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

《多一个小横条,多一种可能性:聊聊 Android 11 的桌面逻辑》

Android 尝试、引入手势操作这两年,其实也是 Android 平台引以为傲的第三方启动器应用走向衰落的两年——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很久没有看到过 Nova Launcher 的大更新了?这两年颇受好评的 Niagara Launcher 是不是也一直没有加入对 Quickswitch 的适配,拥有更无缝的多任务动画效果?

因为它们都不是基于 Launcher3 开发的启动器,Google 在引入 Android 9 手势操作方案的同时也把多任务部分的代码写进了 Launcher3,所以基于 Launcher3 的第三方启动器和 OEM 启动器也能像 Pixel Launcher 那样拥有一个桌面上划就能打开的多任务界面。

阅读全文 >

编辑荐语 :近两年来,Android 的启动器不断更新。在引入手势操作的趋势下,Android 的启动器正在变得越来越好用,并且背后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细节。本文就介绍了启动器在 Android 11 中的变化,详细解构了启动器背后的操作逻辑,同时也对第三方启动器走向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这样设置 iCloud,让 Windows 10 融入你的 Apple 生态》

Apple 的生态自然是好,可是当一台 Windows PC 加入我们的设备列表,麻烦的事情就多了起来。PC 和 Apple 设备间文件难以同步、应用不能通用,如果能够像 macOS 和 iOS 中的文件应用一样将 iCloud 云盘直接整合到 Windows 文件资源管理器,再加上能够读取其中文件的类似应用,就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文件互通的问题。而能够将 Windows 10 也纳入 Apple 的文件管理系统中的,不是别的,正是 Apple 官方提供的 iCloud for Windows 软件。iCloud for Windows 已经上架 Microsoft Store,但是仅有 Windows 10 1903(Windows 10 版本 18362.145)及以上版本才能够正常下载安装。

阅读全文 >

编辑荐语 :当你拥有一台 Windows PC 和许多其他 Apple 设备时,如何让自己的 PC 融入到 Apple 的生态和工作流?作者采用的方法是 Microsoft Store 中的 iCloud 应用。本文着重从文件管理方面介绍了 iCloud 应用在 Windows 上的使用方法,并且分享了 iCloud 应用的一些活用,让它可以和其他云服务一起整合。

值得关注

《插电响应快、断电用得久:用 pmset 管理 macOS 的睡眠》

Mac 的睡觉分成两种,「休眠」 (sleep) 和 「睡眠」 (hibernate)。简单点说,休眠和睡眠就好比人的小憩和睡大觉,小憩醒得快,睡大觉就醒得慢。

当你长时间不操作 Mac 或把 MacBook 的盖子合上或点击 Apple Logo 菜单下的 Sleep 选项,系统会进入「休眠」状态,由于数据仍存储在内存中,此时系统可以被快速唤醒,快速恢复到休眠前的状态。

在「休眠」一段时间后,Mac 会根据你的设定进入更深一层的 「睡眠」状态,此时 Mac 会考虑将内存中的数据作为一个镜像写入到硬盘中(GB 级别大小),然后放弃内存供电,达到更加省电的目的。此时唤醒系统,数据需要从硬盘重新装载至内存,耗时长,速度慢。

阅读全文 >

编辑荐语 :作者通过本文详细阐述了 Mac 的睡眠机制,并且在文中介绍了一种名为 pmset 的工具来帮助 Mac 更好地睡眠。文章从 macOS 的睡眠流程出发,讲解了 pmset 的使用方法,并分享了作者本人的配置方案。如果你对你的 Mac 爱护备至,不妨通过本文提到的方法来帮它睡个好觉。

《你也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听众:如何从零开始一档播客》

如果你在寻找一个可以一直经营的副业,如果你想打造个人品牌,如果你有滔滔不绝的表达欲,那此时此刻可能是加入播客的最好时机。当然如果你跟我一样,对播客市场并不关心,纯粹是对播客非常感兴趣,只想尝试做一件听起来就酷酷的事情:一档独立播客。

不管是什么初衷,我们依然需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开一档播客?我想要跟人聊天?我想要分享我的读书笔记、观影体验?我想探索未知的新领域?我擅长科技、人文、电影、音乐,想要跟大家推荐?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在帮自己确定这两点:播客的主题是什么,播客的目标听众是谁。

阅读全文 >

编辑荐语 :作为一名独立播客的主播,作者有些经验想要和你一起分享。本文从开播目的、录制方法、剪辑分发、推广盈利等各个角度,对想要制作自己的播客的新手提供了非常详尽的一站式指导。如果你正巧对播客这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跃跃欲试,但又苦于无人指导、无从下手,那么本文来得正及时。

社区访谈

Matrix 已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分享者,你可能经常看他们分享数字生活的心得或体验,但可能并不熟悉他们。为了进一步拉近大家的距离,我们策划了这个板块,邀请 Matrix 内活跃的分享者,讲讲他们关于数字生活的故事。

介绍一下你自己和所做的工作?

大家好,我是阿乐,一个在 KTV 喜欢唱《我的八十年代》的 90 后。本职是一名前端工程师,但现在更愿意定义自己为独立生产者 : 码字、做播客、做视频、写代码。等有一天我不再折腾自己的头发,可能就 settle down 了。

在出国旅行、居住的日子里,让你收获最大的事情有哪些?

自信吧。我们总是听说欧洲的包容、多样,也说人要去追求不同的体验,但这些差异化的外在环境到底跟 「我」 有什么关系呢?比如假设我是兔子,在一堆兔子中,我很容易跟别的兔子比较自己的耳朵不够长、眼睛不够红、尾巴不够短、毛色不够白,但一旦我是发现周围还有很多很多猴子、猫、狗、猪、鸭子,那些都不重要了:正是看过了不同肤色、不同发型、不同语言,我越来越接纳自己也是这其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慢慢去发现自己的特长,包容自己的缺陷,也去包容别人的不同。

包括一开始我总是端着一个 「中国人」 的身份,好像不管我做了什么都会影响到西方人对 「中国人」 的影响,小心翼翼地说话、行事。现在想来很好笑,是多不自信的人才需要躲在不合身的玩偶套里、企图把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丢给玩偶负责,却不知道到头来还是自己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变得荒诞、格格不入。有一度也觉得是不是像我这样内向的性格更适合去日本呢?慢慢发现别人根本不在乎你自以为的拘束,每个人都追求自我舒适,我也渐渐地放下对自己的成见,去追寻自己的身份认同,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像我现在敢露脸录视频了,我常常就是一边剪视频一边感慨 「哎妈真丑」,但那又如何,美女也有丑的一面,更何况 60 亿网上邻居还找不到一搓喜欢黑发黑眼黄皮的人吗?更何况我也不是靠脸吃饭。放远了看,总是盯着的瑕疵就微不足道了。

其实这些自我认同,不出国不旅行,靠自己看书、处事去探索内心也是能找到答案的,越探索你也越愿意去接纳、体验更多,也是因果嵌套的循环。

在你做过的所有播客栏目里,最有感触的是哪一期?为什么?

每期嘉宾带给我的启发都不一样,我重点讲讲制作一期节目背后的故事吧,比如冬菇、花肉、00 后兔子都写了很长的脚本,小青、丁老师、法律顾问阿成是都因为各种原因录了两次,Rose 在录之前我们大概聊了 2–3 个小时去框定录怎么样一期节目。倒不是我们最后在节目中呈现出来的样子,而是背后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去和我一起完成这件事。

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期节目吧,虽然最后剪出来 15 分钟,但我和小刘录了一整个下午,多次 NG,一边录一边补充内容,从头到尾完整的也录了 4 次,剪辑花了一周,也是因为不熟悉吧。但也是这期让我明白,不列大纲直接开录是不可能有一期好节目的(大牛除外),笨人有笨法,就是花时间提前准备。

聊一聊自己爱读的书 / 爱听的音乐 / 爱看的电影?

音乐:除了周杰伦,常听的还是张蔷伍佰这样的摇滚,由此 Spotify 给我推荐的新裤子、告五人、腰乐队、草东、刺猬,都很喜欢。

电影:最近看的电影是《小妇人》,以前看过书,这次看 19 年版的更喜欢 Amy,小时候调皮捣蛋但长大了非常独立自信,敢爱敢恨。没有 Jo 聪明才华、但也追寻自己的画家梦想,觉得自己没有才华想嫁给有钱人贴补家用(当时的环境)但还是一点就醒拒绝不爱的人。 我还挺喜欢这类女性独立电影,包括最喜欢的电影《甜蜜蜜》。这样的女孩都很酷。

书:最近看完的两本书《奥斯维辛:一部历史》和听众群一个小女孩推荐的《百岁人生》。

奥斯维辛:一部历史

《奥斯维辛》讲的德国纳粹犹太人集中营背后的思考。看完感慨德国人 「严谨专业」 的态度在屠杀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不给刽子手造成屠杀的心理压力,为了更高效地 「处理」 犹太人,发明了一小时能解决几百上千的屠杀方式,一天能杀死几万的犹太人,「省心省力」。这本书也旨在说, 人性的善恶跟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些刽子手或者从中获利的人,即使老了也不觉得当时杀犹太人有什么问题,最多只是方法出错。而且这场战争能持续这么久,也是在那段历史中随波逐流的每个人共同推导的作用,叫 「累积式激进」。

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

《百岁人生》跟小人物播客的主题还挺贴合的,讲的是人的寿命延长,工作和休闲的关系跟传统的三段式人生(学习、工作、退休)有很大不同。如果继续守旧,我们的工作年限会长达 60 年。重新规划我们的职业和资产变得很重要。终身学习,生产式地学习,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挺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平时会使用哪些硬件 / 软件 / 应用?

  • MacBook Pro (15-inch, 2018)
  • iPhone XR
  • Switch + Ringfit
  • iPad Pro 2020 10.9’ + Apple Pencil 2nd
  • Fuji XF100 + GoPro Hero 8
  • Kindle(为了提高利用率长期放在厕所,毕竟大号的时候说明书都会看,救救自己)

除了社交类的高频软件 / 应用:Google Calendar 微信读书 ,Spotify,iBook,Duolingo。有在少数派写过总结介绍。最近 Duolingo 学荷兰语,我没有买收费版,就跟自己讲说 5 颗心用完了就好了,有时候甚至觉得五颗星学了一个小时太累了,就会希望早点死掉就好了😅。挺好用的,但广告确实挺烦人的,等我能坚持打开半个月会考虑买收费版的。

说到电影软件,我们家虽然有 YouTube、Netflix 账号,但 Netflix 上的电影资源太烂了,只适合追独立制作的剧;最近用荷兰本地电影应用 Pathe Thuis(at home 的意思),Pathe 本身就是电影院,一线的电影资源都有,也有租赁和买断模式,租一部片子 3–5 欧,24 小时内有效,很像小时候租碟片,相当好用。就觉得在大厂垄断下还有这种良心软件,希望并感恩互联网永远包容小众。

工作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休息的一天呢?

工作还没有形成所谓高效的一天,是个结果导向型选手。我一般下午的时间比较专注,会在这个时间写剧本、写文章、剪视频或者剪播客。上午就写日记、摸鱼、看书。

休息的话一般去逛展或者和朋友去 Amsterdam 周边骑行、野餐,或者就在家里打游戏。

推荐一样最近非常喜欢的好东西?

逛不到淘宝以后很少买东西,想了半天日常新购入的这个娇韵诗的双萃精华算一个吧。毕竟一把年纪了保养品不可或缺。前几天因为没擦好防晒去骑行第二天黑了 5 度,甚至有点蜕皮。用了一个礼拜就有减退暗沉的效果。也有可能是因为贵,上脸了就早睡😅

> 想申请成为少数派作者? 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