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 2019 年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篇征文的投稿赛道为:多一度思考。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2019年,“反思”成了我的主题词,在反思中不断成长。这世间,一路走来,一路走去。

一、从熟知到真知,再到知行合一

“ GTD ”、“清单”、“任务管理”、“知识管理”等等,这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称,可我有一天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它们。有次,好基友看到我手机屏幕上打勾☑️的应用便问我,是什么软件?我还显摆地说:“是某某清单,任务管理用的”,他紧接着说了一句:“你任务那么多?还需要管理呢?”。我瞬间被问得哑口无言,想要去反驳些什么,可又说不出什么。这时的我忽然明白了,我原来并不了解这个看似很“熟悉”名称,还自以为是地觉得挺厉害。

熟知不是真知,熟知之下反而隐藏着我的无知。对于这熟悉名称,我只泛泛有个模糊印象,可这名称的背后,究竟是什么?能干什么?对自己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之前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也没弄明白过。我便重新开始研究每天都使用的“清单”。说起清单,第一反应都会和“效率”沾边,这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 List 类的任务管理软件。可真正让清单有一定影响力的原因,却不是因为清单的效率,而是来自医疗行业的书籍《清单革命》。我发现书籍里面的“清单”,完全不是我所熟悉的“清单”。书中的清单是为了解决人的无能之错问题而产生的(已掌握正趣的知识但是没有正确使用而产生的错误),通过一步步核对流程的关键步骤,而避免出现错误和疏漏。在这角度上,清单并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为了避免错误和疏漏,而我完全忽视了清单的这个意义。从此,我开始谨慎地对待生活中的“熟悉”概念,开始审视“习以为常”背后所蕴含的本质和意义,也不断地揭露我的盲目和无知,去寻找真知。

都是清单
都是清单

意识到清单的核对意义,对我并没有什么卵用,停留在我的脑海里。直到备战考试,我练习某种题型,发现自己总是因为读题不仔细,导致正确率很低。我就分析题目结构,发来都是由三个要素组成。后来,我做题都是按照这三个要素结构来读题,结果对了不少。在梳理总结笔记的时候,我猛然发现按照三要素结构来读题,不正是“清单”一步步来核对吗?这时,我对“清单”这个熟悉名称又多了一层的理解。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有的时候,我光理解“清单”是不够的,实践才出真知。多年前,我曾困惑一个问题:高中物理老师每当讲解完一个知识点,紧接着出一道题来考考我们。那时的我还不甚明白,此后看到许多,有些学问是越做越虚、有些文字越写越空、有些事情越办越糊。大潮退去的时候,终知谁在裸泳。缺乏了实践的标尺,我永远都不会说我知道。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真正知道就是能做到。

从人的认识论来说,“熟知”是名称式把握,“真知”是概念式把握,“实践”是现实性把握。从“清单”开始,我睁开了眼睛看世界。

二、从物回归到人,以人为本

商品是当今社会光彩耀人的代名词,所有美好的向往都凝结在了商品里。“一个帮你高效完成任务和规划时间的应用”、“本某某可以帮助你简化工作、学习与生活。”、“使用某某,掌控一切”,这些话术无不憧憬着高效、美好的理想生活,让人趋之若鹜。到今天,商品已不单只有使用价值,更被贴上了“精致、个性、独立、轻奢“等等的文化标签。就像这些广告语,仿佛只要我使用了这些商品,我就能够高效不拖延利用时间、高质量完成任务,就能够掌控一切。就像我曾以为戴上 Apple Watch ,就以为开启一段辉煌的健身生涯一样,现实往往打得脸生疼。

正念一分钟可以改变你的生活嘛?
正念一分钟可以改变你的生活嘛?

或许,正念一分钟真的改变了别人的生活,至少目前是没改变我的。我不禁反思到,现代的商品背后所谓的美好,是把人困在虚假幻想里?还是,人实现商品的价值。换句话说,被商品奴役还是主动掌控商品,最终还得靠人。从中,我意识到这两种价值观的区别:从商品为主轴和以人为为主轴。以商品为主轴,就像最耳熟的“这有用,那有用”一样,判断一件商品的价值在于“有用性”。在物质匮乏年代,这或许是那个时代最好的生存技巧。现在这个物质都有点过剩的时代,我们身边有用不完的商品,还有源源不断的商品将会涌入我们的生活,有用性已不再是人们的首要选择。“想不想用”逐渐成为人们最核心的思考角度,从物质回归到人,以人的需求来衡量身边的事物,成为我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面对太多的选择
面对太多的选择

“有用”已成为我全新的标准,不再是衡量一个东西有没有用;而是,说明我有没有在使用,也正如奥康所说的:“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我清理了多余的电子设备、衣柜里也清空了一半、有的没的扔了一堆、手机也清爽了许多。满水的杯子无法再容纳,除了每次我妈来骂我一顿浪费,整个环境让我感到通透了许多,专注于自己的事,也准备迎接新的。

从出生到现在,好像一直在被外界的价值观影响着,家里父母、学校老师、书籍文字、友人话语、商品广告等等,我们的所见所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在无孔不入的价值输出中,我们渐渐忘记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些,我需要吗?这些,我必要吗?我自己追求的价值在哪里?

三、从术回归到道,见心立道

“道”,中国传统文化最富有内涵的字,有人翻译成“方向“;有人翻译为:”道路“。电影艺术里的公路片是最好诠释,不管是横穿美国西部的摩托、还是沿着318国道一路心花怒放,公路一直是人们追逐最好的意象,就算不知道前方是否有终点,总让人为之奔波着。人们总想奔波着。

始终在路上
始终在路上

关于“道”的理解,我在写《关于这个“工具”》是认为是做事。后来,有人向我吐槽:“爱情,支撑不了生命的浓度和人生的厚度”。我反思到什么能够支撑起?或许,“道”可以。自古就有“殉道者”的说法,虽然为“道”而死显得过于夸张,但每个人或许都有一份追求,对内心价值的坚守。人,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份价值,让人觉得很值、保持着强烈而持久的满足感,就算一个人独处,也感觉它在陪伴你和支撑你。这可能是兴趣爱好、也会是工作和事业,或是其他。在《大佛普拉斯》里,满屋的娃娃或许就是肚财的追求和坚守。

自古争辩的话题
自古争辩的话题

回想到“道”与“术”的争辩,最核心的地方在于“道”与“术”的关系。道立了,术因道而存在;道失了,术的价值也随之烟消云散。这样单方向地片面看待两者的关系,是会被马克思批判的。术对道的反作用也不容忽视,术可以让人更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道,它们是辩证的关系。那为什么还会有“重术轻道”或是“重道轻术”争论呢?我觉得,每个人表达“重道轻术”或“重术轻术”的看法,都是基于境遇和心态的。个人的境遇和心态的不一样,造成了对道和术态度的不一样。因此,有人觉得“道”重要,有人认为“术”重要,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比如,找到“道”的同学,心里想的:肯定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道”,这时“术”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对于没有找到“道”的同学,眼前茫茫一片,就精益求精地练“术”,幸幸苦苦到头来发现这些“术”压根用不上,不吐槽一下才怪。

最后,我还特别警惕一点——工具的绑架。这个时代进步得太快,一部手机我在手,天下皆为我所有。“世人多巧,心茫茫然”——现代人使用工具掌握了太多也拥有了太多,有时却独独失去了“我”。那该如何?不忘初心,我明白无法忍受没有价值的生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