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精选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我记得,在很多年前,大概是在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每每遇到较为重要的选择或者重大决策,我都会拿一张白纸,中间划一道分割线,左边写上弊端右边写上益处,并且编号按顺序一行一行列好。然后根据每一项的权重打分,最后计算两边的总分。以两边的总分比值来为我判断决策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提供参考。

后来,在学习了理财知识之后,我发现,这种思维逻辑,就是投资领域「风险收益比」的原始版本。这个思维逻辑逐渐成为习惯植根于我的大脑。它不仅仅在重大决策上可以为我提供参考,在生活中,也可以很好地指导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饮食起居、比如投资理财。同样,它也能在你面临重要选择的时候帮助你更好地决策。更重要的是,它能在两难境地的重大决策中,梳理你的内心,令你获得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初级决策:饮食起居

蔗糖还是代糖

现在人们,越发的注重饮食健康。生活水平提高,营养过剩,对糖的需求,已经由摄入能量转变为摄入快乐。

很多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控制糖的摄入。代糖也就顺水推舟地火了起来。

但是,很多人对代糖的安全性有很大的疑虑。不敢不愿用代糖来代替蔗糖。但糖,代表着快乐,对甜味的追求烙印在人的基因中,那么蔗糖和甜味的需求矛盾,变成了健康和愉悦的需求矛盾。

那么,面对「到底是蔗糖还是代糖」的选择,我们利用「风险收益比」的思维逻辑来帮助决策试试看。

我们先来看看蔗糖的风险收益:

风险收益
肥胖愉悦
科学已经证实了的对健康不利因素能量

如上,列出风险和收益之后,根据个人情况,考虑客观事实,同时又结合自己的内心感受地打分。比如个人对身材十分看重,那么肥胖的权重高;如果对身材不那么看重,我只要糖,其他都是魔鬼,那就低。还有对糖的过多摄入已经被科学证实了对健康的不利因素,相信没人能够忽略不计。

按风险和收益左右两边总分都以 10 分为满分记。我个人体型匀称,年龄渐长,我也不想身宽体胖;但胖一点似乎还挺可爱,我也并非不可接受。3分吧。

对科学证实了的健康不利因素不外乎肥胖、脂肪肝等等。那就 5 分吧。

收益一边,糖带来的愉悦是不可比拟的呀。我要打 10 分。而能量,基本都是过剩,根本不需要蔗糖来补充,打 0 分。

那么蔗糖的风险收益比对我个人来说,就是 8:10。收益略高于风险。

然后是代糖的风险收益:

风险收益
科学未经证实的但可能对健康造成的不利因素愉悦
风味比蔗糖差能量

对于科学未经证实的东西,我向来是持观望且存疑的态度的。但未经证实不代表没有。故而打 1 分。1 

风味确实是代糖相比于蔗糖的极大劣势。但我尝过多种化合物代糖和天然代糖以及复合代糖。通过各种代糖的配比,风味是可以无限接近蔗糖的。故而我觉得可以接受代糖的风味。加上代糖在烘焙等等加工中有诸多限制,使用不那么方便。打 2 分。

代糖也是甜的,带来的愉悦不会比蔗糖差。但风味确实差一些,打 9 分。代糖无能量,打 0 分。

那么代糖对于我个人的风险收益比就是 3:9。收益远高于风险。

经过计算,蔗糖的风险收益比是远大于代糖的。有了这个客观参考,结合自身的感性认识,怎么做出选择,相信就比较容易了。

用这种思维方式判断初级谣言真假

当然,在饮食起居方面,个人的喜好更多偏向感性而非理性。真正在生活中,如果做任何选择,都要列个表格,算下分数比值,这生活过得也忒无趣了。

不过有时候,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思维更多思考一件事情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佐以旁证来判断一些所谓的「生活常识型谣言」的真假。

比如「空腹不宜食鸡蛋」。空腹代表饥饿,食用鸡蛋带来的收益是获取能量和饱腹,收益极高,而需要承担的仅仅是所谓的不利消化、不利吸收等等风险。风险收益比如此之低,在这条逻辑之中,正确的应该是「空腹宜食一切」,再佐以科学的旁证,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装修分歧也能用它妥善处理

再比如,家中装修,这面墙上要装几个插座,两口子有了分歧。一方认为,如无必要勿増实体,够用就好;一方认为,现在或许闲置,将来或有大用处。怎么办呢?算算风险收益比吧。

如果不增加插座,获得的收益是节省的装修成本,是可以直接量化的,假设是 100 元。风险是未来需要加装插座时额外增加的拆装成本,假设是 500 元。那么,如果未来需要加装插座的几率是 20%,那么风险和收益持平。低于 20% 则风险高于收益,高于 20% 则收益高于风险。鉴于现代家庭家电的增速,结合家庭自身的生活理念,相信很容易做出恰当的选择。

在事实道理面前,也可以避免两口子因为装修意见不合一地鸡毛。

小结

本段是一些简单的例子,这些小事,实际上并不需要用到「决策」这么严重的词。正如上文所述,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并不是说遇到问题就列个清单算个分,而是当你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之后,你会发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身影。

你看,出门有发生意外的风险,概率上来说也不能算低,但我们总是每日出门。因为我们知道,出门的收益,远高于发生意外的风险。同理,开车、运动、生育、恋爱、饮食等等方面,都可以运用这个逻辑。仔细思考一下,有没有可能整个世界都运转在这个逻辑之内呢?这好像就是哲学问题了。

进阶决策:理财投资

风险收益比的概念,实际上正发源于理财领域。不过,它更多应用在股票操盘中,更讲究指导具体操作。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用风险收益比的思维逻辑,来指导自己如何更好更有效率地投资。

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理财的入门阶段,我只尝试了货币基金和债券。余额宝火了之后,理财知识分享开始爆炸,我开始学习炒股。然后慢慢学习了各种基金。最后涉足实体项目投资。这个过程积累了一些必要的知识。风险收益比思维方法得以应用。

比如,过去两年,股灾之后,股市一片萧条。我该继续在股市里操作还是应该抽身出来用这笔资金买股票或指数基金?

借助风险收益比的思维方法,我的分析是这样的:

首先明确我的炒股风格。倾向于中长线的趋势投资方法,操作频次低,价值投资为主,技术分析为辅。

然后分析未来的股市风格。我的判断是熊市已经来临,较大概率半死不活,波动要么少要么不按常理出牌。是较难操盘的阶段。(如今看来也证实了这种判断。)

对应的股票型或指数型基金。则是基金经理超大额度操盘,相比于个人的资金量,操作空间无疑十分宽松,在熊市中也能创造更多的盈余。并且,基金经理的操盘水平要高过普通人。但相应的是,基金经理本能地会倾向于保护本金而不是追求收益。所以,盈利方面有时候会不如个人操盘。

那么,我继续操盘股市的风险收益分析就是,假设按照既定的投资纪律,我直接操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我需要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承担更高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也就是更高频次的盯盘。

与此同时,熊市意味着市场更低的交易情绪,直接的影响是更低的波动率,对于投资者来说,就相当于更少的操作空间,意味着更高的亏损风险。2 

相比于过去行情较为明朗的阶段,直接操盘的风险收益比无疑更高了。

那把资金交给基金经理打理,是不是个好主意呢?

一般股票型基金都会有过往业绩和预期收益。收益的部分,比较明确。风险部分则是,股票或指数基金同样也会亏损。不过,基金经理的风险嗅觉、信息来源都要强于普通人,风险来时,基金经理一定跑得比我快。换句话说,投资基金风险比自己操盘降低了,但收益可能比自己操盘也降低了。

经过一番分析,我认为,自己操盘,风险收益比是升高趋势;投资基金是风险收益双双降低是持平趋势。把资金交给基金经理打理,对我来说是个不错的方案。于是我就把股票清盘,设计了一个投资组合,将资金放进组合里。运作到现在,虽然收益比预期的低了不少,但考虑到现在的市场行情,我还是很满意的。详情请参考

小结

其实在理财中的风险收益比,可以粗暴的理解为,你愿意为了多少的可能收益,承当多少的可能风险。比如,下面这张摩羯智投的截图,可以说十分直观明了了。

重大决策

人生在世,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坎坷,需要作出艰难的选择。

而往往,需要作出重大决策的时候,总是利弊参半。对决策后果未知的恐惧,更像乌云一样笼罩着决策人,将决策人陷入两难的境地。

在这样的困境中,风险收益比的思维方法论,谈不上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但如果它能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的参考体系,相信对于决策人来说也是莫大的帮助。

还是以个人的一个重大决策作为事例。当然,涉及隐私有些方面不能讲得太细,还请见谅。

大约在我毕业 5 年之时,我对在城市 A 的工作有了不满。我的大学同学,怂恿建议我来深圳,下文称城市 B。

换城市,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无异于从头开始。对城市 A 的不满和留恋,与对城市 B 未知的恐惧和期待,令我纠结了很久。那时我还并未形成如今这样较为成熟、逻辑能够自洽的风险收益比思维方法。而人生的不同阶段,会做出的选择也会不一样。

用现在的思维逻辑去回望,那时做决定的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是列出城市 A 和城市 B 的优势劣势对比项。

城市 A:

优势劣势
离家近,生活习惯相近老城市、规划差、法规不完善
深耕多年,朋友人脉汇聚于此社会规则落后,办事靠人,效率低
发展前景可预期但有限

城市 B:

优势劣势
新城市、经济特区、规划好、法规完善离家远,生活习惯相离
社会规则自由,办事方便,效率高陌生城市,没有人脉,重新开始
发展前景不可预期但值得期待

我们能够发现,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城市 A 和 B 的优劣对比明显且对立。那么对对比项进行分析。

离家近是为了方便照顾家里,彼时父母尚未退休,身体健康,生活无忧,故而在那时,离家近一条被划去。生活习惯相离在我看来也并非不可克服,毕竟年轻,怎么也都将就了。故而也划去。

那么就是人脉和社会规则之间的比拼了。彼时我的分析是,在城市 A ,人脉能够办成的事,在城市 B 通过更自由的社会规则和完善的法规,能不能办成?我认为,在自由的社会规则下,效率会更高,成本会更低。因而在这一方面,我更倾向于城市 B。

还有发展前景,城市 A 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期,但发展瓶颈需要「拼爹」,而我又没爹可拼,上限就划在那儿,时间问题而已,有一种一眼看穿整个人生的感觉。而城市 B 的发展,可能还不如城市 A 呢?无法预期,但相对的,也可能上限更高呢?城市 B 的发展前景不明朗不过更值得期待。

彼时的我,血气方刚,自然不想为自己的人生划下可见的道道上限。所以分析过后,毅然决然地就来了。

到目前看来,这个选择是否正确,很难判断。因为当初我的对比项不够周全:房价的上涨速度是否能够跟上?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环境是否能够适应?举目无亲的无助感是否能够克服?……这些,都是当初有欠考虑的地方。

小结

其实,所谓的重大决策,没有对错优劣之分。因为如果真能容易地分出对错优劣,也就不成其为重大决策。往往重大决策,都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不论怎么选,都有过不去的那关。而之所以用这样的思维方法去帮助自己做决定,实际是为自己的心,梳理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决定了,就去做。收益怎样、后果怎样,并没有那么重要。

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数年前我做了一个至今难以放下的重大决策,涉及一个生命,但那真的是一段痛彻心扉的过程,恕我无法回望用舔舐伤口的姿态为大家举例说明。但我清晰地记得,白纸上各种颜色满满当当的无数对比项,和深夜的无助与犹豫,还有桌上装满了的烟灰缸……真正的重大决策的心态,大抵就是如此。不论怎么选,都没有最优解。只是,我们需要通过这样一个方法,去换取一个内心可以接受的选择。

修改这篇文章之前,编辑路中南提出了一个决策项:同样一笔钱,是用来在老家买房,还是用来出国留学。这同样是一个两难的决策项。一边是可预期可计算的收益,一边是不可预期不可计算的收益。放在十年前,我想我可能会选择出国留学;但放在当下,我可能会选择在定居地买房。重大决策从来谈不上对错,无非是一个心境的变化罢了。正如上面所说,给自己内心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用思维方法简化复杂问题

当然,实际上运用于金融领域的风险收益比可能远远要比上面举的例子要复杂。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不能真的如上例一样,凡事都列个表格打个分。只有在面对重大决策的时候,详尽地列出风险有哪些,能获得怎样的收益,并且仔细考虑补足遗漏,最后再权衡评估究竟是风险大于收益还是收益大于风险。

这种评估,往往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否则,列出的对比项必然不够全面,则自然无法正确客观地评估。

如今,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较为麻烦的问题,已经形成了风险收益比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并非真的在脑海里打出一张列表罗列条目打出分值。通过上面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举例,可以发现,「风险收益比」的逻辑思维方法,其核心是用思维方法简化复杂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这个逻辑,将问题转换为,我需要承担 X 的风险来获得 N 的收益?

比如超市买大豆油,同样容量的两桶,价格相差 20 元,贵的是非转基因大豆压榨,便宜的是转基因大豆压榨。在这个问题上,我需要承担的是转基因食品对健康的莫须有的危害来换取 20 元的收益。我可能就会选择买便宜的了。

换个语境,比如购买婴幼儿奶粉,对比国产和进口,可能有数十元或上百元的差价。在这个问题上,我对孩子健康风险的担忧远远高于眼前数十上百元的直接收益。所以,我就会选择购买更贵的。

比如我现在要换工作。换工作是进阶决策了。这时,就需要列出对现有工作的不满、劣势,新工作的优势、前景和钱景,等等。权衡利弊综合考虑换工作的风险和收益。假设总结下来,问题转换为我需要承担更多的加班来获得更高的薪水。

通过将复杂的问题,运用思维逻辑方法,转换为简单的问题,决策就容易多了。

当然,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在上面的举例中,除了初级决策可以对对比项进行较为中肯的打分之外,进阶决策和重大决策中,对比项是很难甚至无法打分的。这也是我数次强调的,这个思维方法,并非是凡事都列表打分,而是转换问题,在重大决策中梳理内心。

特别是重大决策。记住一点,「风险收益比」的思维方法,并不能帮你做出「正确」的重大决策,而是帮你理清思绪,获得一个「内心可以接受」的选择。


希望这篇分享,能给你带来帮助。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共同进步。

感谢少数派编辑 @路中南 为本文修改提出的建议和贡献。


配图图片来源: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发现更多实用生活技巧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