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家人让我从厨房端着一碟菜到餐桌。在我端起这碟菜的时候,妈妈特别叮嘱我:「千万小心,别摔了。」

虽然当时我年纪尚小,但端一碟菜这样的事对我来说原本简单之极,而且平时吃饭的时候,也都是由我自己端菜上桌,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意外。但不知为何,在妈妈做完这样的叮嘱之后,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千万不能摔,千万不能摔⋯⋯」

最后,你一定也料到了,在厨房到餐桌短短不到三米的路程中,满满一碟菜摔到了地上,除了打扫卫生,只能祈求「碎碎平安」。

这样的故事,相信你并不陌生。正在阅读这段话的你,也很可能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件。也一定听过无数次「我刚刚才和你说过⋯⋯你就⋯⋯」这样的话。当你是那个听话的人,而不是说话的人的时候,你一定非常讨厌这种说法。我曾听过情侣之间互相约定,两人相处时禁止说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说法着实令人生气。

可是,不知道你是否想过,我们为什么生气?或着有什么理由生气?我不小心摔了盘子,是我的错,先前叮嘱过我的家人自然有理由责怪我,我感到难过、愧疚都很正常,但我为什么生气呢?

我想其中难免有这样一个理由,即:我并不是没有听话。

我听了妈妈的话,不仅听了,还记住了,不仅记住了,还生怕忘记,因此一直在心里默念「千万不能摔,千万不能摔⋯⋯」,但盘子还是摔了。这实在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啊⋯⋯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讲什么「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之类的宿命论,而是想和大家认真探讨一下,究竟为什么在我们如此专注于「不能摔」时,盘子还是摔了?而且,也许你又有类似的经验:似乎你越专注于「不能摔」,盘子越有可能摔。

其实问题就出在你的专注,更确切地讲,问题出在你专注的对象。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你在网上可能见过这个游戏:

请说出下面字的颜色(注意不是读出字本身):

你会发现想要完成游戏任务非常困难,原因是我们太过熟悉自己的语言,以至于我们经常忽略语言其所指涉对象的区别。

而在我摔盘子的故事中,也发生了类似的现象。我确实听话了,甚至对听到的话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我的注意力其实集中在了「一定不能摔」这句话上,而不是它指涉的行为。只有当你把「一定不能摔」这几个字内化成你的行为之后,这样的叮嘱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这也许就是「千叮咛,万嘱咐」这句俗语所蕴含的古老智慧。

对于端盘子这种简单任务来说,只要你稍微留心,把注意力集中在手里的事上,而不是全神贯注于那句话本身,想要做好并不难,因为你对端盘子的方法早就驾轻就熟。

但如果你遇到的是相对复杂的任务,这个时候一句简单的叮咛不够,还需要告诉你或传授你完成任务的方法,你需要把这种方法重复千万遍,才能内化成你能力的一部分,这时才算是你真正学到了东西。这其实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

在学习中,你也一定有过类似的体验,当你遇到一个好老师时,他似乎能解除你所有困惑,把要传授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解释得无比清晰,你听完一节课,觉得每一句话都听懂了,甚至都记住了。这几乎可以算是我们课堂学习过程中最美妙的体验了。但到此为止,你离真正掌握这样的知识和技能还有一定的差距,有时候还是一段不小的差距。

此时此刻你记住的只是老师所讲的话,你还需要反复咀嚼,在彻底理解之后,在这些话的指导之下,反复实践,最终才能内化为你的能力。这其中,一个老师做到最好,也就是能让你听懂这些话,让你在理解的时候没有困难(所谓解惑),从而缩短内化的时间。

这其中的道理原本非常简单,甚至不少人都有切身体会。比如,如果你考过驾照,在你学车的时候,教练说的每句话你都听懂了,但你不会认为只要听懂他的话,就会开车了。当时听懂之后,一定还会有一个记忆、理解、反复练习的过程,然后你才能学会开车。

只是在我们学习一些不需要动手实操的知识时,往往会忽略这个内化的过程,总是对进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因此,在这套教程中,我会布置一些练习任务,设置一些思考,尽量让这种内化的过程有机地结合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先布置第一个任务,即和大家约定:

如果你对我讲的内容有任何疑问,在你提问之前,请把和你问题相关的内容至少再看两遍。

这其实是希望你能够在真正理解我所讲的内容之后,再提出问题。我不奢求你具备反复阅读、精读某篇教程的习惯(如果有就再好不过了),但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仅仅多读两遍你有疑问的内容,也大有裨益:有很多问题在你读完这两遍之后就自动解决了。


带着这样的约定,我们从下一篇开始第一章《重塑英语学习思维》。只有先解决了思维层面的问题,我们才能找到正确有效的学习法,对学习才能更有信心,也就不那么容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