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Photo by Alina Grubnyak on Unsplash

读文献,最忌讳的就是线性阅读。要想把文献读出层次,构建成网络,从而提升理解和吸收效率,你就需要一款合适的工具了。

需求

我之前写过一篇《如何高效读论文?》,很受读者欢迎。

回顾一下,在那篇文章中,我们提到过,要想提高论文阅读的效率,一定要避免线性阅读的传统方法。

你要学会抓住重点,不断探索自己是否愿意读,以及衡量文章的质量。

当然,如果文章价值很高,却实在读不懂,我在另一篇文章里,也给你提供了应对的方法。

相信你从那儿以后,也尝试了利用 Peter W. Carr 教授提供的这种思路,阅读论文更加灵活。

但是你也会体会到理论和实践中的差距

如果工具不给力,总还是觉得有些麻烦和挫折感的。

例如说如果你喜欢电子阅读的方式,在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上面读文献、做笔记,你会发现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阅读工具,还依然都是线性的。

这种线性无关乎浏览。毕竟只要有翻页功能,你跳过去阅读都没问题。

关键问题,在于链接

如果你不能把前后文里面的重点有效链接起来,那么其实你很难「跳」得动,「跳」得勤,「跳」得远。

因为你这一跳动,上下文就全都丢了。

好不容易形成的心流体验,好不容易碰触的思想火花,就因为「跳」不回去,中断了,熄灭了。

有人因此不得不退化到纸笔模式。所有论文都打印出来,然后用各种颜色的水笔甚至是便利贴来进行标注。有必要的时候拿出剪刀把论文大卸八块,然后再贴起来……

这样虽然灵活性好了许多,似乎也能够很好地联系关键点和上下文。

可问题是,你积累的东西越多,后面重新整理成电子版的成本就越高。

当然,如果你能做到毫不拖延,每次都可以把一堆浆糊粘好的材料条分缕析加以录入整理……我只能表达对你强劲执行力的钦佩了。

一般人,会拖延,然后干脆放弃整理。那你所有记的东西都白费了。后面难以有效检索调用,甚至会不知道扔在了哪里。

所以,我不建议普通人,尤其是懒人(例如我自己),去做这种高难度挑战

你还是尝试一下现代化的阅读和笔记工具吧,效果会好一些。

好的工具,可以让你在非线性阅读的同时,帮助你勾连各种要点,并且完整保管好上下文,让你在调用的时候如鱼得水,整理的时候游刃有余吗。

有这样的好工具吗?

当然有。

工具

我今天给你介绍的这款应用,叫做 LiquidText。

它曾经获得过苹果应用商店的编辑选择奖,以及被评为年度最具创新 iPad 应用。

你可能会好奇,在文献阅读和笔记应用领域,有这么多的产品,早已是一片红海了。什么功能没有被开发出来过?怎么还会给新来者一个足够的容身之地呢?

为了解答你的这些疑问,我专门为你录制了一期视频教程,用实际的例子,给你介绍 LiquidText 的使用方式和突出特色。

如果你喜欢通过视频方式学习,这里是链接

如果你偏好阅读,那下面我用图文的方式给你简要介绍一下操作流程。

上手

作为演示,我这里以一篇自己的论文作为标注样例。

你平时可以选择用iPad上面的浏览器从网上下载文献,然后直接导入到软件中打开。

在文章上面,你就可以直接点选了。比如说标题这里把它标一下。「Clickbait」这个词翻译过来实际上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标题党。

我们换到书写模式,然后可以在「Clickbait」旁边写上「标题党」这几个字。

然后,我们再看这里面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所有的微信文章。我们到看这个词组「Data Science Articles」,换一种颜色标注,这代表我们研究的语境只是「数据科学类的文章」。后面「WeChat Official Accounts」我们用黄色标出来,这说明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数据科学类文章」中的标题党问题。

看完标题之后,我们就要看摘要了。比如说摘要中的「purpose」,很显然这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

当你标出来一段内容之后,你可以用「AutoExcerpt」把这段内容直接摘出来,放在右侧。

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将右侧屏幕放大缩小。

我在左侧滑动这篇文章继续往后看。看到中间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刚才这则摘要挺有意思的,我想回到之前标注的地方。摘出来的这里有一个小三角,点一下它就能立刻切回到摘录的位置,这样你就可以将论文原文和摘录两个部分连接起来

你可以手写一些评价。比如说我现在打算批注这个部分是文章的一个主要目的,然后画一条线把手写的批注和摘录的相关部分连接起来,它会自动在线的两端设立两个箭头,当你想看当时手写的批注时,点一下摘录上的箭头,左侧就自动定位到做笔记的位置。

大家还记得前些日子我讲 Roam Research 的时候,提到一个「双向链接」的概念,这个功能就实现了「双向链接」。

但当标注多了之后,你在某处看到一个你手写的标记时,你想知道笔记在说什么,点一下笔记处的箭头,立刻就可以定位到右侧对应解释的位置。比如在左侧翻看论文的时候,我突然对刚才摘出来的这一段内容有一个想法,点一下右侧红色包裹的箭头,立刻就把摘录和手写批注这两者结合起来。

这个软件可以在文章中帮助我们建立起一种网状结构,使得这些节点之间相互连接。

此外,你的批注不必非得写在摘录内容的相应位置。随便在后面再找一个部分写一个「参见」,然后把「参见」和摘录的这部分关联起来。

这个时候摘录中就有两处标记了,分别点开来看,第一个箭头可以定位到「目的」这个部分,另一个箭头定位到「参见」这里,这使得我们把文章的不同部分通过这种非线性的方式串接起来,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回到不同的上下文语境中。

回到这个位置不仅是看当初手写的批注,它的上下文是会对你理解这篇文章起到一个很大的影响作用。LiquidText 能够方便的进行保留上下文跳转,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特色。

介绍部分中我们看到有些很有意思的东西,比如这里有一句「靠着这个秘密,他在股市中一年就挣了100个亿」。像这些内容一般都是很吸引人的,我们可以把它标出来,写上「标题党的例子」,然后把手写的批注和文章中的例子连起来。

为了使效果更明显,咱们再多加一些标记,把文章的架构也标出来,批注一个「结构」。

我们可以注意到屏幕左侧有一个按钮 。点击一下可以发现,刚才所有做过标记的地方留在了这块屏幕上,而没有标记的内容通通被隐藏了。这个按钮的作用是粘合文本,将标记的部分粘合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粘合并不是把内容整合到同一页上,它们依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只是这个按钮能将这些内容迅速拉到同一页,方便你对它聚焦。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知道,人的注意力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如果你能够把重点内容快速聚集在一起的话,能够降低你的认知负担,帮助你快速抓住重点。当你不需要的时候,再点一下按钮就还原了。

右侧的部分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放大缩小。假设两则笔记之间有关联的话,我们也可以拖动把它们关联起来。当你把一个文本拖拽到另一个文本上时,这两个文本之间就像用胶水粘住一样。这便是这款工具称作「液态文本」的由来。

我们文章后面截取一张图放到右侧。现在右侧除了之前我们摘录下来的文字内容,还包括插图。

假设我们认为插图和上面的文本有关系,我们可以在上面的文本和插图之间用画笔画一条线,这样二者之间就算关联上了。

划线的功能非常强大,它可以把几乎任何地方的内容关联起来。当然也有例外。根据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我发现如果是同一页的内容进行连接,「划线」是不起作用的。

但是,只要内容之间跨了一页,通过「划线」它立刻就会生成两端有箭头的曲线,这样内容就被迅速联系起来了。

这样一来,你阅读的时候,就不再是一个从前到后的线性阅读顺序

浏览图或摘要时,你可以选中摘要,点击「comment」按钮,就可以往里面输入文字内容了。

选中摘录的文本框,点击「edit」按钮,然后你也可以对摘录出来的内容进行修改操作。你更可以将文字评论与摘录的内容粘合起来。

刚才我们看到了,在阅读单篇论文中,LiquidText 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灵活性。但是如果我需要在不同的文章之间建立这种关联,怎么办?

屏幕左侧有一个加号按钮 ,点击「Add Documents」添加文章。我这里用默认附带的一篇「The Problem of Paper」。

如果想要同时看多篇文章,可以点击加号按钮 ,把另外的文章拽进来,拖动中暂停一下,这两篇文章就都可以同时在屏幕上显示了。

两篇文章中如果有关联的内容的话,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划线」进行连接,例如将右侧的插图与另一篇文章进行关联。

当我把上面一篇文章关掉后,点击右侧图片上的标记,它就能立刻回到另一篇文章的相应位置。

阅读与标注工作都处理完了之后,接下来我希望能够用一个真正的知识管理引擎,比如说 Roam Research 或者 Evernote 把记录的内容管理起来。

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使用屏幕右侧的导出功能 。这里提供了几种不同的导出方式。我比较常用的是「Notes Outline」。点击之后会生成一个概要,你可以直接预览导出的效果,这里面包括我们刚才打开的两篇文章的内容。

我们可以把它导出成不同的格式,例如可以存到一些云服务上面,可以用邮件发给你的朋友,或者可以把它放到 word 中。

整合

接下来我一般会把 word 里面的内容再转到 Roam Research ,这样就有一种「百川归大海」的感觉。你采集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及你所有精炼过的知识放在一处进行交互,以期待形成可能的「化学反应」。

当然,和咱们前面介绍过的「文献回顾工具篇」联系起来,你从「文献阅读」到「分析整合」,再到「整理输出」的链条,就算是完全打通了

欢迎你看后把感受和问题写在留言区,咱们一起交流讨论。

喜欢别忘了点赞,并及时写下你的感受与评论

也欢迎你转发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加入咱们的讨论中来。

别忘了关注我的专栏“玉树芝兰”,以免错过更多的更新推送。

致谢

感谢19 级管科研究生罗升同学,帮助我把视频整理成文字稿件。

专栏



延伸阅读

你可能也会对以下话题感兴趣。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