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精选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macOS 自带的 iWork 套件存在感一直很弱,很多人也觉得 Numbers、Pages 几乎一直被 Excel、Word 碾压吊打,毫无还手之力。

个人觉得这种结论的确没什么争议。MS 的办公套件得益于 Windows 的普及率与 Office 装机量,也在办公领域深耕多年,知道目标客群需要什么。而且 MS 是有人要就做,满足多元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演化发展,不仅培养扩展了大量用户群体,也强化完整了各个功能模块。

事实上,Office 既是功能强大的生产力工具,也是一套心照不宣的行业标准。

当你与别人协作一个表格,你自然知道这个表格的后缀格式更可能是「 .xlsx」,而不是「.numbers」,你大概率也不会使用 Numbers 处理,因为会考虑当前工具是否可以准确还原表格中的数据格式,是否可以发给他人友好便捷的共享协作。

当然这里面也有例外,曾经的 Keynote 是 iWork 里唯一可以和 Office 与之抗衡的工具,也算是演示文稿领域的标准。「神奇移动」之类的独占效果、各大发布会的频繁使用等,使的 Keynote 比同期 PowerPoint 更强大也更有话题,让我们感叹原来「PPT」也可以如此惊艳。如果说 iPhone 重新定义了手机,那么 Keynote 就是重新定义了「PPT」。

但几年之后,Keynote 还是那个 Keynote,不过 PowerPoint 好像已经不是那个 PowerPoint,截至 PowerPoint 2019 版,它已陆续推出替代 Prezi 非线性演示的的动画效果「缩放定位」,替代 Keynote 神奇移动的动画效果「平滑切换」,以及后来刷爆朋友圈的「3D 模型」和越来越开放的插件扩展能力......反观 Keynote,没有像 SmartArt 这种应用多年的基础排版功能,甚至至今打不出中文斜体......

即使如此,如果让我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我想我现在还是会选择 Keynote。

选择 Keynote 的原因

Keynote 与 PowerPoint 如同乔布斯和盖茨,很难说谁高谁低,只能说各有千秋。一个简洁优雅,上手简单;一个功能强大,扩展性强。根据幻灯片的目标与受众群体,选择对应工具即可。

不过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大多数情况下我其实更愿意打开 Keynote 制作幻灯片,容忍它功能上的缺失,也愿意多花一点时间调整它导出格式的兼容性问题。照理说 PowerPoint 的功能、插件等已经相当强大,为什么我还会执意去做一些反生产力的事情?

我想这里面除了习惯原因,更多可能是因为它的简洁与体验。说的官方一点, Keynote 减轻了我的认知负担,简单且精准的传达出信息,使得功能易用性很强;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不需要怎么动脑子,凭借直觉与习惯就能知道各个功能该怎么用,学习成本非常低,简单易上手。

以两款软件的工具栏为例,PowerPoint 功能丰富琳琅满目,而 Keynote 一对比简直简单的不像话,倒不是说 Keynote 很多功能都没有,而是它将某些功能巧妙隐蔽的整合到其它模块中,只在对应场景下出现。所以当你打开 Keynote 的时候,你会更聚焦那张空空的工作界面,聚焦事情本身,很少因为寻找功能迷失在茫茫的工具栏里面。

当然工具栏只是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Keynote 它在精简与易用性上方面的优势,弥补了功能不足导致的生产力低下,相当于这部分为它扳回一点得分,所以个人目前还是非常喜欢它。不过精简的前提条件是核心功能没有缺失,如果舍本逐末或是无法再适用当前市场标准,那么作为拥护者也不得不搬家到 PowerPoint,而这个软件的最终结局也真的只能家庭和个人使用了。

我用这 5 个功能提升制作效率

虽然说 Keynote 上手简单,但并不等同于拖几张图片进去就能快速完成幻灯片,这里分享个人在 Keynote 使用过程中沉淀下来的 5 个功能,能够非常大地提升幻灯片制作效率。

  • 全局处理:母版
  • 图片处理:Alpha、遮罩
  • 样式处理:拷贝/粘贴样式
  • 关系处理:连接

01. 母版

这是最基础但最常用的一个功能,如果你想让文稿中所有幻灯片都显示同样文本或图像,或者要把定好的排版规则应用全局,那就需要使用母版。比如文章配图中右下角的文字水印就是利用母版实现。

点击菜单栏中的「显示」,找到「编辑母版幻灯片」,或者直接将「母版」功能固定在工具栏上,以方便后续快速进行设置。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开始创建幻灯片之前就定义好母版的版式,可以使制作过程注重既定规则,保持页面一致性,避免不知不觉把把各张幻灯片样式做得差异过大。另外也可以减少重复排版某元素的时间。

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再倒回去考虑母版与样式,往往会使的修改范围过大,导致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关于如何定义版式,可以查看下面的推荐文章。

扩展阅读:用好 Keynote 这两个「对齐」工具,幻灯片排版也可以专业有质感

02. Alpha

为了使图片更好的融入幻灯片背景,我们经常需要「抠图」以去除图片中多余部分,对于比较简单的图形,我们可以考虑使用 Keynote 自带的「Alpha」工具进行处理。

比如,我要去除印象笔记图标中的绿色背景,只保留灰色图形区域,应该怎么做呢?首先选中图片,点击「Alpha」工具,再回到图片上选择需要去除的颜色并适当拖移,即可使相似颜色透明,如果一次 Alpha 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则针对遗漏部分重复操作即可。

Alpha 抠图比较适用于轮廓清晰、颜色对比强烈的简单图片,对于复杂的图形可以使用 Keynote 另一个图片处理工具「遮罩」进行处理,该部分稍后演示说明。

03. 遮罩

一般来说,遮罩使用最多的场景是裁剪图片,你可以直接在 Keynote 中利用这项功能将图片「裁剪」成任意想要的形状,但遮罩并非真的把图片多余部分剪掉,而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利用图层「遮住」,所以后续你想微调或者修改都非常方便。

还是以印象笔记图标为例,双击图片或是点击「遮罩」即可唤出该功能,如果你只是需要将图片多余部分去除,那就在出现的编辑框中移动位置就行。

你也可以改变编辑框形状,制作出类似于上图的效果。依次点击「菜单栏」>「格式」>「图像」>「用形状进行遮罩」>「选择具体图形」,即可将图片处理成各种形状。

前面也提到 Alpha 抠图只适用于简单且对比强烈的图片,如果要在少年派海报中扣出帕克的小船,Alpha 基本无法完成,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利用「形状自定义编辑」+「遮罩」组合实现。

首先,我们利用钢笔工具临摹出小船的轮廓,然后进行「颜色填充」使其成为一个自定义形状,接下来将图片拖进形状中,利用遮罩功能进行细微调整,使其符合图形边缘,最后点击完成即实现抠图。Gif 示例中的处理较为粗糙,但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中等难度的抠图需求。关于「形状自定义编辑」可以查看下面推荐的文章。

扩展阅读:用好 Keynote 这 5 个基础功能,零基础也能用 PPT 做插画

04. 拷贝/粘贴样式

这是我最喜欢也最常用的一个功能,可以将所选对象的样式效果快速应用到同类型的图形或文字上。

比如要将紫色图形中已经做好的颜色与阴影效果运用到其它对象上,先在图形已经选择的情况下点击拷贝样式,再选中其它对象进行粘贴,那么所选对象也将得到与紫色图形一样的样式效果。同样的,文字也可以利用该方法快速复用样式效果。另外值得一说的是,该功能不局限同一个演示文稿,也可跨文稿复制使用。

05. 连接

「连接」这个功能可以很好的表明多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要做流程图或者任意关系图,这个功能都可以加快整个制作过程。

以做层级关系图为例,同时选择两个需要关联的图形,点击「链接」,即可自动生成一条连接线,拖拽该线可针对性调整线条弧度,另外连接线也会根据图形之间的距离变动自动调整长短。单独选中线条,可在右侧出现的样式栏中调整连接线的端点、颜色、粗细等,非常便捷易用。

写在最后

基本上除开图形与文字,以上 5 个功能就是个人这几年沉淀下来的 Keynote 常用功能,这样看起来好像的确也不需要太多技巧就能玩转 Keynote,而像排版与颜色搭配之类的更多的是来自日常搜集,所以下一篇会写个人在制作幻灯片过程中穿插使用的网站与服务,如何利用这些线上服务提升幻灯片的输出质量。

值得一说的是,iWork 套件中的大部分功能全局通用,如果你熟用以上这几个功能,那么在制作 Pages 与 Numbers 时,也可以在工具栏中找到对应功能并按相同逻辑使用。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精彩的数字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