 出来供社区去实现。
 

知识归纳、展现形式定义

在我看来,目前以目录、文档和思维图的形式去作为知识的归纳、展现形式还可能略显平庸。
从创建知识的角度,最合适的知识单元是文章、或者卡片为基础粒度。从整理的角度看,幕布这种树状结构适合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可以快速高效地帮助我们去进行知识体系的搭建。而从知识应用的角度看, Roam Research 这种双向链,以图的形式承载知识的交互关系,更适合知识的应用。
因此,知识在不同的场景下其实需要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现和处理,才能最好地符合这个场景的诉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记录大纲信息,使用思维导图明显会比用文本来的高效清晰。
但是如果是展示化(汇报、演示等)的场景,这种全量展开的思维导图就很难看。
 

image.png


可能相对比较好的一种形式是下面这样的星球图。
 

image.png


而在想要去「查」知识的时候,思维导图就会很低效,更高效的方式是以文本的方式进行查看。
 

image.png


所以,同样都是知识,但是场景不同,最适合知识记录、呈现的交互手段也不同。
因此,也非常期待语雀能够对这个问题域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设计方案。
 

结语:一点心愿

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不竟相同,没有可能可以复刻。在文初提到的奥曼定理和思维复现也只是一个理想情景,甚至可能是痴心妄想。但是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留自己的思维轨迹,除了方便自己查阅以外,还有一点小小的心愿。那便是未来哪个闲来无事翻阅我知识库的人,看了我所记录的东西,也会会心一笑:“哦,原来这个家伙也想过一样的东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